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艺文志》经部宋人四家佚著考述
2024-01-23林日波
林日波
(凤凰出版社,江苏南京,210009)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可谓登峰造极的重要时期。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学》一文中开宗明义指出“宋代学术,方面最多,进步亦最著”,继而称“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1]。这一论断简洁而极具张力。陈寅恪为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作序,提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2]的斩截观点。前辈学者对宋代文化极盛的面貌不吝赞美之词,无疑与两宋三百余年间经史子集四部文献数量之多、涉及之广、内容之富不无关系。
《宋史·艺文志》著录宋人著作五千多种,然而到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已亡佚大半,“宋人文集,名著史册者,今已十佚其八九。至于名姓无闻,篇章湮灭,如方恬诸人者,更指不胜屈”[3],言辞中颇多感喟。毋庸讳言,《宋史·艺文志》“纰漏颠倒,瑕隙百出,于诸史志中最为丛脞”[4],向来受到研治宋代学术的学者诟病,因此自清至今,对其进行考辨、订补的学者前后接续,力图为学界提供一份清晰准确的目录。通过梳理已有丰富成果,本文进一步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史料,对《宋史·艺文志》经部著录的宋人薛季宣《论语少学》、钱文子《白石诗传》《诗训诂》、黄榦《论语通释》、吴如愚《准斋易说》《准斋明象》四家六部佚著的内容、编撰、流传、辑佚等情况略加考述,同时揭明《宋史·艺文志》著录的疏误。
一、薛季宣《论语少学》二卷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以荫入仕。年十七,辟荆南书写机宜文字,师事袁溉,传二程之学。后入四川制置使幕府,调知鄂州武昌。召为大理寺主簿,迁大理正。出知湖州。乾道九年,改知常州,未上,卒[5]。
薛季宣《〈论语少学〉序》言:“走于《论语》之书,愿学焉而终身者也。谓其旁通伦类,细沦幽眇,就之而不远,挹之而愈深。……尝朝而诵,暮而思,忘寝食而求。……进乎前无以从而后,取诸右无以逢其左,泯泯默默而未得以臻其极也。……走于夫子之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矣,强笔少学,识之于书,庶乎他日见之,有以知其不足。”[6]由此推知,《论语少学》乃薛季宣读《论语》时思有所得而随时写下的笔记。
叶适《题薛常州〈论语小学〉后》称:“常州先生薛氏著《论语小学》,教授留君刻于学官。”[7]并借其书阐发了一番学者当“自善其学”的道理:“不以其学诿万世共由之学,必自善其学,其学善而能合乎万世共由之学矣,若夫私其学者非也。师虽有传,说虽有本,然而学者必自善。自善则聪明有开也,义理有辨也,德行有新也,推之乎万世所共由不异矣。”[8]陈傅良《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称薛季宣有《论语小学》若干卷,“其文精确趣实,可以济世。其经说不并依先儒”[9]。薛季宣所作经说大都亡佚,其《浪语集》中幸存《大学解》《中庸解》,《四库全书总目》称薛季宣“持论明晰,考古详核,不必依傍儒先余绪,而立说精确,卓然自成一家”[10]。由此可知,叶适的议论乃是因薛季宣治学卓然自立而不依傍前人的特点有感而发,当属平允之言。
薛季宣自称其书为《论语少学》,而与他同时稍晚且均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的陈傅良(1137—1203)、叶适(1150—1223)则称之为《论语小学》,遂造成后代史志书目及官私书目著录混误。元代纂修《宋史·艺文志》著录:“薛季宣《论语小学》二卷。”[11]明代柯维骐《宋史新编》卷四十七、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二著录同。清代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一十八著录:“薛氏季宣《论语少学》,《宋志》二卷,佚。”[12]朱彝尊所据为《宋史·艺文志》,但改“小学”为“少学”,应该是参照薛季宣《自序》内容而改。孙诒让《温州经籍志》卷六著录“薛氏季宣《论语少学》二卷”,并指出:“《水心文集》二十九、《宋史·艺文志》一、《国史经籍志》二并作‘小学’,误。今从《艮斋浪语集》三十、《经义考》二百十八。”[13]
二、钱文子《白石诗传》二十卷、《诗训诂》三卷
