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宋韵文化资源挖掘与梳理

2024-01-21

关键词:宋韵书院文化

王 燕

(浙江海洋大学 图书馆(学报编辑部),浙江 舟山 316022)

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精神中达于高峰。其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识、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态、基于家国情怀的爱国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宝贵精神资源。“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是浙江省于2021 年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文化计划,对于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有着重要作用。为响应此工程,以杭州、绍兴为代表的浙江11 个地市纷纷开展宋韵文化研究和品牌塑造活动,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在此背景下,挖掘和整理舟山宋韵文化资源,从文学创作、文教事业、重要人物、历史遗存等多个领域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添砖加瓦,显得十分必要且迫切。

一、舟山宋韵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宋韵文化研究是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传承、转化宋韵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舟山宋韵文化底蕴深厚,独具海洋特色,是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舟山宋韵文化对于构建浙江宋韵文化的完整版图和增强舟山文化引领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提升舟山宋韵文化的辨识度,建立其在宋韵坐标系上的独特位置

舟山地处东南沿海,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两宋时期,昌国(舟山在宋代为昌国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对于促进各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昌国不仅是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军事上的海防重镇。由此,舟山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同于江南文化为典型的宋韵文化,独具海洋气派。舟山自古以来还是重要的鱼盐产地,鱼盐之利带来大量的税收,却也给渔民盐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从此催生一批充满悲悯情怀和批判光芒的现实主义诗作,在宋朝的诗歌体系中别具一格。深入挖掘舟山宋韵内涵,能够提升其辨识度和显示度,建立其在宋韵坐标系上的独特位置。

(二)系统勾勒舟山宋韵文化的完整脉络,增强文化引领力

两宋时期,舟山群岛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上均开创了繁兴局面。舟山宋韵在海洋经济、文化、思想、教育、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历史遗存。但毋庸讳言,舟山宋韵由于缺少大器物、大作品、大遗存,其影响力和代表性不足,同时由于目前专家学者基本只对某些或某个领域展开研究,成果较为零散、单一,尚未形成完整丰厚的历史发展脉络。因此,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寻根的姿态全面收集各类文献、遗存,系统梳理舟山宋韵文化,整合各个领域的资源和成果,探求其形成脉络和历史传承,从而打造舟山宋韵文化的独特样态,增强文化引领力。

二、梳理舟山宋韵文化资源组成

舟山宋韵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多元并存,涵盖多个领域,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以柳永、陆游为代表的文学创作

尤晨光在《昌国诗词》自序中记载:“舟山孤悬海外,虽非文物大邦,然岛夷之异,封疆之险,渔盐之利,风光之美,禅林之盛,骚人墨客至而吟咏者非寡。”[1]舟山宋韵中的文学创作资源较为丰富独特,王安石、柳永、苏轼、陆游、王阮、史浩等诗(词)人以及浙东四明学派代表人物袁燮等,都留下了丰富的诗词作品。据统计,宋代吟咏舟山的诗词或舟山籍作者所写的诗词将近40 首。①梳理舟山宋代文学资源,突出的有两大类型:表现民生的现实主义诗作和寄托隐逸的生命哲思之作。分别以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和豪放派代表诗人陆游为典型,在舟山留下的诗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番面貌,实为宋韵别一种声响。

1.表现民生的现实主义诗作。最具代表性的是柳永的《煮海歌》。柳永(约984 年—约1053 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煮海歌》系柳永在定海晓峰盐场任盐监时所作。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何寥落, 牢盆煮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 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盐味加, 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盐淡未得闲, 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 朝阳出去夕阳还。

《煮海歌》仿白居易新乐府体,对宋时定海盐民生存空间、劳作方式、饥寒境遇和官府的盘剥作了深刻精细的描摹,充满悲悯情怀,极具现实主义批判精神。这在柳永以书写市井阶层男女情感的婉约词为主的创作履历中占有独特位置。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评论:“(《煮海歌》)就表示《乐章集》并不能概括柳永的全貌,也够使我们对他的性格和对宋仁宗的太平盛世都另眼相看了。柳永这一首跟王冕的《伤亭户》可以算宋元两代里写盐民生活最痛切的两首诗。”[2]无论对《煮海歌》的社会意义还是诗作格调都作出了较高评价。柳永曾担任浙江定海晓峰盐场的监督官,熟知熬盐过程和盐民的艰辛生活,由此感同身受,这是创作《煮海歌》的生活基础和情感基础。另写有《留客住》:“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宋干道《四明图经·昌国县》载:“柳永,字耆卿,为屯田郎,官尝监晓峰盐场。有长短句,名《留客住》,刻于石,在廨舍中。”[3]《留客住》中其远宦他乡的零落心态与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相呼应,一别其昔日狂放的生活情态。不得不说,宋代舟山的独特地貌和生产生活方式给予了诗人特别的体验,在其心中留下了迥别过往之我的烙印。

同样表现盐民生产艰辛的还有王安石《收盐》一诗。据记载,王安石曾多次到金塘岛查访乡情,并留下该诗。

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

夯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复来。

此诗写官府收取盐税,吏兵轮番威逼,盐民惟有饿死、逃亡两途。诗人大声疾呼,为民请命,显示其政治改革家的胆识和勇气。

另,王阮(1140—1208),字南卿,江西九江人,有《义丰集》一卷。曾任职昌国,并留下了《留别昌国五首》《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昌国偶成》《劝农题吉祥寺》等诗。其中《昌国偶成》尤为忧愤深广:

诸邑皆山可夜驰,海中昌国力难施。

海潮阻渡连天地,期会申严限日时。

愿以此身从幸免,忍将人命逼诸危?

