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需求视角下寒地口袋公园适老化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2024-01-21李烨,刘纯雪,刘婉莹,李小璐,孟祥宇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3年10期
关键词:情感需求适老化

李烨,刘纯雪,刘婉莹,李小璐,孟祥宇

摘 要:从老年群体情感需求的视角出发,对以哈尔滨为例的寒地城市中口袋公园,进行适老化景观优化设计。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寒地口袋公园大多数呈现出设施老旧、举办的文化活动较少、老年群体的精神生活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的状态。基于此,從人文关怀角度对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进行剖析,用景观设计优化的方式丰富寒地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情趣与精神需求。

关键词:口袋公园;寒地城市;适老化;情感需求;景观优化

中图分类号:TU98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3)10-0125-04

0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适老化设计成为城市规划和景观改造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的小型绿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娱乐的场所。进一步提升口袋公园适老化功能,以满足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社交生活和健身需求,加强社区的互动和融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是当下景观设计师们需要积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1 研究背景

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我国口袋公园目前已建设和改造近3万个。《中国老龄化研究报告2022》指出: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预计2057年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老年人口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对寒地城市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目前,对于寒地城市口袋公园的研究并不充分。由于寒地城市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老年群体的活动不仅受到城市高密度的社会环境影响,更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1]。从适老化的角度出发,探索营造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冬季环境,提升老年人的室外活动体验,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都具有积极意义[2]。本项目组以哈尔滨市为例,在具有代表性的口袋公园进行调研,对我国寒地城市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理论和策略进行探索补充。

2 哈尔滨口袋公园现状调研

2.1 调研设计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发放300份问卷,回收共得到256份有效调查数据。问卷分为24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共25道题,从个人信息、老年人口袋公园需求、老年群体口袋公园满意度、适老化设计、老年群体口袋公园精神状况5个维度进行调查。

本文共实地调查哈尔滨市马家花园、丁香园、友谊公园、人民广场口袋公园、新湖明珠小区、玉山公园等25个口袋公园,于6:00~22:00期间分8个时段对人流量进行观察统计,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对典型的寒地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案例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利用实地观察、拍照、测量、交流访谈的方式深入调查,结合统计学、环境行为学、心理学对老年群体于寒地城市口袋公园景观中的行为、感受、满意程度进行数据分析,旨在为寒地城市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进程贡献绵薄之力。

2.2 调研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现场调研的方式及时回收有效样本共256份,统计特征如图1所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哈尔滨市内口袋公园老年群体的活动高峰时间段有3个,分别为上午、下午和傍晚,活动时间相对固定。且据调查,老年群体在使用各类设施和健身器械时更注重其质量和安全性。在植物景观规划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规划混乱,23%的老年群体普遍认为植物景观在遮蔽效果方面存在不足,而感到缺少合适树木以供锻炼健身的人群占比21%。此外,景观元素在设计上显得较为单调,不少老年群体表示园内景观相差不大,设施相同,缺少兴趣点,难以被吸引长时间停留。场地可供性影响因素调查数据表明,场地分区占比最大为22%。据调查,34%的老年群体更加倾向于开敞绿地空间,但少部分老年群体仍需要私密空间。

2.3 哈尔滨口袋公园适老化设计现存问题

2.3.1 设施老旧

哈尔滨市区内绝大多数口袋公园存在设施老旧、缺失养护、道路铺装不平整等问题,整体水平低于一般标准,不能让老年群体达到舒适游憩的效果。其中,无障碍设施缺乏这一短板尤为突出,设施的老旧与缺失为老年使用者带来较多安全隐患和不适的使用体验。有研究表明,改善公共空间中促进必要性和自发性活动发生的条件,能间接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发生,为老年群体带来更丰富的情感与生活体验[3]。

2.3.2 植物景观规划混乱

哈尔滨市区内口袋公园普遍存在景观互动性缺乏、景观同质化严重、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从空间形态上看,通常是用同种类乔木围绕公园种植,绿篱作简单隔离,缺乏视觉变化,给老年群体以空旷萧条之感。从景观视线来看,忽视了公园与周围环境的分隔导致了背景杂乱、园内外空间不协调的问题[4],在景观植物配置方面并没有满足老年群体的视觉需求,也未达到景观对于其情感上的疗愈效果。

