以词汇为核心的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研究
2024-01-23刘佳鲁志杰
刘佳 鲁志杰
摘 要:从词汇、句法角度出发,对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医教材文本词频的统计分析,筛选出适合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通用词汇与专业词汇。在探讨句法系统的过程中,坚持以词汇为核心,将词汇延伸到句法,围绕虚词的一般常用句式、中医专用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分析。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为基础,分别为词汇与句式进行等级赋值,并构拟出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和句法大纲。
关键词:中医预科教育;汉语教学;词汇;句式;大纲
一、引言
中医预科汉语教学尤其强调中医专业知识与汉语通用知识的衔接,具体体现在中医药专业术语、话语方式及中医文化等不同的层面[1]。就此而言,其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通过语言学习阶段进入专业阶段后,能够听懂专业课程并读懂专业教材。不过,实际状况却是有些学生因语言能力欠缺而导致专业学习困难。已有的研究往往将重点放在中医专业词汇层面,从中医术语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一教学困境[2],鲜有句法和篇章方面的探讨[3]。其实,中医专业词汇的学习固然重要,汉语通用词汇与以高频通用词汇为核心的句法格式,也是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重点。有鉴于此,我们将中医专业教材和中医汉语教材作为语料来源,对教材中的词汇进行统计,分析高频词以及由高频词组成的句法格式特点,进而探讨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和句法大纲的制定问题。
二、中医预科汉语中的词汇教学
中医预科汉语的词汇教学旨在探索构建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的方法,这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建立词汇语料库;其次,对词汇进行筛选和分类;最后,提取通用词汇和专业词汇。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开展中医预科汉语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词汇筛选方法
我们首先将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核心教材文本和中医汉语教材文本建成语料库,其中,核心教材文本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针灸学》,这六本教材均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汉语教材文本包括《实用中医汉语》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医汉语综合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医汉语口语入门》(高等教育出版社)。接着,对文本语料进行词频统计,并按照词频高低,选取了排序位于前90%的词语,绘制出高频词表。然后,对词表中高频词的种类以及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4](以下简称《等级标准》)的对应情况进行分析。凡是属于《等级标准》范围内的词语,直接纳入到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中来,并按照《等级标准》的划分为词汇进行等级赋值;超出《等级标准》范围的词语,我们将进行二次筛选和分类。
(二)词汇筛选原则
如何筛选词汇,特别是专业词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我们在构拟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词性与意义相结合
我们对归属于同一水平的词,首先按照词性来进行筛选和归类。一级分类为实词和虚词;二级分类为:动词、名词、形容词、连词、介词、助词、代词、副词、语气词。在同一词性范围内,再按照意义进行归纳和汇总。如:医学相关词和医学无关词。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词语,如果词性不同、意义不同,难度等级往往也有区别。如:“喜”,作动词时,等同于“喜爱”,在《等级标准》中为四级;而作形容词时,等同于“喜悦”,在《等级标准》中,“喜怒哀乐”和“喜悦”都被归入高级。因此,在词语筛选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词性与意义相结合。在这里,我们将具有不同词性、不同意义的词汇与《等级标准》予以对应:
属:动词,隶属、归属(三级);
名词,种类、类别(高级)。
生:動词,出生,产生,发生,促进(二级);
形容词,与“熟”相对(三级)。
主:名词,君主、国君(高等);
动词,主治(中医专业术语)。
藏:名词,同“脏”,内脏(中医专业术语);
动词,内藏、贮藏(六级)。
2.一般与专业相区分
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可以分为一般词汇和专业词汇,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汉语教学词汇的特点之一。在构建大纲的过程中,需要对二者加以区别。不过,有些词语的内涵具有双重性,即中医范畴的意义是建立在一般意义的基础上的。需要指出的是,在《等级标准》中的词汇分级是属于一般意义的。实际上,有些词语的内涵较为复杂,可以转化为专业词汇。如:“风”“寒”“暑”“湿”“燥”“火”属于中医学的“六邪(淫)”,亦即“六种外感病邪”。在《等级标准》中的分布为:风(一级)、寒(四级)、暑(四级)、湿(四级)、燥(高级)、火(三级)。就其本义而言,它们都属于气候特征或环境状态,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医认为,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此外,“虚”“炎”“亏”这些非概念类的词语也值得注意。“虚”在《等级标准》中是形容词或副词,属于高级。同时,它也是中医中的重要属性,与“实”相对,是名词,指的是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等正气不足。在《等级标准》中,“炎”可以是“发炎”(动词,六级),“炎热”(形容词,高等),“炎症”(名词,高等)等。中医认为,“炎”是人身体的火热亢盛、升散游走的病理状态,这个“炎”是动词。在《等级标准》中,“亏”是动词,属于五级词汇。中医里用来指人体脏腑功能减弱,气、血、津液等物质缺乏。
由于词汇量较大,我们只选择每个级别中的前100个词语作为核心词来进行分析。因为使用的是高频词表作为统计的文本,前100个词语属于高频中的高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前100个词语中,再筛选出两种文本共同覆盖的词语,将其作为该级别的核心词。具体如表1所示:
