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下的学术出版与大众阅读
2024-01-22李晨张雪丽
李晨 张雪丽
摘 要:学术是出版的基础内核,记录着学术研究成果及社会文化发展,传承着多元化的时代变迁及思想智慧积聚。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回顾我国学术出版与大众阅读的交融,探究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及其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力支持,有一定意义。本文仅就社科学术图书进行探讨,在概括不同时期学术出版的基础上,对学术出版与大众阅读的交融程度、成果彰显及发展态势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出学术出版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时代价值及未来趋势,以抛砖引玉,为出版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术出版 大众阅读
学术的发生与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思想文化水平及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智慧之库。就此而言,学术出版能够彰显学术成果的社会价值及影响,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力提升关系密切,在推动学术体系建设、人类思想进步、文化强国建设、民族文明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而学术的大众化阅读是一种将学术研究成果向公众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代表了科学、严谨、逻辑,可以使大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术研究成果,提高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大众思想力量。
一、学术出版推动大众阅读起步,促进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和革命事业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遽变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发生着一系列变革,作为思想文化领域重要一环的学术研究,新旧交替,中西交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发展历程。随之,近代出版开始出现并逐渐兴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持续产出,在普及知识、昌明教育、传承文明方面作用突出。
一方面,西方译介图书纷纷出现。鸦片战争后,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郑观应等,为传播新知识、新思想发挥了作用。洋务派创办的一些企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也引进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成为传播西学、师夷长技的重要途径。“近代引进西学第一人”严复翻译出版了《天演论》,杂糅赫胥黎、达尔文和斯宾塞的理论,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该书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对我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起到了启蒙作用。康有为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胡适取“适者生存”之义更名为“适”,并认为这一思想的传播如当头棒喝般给人以绝大的刺激;鲁迅受进化论影响,站在人类科学的前沿强调“开民智”以“立人”的重要性;陈独秀、李大钊也强调个体在社会进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鼓舞人们为民族崛起而奋斗。
另一方面,以刊物为平台的学术表达及学术争论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后,由思想文化革新和学术革命传播带来的新理论、新学术、新思想,催生着新的话语体系,更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当时,期刊出版数量猛增,以《新青年》为阵地,上海的《星期评论》,北京的《少年中国》《新社会》,天津的《觉悟》,湖南的《湘江评论》,成都的《星期日》,武汉的《武汉星期评论》,浙江的《浙江新潮》,等等,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提倡新学术、宣扬新思想的主要阵地,对于启迪民智、解放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此同时,传统学术的整理与出版工作也未停下发展的脚步,其最大的特点是古籍出版成果显著,在传播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功不可没。如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古籍丛书,具有文化抢救的意义。整理国故运动更促进了古籍出版的兴盛,如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广陵书社的《学海类编》等大型古籍丛书,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同时,面向大众的古籍选本也开始出现,不少古代文学、史学等著作,开始了精选本、普及本的转向,这既反映了出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表明出版开始走向大众,推动了大众对传统典籍及传统文化的阅读与理解。此外,学界也开始借鉴西方学术理论及学术体系,进行传统典籍学术研究,如《礼记》《管子》《文心雕龙》等在学术研究上呈现出受西方学术影响的迹象,这开辟了传统学术研究的新局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近代学术的发展与渐趋成型,新的学术观念、理论、路径、方法不断涌现,再加上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更新,使近代学术出版不仅成为学术史的重心,也成为推动大众阅读的重要方面。如在新史学方面,梁启超出版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等,集中阐述了其史学观,倡导“史学革命”,推动了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意义突出的学术著作还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这是中国最早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在当时被作为历史教材,其中的不少观点和思想在今天仍极有价值和参考意义。此外还有傅斯年的《史学方法导论》、童书业的《春秋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等。这些著作的出现表明,对外学理论与方法,对内反思历史与文化,以寻求、建构中国人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成为当时学界的一大特色,并由此促进了中国学术及大众阅读的发展与演变。
有着更为深远意义的学术出版是马克思主义论著的出版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与出版是相辅相成的,为启蒙大众、传播真理、思想建党、组织力量、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全译本和单行本,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次以完整形式在中国出版。1936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著作《大众哲学》首次出版,十余年间印行32次,发行百万册之多。1938年,王亚南、郭大力翻译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出版。这些论著的出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大众化进程,在中国革命史上意义极其重大。
同时,在中国革命发展的过程中,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卓越智慧的出版至关重要。如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權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井冈山的斗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党的历史上的杰出论著,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不同阶段的学术出版活动,不仅记录了当下学术的发展情况,也承载着对大众进行横向辐射和对知识普及进行纵向传承的重任,促进了我国独立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实现了学术出版与大众阅读的有机结合和交融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革命事业的发展。