钱文子(1147—1220),原名宏,以字行,更字文季,温州乐清人。光宗绍熙三年以两优释褐,授吉州判官。任满,改知潭州醴陵县。宁宗庆元三年任江南西路隆兴判官。嘉泰三年入为太学博士。四年,出知台州。开禧元年改知常州,数月罢归,主管台州崇道观。旋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嘉定三年迁湖北路提点刑狱,召除吏部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四年,迁宗正少卿。五年,乞补外,除知太平州,寻改淮南路转运副使兼提点刑狱。八年,守宝文阁致仕。退居白石山下讲学、著述,笃学明经,为士人宗仰,被称为白石先生[14]。
郑玄为《毛诗》作笺,尊信其《序》,对后世学者影响甚大。降至宋代,疑古惑经的思潮渐盛,具体就《毛诗序》而言,疑之者称其妄诞,相比于朱熹所说“《诗》本易明,只被前面《序》作梗”的温和之言[15],郑樵《诗辨妄》言辞激烈,直斥其“皆为村野妄人所作”[16]。钱文子乃借鉴前贤论说,发挥己意,删削附会穿凿、迁就迎合之处,撰成《白石诗传》一书,之后思有所得,辄加更定。钱氏下世后,其弟子丁黼、乔行简遂将其书刊印行世。魏了翁《钱氏〈诗集传〉序》称:
《诗》之专于毛、郑,其来已久,舍是诚无所宗,然其间有浅暗拘迫之说,非皆毛、郑之过。《序》文自一言而下,皆历世讲师因文起义、傅会穿凿之说,乃敢与经文错行,而人不以为疑。……至郑氏惟《序》是信,则往往迁就迎合,傅以三《礼》,彼其于《诗》、于《礼》,文同而释异,己且不能以自信也。……永嘉钱公又并去讲师增益之说,惟存《序》首一言。约文述指,篇为一赞。凡旧说之涉乎矜己讪上、伤俗害伦者,皆在所不取,题曰《钱氏集传》。又别为《诂释》,如《尔雅》类例者,使人便于习读。始公奉使成都,尝出以视予。至是,门人丁文伯黼起家守庐陵,将为板行,而属予题辞。[17]
关于受邀作《序》一事,魏了翁在《答丁大监》中写道:“钱白石《诗传》,曩在成都,蒙渠出示,草草看得数篇,全不能记。今欲作序文,须是见得大意方可着语,似难臆料。”[18]此书札中所言“曩在成都,蒙渠出示”,正与《序》中“始公奉使成都,尝出以视予”之说相应,因为魏了翁早年只是草草翻阅,对钱氏《诗传》内容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所以他审慎地向丁黼提出“见得大意方可着语”,再次获读钱氏稿本后,运思成文,揭明钱著的大概内容和特点。
据《钱文子年表》考述,钱文子约在开禧元年末任成都转运判官,嘉定三年离任,其间与暂居成都的魏了翁等交游论学[19]。《师友雅言》记载:“李仲衍国博同赴杨嗣勋侍郎会于成都,钱文子作漕同坐。仲衍或问杨以《离骚》若孔子时,取与不取?杨不答,李再三问鹤山如何,乃答云:‘此《诗·柏舟》之义。’问:‘何以《柏舟》?’又答云:‘此诗伤宗国不容去之意。’钱大称叹以为好,乃言:‘某平常亦有此意,但《诗序》不见有宗国事,似何云然?’答云:‘《诗》中云“虽有兄弟,不可以据”,又曰“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此可推见谓宗国耳。’钱、李皆服。”[20]据《魏了翁年谱》载,魏了翁在嘉定元年受吴猎邀请,至成都滞留数日后返回蒲江,“其与杨辅、李兴宗等人之会,当在此年了翁至成都吴猎幕府时”[21]。由此推知,钱文子向魏了翁出示其《诗传》《诗训诂》即在嘉定元年,其时二书已撰成。
又,据魏了翁《序》所言,《白石诗传》《诗训诂》由丁黼刊印于庐陵,但魏氏并未获赠,或是印本不多之故,所以他后来再次作《答丁大监》称:“前教《诗传》在成都见之,惜不曾得本,后来闻已刊行,未见刊之何所。若有剩本,欲得一帙,无亦姑徐之。”[22]“大监”即军器大监,是军器监的别称,丁黼于宝庆元年至二年任此职[23],前引魏了翁《答丁大监》中“门人丁文伯黼起家守庐陵”之说,正史、方志等史料阙如,然据《(雍正)广西通志》载,丁黼于绍定四年知静江府[24],则《白石诗传》《诗训诂》庐陵本的刊印时间当在宝庆二年至绍定四年之间。
庐陵本之外,《白石诗传》《诗训诂》又有永嘉本,乔行简《序》称:
《小序》之于《诗》,其说固未必皆不然也,前辈之传《诗》乃有削去而不存者,今白石先生之《诗传》亦独有取于篇首之一言。……至于他所发明,如世变之自兴而趋废,人情之怀旧而怆新,或致爱于君而引咎于己,或委顺于天而无恶于人者,先生尤致意。然亦不过一章之中释以数语,一篇之后赞以数辞。……行简昔尝从先生游,听言论如引岷江下三峡,滔滔乎其无涯也。今是书乃谨严简要如此,则知先生之学自博而之约,岁殊而月异矣。同门汤尹程尝为余述先生病革时言,曰:“吾于《诗传》尚多欲有所更定。”……没今二十余年,司马文正公之孙述,自尚书郎出守永嘉,行简知先生有是书而未广也,又知太守之贤可属以此,乃访求于汤尹之侄时大,俾偕《诂释》刻诸郡斋云。绍定六年六月朔。[25]
根据《序》末落款,永嘉本盖即刊刻于绍定六年。
