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院校青年学员心理服务需求分析

2024-01-22刘智文

政工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服务

刘智文

心理工作是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的基石。为不断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各级单位纷纷以心理专题教育、团体心理活动、心理测评筛查、个体心理疏导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军队院校教育是“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军队院校学员处在人生转折的关键节点,其思想心理也较为活跃,容易出现思想波动和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年学员的心理需求和特点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院校心理服务工作只有及时顺应时代、更新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当代青年学员的成长。但在现阶段的心理服务工作中,有的院校心理服务工作依然是以心理工作者个人研究方向为主导,内容形式多年不变,没有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也不够契合学员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代青年学员心理服务需求,我们在一些院校学员队中展开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大量学员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未来院校心理服务工作的思路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一、探索自我引领成长

心理服务的选题要契合青年学员的兴趣。调查中,学员最感兴趣的三个心理学领域分别是性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爱情心理学,这刚好契合了青年学员当前正在面临的三大人生课题,即成年早期对于自我的认识与发展、思考任职后如何提高基层管理工作质效、寻觅爱情建立婚姻和家庭。而学员不太感兴趣的,恰恰是那些心理学中的传统领域,如团体心理辅导、异常心理学等,这说明现阶段的学员早已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将心理学简单地视作心理疾患的处置手段,而是认识到了心理学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他们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人生发展和工作生活实践中去。

李政/摄

因此,心理服务工作如果还是以传统视角去拟定选题,只关注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员,只停留在宣讲心理健康维护、心理问题识别等内容,就等于是忽视了绝大部分学员的发展性心理需求。在当下,心理服务的选题应该更加关注青年学员的成长与发展。比如,可以通过九型人格测试分组,进行组内和组间交流讨论,帮助学员认识自己、理解他人;通过分享基层部队管理工作中一些鲜活生动的案例,引发学员思考,帮助学员把握管理心理学的规律;通过征集和分析学员实际情感困惑,帮助学员树立现实合理的爱情观。

二、聚焦问题注重实用

心理服务的方式也要能够受到青年学员的欢迎。调查中,学员最喜欢的三种心理服务方式分别是个体心理疏导、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影视赏析。这反映出青年学员有着获取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相较之下学员不太喜欢的服务方式是心理剧表演、心理读书分享、心理知识竞赛。这三种方式也是基层心理服务工作中经常会采用的,看似气氛热烈,但仔细想来,它们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参与者时间精力投入颇多。实际上学员的一日生活制度已经安排得十分充实,可能不愿意再协调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复杂的活动。

因此,心理服务无论是在选题上还是在方式上都要注意聚焦问题、注重实用,采取那些简洁高效又实用的服务形式,让学员减少付出感、提升获得感。在问及当前最急迫想要解决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新学员最想解决的是人际交往问题,表示其在融入新集体初期,尤其是在连队化管理的背景下,除了同学关系之外,还要开始接触上下级关系,于是在人际交往之中容易遇到困惑;其他三个年级的老学员最想解决的则是情绪调节问题,这说明在长期的军校生活之中,学员容易产生和积累一些情绪问题,亟待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心理服务工作中,可以利用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影视赏析等集体教育活动聚焦共性问题,同时结合个体心理疏导更精准地去解决一些个性化的问题。

三、线上线下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心理服务的方式带来了变化和革新。当代青年学员大都是网络的原住民,早已习惯基于网络的生活方式,调查中绝大部分学员都表示,曾在网络上主动查阅过心理学相关知识,这说明网络的确可以成为学员获取心理服务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网上得来的知识或许并不总是完全奏效的。有八成以上的学员表示,在寻求心理帮助时还是更倾向于面对面的交流,而对于电子邮件、网页留言等线上交流形式则认可度偏低。显然,面对面的方式能够提供对话式交流,更有助于深度剖析学员的心理困扰,而线上方式虽然更加便捷,但却往往使交流难以深入,又包含过多书面文学性表述,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效力有限。

由此看来,线上与线下两个渠道并不应该是取代的关系,而应该是互补的。在线上渠道方面,可以用好强军网心理专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进行心理知识普及;而在线下渠道方面,则主要是用好心理咨询室,聚焦具体人具体问题的解决。这样,才能让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助力青年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四、团结协作凝聚力量

