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
2024-01-22聂墁
摘 要:声乐表演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歌手不仅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还需要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情感表达是声乐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共鸣歌曲的内涵。而要实现情感表达,歌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演唱技巧来呈现出最真实、最感人的演唱效果。本文将对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进行分析,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表达;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4-0-03
声乐表演是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既包括歌唱技巧,也涵盖了情感的表达。在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让观众对歌曲中所传递的情感产生共鸣并深深被触动。而演唱技巧则是实现情感表达的手段,它包括正确的发声技巧、音准掌握、呼吸控制、音色塑造等方面。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密不可分,情感表达是通过演唱技巧来实现的,正确的发声技巧、音准掌握、呼吸控制和音色塑造等方面的技巧,都是实现情感表达的手段。
一、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一)通过理解歌词表达声乐情感
歌词作为声乐作品的核心,承载着歌曲的情感变化。单纯依靠旋律和节奏很难完全理解歌曲的情感,而歌词则可以直接传达情感。一般来说,一些歌词会采用日常用語,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当然,歌词的内容也会与作品的创作背景存在关联。以《梧桐树》为例,歌词通过梧桐树这个形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如开头的“远方吹来一阵秋风”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暗示着与故乡的距离。整首歌词描述了秋天树叶飘落和梧桐树上挂满果实的景象,这些都反映了作品的主题。歌词还运用叠词等修辞手法来更直接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悲伤寂寥。因此,理解歌词对于掌握作品的情感至关重要。
(二)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声乐情感
与日常生活中的肢体语言相比,声乐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更加明确和精确。表演者需要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现声音的质感,以便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特点和氛围。观众通常能够准确察觉到表演者的动作和姿态,并从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声乐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静态肢体语言是指演员在表演中的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静止不动的肢体状态。通过静态肢体语言,演员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如愤怒、悲伤、喜悦等,演员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出角色内心的情感状态,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动态肢体语言是指演员在表演中的动作和身体的移动,通过动态肢体语言,演员可以传达出丰富生动的情感,演员可以利用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变化,如跳跃、转身、摇摆等。
例如民歌《故土情》,是一首赞美西北山水的民歌,歌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歌曲的引子部分,表演者可以用手臂向上抬起的动作,缓慢打开手臂的姿势来表达对壮丽山水的向往和欣赏,这样的手势可以真实地展现出表演者对家乡山川的宏大美景的热爱之情,引导观众进入表演者营造的境界。副歌部分的歌词“这方土哟,山也连绵,这方土哟,水也缠绵”,旋律激越高亢,表演者的手势延伸至身体两侧,强调对家乡的深切热爱,表演者在这时的情绪会变得更加激动,通过手势的展示进一步表达对故土的强烈情感。在歌曲的结尾部分,当重复“这方土叫人依恋”这句歌词时,表演者将手臂向上抬高至头部以上,并配合音乐的高音进行上下浮动,这个手势是对整首歌曲的总结,将情绪推向高潮。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完整地呈现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也增强了表演者的表现欲望,使整个表演更加自然流畅[1]。
二、声乐表演中的演唱技巧
(一)呼吸与气息技巧
在声乐表演中,需要时刻保持放松的状态,由于舌骨和舌肌与喉咙发声肌肉非常靠近,因此放松下巴可以帮助舌头和喉咙肌肉更自由地运动,从而提高声音的质量。此外,演唱者可以通过运用提笑肌肉来提升软腭,打开口腔,从而获得更加圆润和丰富的声音。在学习声乐时,教师经常会让演唱者“把气吐出来”,这是为了帮助演唱者更好地掌握呼吸技巧,使得呼吸更加松弛。因此,演唱者需要全面了解呼吸的机制,当吸气时,两边的肋骨会向外扩张,让更多的空气流入肺里;而当呼气时,两边的肋骨会往里缩,并将空气从鼻子和嘴巴中呼出。在理解了呼吸机制之后,演唱者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气和发声,也就是说,歌唱时的气息和声音是紧密相连的。
