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三题

2015-07-31刘湘溶罗常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改革

刘湘溶++罗常军

摘 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实现发挥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目标。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两个问题,即改革的动力何在,改革的支点何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发展问题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把握又好又快,好字当头,好快并举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刘湘溶,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伦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1)

罗常军,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讲师,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实现了一系列新的跨越,即从注重理论发展到制度建设的跨越,从注重探索实践到顶层设计的跨越,从注重环境保护到民族复兴的跨越。在新的历史阶段和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使人们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生态文明建设究竟要以何为理想?以何为动力?以何为指导?

一、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

习近平同志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领导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理想。建设生态文明亦如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其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但是,面对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因生态恶化而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紧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复兴之路上的制约因素与重大障碍之一。可以说,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条件和生态安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一句空话。其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3}伟大复兴之中国不但是繁荣富强之中国、民主法制之中国、幸福安康之中国,而且是天蓝、地绿、水净之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自觉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

具体来说,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三个目标:

1. 优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良好中的任一一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系统工程就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五位一体”必然是一个动态平衡,螺旋式发展的状态。但是,一体中的五位不能平均用力,等量齐进,而应该协同推进,以达到协和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并且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虽然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成效显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稳步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但是因为经济增长模式的粗放,“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了新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4}。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严峻形势和摆脱发展“短板”的应对之策。另一方面,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转型,与这一历史性转型相伴随,将引发人类文明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今天,我们只有把握趋势,顺应趋势,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高度,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它与其他四大建设的关系,才能不仅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而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5}。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应对之策,还是价值追求,都说明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换言之,应当用生态文明建设去统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作为它们的主线和基础。

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必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其原因有二:其一,这四大建设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不能混为一谈,不能用生态文明建设代替之;其二,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四大建设内在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割。生态文明建设并非游离于四大建设之外的空洞抽象,而要由它们去体现、去承载、去落实,反过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正因为如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6};就是要将生态文明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可以较为容易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就是要将生态文明作为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将生态文明作为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日益迫切的需要。

2. 发挥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果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作一座摩天大楼的话,她的地基无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牢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空中楼阁,不可能真正实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战略部署,特别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也是引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

在经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点不难理解,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决定的。无论经济学理论还是市场经济的实践,也都再三证明,政府管得过多过宽,必然会捆住市场主体的手脚,压制市场活力;失去市场活力,社会就不可能有创造力,社会丧失创造力,财富则不可能增加,从而,多数人就会处于贫困中,中国改革前就是这样。{7}

不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则有待进一步阐释。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由政府主导,这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这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任务之一。政府主导什么呢?主要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宏观调控和制度安排,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以弥补市场失效。除此之外,应该放手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资源配置效率,以期用较低的成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效益。换句话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不可或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是基础,具有支撑性的效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支柱。从实践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更大的社会福利,显然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多层次多领域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8},其关键就在于发挥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走向一条永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强调采用市场手段实现生态文明,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9},要“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10}。此外,还要“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11}。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使用以环境税、排放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手段,来实现最小成本地解决市场的外部性——生态环境问题。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也没有标准的模本可选。魏德纳指出:“虽然在环境能力建设的基本元素、支持者、辅助因素等方面转轨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何其相似,但他们行动的模式、相互联系、语境关系等可能大不相同,结果也不会相同。”{12}因此,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道路。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我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我国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在如下方面着力:

一要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坚持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三重取向,三重取向内在关联,缺一不可。生态化取向意指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为此,必须积极践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二要着力推进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出现“生态化”景象,其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科技群的兴起,二是高新科技将调节由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科技的生态化推进不仅是为修复以往文明的缺憾,它更要着眼于强健文明的魂魄,必须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要着力推进法治的生态化。法治生态化是指法律应该在其制定、运行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对生态规律的尊重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爱护,最终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维护法律关系主体在良好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即维护法律关系主体的环境权当然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应有之义。因此,“环境权”就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核心权利,它应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法治保障机制的方方面面。