蛟门山下须臾死,食肉诸公知不知!

作为赋税输纳方式之一,支移是宋政府为实现财赋均衡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赋征调政策,规定民户将税粮送往指定地点或出钱由官府运送。舟山孤悬海外,缴纳税粮常有海潮阻渡,从而贻误日程,面临性命之危。作者宁愿罢免官职,也不忍虐民,故拍案而起,怒斥官府威逼人命。全篇言正辞严,风骨凛然,掷地有金石声。[4]以上诗作所凝聚的严肃的历史喟叹和深广的人文关怀,实为宋韵的厚度所在。

2.寄托隐逸的生命哲思诗作。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人物。据载,陆游分别于淳熙十年(1183)和开禧三年(1207)两次来舟山普陀,时年分别58 岁和82 岁。并留下《海山》《千步沙观潮》《登山望旭》,实非偶然。

“秋涛无际明人眼,更作津亭半日留。”(《海山》)

“金桥化出三千丈,闲把松枝引鹤行。”(《千步沙观潮》)

“海上乘云满袖风,醉扪星斗蹑虚空。”(《登山望旭》)

经历戎马倥偬、宦海沉浮的陆游,将舟山当做心灵的休憩地,放下一切身份和重负,在这里和山海为友,疗愈内心,回归本真状态。作为豪放派代表诗人,这些诗作呈现陆游寄托自然、超脱凡俗的生命哲思,亦呈现出有别于其抒写匡复河山、忧国伤时之雄心壮志的另一种精神风貌。

另,袁燮的《葛仙丹井》:“竹屋虛明卧古松,葛仙丹井留遗踪。日长无事同僧话,指点云边三四峰。”袁燮(1144—1224),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哲学家。葛仙丹井,在普陀山几宝岭下百步沙上方,相传为东晋葛洪炼丹处。其诗意境空灵,颇具隐逸之风。

余天锡《陈氏书馆》:“树阴分影过柴扉,马足车尘到亦稀。月下抱琴看鹤舞,阶前回首望云飞。兰边修谱香薰草,竹里搜诗翠湿衣。若坐小窗读《周易》,定忘春去与春归。”余天锡(1180—1241),字纯父,号畏斋,庆元府昌国人,官至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虹桥书院创建人。余天锡久历宦海,渴望有一宁静的读书处,陈氏书馆就成了他心中的桃花源。诗中写看鹤、望云、修谱、搜诗、读易,皆有离尘脱俗之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2016年全市道路尘土残存量的均值为14.8 g/m2,比2015年全市均值17.0 g/m2降低了12.9%,作业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图1为2015年、2016年北京市道路尘土残存量监测值。

史浩《临江仙·题道隆观》:“我本清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史浩,浙江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曾任本地正监盐官,淳熙五年(1178)入相。三山,传说中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皆缥缈之地,寄托诗人对超凡脱俗之生活的向往。

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当时舟山独特的世俗民情和山海地貌,也为全面了解诗(词)人的风貌提供了另一个样本,或者正是这块土地生存之艰辛和自然之清新给了作者兼具入世和出世的情怀,是不可或缺的宋韵文学资源的组成部分。

(二)以三大书院为代表的文教事业

回溯两宋历史,宋代儒学或曰宋学,对两宋的思想塑造、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都作出奠基、引领的重要贡献。宋代舟山的教育对儒学的传播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宋代是舟山历史上第一个教育事业鼎盛时期。熙宁八年(1075),昌国县建县学,开创了舟山群岛最早的教育历史。《宝庆明志·学校》载:“熙宁八年 (1075),令张懿文初建学於县东一百步,中为大成殿。……淳熙十六年(1189),令王阮徙於县南之芙蓉洲。”[5]92王应麟《重建大成殿记》也载:“学肇基於县治之东。淳熙间,令王阮(王所于十五年任昌国县令)迁於芙蓉洲西。挹秀涵清,气势宏伟。俊人魁士,含章挺出。道源文脉,实系兹殿。”[5]92知县缪燧《重修儒学记》载:“宋改昌国,迁学于芙蓉洲。绍熙后,文教大昌,人材辈出。”[5]93

