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席
2024-01-22梁宁丹
梁宁丹
那一年9 月,我作为一名师范生,前往下坳镇龙林小学任教。跟我一同去任教的,还有蓝老师。我与她在实习时相识,也算是老朋友了。
路上,司机给我们讲述了当地的情况:龙林本地人为瑶族人,说瑶话。汉族人是民国时期从四川逃难过来的,讲汉话。由于饮食不同,语言不通,两族间不通婚,所以,从体型和口音上就能区分。
车子行驶到龙林坳口,居高临下,一览无余。远远望见校门敞开着,司机驱车送我们到宿舍楼前。师母(前辈们把校长夫人称为师母)迎了上来,一口麻溜的汉话:“你们校长早早就在这里等候,望眼欲穿,他手里的烟一根接着一根,直勾勾地盯着坳口,眼珠子像是被系上了绳,听说这次来的是年轻教师,他激动坏了。我们这里穷乡僻壤,年轻人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人……”校长丢下烟头,大步流星上前握住我们的手,沉重而有力。随后,校长唤一旁凑热闹的学生帮我们将行李搬上楼,孩子们灵活的步伐来回穿梭几趟,行李就搬完了。
19 点左右,校长招呼我们去吃饭。我与蓝老师第一次赴汉席宴,难免有些拘谨,站在墙边等前辈们先入座后,我们负责装饭上桌。
低矮的圆桌上摆着几道菜,最醒目的,还是占C 位的那碗菜,也是饭桌上唯一的青菜,发黄的菜叶上附着白色的不知名物。没想到上了桌,那道菜却最受欢迎。校长向我们解释:“这叫豆腐菜。用新鲜黄豆打成浆,将豆渣捞起,夏天放瓜苗进去煮,冬天则放芥菜。出锅前点几滴醋,豆浆如点水成冰般迅速凝结,吸附在菜叶上,这是我们汉族人冬夏两季必备的菜谱。”
王老师是壮族人,五十二岁,年轻时当过兵,身材壮硕,风趣幽默。开饭时,唱起歌,喊起口号,热情地给我们夹菜。我塞进嘴中品尝,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壮族人,重口味的东西吃惯了,这道不放油盐的菜确实过于清淡了。咀嚼几下,菜里的豆腥味在口腔中蔓延开来,直冲大脑,令人难以下咽。校长看着我俩,手里叼着烟,时不时深吸一口,烟圈从嘴角边缓缓升空。见我们吃完,忙问味道如何。初入职场的两个菜鸟哪敢造次,夹着狐狸尾巴异口同声:“嗯,还不错,好吃!”得到肯定,校长嘴角往后一咧,满意地笑了,又一个劲儿往我俩碗里夹菜,我俩后悔不迭。我趁着肚子还处于空旷的状态,扒拉两大口,又趁味觉一个不留神,囫囵吞枣,大功告成!
学校总务主任为人十分热情好客,开学第二周,邀我们到他家去做客。刚到门口,就有股浓郁的熏香扑鼻,整个房子都像是被这味道浸没了。走进厨房,我的天,全猪宴啊,还是腊的!腊肉、腊肠、腊猪脚、腊排骨、腊猪肝、腊猪肚、腊猪耳朵。而最中间的,依然是那道豆腐菜。在我老家,腊肉、腊猪耳朵最常见,不嫌麻烦的人家,会做点腊肠,年后外出务工带去,在背井离乡的人眼里,腊肉有着家乡的味道,吃腊肉也成为思念家乡的一种方式。剩下的,到清明也该吃完了。而在龙林,仿佛猪身上的每个部位皆可腊。主家说是因为山里常停电,鲜肉不好保存,离镇上又远,买肉吃不方便。过年杀了猪,全做成腊肉。客人来了,腊肉是待客菜,而腊猪脚则是用来招待最高规格的客人。
我们站在桌边,看着如羊脂玉般晶莹剔透的腊肉,两眼发直,口水直流三千尺。上了桌,王老师先是舀一勺菜放碗里,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像是被这味道俘虏了一般。
腊肉吃多了,喉咙像口枯井,急需一场雨浸润。没有别的选择,我便夹了一口豆腐菜放嘴里,你还别说,还真吃出味道来了,解渴又解腻。出于好奇,我再夹一口豆腐菜伴着腊肉送到嘴里,咦!豆腥味被烟熏味裹得严严实实,恰到好处。妙哉!
我兴奋得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赶紧将新吃法分享予蓝老师。
酒足饭饱,王老师给我们讲起了他第一次吃豆腐菜时的情景——他的相亲故事。毫不夸张地说,80 年代的退伍軍人,在相亲市场上可谓炙手可热,媒婆上赶着给他介绍对象。经不住媒婆舞动,王老师拎着几斤猪肉到女方家里拜访。饭菜烧好端上桌,王老师仍未见女孩露面,忙问去向。女孩母亲用手指示意,说女孩就在客厅侧边的粗麻蚊帐内。说是媒婆介绍的,结婚前不能见面,这是习俗。蚊帐厚实,里面漆黑一片,像是一面单向透视玻璃,里面的人能透过细缝隐约看到外面,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却是一无所知。王老师走了十几公里山路,饿得两眼昏花,只为一睹芳容,结果毛都不见一根,他对这次相亲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可转念一想,带来的肉不吃可惜了,那碗喷香的炒猪肉他垂涎已久,便也不计较那些礼节和吃相了。一顿扒拉,一碗饭见了底,还不够,再盛……五碗米饭下肚,肚子撑成气球,饱嗝直冒才想起旁边那碗豆腐菜来,又狂塞几口才罢休,吃得太凶,竟回忆不起菜的味道了。
出乎意料的是,女方居然应允了这婚事。原因竟是女方母亲说男方能吃下五碗饭,定有把子力气,准是干活的好手,嫁过去绝不会饿肚子。一心只想吃回本的王老师,还白捡个媳妇。
一年后,我们成功打入群众内部。周边群众请我们到家里吃酒席。这一次,最惹眼的菜换成当地人称“炸扣”,我们唤作“粉蒸肉”,但做法和用料上稍有区别。当地人用两指厚的纯肥肉煎出油,和上炒香的黄豆粉,用一根筷子串起,上锅蒸。出锅后,黄豆粉变成深棕色,肥肉被黄豆粉掩盖,好似穿起了外衣,不显山,不露水。不知情的人,根本分不清肉的肥瘦。
按照当地风俗,开饭前,一人一块“炸扣”,由本桌最有威望的人分配。出于礼貌,我们端起碗接了过来。我轻声问身旁的王老师:“这是用什么做的?”王老师拨开黄豆粉,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他说黄豆粉解腻,味道不错,叫我尝尝。我忙将碗里的那块烫手山芋拱手让给他,赞叹他入乡随俗的能力强。
在龙林小学任教两年,我这个壮家女儿接受了豆腐菜,却一直没有勇气尝试这道“炸扣”。
无巧不成书。几年后,我成家了,家婆恰巧是汉族人,从此,我家饭桌上自然少不了豆腐菜,逢年过节还会出现“炸扣”呢。
美术插图: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