《诗训诂》至清初尚存,昆山藏书家徐秉义(1633—1711)曾获见,详述其卷帙、门类称:“钱氏《诗诂》三卷,曰《释天》、曰《释地》、曰《释山》、曰《释水》、曰《释人》、曰《释言》、曰《释礼》、曰《释乐》、曰《释宫》、曰《释器》、曰《释车》、曰《释服》、曰《释食》、曰《释禽》、曰《释兽》、曰《释虫》、曰《释鱼》、曰《释草》、曰《释木》,凡一十九门。”[26]约至清中后期,此书仍有流传,江藩(1761—1830)曾在扬州书肆购得影宋钞本,其《半毡斋题跋》卷上载:“《钱氏诗诂》一卷,不著撰人名,予得之于广陵肆中,乃影宋钞本。取《毛诗》中训诂,作《尔雅》句法,分为十篇:《释天》一、《释地》二、《释山》三、《释水》四、《释人》五、《释言》六、《释礼》七、《释乐》八、《释宫》九、《释器》十。考《宋史·艺文志》有钱文子《白石诗传》十卷,又《诗训诂》三卷,疑即此书也。”[27]与徐秉义所见三卷本十九篇相较,江藩所见本已缺失《释车》以下九篇,只能装成一卷,戋戋小册,之后已难觅踪影,不再见有藏家著录、学者题跋。
元代纂修《宋史·艺文志》著录:“钱文子《白石诗传》一十卷,又《诗训诂》三卷。”[28]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九、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二、《(弘治)温州府志》卷十八著录《白石诗传》均为“二十卷”,《宋志》实误,因此清代朱彝尊《经义考》虽据《宋志》著录,但校正为“二十卷”;《(雍正)浙江通志·经籍志》亦据《宋志》著录,却作“三十卷”[29],显误。《诗训诂》则各家均著录为“三卷”,无异议。
孙诒让(1848—1908)曾依据上述相关文献对《白石诗传》《诗训诂》的存世、体例等情况进行了考述,其说可参:
钱志熙编著《乐清钱氏文献丛编》第三部分“钱文子专著”有《白石诗传》辑佚,从宋代严粲《诗缉》到清代朱鹤龄《诗经通义》共十九家《诗》学著作中辑出近三百条[31],对直观认识钱氏解《诗》特点颇有帮助,值得参看。
三、黄榦《论语通释》十卷
黄榦(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孝宗淳熙三年拜朱熹为师。九年,朱熹以仲女嫁之。宁宗即位,以朱熹捧表恩补将仕郎。庆元元年授台州户部赡军酒库。六年,朱熹卒,为持心丧三年。嘉泰三年赴监崇德县石门酒库任。开禧二年授荆湖北路安抚司激赏酒库兼准备差遣。三年,丐祠未报,径归建安。嘉定元年知临川县。历知新淦县、通判建康府事,累除知安庆府事。十三年,除知潮州,辞不受,差主管亳州明道宫,乞致仕。十四年三月,卒于高峰书院。谥文肃[32]。
魏了翁《〈论语通释〉序》略言其书的编刻、流传情况称:
勉斋黄直卿合朱文公三书为《论语通释》,吾友复斋陈师宓叙所以作,张敏则刻之潭之湘乡之涟溪。予首从萧定夫得善本以归,里人赵心传请刻诸梓以幸惠学士,而属予申其义。[33]
按,张嗣古字敏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衡州府图经志》载其“宝庆元年五月二十四日到任,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本路运判”[34]。涟溪指涟溪书院,张嗣古所刻《论语通释》或可称为涟溪书院本,最早当刊刻于宝庆元年。又,魏了翁于绍定四年六月得诏复元官职祠禄,始从靖州启程还家,翌年三月才抵达蒲江老家。《魏了翁年谱》将赵心传请刻《论语通释》事系于绍定五年,按语称:“以文意,此事在了翁家居时,其书得于湘,盖其自靖返里时所得。了翁此年还家,次年春赴泸州任,刻书之事当在此年。”[35]其说可从,此本或可称为蒲江本。
关于黄榦编撰《论语通释》的具体情况,据《勉斋先生黄文肃公年谱》记载,嘉定十二年黄榦68岁时“始通释文公《论语》”,“先生之意,盖欲合《集注》《集议》《或问》《语录》四书而通释之,其后《语录》未果入也”[36]。黄榦门人陈宓《题叙通释》详述此书的编撰缘起、大致内容:
先生合文公《集注》《集义》《或问》三书而通释之。盖《集注》之辞简而严,学者未能遽晓。于是作《或问》一书,设为问答,以尽其详,且明去取诸家之意。先生恐学者不暇旁究,故直取疏解《集注》之辞而列之于后,以便观览。然《集注》《或问》间有去取之不同,发挥之未尽,先生追忆向日亲炙之语,附以己意,名曰《通释》,于是始无憾矣。……晚岁得闲归三山,生徒云集,讲论余暇,率夜坐至四鼓,未晨而兴。手释二十篇,比成而逝。[37]
黄榦在学术上与朱熹一脉相承,在朱熹去世后不遗余力地续纂其遗著、传扬其思想,他晚年丐祠归乡里,初居朱熹所建竹林精舍,“聚子侄及乡之后进而诱掖之。著书立言,以诏来世”[38],责无旁贷地担当起“领袖朱门”的职责。在教授后辈学者研读朱熹《四书集注》《四书或问》时,黄榦为了使学者更好地领会其间去取不同、发挥未尽处,遂根据自己追随朱熹二十余年听讲所得,加以适当阐发而成《通释》一书。咸淳年间,苏思恭任兴化军教授,“以理义之实革词藻之华,士风翕然为变,陈宓诸贤推重之”[39],其间裁出《论语集义或问通释》刊行,供当地学者研读《论语集注》时参考。陈宓《跋〈论语集义或问通释〉》叙其缘起称:
由此又知,《论语通释》还有陈宓主持刊印的延平郡庠本。陈宓少曾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问学,其与私淑朱熹的同辈友人真德秀(号西山)书信往来,切磋问学,多次谈及此书,三言两语即能揭明其价值。《回真西山书》其七载:“承喻近日专论《论语通释》一书,诚得其要,此如‘老医三折肱’,一语不轻发,以此正心诚意、治国平天下,岂有误哉!”[41]其十三载:“譬之谷粟,人所常御,然一日不食则不可。此朱氏《四书》最为今日之谷粟也。但读之者多不熟嚼,是以知味者少。承喻几上专置《论语通释》,不置他书,若此得之矣。”[42]《与真西山书》载:“《高峰论录》及《论语通释》已写就,谨拜纳。其间皆确论,恐可资高明。”[43]此外,后进中也不乏笃志好学者,陈宓《与李如晦书》其五载“承喻《论语通释》久诵益有味,可见着实用工,不胜敬叹”[44]。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论语通释》十卷,黄榦撰。其书兼载《或问》,发明晦翁未尽之意。”[45]元代纂修《宋史·艺文志》亦著录“黄榦《论语通释》十卷”[46]。又,南宋赵希弁《读书附志》著录:“《论语注义问答通释》十卷,右勉斋黄先生榦通释晦庵先生《集注》《或问》之书也。”[47]《宋史·艺文志》著录:“朱熹《论语注义问答通释》十卷。”[48]综合前引魏了翁、陈宓所撰序、跋等可知,《论语通释》《论语注义问答通释》实为同书异名,后者明确了该书内容包括朱熹《论语集注》《论语集义》《论语或问》,但不宜因此认定其为朱熹之作,《宋史·艺文志》署名“朱熹”,徒滋疑窦。清代朱彝尊《经义考》据《宋史·艺文志》著录,但改署“黄榦”,合乎实际。此书流传情况不易考,朱彝尊未见,然称“《一斋书目》有之”[49],《一斋书目》即明代陈第分类汇编家藏图书而成的《世善堂藏书目录》,其卷上著录“《论语通释》十卷,黄勉斋”[50],据《陈第年谱》考述,万历四十四年“夏末家居,曝所存书,作《世善堂藏书目》”[51],则此书明代后期尚存。
四、吴如愚《准斋易说》一卷、《准斋明象》一卷
吴如愚(1167—1244),字子发,号准斋,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父荫补承信郎,调福州连江县监税,再调平江常熟县。后归隐不仕。端平元年、嘉熙二年两荐于朝,特授从政郎充秘阁校勘,力辞。特转秉义郎、差监袭庆府东岳庙,任便居住[52]。
吴如愚对《诗》《书》《易》“四书”均有论说,“靡不自其心之体认,而不敢有隐,犁然自为一家之成书”,尤其深研《易》学,并体现在行事中,其室名准斋,即寓《易》之义,自序曰“乾元用九,乃见天则,此准之在天者也”[53];其力辞秘阁校勘,亦借《易》阐述一番道理,“尝谓《易》言不事王侯,高尚其志,必见《蛊》卦之终。盖《蛊》之一卦,专为干父干母而言,故至于终推明其义。是知所谓高尚者,乃为亲而不仕,非谓欲洁身而废君臣之义也。《象》以志可则也言之。如曾子不忍违亲而辞齐之聘,其志岂不可则”[54]。
《准斋易说》乃吴如愚应弟子之请而交付刊印,是其著述中的特出者,与此前说《易》之书相较,颇有特点。徐元杰《准斋先生吴公行状》称:
其探赜索隐,莫深于《易》。在原塾时,书已脱稿,未欲轻出。始因门人永嘉王致远之请,乃授爻、象三十目,复以其同门群请愈力,遂出全书。一时名胜,分刻相先,未三月而相毕。……且谓《易》原于八卦之画,而其实则不外乎三画之《乾》,因而为三教之辨,破释氏生死之偏,推本吾夫子之教,使人养生丧死而无憾,所谓行乎万世而无弊也。平居又曰:“塞乎天地者皆实理,行乎万世者皆实用,惟尽心知性则实理融而实用贯,天地万物,孰有外吾方寸中者?故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先生以是而言《易》,盖孔孟以后所未尝言者,皆彰彰然显言之,故天地万物之数多能了达于胸中。[55]
吴如愚《易》说全书分刻的情况,据俞琰《读易举要》记载:“武林吴如愚撰《准斋易说》一卷,德祐以来刊板尚存,今在平江。严达夫家又有《准斋明象》一卷,嘉熙元年门人王致远既板行矣,淳祐壬寅临川罗愚重刊于广西漕司。”[56]
南宋赵希弁《读书附志》著录:“《象爻说》二卷,右武林吴准斋如愚所著也。一则明象,二则明爻。”[57]由此推测,《准斋易说》的内容或即“明爻”。其他官私书目及史志中著录情况,大体是《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准斋易说》一卷,钱塘吴如愚撰”[58]、《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如愚《易说》一卷”[59]、《授经图义例》著录“《易说》一卷,吴如愚”[60],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则著录“《准斋易说》二卷,宋吴如愚”[61],当是包括《准斋明象》在内。检俞琰《周易集说》,其《同人》《大有》《井》《谦》《蛊》《遁》各卦《象》传中引“准斋吴氏曰”6条,今不赘录。
注释:
[1]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01页。
[2]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77页。
[3](清)永瑢,等:《〈十先生奥论〉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04页。