四是推进城乡建设的生态化。在中国推进城乡建设的生态化,要选择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在生态型城市建设中,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以宜居为要求,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以国外经验为参照,以各类相关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为示范,出台包括建立和完善城乡生态补偿制度在内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加强土地综合管理,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同时,注重区域治理的分类指导、整体联动,并把它和生态省(市、县)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和国家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的展开有机统一起来。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

那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建设生态文明,需从理论上回答改革的动力何在和支点何在这两个关键问题。

1. 关于动力何在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制度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破除思想认识的不足和既得利益的双重牵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动力何在?

改革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阶层、哪一个政党的事业,改革是所有人、所有阶层、所有政党共同奋斗的事业。在改革对当今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大调整的重新布局中,尽可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让全社会都能参与改革、支持改革,他们既是改革的动力基础,也是推动改革的主体。

“不改革”的风险也来自改革的主体没有明确。改革的顶层设计由中央来做,但在大部分领域,尤其是地方、企业和社会层面的改革,中央并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主体是地方、企业和社会。因此,如何发挥地方、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是改革实施的关键。{13}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者、设计者、执行者和担当者的各级党政部门,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动力。

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当然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事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效。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在于政府的简政放权,尤其是行政审批权,“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14}。

过去一年,中国改革就是沿着简政放权的思路推进的。根据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审批事项就有416事项,它造成的结果是,减轻企业负担1 500多亿元,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之所以会有这个明显效果,原因是政府的简政放权把过去被政府权力束缚的市场权力,还给了各类市场主体,使得它们能够根据市场价格发出的信号,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以最小成本发展生产,拓展市场。{15}

那么,政府该管的事情是什么呢?从宏观上来讲,第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等。就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应切实解决好环境立法不完备、违法成本低、违法处罚失之过宽等问题。第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首先要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第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改革的最大公约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打破固有的不合理的生态利益格局,形成“种际”、“代际”和代内不同地区与主体间的公平正义的生态利益格局。

市场主体是推进改革、获得改革红利的另一支重要动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体制入手,以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有效制止经济下滑。

发挥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当务之急是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全球经济来看,有一个规律性的现象:一个国家的人均GDP高低和该国中小企业的比例高度相关且成正比。反过来说,一个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最终会压低GDP。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和大家都关心的收入平等问题紧密相关。因为在世界上任何国家,最多的就业都是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达,就业才充分,居民收入水平才高。{16}政府将更大程度地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此,市场主体应在完全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优化。不论是功能逐步界定清晰的国有企业,还是将进一步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都会不断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带来市场经济的极大繁荣。有学者指出,要“建立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环境,尤其要破除金融垄断,开放民营银行特别是中小民企金融领域”{17}。

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的最重要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将在全面参与改革进程中更多更公平地获得改革发展的成果。

改革是要让人民受惠的,这是一切美好改革之最终目标。{18}深水区推进全面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导向,以简政放权为基础,以财税改革为支点,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从而造福更多人民。

2. 关于支点何在

古希腊哲人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国正在蓬勃展开的这场改革,与以往的改革相比,有一个显著特征——全面性,涉及广泛领域,且不论不同领域间彼此关联,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每一个领域也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找到关键支点,把握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方能收到纲举目张、以四两拨千斤之效果。

就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19}。这实际上表明我们党已将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个关键支点,协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要加快“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20},这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一些重要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单位GDP能耗水耗却较高。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过分依赖行政控制方式,很难达到合理配置、有效保护及可持续利用资源,导致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利用效率低。因此,上述的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二是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决定》指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21}。这是我国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之后,又一条被提升为国策的红线,即生态红线。生态红线是环境保护的生命线,是保证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在红线面前,开发建设活动必须止步,否则就要受到惩处。

