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囿与突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之困与纾解之道

2024-01-22马旭侯爱萍

关键词:共同富裕群众精神

马旭,侯爱萍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企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追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裕,还包括精神生活上的富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共同富裕理论上的一大创新发展。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其间也存在着困难与挑战,当前亟须厘清其面对的挑战与阻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与策略,这是我们矢志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迫切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涵与表征: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之蕴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需要厘清其内在意蕴。从主体、内容、方式和进程四个层面阐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核心内涵。

(一)从实现主体看:推进新时代精神生活全民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168在精神生活上实现共同富裕,强调主体为全体人民,而非仅仅满足个别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是少部分人和某些利益集团的精神文化需要。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需要从精神生活的建设主体和享受主体两方面来把握。首先,建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就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在人的本质规定的意义上,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2]人类以其思维活动的独有性以及劳动本能规定了人类是开展精神活动和构筑精神生活的主体。而以精神活动为主要途径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毫无疑问,其建设的主体是人民。共同富裕最终是实现各环节、各方面、各领域的整体性富裕,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其实现主体也必然是人民。其次,享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果的主体也是人民。“共同”二字突出强调了广大人民群众就是精神生活富裕的享有主体,但同时也要明确,共同富裕绝不是无差别的富裕,也绝不是绝对平均的富裕。我们不仅要将“蛋糕”做大做好,同时也要分好“蛋糕”。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同时,做到协调统一,“削峰填谷”不能解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差异性问题。通过建设文化项目和实施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实现各区域之间优势劣势互补,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走深走实。

(二)从实现内容看:推进新时代精神生活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要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还要注重精神生活与物质财富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非指在某个方面的素质或者能力的提升,而是指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的整体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分别为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上的提高。其中科学文化素质对其他两个层次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推动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主要体现为国民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文化程度普遍有所提高,能够正确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抑或愚昧错误的观点。其次,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需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人们普遍有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责任,对真善美渴望与追求,对假恶丑自觉反抗,从而在全民族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善良高尚的心态。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们保持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良好作风,自觉地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后,精神境界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状态,泛指以教育为基础、以知识为前提、以道德为根基的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精神境界的提高主要表现为随着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审美水平等多方面的提升,人们的理想信念越来越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得到了相应提升。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物质财富得以充分地利用,但是这并不等于已有的精神财富就能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还需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上不断推进均等化,以满足人类在各阶段的需求,为人类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筑牢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

(三)从实现方式看:推进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建富裕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4]就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而言,靠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和共同创建,坚决避免“等靠要”和“养懒汉”等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群众在物质匮乏和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使新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奠定了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继续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中国迈向富起来的进程,为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性和长远性保障。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在物质财富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前瞻性论断。从此,精神生活上的需求开始进入大众关注的视线之内,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已然成为当下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人民群众,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同时,维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形成综合效应,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好地实现。

(四)从实现进程看:推进新时代精神生活渐进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1]169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同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通过渐进的积累、渐进地发展,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化。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明晰现实经济条件及社会发展的状况。从物质基础的客观方面讲,精神生活的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限制,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裕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物质基础与社会条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物质财富上的极大繁荣尚且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要达到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裕也同样如此。从人民群众的主观条件讲,人们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各方面的素养以及吸收人类社会丰富文明成果尚且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另外,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与法则。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连续的历史链条,具有稳固的历史传承性,但是不可避免也会在传承和延续的过程中,产生与社会发展轨迹背道而驰的一些社会意识形态,要彻底消除这些社会意识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因此,精神生活的发展要遵照社会发展规律,分阶段进行,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朝着既定目标稳步推进、赓续前行。

二、困囿与阻碍: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之困

在精神生活上实现共同富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内在诉求,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但当前存在物质生活上仍有短板、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知存在偏差等现实困囿,只有厘清这些困囿与桎梏,才能实现突破,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一)现实掣肘:物质生活上仍有短板

共同富裕不只包括物质上的富裕,同时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居民生活各方面,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5]。当前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上升,但物质生活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有短板,制约着精神生活发展进步。唯物史观认为,精神生活出现的种种问题,必然会在物质领域内找到问题的根源。共同富裕在物质生活上的掣肘,从空间维度上讲,存在居民收入不均、城乡不均、地域不均等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就时间维度而言,各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各不相同,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视并解决物质生活层面的问题是我们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坚持攻克的难关。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协调国内和国际之间的关系,也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改革与稳定等方面的关系。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使全体人民都享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更美好的精神世界、更多元的审美选择。