[4](清)永瑢,等:《〈崇文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28页。
[5]薛季宣具体事迹,参见(宋)吕祖谦:《薛常州墓志铭》,《东莱吕太史文集》卷十,(宋)吕祖谦编著,黄灵庚、吴战垒主编:《吕祖谦全集》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9~167页;(宋)陈傅良:《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宋)陈傅良著,周梦江点校:《陈傅良先生文集》卷五十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33~645页;(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三十四《薛季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883~12885页。
[6](宋)薛季宣撰,张良权点校:《薛季宣集》卷三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428~429页。
[7](宋)叶适著,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叶适集》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92页。
[8](宋)叶适著,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叶适集》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92页。
[9](宋)陈傅良著,周梦江点校:《陈傅良先生文集》卷五十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44页。
[10](清)永瑢,等:《〈浪语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79页。
[11](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068页。
[12](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958页。
[13](清)孙诒让撰,潘猛补校补:《温州经籍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83页。
[14]钱文子具体事迹,参见钱志熙:《钱文子年表》,钱志熙编著:《乐清钱氏文献丛编》,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第261~272页。
[15](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74页。
[16](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76页。
[17](宋)魏了翁撰,张京华校点:《渠阳集》卷九,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第137页。按,《魏了翁年谱》据《宋史翼·丁黼传》文意,将此《序》撰写时间系在宝庆元年(1225),参见彭东焕:《魏了翁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8页。
[18](宋)魏了翁撰,张京华校点:《渠阳集》卷九,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第35页。
[19]按,嘉定元年四月,吴猎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前后两次召魏了翁入幕,魏了翁均辞不就,但对相关事务有所协助。魏了翁《朝散郎知宜州董君墓志铭》称:“初,余以馆职补郡,道荆及归蜀,吴公以宣抚置司参议官见招,至再皆辞不就,然前后各为数旬留,因得遍阅吴公宾客。”参见(宋)魏了翁撰,张京华校点:《渠阳集》卷十七,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第260页。
[20](宋)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百九十,《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开庆元年(1259)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21]彭东焕:《魏了翁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0~131页。