2.3.3 景观元素单一

在建造之初,设计者大多考虑“量”,而未注重考虑“质”。实地调研可知,在现存的口袋公园中,景观建筑大多为亭廊结构,缺乏街区特色从而显得突兀;景观节点单调乏味,多由长廊、雕塑、花坛组成;景观道路材料相似,多使用蒸压灰砂砖。现存口袋公园内的景观设施的参与性较低,现有的场地和设施布置难以吸引老年群体的使用[5]。目前,景观小品的设置缺乏文化性、交流性、特色性,不利于老年群体精神世界的建设。

2.3.4 功能分区不明确

在规划设计方面,哈尔滨市区内大部分口袋公园在利用地形及植物方面刻板敷衍,活动空间模板化,未设施隐私空间,不能避免空间上群体的使用矛盾。如儿童游乐空间、老年健身空间及休憩交流空间等混合,未形成多方位、多类型的小空间等。功能分区暧昧会模糊老年群体的边界感,降低探索欲和停留欲,不利于其进行社交活动。

3 哈尔滨市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策略

3.1 改造原则

3.1.1 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内心普遍缺乏安全感。因此安全性是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的重要考虑因素,安全性不仅包括场地及设施的使用安全,也包括感受安全[6]。所以,在对场地空间组织和各种设施,进行安全防护处理、设置清晰的道路系统与夜间照明的同时,还需要保障私密与半私密的心理安全空间,以保障老年人的感受安全。

3.1.2 文化性原则

当地地域文化是口袋公园的精神底蕴。因此,口袋公园的设计应从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出发,考虑老年人的文化偏好和特殊需求,结合当地特色与人文情怀,进而设计出独具地方人文特色的景观环境[7]。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首要注重使用者需求的甄别要求,结合当地多元化的元素进行灵活改造,有效地宣扬当地文化,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文化魅力的公园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1.3 视觉性原则

老年人的注意力与记忆力明显衰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较差,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进而导致自身安全受到进一步威胁[8]。所以口袋公园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老人的辨识需求,通过合理利用颜色和对比度、创造清晰的导向和标识系统等方式,使老年人更容易辨认和理解公园内的环境和设施,增强老年人的视觉体验和参与感。

3.1.4 社交性原则

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情感需求角度而言,创造社交机会、促进社区互动,可以提高老年人在口袋公园内的社交参与度和归属感。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状况,应有针对性地改善口袋公园设施的细部设计,并增加老年人需要的辅助设备,积极鼓励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通过共同爱好、社区活动等社交行为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缓解老人的负面情绪。

3.2 哈尔滨市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的措施

3.2.1 增设适老化无障碍设施

哈尔滨市大多数口袋公园在设计时,忽视了无障碍设计和安全设计,导致老年群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难。以哈尔滨市丁香园为例,因场地存在高差设置了高阶台阶,导致残障、患有腿疾的老人在进入园区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及隐患。因此在改造时,应将通行台阶高度降低、宽度加宽,并增加无障碍坡道供轮椅通行,坡面宽不小于1 200 mm,其坡度层面不宜大于1:12。

此外,可在道路高差处及园路主要出入口处安装适老化扶手,保证老年人通行的便利性。扶手横杆直径应贴合手握尺寸,高度设置上不宜过高或过低,应符合老年人平均身高,位于胯骨位置处,距离地面85cm左右为宜。哈尔滨口袋公园内的公共座椅处也可适当设置扶手,便于老年人入座和起身。对于残障老人,可在一般的公共座椅旁设有供残障人士或需要轮椅助行的老年人群的区域,也可在公共座椅旁增加放置老年人拐杖的设施,防止拐杖滑落[9]。口袋公园适老化无障碍座椅示意图如图2所示。

3.2.2 规划疗愈性软质景观

植物景观可以营造出层次感丰富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口袋公园内起主导作用的主景植物,可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将植物造景巧妙融入口袋公园景观空间中是尤为重要的。