二、学术出版拓展大众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建设及改革事业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在继承我国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唯物主义为指导的领域丰富、方向多样的学术研究格局。由此,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的面貌都焕然一新,并持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术出版体系和大众阅读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图书出版社不到百家,年出版图书仅万余种。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国家级专业出版社相继成立,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等科技专业出版社也陆续诞生,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实现大幅度增长,出版界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呈现出繁荣发展态势。这一时期,国家在学术出版的规划与协调上呈主导地位,确定了某些出版社的出版任务以合理配置资源,为学术出版的专业分工奠定了基础。商务印书馆为适应当时文化普及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翻译出版了数百种外国学术著作,如《培根论说文集》《笛卡尔哲学原理》《伦理学》《形而上学》《乌托邦》《人类理解论》《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制度经济学》《逻辑学》等,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世界学术经典著作译介出版的高潮,滋养了大众对知识和智慧的精神追求。而中华书局承担着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集结众学者之力编纂出版了《资治通鉴》《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永乐大典》《全唐诗》《全宋词》等文史哲经典文献,在学术及教育界有着广泛影响,特别是其历经20年时间整理出版的有“国史标准本”之美誉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本,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较多出版社会科学及其他古典著作的译本,形成了《外国名著选译12年(1956—1968)规划总目录》,并基于此计划出版了《小逻辑》《历史哲学》《纯粹理性批判》等经典著作。三联书店还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国古代史》等学术著作,建构起其以“学术”为未来方向的出版格局。人民出版社除出版大量马列、毛泽东著作外,还出版了我国权威哲学史著作《中国思想通史》、薛暮桥的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戴逸的《中国近代史稿》,其出版的范文澜的史著《中国通史简编》成为里程碑式鸿篇巨制《中国通史》的奠基之作。
改革开放以后,在学术与思想开放繁荣的同时,出版社逐渐走向市场,开始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之路,学术出版受到市场机制制约面临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及社会组织纷纷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和奖项,有效缓解了学术图书出版的经济效益压力,推动了学术传播、交流和传承,出版成果突出。
这一时期,各出版社重视对世界学术名著译介的出版。中宣部于1958年指示立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三套丛书工程重新启动并陆续出版问世,取得了令学界、出版界瞩目的卓越成就。商务印书馆自1981年启动的规模宏大的学术翻译工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项目,汇集了晚清以来的第一代译本佳作,展现出近现代西方学术思想的整体面貌,为大众打开了瞭望世界的窗口。这几套丛书与其他一些优秀的译丛,如“走向未来丛书”“走向世界丛书”“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新知文库丛书”等系列一起,推动了我国学术研究、知识普及和思想解放,掀起了阅读热潮,从出版方面显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此后,学术出版开始面向更广大的阅读群体,致力于自身传统文化和学术体系的建立,让学术图书更贴近大众,逐渐将读者引入中华文化的深入阅读与理解中。例如,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对我国传统思想文明杰出成就的总结,凸显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核心和民族气质,有助于更广大的知识群体了解历史脉络与思想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禅宗与中国文化》,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中华文化内核,成为中华文化研究的重磅之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化史》,全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生成机制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风行30余年。历史畅销著作《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激发了公众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使得历史走进了公众阅读的视野;《正说清朝十二帝》《论语别裁》《论语诠解》《正气浩然——孟子读本》等畅销书诱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典籍的热情,使传统文化经典走进当代大众文化领地;《美的历程》《剑桥插图考古史》等拉近了学术与大众间的距离,对普及学术、传播思想大有裨益;“学人茶座丛书”以随笔讲理论,使社会公众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理论的启发。这一系列学术图书,对传播新知识、普及新理念、启迪新思想有着重要作用。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动,众多反映党和国家建设事业、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关注学术研究进程、体现各领域突出成就的出版作品进入公众视野,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思想震撼,成为国人开阔眼界、触摸时代的有效途径。自1989年至1993年,《邓小平文选》三卷陆续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贡献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之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联系改革开放实践,全方位展现我国经济改革的历程、成就和宝贵经验,给读者以深刻启示和丰富教益。
学术出版所传达的思想观念可以引发大众的思考与探讨,影响其价值观念及社会认知,有助于推动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可以这么说,学术出版的最大意义在于用最新、最科学、最精准的知识推动大众实现智慧提升。因此,伴随社会的变革与学术的发展,学术出版推动了思想前沿阵地的建设,为广大知识群体提供了思想提升的平台,伴随着中国建设及改革事业的进展。
三、学术出版助力大众阅读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号召全党同志用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凝聚意志、引领前行;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全社会掀起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高度重视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出版的基础性作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促进和扶持学术出版的政策举措,加之各级各类出版基金积极鼓励和扶持重大出版工程及学术精品出版,拓宽了学术出版的生存空间,学术出版业态呈现出更高的思想、学术、文化、艺术价值,呈现出业态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态势。