3.通用词汇的选择
从通用词汇的水平分布来看,基本上是等级偏高,七级数量最多。具体如图1所示:
从词义来看,随着词汇级别的升高,名词中与生理和心理有关的词语、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词语、抽象概念词语的数量有所增加,动词中与医学有关的词语、影响类词语的数量亦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医专业的书面语用词难度较大。因此,中医预科汉语教学在选词上应有所侧重。
从词性分布来看,名词和动词的数量最多,并且随着水平等级的提升,数量出现显著变化。这种词类倾向也存在于医学词汇中,医学词汇的词类较为倾向于表示医学事物概念的名称和表示进行医学活动的动词[5]。介词、连词、代词的数量变化并不明显,基本保持在一个数量水平上。具体如图2所示:
4.中医专业词汇的选择
据我们统计,在超纲词中,中医专业词汇所占比重较高(72%)。我们对这些术语按照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了归类。具体如表2所示(见右栏):
可见,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术语数量相对较多,尤其是“治则、治法与疗法”中的四字格动词和由“相”语素组成的词语表现突出。前者是由两个动宾结构(V1+O1+V2+O2)组成,分别从两个相关的方面描述药物的功能,如:扶正祛邪、舒肝和胃、活血化瘀。后者的“相”修饰单音节动词,主要用来说明中药的七种配伍关系,如:相畏、相使、相杀、相恶、相反。这些术语的能产性很强,可以作为重点收入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
三、中医预科汉语中的句法教学
通过对中医教材的梳理,可以发现,虚词的使用非常频繁,以虚词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句法格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郭力铭曾提出了中医汉语虚词系统这一概念,并重点剖析了以下虚词:于、之、则、而、所、以、皆、相、能、俱[3]。我们认为,中医预科汉语教学句法系统应以虚词为核心,并分为两类:一般常用句式和中医专有句式。一般常用句式可把“由于……”“可致……”“以……为……”“由……引起”“由……所致”“与……有关”等作为代表,中医专有句式则以“在……为……”“开窍于……”等句式为代表。下面,我们将按照词性对句式的意义、用法进行分析。
(一)带连词的句式结构
通过对文本频次的统计分析,我们筛选出来的高频连词有:或、而、则、与、若、故、以。具体如表3所示:
1.或
“或”在作连词时,主要表示选择。连接的句法成分可以是名词、名词词组、动词、动词词组、小句。例如:
(1)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多属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所致。
“或”也可以表示几种交替的情况,意思是“有的……,有的……”“或者……,或者……”。这种通过对举使用来列举不同的情况的用法,在中医专业教材中的出现频率很高。例如:
(2)邪實者,多为外邪所致,或寒闭,或热壅,或痰阻;若病久不愈,正气日虚,或为肺气亏虚,或为肺阴耗伤。
“或……,或……”这一句式主要用于列举不同的病因、症状或身体部位,以便更全面地描述病情的复杂性。虽然表述方式简洁,但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
2.而
连词“而”用在联合结构中,能够连接形容词、形容词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小句,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之间的联系以及两件事情的联系。既可以是顺接,表示互为补充,前后部分具有承接或递进的关系,如例(3)所示;也可以是逆接,表示转折,用法同“然而,但是,却”,如例(4)所示。
(3)喜则伤心而脉多缓;怒则伤肝而脉多弦;恐则伤肾而脉多沉;惊则气乱而可脉动暂时无序等。
(4)天暑衣厚,则汗多而尿少;天寒衣薄,则尿多而汗少。
3.则
连词“则”的用法较多,在中医专业文本中主要表现为: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相承,意思是“就”“便”。还可以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在平行的两句中形成对比,意思是“那么”“那么就……”。例如:
(5)盗汗指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6)一般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
“则”在文本中使用频率颇高,而以表示假设最为多见。其中,与“若”“如果”共现,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例如:
(7)望诊最好在白天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若自然光线不足,则可采用日光灯,不宜采用有色灯光。
“则”还可以看作是“如果……的话,就……”的紧缩式,如“不通则痛”。这时,其前为动词结构,其后为形容词,句式结构十分紧凑。此外,“则”的前后还可以是小句成分,例如:
(8)气血充盛则舌体淡红,柔软灵活,苔薄白而润;气血两虚则舌色淡白;津液亏虚则舌干苔燥;气滞血瘀则舌色青紫;胃气旺盛则舌苔有根;胃气衰败则舌苔无根或光剥无苔。
在例(8)中,使用“则”这一连词,将其前后两个主谓小句紧密衔接,以表现气血、精液、胃气与舌头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表述方式简洁凝练、自然明快。
4.故
“故”的意思相当于“所以”。在文本中,“故”后常常出现概念名称、类别归属、病因、病症。当它定义概念时,句法结构较为固定,主要有“……故称……”“……故……称为……”“……故谓之……”。例如:
(9)腰部中间为脊骨,腰部两侧为肾所在部位,故称“腰为肾之府”。
“故”表示结论,其原因多由“因”来引出,因此,文本中“因……故……”句式较为多见,相当于“因为……所以……”。例如:
(10)因风性开泄,肌腠疏松,卫阳外泄,阳气郁遏不甚,正邪交争不剧,故发热轻而恶风。
5.以
“以”作连词时,主要是引出目的,后一个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意思相当于“用来、来、以致”。例如:
(11)《内经》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以指导维护健康、养生防病等。
6.与
“与”作连词时,相当于“和”,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表示并列关系。例如:
(12)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症状,多为心与心神的病变。
(二)带介词的句式结构
通过对文本频次的统计分析,我们筛选出来的高频介词有:以、于、在、因、由、与。具体如表4所示:
1.于
介词“于”一般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用以引出时间、处所、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它在中医专业教材文本中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将其归为五类:引出时间;引出来源;引出关联的对象;引出处所或范围;中医特殊用语。