植物造景需要从群落层次与色彩搭配两方面入手设计。研究显示,植物景观其色彩自身不同频率的波长能对老人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例如,紫色的薰衣草,花香清新淡雅,能有效缓解老人紧张情绪,达到镇定心神的效果[10]。在口袋公园整体景观规划中,应有选择性的挑选具有杀菌功效的树种,如雪松、油松、柏类,能起到降低血压、减缓疲劳的作用,有利于老年群体的身体康复[11]。以改造哈尔滨市马家花园为例,植物配景应结合寒地气候环境,根据花卉植被季相变化,选择季节典型花卉植被,如丁香、暴马丁香、珍珠梅等,以原有自然元素为依托,构建适宜于老年人户外活动的生态环境。口袋公园适老化植物造景图3所示。

在寒地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应运用多种造景手法烘托景观氛围,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科学植物景观配置,充分发挥景观植物形态独特的美化功能,增强老年人的视觉感知,给予其有益身心的植物视觉形式信息[12],为老年群体打造一个舒适宜心的公园生态景观。

3.2.3 提升构筑物造型认知性

在围绕老年群体日常生活环境的前提下,营造拥有地域性符号和装饰的空间,不仅能引发老年人对某种情境的重温[13],也能通过对口袋公园构筑物特色化的改造增强哈尔滨景观的地标性。

以哈尔滨市南岗区口袋公园为例,园内多次出现黄色蘑菇状构筑物,无地域标志性且略显老旧(图4所示)。改造时可结合哈尔滨突出的冰雪文化与音乐之城的底蕴,在口袋公园的游览线路处设置不同主题的雪雕或音符元素雕塑,宣扬哈尔滨文化,提升老年人对口袋公园的认知和体验感。

为加强哈尔滨社區文化建设,在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口袋公园可增加特色标识系统,如文化展廊、社区历史文化宣传墙等。在此基础上,社区还可组织各类户外活动。加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凝聚力,进而充实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

3.2.4 重组交往功能空间

“空间形态可以认为是组织起空间内各个部分的框架和脉络”[14]。爱德华·霍尔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划分为四类,老年人的交往行为中个体参与度是由低到高逐渐增加的。结合口袋公园常见的空间布局模式,促进老年人交往的空间组团可以分为“集体+个体”交往空间布局、“小型集体+个体”交往空间布局两种。口袋公园空间组团图5所示。

以改造哈尔滨市哈药路与民安街处的口袋公园为例,可采用小型集体+个体交往空间布局形式,较小的尺度在保持亲切感的同时也能够保证私密性。规律性强的路径、公园边界柔性化设计过渡会强化老年人的记忆,更有利于他们熟悉环境和进行活动。

哈尔滨口袋公园的适老化分区设计,应以老年人的室外环境需求为切入点,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结合寒地城市的气候特征,采用空间重构和景观营造的方法,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既有园林功能,又能满足其社交和休闲需求的互动空间。

4 结束语

老年人是城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口袋公园的适老化建设对于老年群体幸福感的提升至关重要,他们需要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场所。考虑到哈尔滨市地理温度的特殊性,相关部门在进行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时,应因地制宜地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通过对设施、绿化、导视系统、景观特色化等方面的改造,为其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柯鑫.寒地城市口袋公园人性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2] 王茜.适老化视角下寒地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23.

[3] 曹庆义.日常生活视野下潍坊市中心区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3.

[4] 马陈.基于景观互动性的长沙市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2.

[5] 高艺航.口袋公园模式在老旧住区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3.

[6] 杨赟.老旧社区“适老化口袋公园”改造模式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北壕社区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21):138-140.

[7] 段然,曹杰.苏州市老城区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以姑苏区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2(21):158-160.

[8] 金洋,张雨婷,余漾.游憩行为模式下街区口袋公园适老化设计探究[J].居舍,2023(01):147-150.

[9] 王明.基于老年人久坐干预的户外座椅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23.

[10] 杜浩源.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J].居业, 2023(4):88-90.

[11] 龚维超,胡丹丽.老年人康复性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J].设计,2018(13):43-45.

[12] 邢振杰,康永祥,李明达.园林植物形态对人生理和心理影响研究[J].西北林學院学报,2015,30(2):283-286.

[13] 马志超.上海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23.

[14] 刘永德.建筑空间的形态·结构·涵义·组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情感需求适老化
城市社区“适老化”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浅析
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复合型养老社区探索
适老化居住空间设计
城市建设莫忘关注老年人需求
养老社区建筑中适老化设计研究
挖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让学生乐学数学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以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思考
基于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适老化公共座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