国家层面对全民阅读从“倡导”到“大力推动”再到“深入推进”,使学术出版与大众阅读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均在不断拓展。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出版社在积极做好大众出版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出版结构,重视学术出版的大众化和普及推广工作,并大力探索学术图书和新兴出版在渠道平台方面的深度融合路径,出版了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出版物,提升了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
(一)主题学术出版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各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勤耕不辍,出版了一批导向鲜明、内容精湛、学理性强的主题出版读物,研究我国发展经验,阐发中国道路特色,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学理支持,同时也起到了凝心聚力、以读铸魂的作用,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学术力量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例如,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陆续出版了多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论述摘编,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宣传阐释读本,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图书,如《習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用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成为大众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指南。另外,在“四史”教育方面,出版成果突出。例如,《中国共产党简史》《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等书溯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砥砺革命意志的重要读物。再如,当代中国研究所组织出版了“当代中国”大型丛书,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新中国70年》等,其宗旨是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研究工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理解中国丛书”集主题出版、精品出版、国际出版、大众出版于一体,以中国式学术话语系统分析中国问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表达中国形象,深刻解读历史性变革蕴藏的内在逻辑。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全景式展现影响我国发展进程、引领时代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彰显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彰显了时代意义和精神文化价值。由中国编辑学会主持策划、15家出版社共同打造推出的《中国科技之路》,聚焦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宏观历程,展现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领域的光辉成就及其道路背后蕴含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
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陆续出版了一批通俗理论读物。例如,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新思想标识性概念丛书”选取了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中具有重大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的标识性概念进行解读,是一套鲜活而有魅力的通俗理论读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书系、《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刷新了党史读物厚重严肃的传统形象,掀起党史阅读的新风潮,是主题出版大众化的典型之作。《读懂中国粮食》以全球大视野考量我国粮食问题,深入浅出、论述严谨、前瞻性强,能够帮助国人真正学懂、弄通中国粮食问题。
(二)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学术出版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历史根基,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建构起来的。新时代的学术出版在研究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出版资源的同时,自身也作为一种话语力量加入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中,以高昂的文化自信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儒家及相关典籍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热点。关于儒家典籍的整理与解读、儒家先贤的生平与思想,成果不断涌现。《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成为出版的热点。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大型儒学文献丛书《儒藏》汇聚了历代儒学成果,是孔孟以来历代儒家学术、历史的集大成者,是中华学术主干内容的完整呈现。再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刘强《四书通讲》、王兆鹏《唐宋词小讲》等名家学术著作。学术研究类的传统文化图书出版也至关重要,苏州大学出版社的《中国丝绸通史》填补了我国丝绸研究领域的空白。中华书局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儒门内的庄子》等,也都是学术原创好书的代表。传统文化的出版成果众多,此不一一而举。
(三)“大众学术”搭建大众亲近经典之桥梁
当前,出版业中的“大众学术”(也有种说法叫“轻学术”)主要指以大众普及为目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让更多人了解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需求”。
例如,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通识丛书”是一套“大家小书”,其在保持学术严谨性和前沿性的同时,以轻松的笔调对传统经典古籍进行通识性阐释及解读,搭建起沟通经典与受众的桥梁。中华书局还面向大众读者,出版了讲解传统文化的《古人的生活世界》《食色里的传统》等普及读本,富有文化底蕴的《古笔》《阳明学十讲》等学术著作,以轻阅读为底色的《敦煌守望四十天》等历史文化图书,这些书以“大众学术”的方式普及“经典”和“通识”,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声回响转》全书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开阔视野和客观态度,以平实晓畅的语言讲述高深的学术思想,使得思想传递变得更加顺达,有助于大众形成富于反思性的历史认知,掌握大致的思想史演化脉络。
“大众学术”的出版业态不断发展壮大,催生了“理想国”“汉唐阳光”“世纪文景”“汗青堂”等一系列“大众学术”出版品牌,在这一过程中,大众的识鉴能力与专业阅读水平不断提高,高质量、专业化的学术出版不断发展成为大众的需求。
(四)基于学术基础的社科普及图书精彩纷呈