例如,在歌曲《三江口》中,演唱者需要使用开口音来演唱,音域主要在钢琴上的小字一组F到小字二组G之间,歌曲的第10小节到15小节,演唱者需要适当地放松呼吸力度,以防止过度用力。而在16小节和17小节,小字二组的F音需要增加呼吸强度,以维持音调和减轻声带的负担。再比如在《红旗颂》中,开始的“啊”声对呼吸的饱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音符跨越了四个音节,以长连线为主,从高到低再到高,演唱者需要巧妙地运用气息技巧。在演唱时,声音需要逐渐加强,而气息则需要有力的支撑。同时,腰部要保持笔直,腹部微微收紧,为气息提供支撑。在歌曲结尾部分的“一片霞光在我的心里”时,最后四个词很容易出现声音捏、挤的问题。此时,演唱者需要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吸气并打开口腔,然后从哼鸣的位置将声音“发射”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声音的捏、挤问题,还能使声音更加自然、流畅[2]。
(二)咬字吐字技巧
在声乐表演中,我们常常听到“字正腔圆”这个词,其字面意思是指发音准确,声音和谐。但实际上,它所表达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字正”并不仅仅是指准确地发出声音,还涉及演唱者对自己发声器官的协调控制能力,以及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将声音与发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戏曲、曲艺等传统文艺作品中,文字的发音是非常讲究的,咬字的力度和吐字的力量都必须恰到好处,有时候甚至用“老虎吊崽”来形容咬字的力度,以强调咬字的重要性;同时,“腔圆”也不仅仅是指声音的圆润,还涉及演唱者对声音的掌控能力,包括对音色、音量、音高等方面的控制。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通过技巧和练习,使自己的声音能够适应不同的歌曲和表演需求,从而达到“腔圆”的效果。
现代声乐表演中,吐字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崩,利用双唇的力量使音色弹跳出来,可以帮助声乐演唱者产生强烈的动力感和冲击力;打,用舌头紧贴上牙以爆发力发声,能够帮助声乐演唱者产生清晰而有力的音色,使歌曲更具表现力;粘:咬住字的开头,根据旋律调整口腔状态,可以使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发声的节奏和音准;寸,通过轻柔的摩擦发出字的音,随气流而动,可以帮助声乐演唱者产生柔和和谐的音色,增加歌曲的表达力;断,及时停住字的结尾,常用于情绪变化大的乐句中,使音乐更生动形象,可以使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控制音乐的节奏和变化,增加音乐的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吐字技巧,声乐演唱者可以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音乐的美。
例如在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唱段《秦生啊,你还好吗》表达了她对秦啸生的思念和牵挂。在演唱时,需要展现水红莲内心的痛苦和思绪纷杂,如第一句中,可以稍微加重“秦生啊”这部分的发音,以突出水红莲对秦啸生的思念和牵挂,在表达三个“恨”字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力度和音色,以更好地传递情感,第一个“恨”字可以加大咬字的力度和音量,表达出水红莲内心的愤怒和怨恨;第二个“恨”字可以稍微减轻一些力度,以展现水红莲对第一个“恨”的反思和否定;第三个“恨”字可以保持原有的表达方式,但可以注重音色的变化,以展现水红莲内心的纠结和煎熬。在整个演唱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转化和层次的表达。可以在唱段中通过咬字和吐字的技巧,将观众带入歌剧的故事情节中,引发共鸣和情感的共振。通过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转变,展现水红莲内心的痛苦和思绪纷杂[3]。
(三)发声共鸣技巧
在声乐表演中,声带发出的声音较小,被称为“基音”。而歌手演唱时,声音要大,并具有圆润饱满的特点,这是因为利用了共鸣腔体的作用。共鸣腔体是指声音通过振动体传到人体的共鸣器官(如鼻腔、胸腔等),引起共振并最终形成声音。人体有四个共鸣器官:鼻腔共鸣可以产生开阔明亮的声音;口腔共鸣通过连接功能发挥作用,在涉及发音和发字的歌唱作品中都会利用口腔共鸣;咽腔共鸣位于声带之上,是声波传至共鸣器官的第一个共鸣区域,能够产生明亮的音色,常用于表达坚定果断的情感段落;胸腔共鸣通常用于表达庄重严肃的情感。由此可见,演唱者需要扎实的歌唱基本技巧,才能产生统一协调的声音,使声乐表演更加顺利。
以山西民谣《桃花红,杏花白》为例,其独唱部分的一、二两个段落中,演唱者需要灵活运用轻柔明亮的嗓音来展现民歌的独特魅力。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演唱者需调节自身的共鸣腔体,收紧咽喉,并放松身心。同时,将嗓音集中在眉心的“头腔”处,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主角害羞的情绪。在接下来的几个小节中,歌曲的节奏逐渐变得欢快、生动,男主角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也得以展现。为了更好地演绎这首歌曲,演唱者可以适当地加快发音速度,并强调口腔共鸣。特别是在演唱中的“啊”音上,可以利用咽喉的共鸣,增强喉壁的力量,并且更加有效地运用气息,以更充沛的力度演唱这部分中的“啊”音,进而打动观众的心灵[4]。
三、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关系
在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都是至關重要的要素,演唱者需要协调运用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以充分展现两者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声乐表演水平。