三是要推进资源节约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其一,要坚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通过调整结构,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改进技术,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通过强化管理,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通过强化法治,进一步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的标准体系;通过全民参与,增强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切实节约能源资源。其二,认真贯彻清洁性、可持续性原则,走多元化之路,致力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21世纪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多类能源转换系统的集成,物理能、化学能的优化梯级利用。{22}为此,我们在继续推进常规能源的科学、规范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致力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包括水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推进生态文明体制综合改革,着力在综合性上下功夫。其一,要建立综合性的领导决策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几乎涉及所有的党政机关,为加强统一领导,党和政府应设置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负责顶层设计的综合决策、综合协调,确定战略思路和基本方针,同时监督、检查这些战略思路与基本方针的贯彻情况。其二,要建立综合性的行政管理职能。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扩充环境保护部门的现有权限,明晰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强化跨区域、跨流域的责任担当,弥合管理缝隙,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发挥管理的综合效应。其三,建立综合性的政绩评价考核标准。所谓综合性的政绩评价考核标准有两层涵义:一指看政绩不能只看经济方面的状况,还要看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城乡二元结构指数,人文指数和环境指数等。二指即使看经济状况,也不能只看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还要看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看单位GDP的能耗、水耗、物耗,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容量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三者并举共赢。其四,建立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格局。建立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格局旨在通过各方面联动,引导人们汇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洪流,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点滴做起,为生态文明的大厦添砖加瓦。

三、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发展问题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历史性贡献之一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确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曾指出:“由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适用。中国非得开辟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中国如果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榜样;中国如果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23}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其深刻之处在于两个“道破”和一个“揭示”。两个“道破”,一是道破了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挑战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机遇又来了,这是一次超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遇,历史上中国曾面临过多次机遇,但都错失了,这次能把握住吗?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的发展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得自己探索。二是道破了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命运对世界的影响要么是积极的,要么是消极的。一个“揭示”,就在于这段话揭示了对中国来说,发展问题是最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是最需要进行理论创新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正确理论的指导,仅凭经验和感觉,摸着石头过河是不行了。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发展问题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简明扼要的回答是:科学发展观做到了一个“依据”,一个“结合”,两个“全面系统地回答”。即依据了世界上先进的发展理念,结合了中国国情,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中国应如何实现这种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坚守一个核心——以人为本,把握两个要求——又好又快,做到好字当头,好快并举。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强调要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理解人的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在于懂得凡人的需要都是合理的,不合理只存在于人表达需要的方式和满足需要的手段上。我们要学会在承认人的需要合理性的前提下,引导人以合理的方式表达需要,以合理的手段满足需要。关心人的内容也很多,要记住的是,我们不但要关心人的生活,而且要关心人的成长进步,不但要关心人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关心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尊重人的内容同样很多,尊重人首先要做到无差异地尊重人,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权利,所有的人在权利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权利不容践踏,人格不能侮辱;其次要尊重人的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学原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都是建立在对人的差异尊重的前提之下的,不但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做到“己所欲之,勿施于人”。

首先,以人为本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发展是为了人。这里涉及发展的目的,围绕发展目的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问题。我们主张以人役物,而不是为物所役。这里讲的人是大写的人,这里讲的物,一指物质财富(利润),二指物质欲望,我们不能把人单纯当成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我们不能把人变成物质欲望的应声虫。

二是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学好用好的,尽管领导干部也是人,但在处理自己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即干群关系、“官民”关系上,应当做到以民为本,真正扮演好公仆角色,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是以人的什么为本的问题。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生存需要的满足亦即生存权利的维护为本。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为代价满足少数人的享乐需要,反对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需要为代价满足当代人的享乐需要,因为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

其次,以人为本回答了怎样实现发展——发展要依靠人

发展经济关键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诚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要有三点必须明确:第一,作为生产力最活跃因素的人,指的不是人口,而是人力和人才。人力、人才资源是第一位资源。不是人口越多越好,而是人力、人才越多越好。第二,人口是可以向人力人才转化的,转化需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教育。第三,人不是经济动物,更不是经济的奴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要的金钱刺激、福利举措不可或缺,但仅仅如此远远不够。