在艾森克人格测试中发现,大部分军校学员的性格都是比较外向的。外向性格者更喜欢通过室外活动的高强度刺激来缓解心理压力。心理行为训练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考验团结,有的突出对抗。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学员表示,更喜欢参加团队合作类的心理行为训练,这一比例远高于对抗竞赛类。

在心理行为训练中,合作共赢可能比分出胜负更加重要。虽然评比竞赛是军事训练的一种常见组织形式,这是由军事行动的特点所决定的,但军事行动虽是对抗性活动,它却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对抗。在军营生活中,从来都不缺乏各类评比竞赛,最终奖励多是落实到个人,而真正能让大家紧紧团结起来共同完成的活动,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多。因此学员会更希望参加一些团队合作类的活动项目,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才能真正从社会比较中超脱出来,彻底卸下心防,去体验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感觉,建立起同伴依恋的安全感,而正是这种安全感可以支撑着他们在战场上克服恐惧、勇敢向前。

五、融入训练主动作为

青年学员由于入伍时间较短,在接触一些高危训练课目的初期,可能会经受心理方面的挑战。调查中,学员普遍反映在手榴弹实投训练及实爆作业中,尤其是在运弹、投弹、爆破、排爆中需要与爆炸物直接接触时,心理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学员早年曾因高空坠落、落水溺水等意外留下心理阴影,在高空、水下训练等课目中恐惧心理表现得较为突出。

在高危课目训练中,个别新兵因过度紧张而引发训练事故,还有一些新兵虽能忍受恐惧勉强完成训练,但在情绪调节上占用过多的认知资源,也会大大限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给日后平稳遂行实战任务埋下隐患。因此,心理服务工作也需要打破常规形式,根据需要融入军事训练。在训练时,教练员可照常组织训练,而心理工作者则是在现场为有需要的学员提供即时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克服恐惧的科学方法,在训练阶段就将恐惧克服,确保今后的作战不留隐患。这样的心理服务更为及时和有效,也很好地契合了官兵需要,达到了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的目标指向。

六、加强宣传常伴左右

尽管在平时的心理服务活动中进行过宣讲,也曾下发过通知和文件,调查中仍有一半以上的学员表示,不清楚心理咨询室的位置和心理服务热线的号码,这也大大限制了他们在需要时有效寻求心理帮助的可能。其实在宣讲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很多学员会不好意思当众记录心理服务热线号码,甚至表示不方便与心理工作者有所接触和交流,以免被队里认为是心理有问题、列入重点关注对象。这说明现阶段学员对于心理问题还是存在污名化的认知,心理服务宣传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更应该去选择一些常态化的展示方式。比如在学员经常路过的必经区域设置心理服务展板,写明心理服务热线,使学员在遭受心理问题困扰时,一抬头就能看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寻求心理帮助、解决心理问题的可能。

或许比咨询心理工作者更为重要的,是身边人的陪伴。在调查中,当遇到心理困扰时,学员会优先选择向亲朋好友或战友求助,而排在最后的才是医院心理医生和军网心理咨询师。尽管平时常见学员浏览军网心理服务网页,但在关键时刻学员在线求助的意愿并不高,他们更倾向于向熟悉和信任的人寻求心理帮助。遭遇心理问题时,学员心理正处于一种受伤的状态,极其需要得到理解和接纳。调查中,八成以上的学员都希望求助对象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而亲朋好友和战友能很好地满足这一点,更容易接近,也更容易与他们产生共情。

军营生活是一种孤立封闭的环境,战友之间同吃同住、情谊深厚,如果能在学员当中培养出一批心理骨干,在学员之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就能让学员以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更高效地获取关怀、安慰和支持。同时这也启示心理工作者,要增进与学员之间的联系,与学员经常见面、熟悉起来、建立信任,才有更多机会为学员提供有效的心理帮助。如此来看,心理服务工作中安排的集中授课辅导,已经不仅仅是在传播心理学知识,它更像是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心理工作者与学员之间建立联系的开始。

青年学员是军队院校的主体,也是我军未来的样子,重视青年学员才能赢得未来。本次调查不仅让我们对青年学员的心理服务需求特点增添了新的认识,也为今后院校基层心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思路,让我们认识到有效的心理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筹划出来的,只有主动去了解当代青年学员的心理需求,心理工作才能真正地做到学员心里,真正地让学员从中获益。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服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