第一,引出时间。这一用法的语料较少,和动词“形成”“产生”等搭配,主要是对理论成立的时间、著作出版的时间进行描述。例如:
(1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第二,引出来源。它所搭配的动词多与“来源”有关,如“起源、发源、根源”等。出现数量较多的为“见于”,主要是引出中医专有名词或者概念的出处。例如:
(14)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之精气,谓之“先天之气”。
第三,引出关联的对象,同“到”。一般情况下,“于”后的主要成分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它搭配的动词有“作用、宣发、行、输、传、达”。例如:
(15)肺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以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第四,引出处所或范围,同“在”。“于”后的范围成分,既可以是具体的空间范围,也可以是抽象的空间范围。例如:
(16)苍耳子,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
(17)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除此之外,还可以是人类身体的内部结构。这时,“行于”出现数量最多,主要用于经脉的运行描述。它在中医书面语表达中属于固定用法,可以将其作为典型语法项目。例如:
(18)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少阳经行于头两侧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和头后部。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于”也可以用于与病症有关的范畴,如:某一类病症、患有某一类病症的患者、某些脏腑/病症的某一过程,与它搭配的动词多为“用”“适用”“应用”“见”等。例如:
(19)阴阳学说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运动。
(20)实证较多见于体质比较壮实的患者。
在这一类型中,“见于”数量最多,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该表达方式常用来描述疾病的症状,可以译为“……等症状在……类患者身上表现出来”,也可以译为“……等症状在……脏腑里表现出来”,還可以译为“……等症状在病症的……阶段表现出来”。例如:
(21)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或欲作惊风之象,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
(22)阴虚可见于五脏六腑,如肺阴、脾阴、胃阴、心阴、肝阴和肾阴,皆可发生阴虚病变,但一般以肾阴亏虚为主。
(23)善色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见于新病、轻病,其病易治。
第五,中医特殊用语。在中医书面语表达体系中,“于”有其固定的表现形式,我们称为“专有结构”。这些特殊用语主要有“开窍于”“通于”“失于”等。
其中,“开窍”指的是五脏与五官相通,通过望诊五官可以了解到内脏是否发生病变。开窍体现的是对应关系,五脏开窍的具体内容为: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在中医术语中,“通”主要是指流通、通畅,意思是没有阻碍和郁滞。如:五脏通于五时之气,可译为“……与……相通”。在表述经穴与脉络关系时,也使用“通于”。例如:
(24)肝通于春气;心通于夏气;脾通于土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
(25)小肠经后溪通于督脉,肺经列缺通于任脉,脾经公孙通于冲脉,胆经临泣通于带脉,肾经照海通于阴跷,膀胱经申脉通于阳跷,心包经内关通于阴维,三焦经外关通于阳维。
“失于”的意思是“在某方面有所缺失”,之后成为中医专有术语,如:温煦、宣降、和降、条达、宣发等描述功能的表达,整体意义为“在某一功能上出现问题”。例如:
(26)气虚失于统摄血液所致。
2.在
介词“在”与动词“为”共同构成了“在……为……”结构,是中医专用的句法结构,用以说明五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情绪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具体内容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脾在液为涎,肝在液为泪,肾在液为唾。心在志为喜,喜伤心;肝在志为怒,怒伤肝;肺在志为忧,忧伤肺;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肾在志为恐,恐伤肾。例如:
(27)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通于夏气。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通于秋气。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通于长夏之气,与胃互为表里。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通于春之气。
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通于冬气。
在例(27)中,通过“开窍于”“在……为……”“通于……”这三种句法结构,将五脏与五官、五液、情志、季节的对应关系描述出来。
3.以
作介词时,“以”在文本中有两种用法高频出现。第一种是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工具,与“用”的意思相同。例如:
(28)中医学以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认识和阐释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
第二种用法类似于“把”,常与“为”结合,共同构成“以……为……”句式,整体意思是“把……当作、作为……”。“以”和“为”的宾语都是名词性成分,其中,“为”后的名词通常是:主、体、中心,多见、常见,特征、特点,宜、顺、贵、和,基础、本,用、通道、载体。
(29)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内寒是以虚为主,而兼寒象;外寒则以寒为主,或可兼虚。
(30)风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风邪。风邪为病,以春季为多见。
(31)由火毒壅聚所致之阳性疮疡,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32)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以升发为宜;肺主气,调节气机,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临床上治疗肺的疾患,用药以轻清、宣散为贵,过寒过热过燥之剂皆所不宜。