(一)演唱技巧有助于情感表达
在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关系并非只局限于声乐本身。对于大部分演唱者而言,演唱技术是展现情感的重要媒介。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来传递自己的情感,这些手法既包括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把握,也包括细致入微的情感渲染。如果缺乏扎实的演唱技巧,就无法有效地表达情感。没有技巧的演唱就如同机械地唱歌或演奏乐器,缺乏真实的情感表达。这种表演方式很难让听众沉浸其中,也很难传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因此,演唱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才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内心,让音乐得以传神传情。
例如,通过掌握合理的音乐节奏和音乐动态,演唱者可以在演唱过程中增添起伏和变化,从而更好地传递歌曲中的情感起伏。此外,演唱技巧还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通过运用合适的舞台表演技巧和身体语言,歌手可以与观众建立更直接、更真实的情感联系,例如,通过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歌手可以更好地传达歌曲中的情感,使观众更加投入并产生共鸣。因此,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不仅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演唱技巧,以实现更出色的演唱效果。
(二)情感表达升华演唱技巧
在声乐中,演唱者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理解,可以将歌曲中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情感表达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情感敏感度和情感转化能力,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将其融入自己的演唱中。同时,演唱者还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声音的变化、发音的准确性、音准的掌握等手段来传达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即使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再高超,若没有表达出情感,观众仍然难以感受到作品的核心思想,也无法与演唱者产生情感共鸣[5]。
(三)协同表达作品内涵
情感表达是指演唱者通过声音、音色、节奏等手段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传递给观众。而演唱技巧则是指演唱者运用正确的发声、呼吸、发音等技巧来支持和展现情感表达。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演唱技巧的提高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准确、更自如地表达情感。例如,通过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演唱者可以更好地掌控音量和音色,从而更好地传达情感。另外,技巧的提高还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地处理曲调的变化、音乐的节奏等,使情感表达更加流畅和自然。反过来,情感表达也可以指导演唱技巧的提高。情感是声乐表演的灵魂,只有真实、深沉的情感才能打动观众。演唱者通过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可以更好地运用技巧来表达这些情感。例如,在演唱悲伤的歌曲时,演唱者可以通过调整音色和呼吸来表达出悲伤的情感,进而影响听众的情绪[6]。
因此,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巧水平,并且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将作品的魅力传达给观众。
四、结束语
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是互相依存的,通过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传达,歌手能够将歌曲中的情感深入人心。希望本文所提到的一些技巧能够帮到声乐表演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情感。
参考文献:
[1]黄娇娇.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研究[J].艺术大观,2023(21):49-51.
[2]管可阳,屈盈君.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J].艺术品鉴,2023(18):189-192.
[3]曾爽.浅谈声乐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J].艺术大观,2022(10):24-26.
[4]程丁,潘依菲.分析声乐表演中的声音与情感技巧的表达[J].艺术家,2021(06):118-119.
[5]覃禹桦.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2):252-253+256.
[6]夏文杭.论声乐中的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18(17):16-17.
作者简介:聂墁(1995-),女,四川广元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歌剧、艺术歌曲、西方音乐史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