[22](宋)魏了翁撰,张京华校点:《渠阳集》卷九,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第53页。按,“剩”原误作“誉”,据《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改。
[23]李之亮:《宋代京朝官通考》第5册,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489页。
[24](清)金拱、钱元昌修纂:《(雍正)广西通志》卷五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473页。
[25](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卷一百九“钱氏文子《白石诗传》”条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025~2026页。按,《序》中称“没今二十余年”,钱文子嘉定十三年去世,至绍定六年不足二十年,疑“二”为“已”字之误。另,《诂释》原无书名号,当校改。
[26](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卷一百九“钱氏文子《白石诗传》”条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026页。
[27](清)江藩撰,漆永祥整理:《江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28](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047页。
[29](清)李卫等修,沈翼机等纂:《(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四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第502页。
[30](清)孙诒让撰,潘猛补校补:《温州经籍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按,个别标点有校改。
[31]钱志熙编著:《乐清钱氏文献丛编》,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第97~124页。
[32]黄榦具体事迹,参见(宋)陈义和:《勉斋先生黄文肃公年谱》,吴洪泽、尹波主编:《宋人年谱丛刊》第81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193~7246页;(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三十《黄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77~12782页。
[33](宋)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十五,《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2页。按,“复斋陈师宓”似当作“复斋陈师复宓”,陈宓字师复,号复斋。参见(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八《陈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310~12312页。
[34]马蓉、陈抗、钟文,等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222页。
[35]彭东焕:《魏了翁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0页。
[36](宋)陈义和:《勉斋先生黄文肃公年谱》,吴洪泽、尹波主编:《宋人年谱丛刊》第11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35、7236页。按,《集议》当作《集义》。
[37](宋)陈义和:《勉斋先生黄文肃公年谱》,吴洪泽、尹波主编:《宋人年谱丛刊》第11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35~7236页。
[38](宋)陈义和:《勉斋先生黄文肃公年谱》,吴洪泽、尹波主编《宋人年谱丛刊》第11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26页。
[39](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主编:《(弘治)八闽通志》(修订本)卷六十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25页。