(33)肾中精气的构成,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之精为给养。
(34)肾所藏先天之精化生元气,元气以三焦为通道,布散到全身各脏腑,推动和激发其功能活动。
4.因
“因”的本义为茵席,后引申为动词,表示依靠、凭借的意思,又虚化为表条件或原因的介词。在中医专业教材文本中,“因”主要是用来表示原因,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而”结合,组成“因……而……”句法结构,意思相当于“……,因此……”。例如:
(35)不寐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因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36)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本中高频出现的还有“因……所致”,该格式主要用来说明病因。除了“因”之外,“由”也可以和“所致”相结合,两个句型意义相同。例如:
(37)噎膈,因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管所致。
5.由
在中医专业教材文本中,“由”主要有四种用法,第一种是表示原因或来源,同“因”。这时,它既可以单独用,也可以和其他词语结合,构成的句法格式有:由……而……、由……组成、由……而成、由……引起;由……导致\所致。例如:
(38)喘证多是由外感诱发或加重的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39)癫狂之病多由内伤七情引起,故注意精神调摄最为关键,重视精神呵护,避免精神刺激。
第二种是表示处所起点或时间起点,相当于“从”。其句法格式为:由+P/T+VP,由……VP至/于/到/向/为……。例如:
(40)容纳于胃的饮食物,经胃气磨化和腐熟作用后,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转输至全身。
第三种是表示发展、变化、范围的起点。其句法格式可以分为“由……到……”“由……及……” “由……转……”“由……入……”“由……而……”。例如:
(41)若误诊失治,邪气壅盛,或耐药药损,病情可加重,甚至恶化,由肺虚渐及脾、肾、心、肝,由阴及气及阳,形成五脏皆损。
第四种是引出动作行为的施事。构成的格式为:由+NP+VP;由+NP+所V。例如:
(42)骨骼的发育是形体发育状态的标志之一,由肾精充养,由肾气推动与调控。
6.与
“与”作介词时,主要是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例如:
(43)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
在中医专业教材文本中,“与……有关、有联系、相关、关系密切”这样的句式结构最为多见,是“与”的高频用法。例如:
(44)地图舌以儿童多见,多与阴虚禀赋体质有关。
(三)带助词的句式结构
通过对文本频次的统计分析,我们筛选出来的高频助词有:之、者、所。其中,“之”的频次为8030,“者”的频次为7022,“所”的频次为3221。
1.之
我们将与“之”结合的其他成分进行归纳,可以看出,“之”的主要句型有:NP1之NP2,AP之NP,NP之VP/AP。
第一,NP1之NP2。在这类结构中,“之”处于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表示领属关系,即NP1包含NP2,NP2是NP1的组成部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例如:
(45)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
此外,还有一种“NP1之NP2”结构,NP1是NP2的一部分。这时,NP2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说法类,如“说、法、意”;一类是中医术语类,如:“邪、证、候、通道”。
(46)《素问·五脏别论》便有“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
(47)火性炎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
第二,AP之NP。这类结构中,“之”处于形容词成分和名词性成分之间,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例如:
(48)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或触之可及之痰,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痰核等。无形之痰,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之痰,如眩晕、癫狂等。
第三,NP之VP/AP。在這类结构中,“之”处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其变成偏正结构,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状语。例如:
(49)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对维持人体生理活动至为重要,诸如脏腑之濡润、肌肤之润泽、关节之滑利、骨髓之充盈,无不与津液的濡润滋养有关。
2.者
“者”在动词、形容词、动宾词组或者主谓词组后,构成“者”字结构,起指代作用,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事物、情况。相当于一个名词,表示“……人”“……的事物/东西”“……的情况”。例如:
(50)动者、强者、仰者、伸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静者、弱者、俯者、屈者,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3.所
“所”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构成“所”字结构,充当各种句子成分。“所”可以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例如:
(51)情志过极伤于心,致心失所养,神失所藏,心神失常。
(四)带代词的句式结构
在中医专业教材文本中,指示代词出现的频率较高,数量最多的是“之”和“其”。其中,“其”的频次为3263,频序为53;“之”的频次为2019,频序为74。“之”是近指代词,可以译为“这”;“其”是远指代词,可以译为“那”。
1.其
“其”作代词时,通常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它(它们)”。例如:
(52)由于小肠、大肠和胃一样,同属于饮食消化、吸收、排泄器官的组成部分,故其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且多与脾胃有关。其病证多属脾胃疾病范围,在辨证与治疗方面,应与之互参。
2.之
“之”字既可用作助词,也可用作代词,这也是它在文本中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之”字作代词时用法比较灵活,例如:
(53)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
此外,在中医专业教材文本中,下定义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之”字结构,主要有“谓之”“称之为”等。例如:
(54)崩漏指非正常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症状。若来势迅猛,出血量多者,谓之崩;势缓而量少,淋漓不断者,谓之漏,合称崩漏。
(五)与《等级标准》的对应
上文主要是对由高频虚词组成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下面,我们将这些虚词与《等级标准》予以對应。具体如表5所示:
从与《等级标准》的对应情况来看,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句法格式基本上分布在汉语的中高级水平,特别是在高等,分布的数量相对较多。同时,很多句法都是以复句的形式存在,复句中小句的关系则涉及到因果、转折、假设、目的。从词类角度看,助词和介词所处的水平较高,难度也相对较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医预科汉语教学中,词汇和句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中医学科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因此,在词汇方面,既要关注一般词汇,更要重视中医专业词汇;在句法结构方面,既要关注一般常用句式,更要重视中医专用句式。在一定意义上说,一般词汇、常用句式是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根基,中医专业词汇、专用句式则是其教学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我们构拟出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词汇大纲和句法大纲。其中,词汇大纲包括了一般词汇和中医专用词汇,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句法大纲包括了一般常用句式和中医专用句式,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准确的句法结构。这些大纲的制定,将为中医预科汉语教学提供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计划,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中医预科汉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仅如此,词汇、句法大纲还可以为教材编写和课程评估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延松.中医汉语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定位[J].海外华文教育,2015,(3).
[2]行玉华,徐立,马静.对中医院校留学生汉语预科教育的现状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
[3]郭力铭.论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医语体语法教学——以中医汉语构式和话语方式为例[J].现代语文,2023,(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1.
[5]彭湃.医学汉语词汇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
A Study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ory Chinese Language with Vocabulary as the Co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bulary Syllabus and Syntactic Syllabus
Liu Jia1,Lu Zhijie2
(1.College of Culture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2.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The full text explores the conten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eparatory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ocabulary and syntax.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ord frequ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xtbooks, common and specialized vocabulary suitable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eparatory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se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syntactic system, we always adhere to vocabulary as the core, extending vocabulary to syntax, and interpreting the syntax and meaning of commonly used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fic sentence structures around function words. Based on Chinese Proficiency Grading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h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are assigned levels, and the final proposal is to construct a vocabulary and syntax outline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ory courses.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ory Education;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vocabulary;sentence structure;outline
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基于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中医语言表达系统研究”(21YH37C)
作者简介:1.刘 佳,女,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2.鲁志杰,女,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