当前,随着大众阅读的广度更加开阔,出版界开始探索出版更专业的科普读物来传播科技新知,以满足大众阅读深度上的更高需求,这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以独特的视角选取历史中的冷门知识并将其塑造成热点,满足了大众对出新、有趣又有料的社科普及产品的需求,引领了国内阅读世界史的风潮。再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好书”《钱的千年兴衰史》,深入浅出地展现了财富的“稀释和保卫之战”,有助于启发大众思考当今社会通货膨胀、数字货币等问题。
(五)元宇宙科技推动学术出版融合发展、深度拓进
出版业的供给侧改革与高新技术的进步迭代紧密相关。当前,元宇宙概念和相关技术(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借助这些高新技术,出版业融合发展展现出巨大潜力,学术出版成果借助传播媒介的技术革命实现了数字化出版与多媒体融合出版,使得深奥的学术理论得以多维表达,有效推动了学术成果的推广普及与转化应用。
一些出版社将AR/VR技术应用于学术出版领域,推出多种AR/VR出版物。例如,《货币里的中国史(AR高维版)》首次将实物AR技术应用到纸质学术出版中,使图书具有专业性、可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故宫出版社出版了首套AR元宇宙场景交互式电子出版物《我在故宫修文物》,读者可通过AR技术沉浸式游览故宫养心殿“紫禁妙境”AR数字空间,体验探索古建保护修复技艺,获得交互式体验。
(六)学术出版走出去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伴随着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学术出版物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挥了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吸引了无数海外读者。
目前,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突破了传统内容格局,广泛覆盖各专业领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国关键词》《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理解中国丛书”“中国经验丛书”“中国制度研究丛书”等主题出版物输出多个语种版权,畅销海外,成为世界认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华文明史》《中国思想史》,以及“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等人文社科图书增进了世界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国科技进展丛书”“大飞机出版工程丛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图书增强了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时代的学术出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社会大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蓄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学术出版呈现出特色鲜明的业态形式,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传统文化学术出版成果纷呈,各出版社也都以自己的专业特色优势深耕主攻方向,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四、学术出版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与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下,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即学术出版的努力方向。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学术出版不仅要努力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更要在传播主流思想、提供智力支撑方面发力,承担起服务国家社会建设、传递文化自信的使命。[1]
(一)科学精准普及,推动大众智慧提升
学术研究除在专业领域发挥效能外,还应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内转化应用并发挥作用,以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因而,学术出版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专业性为立足之本,建构起专业化与大众化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让学术研究成果以普及化程度更高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更好地服务大众,推动大众智慧提升,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同时,学术出版要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传统文化普及出版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让学术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强化数字赋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兴技术的运用使得学术成果的傳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学术出版为谋求高质量发展应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出版界应借助元宇宙时代的各项数字技术对学术出版的内容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展现,最大限度地传播学术话语,使学术出版更广泛地满足大众阅读群体的学术需求;出版界应积极探索元宇宙与学术出版的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尤其是ChatGPT等前沿技术在学术出版中的运用,围绕学术出版内容立体打造从图书到各类数字化产品的产业链,拓展其价值链,由传统出版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型,做大做强学术出版业态。[2]
(三)传播中国智慧,加强我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发展应当被世界“看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出版应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充分展现我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背后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3];出版界应依托多语种的翻译出版工作,发出学术出版在国外主流学术渠道的引导性声音,发挥我国学术话语的力量,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出版界应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统揽全局,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策划出版并推介输出代表中国水平和中国形象的优秀学术图书,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学术成果,以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增强我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4]
学术出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用学术的视角和多样化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以高质量学术内容践行凝心聚力的使命。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大众的知识积累、视野宽度、思维深度在不断提升,对于高质量阅读的需求日渐提升,在此趋势下,更好地推进学术出版与大众阅读的融合,会成为一段时间内的风向标。我们应在坚持学理性、学术化的基础上,坚定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将理论研究、学术发展与大众阅读有机结合,为公众提供更多、更精准、更科学的知识内容,深入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人、为国铸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学术出版力量。
(作者单位系济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