(二)效能不足: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成为当前制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一个短板。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人民提供的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仅包括基本文化设施和基本文化服务、公共艺术服务,也包括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管理和指导等。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对于精神文化的品质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与居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新时代展现出对更高质量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但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上相对滞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提高不够重视,导致了整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落后于某些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近年来,我国精神文化生活的“量”与“质”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从文化产品的种类上看,我国的精神文化产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但是质量不高,且文化消费的主体多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从文化产品的创新程度上看,文化发展的创新效力不足,在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上存在脱位问题。当前文化产品及其服务存在着同质化现象,文化事业及文化市场的趋利性明显,文化创作的动力偏向于市场利益而忽视了文化产品的精品化和独创性成效。另外,文化产品的供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文化业态的敏感性不足,文化产业的资源整合、创新转化的运作机制不够健全。不难看出,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供给存在不充分的现实桎梏,这是稳步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模糊认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知存在偏差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实现程度与共同富裕的实现成色密切相关,但当前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知尚存偏差。“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6]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始终处于首要的地位,但是这不代表就可以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是辩证统一关系,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单独一部分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能否得到贯彻,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坚持两个文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质言之,共同富裕所涉及的绝不只是经济问题,其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也包括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全面富裕,这也是中国人本逻辑与西方资本逻辑之间的最大分歧。就共同富裕的实现内容看,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将共同富裕单纯与物质上的满足相等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两大相互关联的伟大成就,也是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两大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要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中的辩证关系和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规律,自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而应不偏不倚、统筹兼顾,不仅要做到“仓廪实、衣食足”,也要做到“知礼节、明荣辱”。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都得到发展,防止陷入“一条腿走路”的误区,使人们在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上都得到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三、突破与策略: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纾解之道

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既体现在物质文明上,也体现在精神文明上。如何突破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阻碍,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构筑精神文明高地,并推动精神生产活动质量的提升,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一)以价值观引领为根,筑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神力量,是社会基本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中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其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精神指向以及实践要求,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其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对于民族与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和不懈追求,也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共同思想理念和奋斗目标。从公共向度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层次体系,彰显着中华民族对国家理想、社会秩序和个人发展的公共要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层面讲,其道义力量德化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内含的丰富道德准则和伦理底蕴更是引导全体人民在道德自知、文化体认和精神升华中迈向新的自修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指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7]。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激励人们精神追求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人们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积极引导人们的精神需求、凝聚起人民群众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要厘清现实问题,面对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避免由资本逻辑主导的单向度价值追求、如何以共同价值观维护好全体人民的精神秩序、如何以高质量的精神成果指引构筑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是构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精神高地的时代命题。其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遵循,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壮大的思想武器,也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

(二)以精神生产繁荣为重,铸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魂

精神生活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具备一个完整的精神生产体系,在生产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及其服务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精神生产是以精神生活为对象进行界定,通过物质生产和价值观念生产,达到推动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的发展。精神生产要以物质生产为载体,形成和发展价值理想与精神理念,进而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普通的文化产品及其服务不同的是,精神生产是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达到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首先,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核心价值,汲取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成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精神文明氛围。精神生产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注重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人文精神、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并进行创新性发展。同时还要吸收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并有目的地促使其创造性转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其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群众进行精神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财富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并享有的,人民群众是精神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主体,也是精神产品形成和使用的主体。因此,精神生产必须贴合人民群众生活、倾听人民群众心声、满足人民群众诉求。再次,要生产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水平和品位。精神产品是人民提升精神境界和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直接来源,因此,作为精神产品起点的精神生产必须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向上的精神产品可以向人们、向社会传达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而消极颓废的精神产品则会阻碍社会进步。恶俗低级、粗制滥造、模仿抄袭的精神产品也会因其是非不分的生产目的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追捧与喜爱。因此,高质量的精神生产要妥善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盲目追求千篇一律、同质化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要在加强监管和引导的基础上为整个社会的长足发展提供高层次的审美启迪和价值引领。

(三)以文化事业发展为先,厚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根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必须持续推进的重大课题。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基因传承、文化交流互鉴、文化创造性转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现实需要和内在动力。如何打造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业态和文明形态、如何在新时代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远影响,答案是要厘清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裕要在文化权益上做到人人享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人民群众获得基本文化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着力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必须以满足群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主线,努力满足群众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向纵深发展。其次,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之外,把促进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良策。这不仅要求发挥好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需求的内生动力作用,也要通过不断发展文化事业,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领域的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要从文化建设全局上统筹推进、系统谋划、一体推进,不断推动各方面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最后,健全与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资源配置能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键与核心是使人民共同享有社会主义文明成果,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是共同享有社会主义文明成果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群众精神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