[40](宋)陈宓:《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3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82~383页。
[41](宋)陈宓:《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3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61页。
[42](宋)陈宓:《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3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85页。
[43](宋)陈宓:《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十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3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65页。
[44](宋)陈宓:《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3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38页。
[45](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46](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069页。
[47](宋)赵希弁:《读书附志》卷上,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正》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100页。
[48](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069页。
[49](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卷二百一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954页。
[50](明)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清《知不足斋丛书》本,第15页。
[51]金云铭:《陈第年谱》,福州: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会,1946年,第120页。
[52]吴如愚具体事迹,参见(宋)徐元杰:《准斋先生吴公行状》,《梅野集》卷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第766~773页。
[53](宋)徐元杰:《准斋先生吴公行状》,《梅野集》卷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第768页。
[54](宋)徐元杰:《准斋先生吴公行状》,《梅野集》卷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第770~771页。
[55](宋)徐元杰:《梅野集》卷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第768页。按,王致远,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以父荫补官,知慈溪县。嘉熙四年浙东大饥,致远赈济有方,活民甚众。累迁湖北提刑。改浙东,知台州,召为吏部,不赴。居乡十年,创永嘉书院,建义仓,乡民称之。事见(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三十二,清光绪二十六年浙江书局刻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826页。
[56](宋)俞琰:《读易举要》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469页。
[57](宋)赵希弁:《读书附志》卷上,(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92页。
[58](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5页。
[59](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041页。
[61](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