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统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与传承

2024-01-22卢茜

艺术大观 2023年34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文化传承学前教育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教育对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融入并实现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实践。先介绍了非遗传统音乐的概念、特点和文化意义,然后阐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前儿童对非遗传统音乐的接受特点;接着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探讨了学前教育课程中如何融入非遗传统音乐,以及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非遗传统音乐传承能力培养;最后对学前教育传承非遗传统音乐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非遗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4-0-03

隨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音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情感内涵,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递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个体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了解此时文化传承的现状与作用,探究学前教育与非遗传统音乐传承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前儿童(下称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此时培养儿童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学前教育阶段的文化浸润,可以引导儿童接触、理解和喜爱非遗传统音乐,从小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为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旨在探究学前教育对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作用。具体来说,我们将分析学前教育如何影响幼儿对非遗传统音乐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及学前教育在非遗传统音乐传承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一、非遗传统音乐概述

(一)非遗传统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非遗传统音乐是指以声音为媒介表现出来的传统音乐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非遗传统音乐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非遗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而著称,通常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等多种形式。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情感、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非遗传统音乐的文化意义

非遗传统音乐也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象征,能够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与非遗传统音乐相结合,既有助于拓宽幼儿的文化视野,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也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同时,这种融合还可以为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提供更加具体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形象化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因此,将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与非遗传统音乐融合在一起,对学前教育的实践与传承课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非遗传统音乐对幼儿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接触和学习非遗传统音乐,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促进其全面发展。其次,非遗传统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学习非遗传统音乐,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此外,非遗传统音乐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1]。

非遗传统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通过学习和传承非遗传统音乐,可以促进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培养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对幼儿的全面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探讨学前教育在非遗传统音乐传承中的作用,并寻找有效融合非遗传统音乐传承实践的方法与策略。

二、学前教育与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理论基础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的系统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个性全面成长。其特点包括注重游戏性、综合性和趣味性,以及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关注儿童情感需求的特征。学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学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起点,通过学前阶段的教育,可以为幼儿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其次,学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一阶段接受的文化教育将深远影响其一生。因此,学前教育应当注重文化传承的内容和方法,使幼儿在快乐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文化熏陶。

(二)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理论基础

非遗传统音乐传承依托于传统文化传承理论,强调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强调尊重历史、注重原汁原味的传承方式,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和鲜活性。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方式多样,包括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学校教育等途径。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也可以进行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承,如录音、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保存传统音乐表演形式。

(三)学前儿童对非遗传统音乐的接受特点

幼儿对音乐的接受能力较强,他们天生对音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容易被音乐所吸引。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高,能够轻松地接受并模仿各种音乐形式。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征对非遗传统音乐的接受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能够通过音乐接触和体验来促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他们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能够通过非遗传统音乐表达情感、塑造性格,对于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具有积极作用。学前教育与非遗传统音乐传承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应当注重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承和教育,充分挖掘幼儿对非遗传统音乐的接受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促进非遗传统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三、学前教育中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实践

(一)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入非遗传统音乐的方式

1.课程设计

(1)整合非遗传统音乐元素及选取音乐作品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统音乐作品,如中国京剧、民族音乐等;或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音乐,如童谣、民歌等,也是很好的素材。在为幼儿挑选非遗传统音乐时,可以选择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的曲目,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兴趣。

(2)加入互动性元素

在呈现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互动性的元素,如让幼儿参与歌曲的表演、舞蹈或打击乐器的节奏伴奏,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活动的趣味性。

(3)融入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

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智慧。这些故事往往通过情节和角色塑造,传达出对自然、人性、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解,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演绎这些音乐作品,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非遗传统音乐所蕴含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引导幼儿进行创作和表达

通过对非遗传统音乐的欣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和表达,如编写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等,从而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传统音乐的魅力。

(5)结合多媒体形式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等形式,将传统音乐与图像相结合,呈现给幼儿,增加视听的艺术享受,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亲子互动

设计亲子互动的音乐游戏,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制作简易乐器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非遗传统音乐的演奏过程,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7)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