为实现又好又快、好字当头、好快并举发展,至少有三点必须做到:

第一,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基础,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从历史上看,一部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国受侵略、受压迫和掠夺的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就是因为我们不发展,落后就要挨打。从现实来看,今日中国之所以在国际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就是因为我们发展起来了,而之所以还没有取得应有地位,取得应有的发言权,则是因为我们的发展还不够。

在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还需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硬要求。丹尼尔·罗森曾说,邓小平认为不管是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但对中国目前来说,最好是一只“绿猫”。“绿猫”所指的便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此番对“猫论”的解读既幽默又富有哲理。“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发展之路中国不能走,也走不通,因为它为国情所不容——中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加上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搞生态殖民主义,而且为世情所不容——西方国家早就制定好了有利于他们的各项国际规则,使中国的污染转嫁不出去。

第二,学会全面系统的分析判断经济形势。

首先,既要看总量和速度,更要结构和效益。结构不好,效益不佳是我们经济增长模式依然粗放的两大反映。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好,以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例便可见出,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2010年为43%,发达国家均在70%以上,世界的平均水平亦在60%以上。衡量经济效益要两看,一看投入产出之比,二看产品的市场转化率。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依然粗放,有“三高”,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必然有一低,即“低效益”。

其次,正确对待GDP。一方面,没有GDP是不行的,GDP仍是国际通行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的宏观指标,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它的增减便和就业、失业人数的增减内在关联。另一方面,视GDP为万能是有害的,GDP当中包含许多非理性、反人性的因素。其实,发展并不等于GDP的增长,物质财富并不等于幸福。

再次,树立新的政绩观。政绩考核不能只考核经济指标,还要考核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人文指数、二元结构指数等;考核经济指标,也不能只考核GDP的规模与增速,还要考核其集约化程度,包括单位GDP的耗能量、耗水量、耗材量、污染物排放量,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国土面积经济容量等。

第三,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打造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具备四个特征:第一,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70%以上;第二,科技的对外依存度在30%以下;第三,研发经费占GDP的2%以上;第四,发明专利多。我国离创新型国家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我们虽然成为制造大国,但却是一个品牌小国,有制造而无创造。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力推进科学技术的生态化,除了要通过营造社会氛围和加强体制改革奠定基础之外,还必须在专业领域和具体科技项目上有较大突破。这些专业领域和具体科技项目包括可持续的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可持续的农业生态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和海空拓展能力体系。

注 释:

{1}{8}{9}{10}{11}{19}{20}{2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9日。

{3}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3年7月21日。

{4}{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6}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环境报》2012年1月4日。

{7}邓聿文:《找好改革的“支点”》,《华商报》2014年3月17日。

{12}Helmut Weidner:“Capacity Building for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Lessons From Cross-National Research”,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Vol.45,No.9,2002.

{13}郑永年:《不改革的症结在于改革动力不足》,《北京日报》2014年6月30日。

{14}李克强:《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光明日报》2013年9月12日。

{15}{18}邓聿文:《找好改革的“支点”》,《华商报》2014年3月17日。

{16}{17}许成钢:《2014年,深化改革的动力何在》,《人民论坛》2014 年 1月上。

{22}孙绍成:《试论我国能源发展与对策》,《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23}Brown·Lester R:“Who Will Feed China?”,World Watch,September-October,1994,pp.9-18.

Three Issues i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U Xiang-rong,LUO Chang-jun

Abstact: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centering on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and to promote the forming of a new pattern of modernization featured by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Nature,we should, adhering to the ideal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chieve the three objectives of leaving the market to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optimizing the overall“five-in-one”layout,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ing system and administrative capability. We should take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as the driving force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two questions of what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reforms and what is the pivot of reform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which is a great finding i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n 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 by our Party. In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we should stick to the“people-oriented”idea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better and quicker develop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reform;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责任编校:文 建)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改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