在幼儿园内设置非遗传统音乐角落,展示相关音乐器材和资料,让幼儿自由触摸、探索。定期举办音乐表演或展览活动,邀请专业音乐人士介绍非遗传统音乐,让幼儿在观赏中学习。组织音乐主题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手工创作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综上所述,适合幼儿的非遗传统音乐内容应当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注重音乐的选择、互动性元素的加入、文化内涵的传达、创作表达的引导、多媒体形式、亲子互动游戏,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结合,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幼儿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这样的跨学科和跨领域的传承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非遗音乐的认知,同时也能促进家庭和社区的文化交流,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2]。

2.教学方法创新

为了提高非遗传统音乐的教学效果,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玩中学。跨学科整合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将非遗传统音乐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幼儿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此外,亲身体验与表演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参加音乐表演、参与音乐比赛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二)学前教育机构实践案例分析

1.成功案例分析

笔者在学前教育课程实践中,尝试将非遗传统音乐中的苏州评弹《白蛇传》、畲族双音《采茶歌》、商河民歌《小货郎》等融入课堂,通过赏析、学唱、声势、律动、奥尔夫音乐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首先,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传统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其次,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他们能够熟悉并掌握这些传统音乐。最后,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开始能够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由于非遗传统音乐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教师队伍中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其次,一些机构在非遗传统音乐课程设置上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导致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高。此外,方言歌曲的歌词和表达方式可能与幼儿所使用的标准语言有较大差異,幼儿可能难以理解和表达,这会导致幼儿学习和欣赏方言歌曲时出现困难,影响他们对非遗传统音乐的全面体验。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对方言歌曲和地方性非遗音乐的深入了解,无法有效引导幼儿学习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前教育机构可能缺乏针对方言歌曲和地方性非遗音乐的多元化教学手段,无法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非遗传统音乐传承能力培养

1.音乐传统知识的培训

教师需要了解非遗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培训可以包括学习非遗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代表性作品、表演技巧等内容。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参观非遗传统音乐的实际表演或者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增加他们对非遗传统音乐的直观认知。

2.教学技能与方法的提升

教师应该掌握适合幼儿的非遗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技巧。培训可以包括教学策略、课堂管理、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还应该学习如何将非遗传统音乐融入学前教育课程中,并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3]。

3.文化价值观的引导

非遗传统音乐传承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引导幼儿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能力。培训可以包括幼儿的文化意识培养、幼儿对非遗传统音乐的情感认同和审美能力培养等内容。

四、学前教育与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评价与展望

(一)学前儿童对非遗传统音乐的理解情况

学前教育在非遗传统音乐传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学前教育,幼儿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接触到非遗传统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观察幼儿对非遗传统音乐的反应可以发现,他们通常能够很快地接受并喜爱这些传统音乐形式,尤其是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对非遗传统音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二)非遗传统音乐传承面临的挑战

1.困难和问题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非遗传统音乐了解不深,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对非遗传统音乐的接受程度不一,部分家长对传统音乐的重视程度有限。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使得非遗传统音乐无法得到充分的融入和传承。

2.克服挑战的策略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非遗传统音乐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非遗传统音乐融入学前教育中。积极开展家园合作,引导家长重视非遗传统音乐对幼儿的重要性,增强家庭对传统音乐的支持和理解。调整学前教育课程,增加非遗传统音乐相关内容的比重,丰富学前教育的文化内涵,使非遗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1.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非遗传统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前景十分广阔。未来,非遗传统音乐将成为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和文化熏陶。

2.发展策略和建议

(1)完善政策法规,明确学前教育中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重要性和地位,为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承提供制度保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对非遗传统音乐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拓展非遗传统音乐资源,开展非遗传统音乐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工作,为学前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资源支持。

五、结束语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学前教育与非遗传统音乐传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学前教育与非遗传统音乐传承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继续深化对这一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更多对传统文化理解和热爱的儿童,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双,江文杰.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研究[J].戏剧之家,2023(27):103-107.

[2]沈麟清.论中职学前教育专業音乐教学[N].山西市场导报,2023-08-10(D04).

[3]宋继军.让“非遗文化”走进幼儿园[J].中国教师,2020(07):85-87.

作者简介:卢茜(1984-),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学前教育、声乐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文化传承学前教育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