后又陆续兴办书院,形成了翁洲书院、虹桥书院、岱山书院三大书院,以振兴文教、教化民众为己任。民国《定海县志》载:“翁洲书院,在治北,宋参政应繇读书之所。淳祐间理宗赐书翁洲二字,因以为名。”[6]《州判官冯福京记》:“翁洲书院,往宋参政应公葺芷先生读书之所也。先生由此奋身,以词赋魁天下士;立取要官,荐登政府;急流勇退,归荣故乡。翁洲为昌国之别名,理宗书以宠,光其居第。先生遂以扁书院,延师其间,率其子弟及族之人与,夫乡之俊秀皆造焉。”应(?—1255),字之道,号葺芷,庆元府昌国人,博览经、史、子、集、百家传记,于淳祐九年拜参知政事,封临海郡侯,后上书辞官,求归故里,于昌国旧居创立翁洲书院,完全按照朱熹白鹿洞书院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广邀名儒,令本族子弟和城乡学识优异者学于其中。“讲肄程序,一遵晦庵朱文公白鹿洞规。衿佩兟兟,礼乐秩秩,实为一方精舍之望。”[7]翁洲书院名声盛隆,吸引了很多内陆学子,成为南宋四明书院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书院。

虹桥书院,位于昌国县城西七里,今定海区盐仓街道虹桥村剑锋山东南麓,为舟山历史上第一座书院。由于定海联岛为县,官府设立的县学远远不足士子求学的需要,因此在宋绍定三年(1230),余天锡首先在城西七里创建虹桥书院,请名儒教授乡里求学士子。[8]由此促进了昌国崇学兴教之风的形成。浙东四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袁燮与其子袁甫曾往来海岛讲学。孙枝,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进士,游学于朱熹门下。康熙《定海县志》载其“以真实为本,教授乡校者十年”[9]。虹桥书院成为这些文人雅士讲经论道之所,成为学子向往之地。[10]

岱山书院于宋咸淳七年(1271)由乡士魏榘(魏方真)等创办,位于岱山旧酒坊,聘名士许定为山长,亦奉大理学家朱熹学说为正宗,独尊儒学。清定海厅同知史致训所撰《蓬山书院记》载:“定海北有岱山,志称蓬莱乡也。自南宋咸淳间发帑创建书院,一时文教聿兴,掇巍科而登仕版者,后先接踵,蒸蒸乎海宇文风,于斯为盛。”[11]岱山书院虽地处偏僻海隅,但书院在当时影响甚大。晚宋思想家、东发学派创始人黄震曾为书院作记《岱山书院记》。清代学者朱绪曾赞岱山书院:“杨(简)袁(燮)教泽尚如新,道岸茫茫孰问津;不乏名儒如许定,岂无好义魏方真。”[10]

书院创办人余天锡、应 等人推崇新儒学,将儒学文化渗透于教育中,是将朱熹学说定为官学的两位关键人物。“舟山城乡之间君子尚礼,庸庶敦庞,书院之功,盖莫大焉。”[12]舟山书院在宋代理学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也培植了舟山丰厚的儒学底蕴,为舟山宋韵植入了精神基因。

(三)以昌国士大夫为代表的家国情怀

赵善誉(1143—1189),字静之,绍兴府余姚县人,登乾道五年进士第,长于《易》,有《易说》,收于《丛书集成初编》。曾调明州昌国县主簿,为政清廉,为人明达,治理有方。《宋史》载:“善誉幼敏慧,力学。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初调昌国簿,摄邑事。劝编户裒金买田,以助嫁娶丧葬。捕得海盗全党,守欲上其功,善誉曰:奈何以人命希赏。守益贤之,荐于朝。”[13]又,宋楼钥《攻媿集》卷一百二《朝奉郎主管云台观赵公墓志铭》:“登进士第,调明州昌国县主簿。昌国邈在海屿,公介然有守,不鄙夷其人,为辨曲直,皆明达平允。邑人相与爱服之,或诉于郡,多愿决于主簿。”

葛洪(1152—1237),字容父,号蟠室,宋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著《涉史随笔》《奏议杂著文》《蟠室老人集》等。从吕祖谦学,据《宋儒学案》记载,葛洪为吕祖谦在东阳的第一高足。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任职昌国县,到开禧二年(1206)离任。在位期间,大兴调查之风,为民兴利除害。根据当地控扼海道的地理形势,充实海防,招募寨军,添造军船,置办武器;清查田亩,减免赋税,打击豪强。同时注重教育,兴办县学,建“申义堂”,取“此人心所自有,惟申而明之尔”之意,并聘请应傃当老师,南宋著名学者杨简还曾撰文《申义堂记》介绍其办学成就。[14]平生守正尽公,杜范评价葛洪:“志见一定,终身不为事物摇夺。”

王阮(1140—1208),一名元隆,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南宋爱国诗人,著《义丰文集》一卷。朱熹高足弟子,白鹿洞书院讲师。朱熹尝惜其才气术略过人,而留滞(一作流落)不偶。淳熙十五年(1188)任昌国县令,绍熙元年(1190)修《昌国志》(今佚)。[15]在任期间,一是致力办好县学。于淳熙十六年(1189)重建学宫于县署东南芙蓉洲。二是有感于“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于绍熙元年(1190)撰修《昌国志》,首开舟山历史上修地方志的先河。三是在昌国县城创建状元桥。当时,昌国县学风大盛,人才辈出,王阮功不可没。

另外,宋代舟山知识分子阶层,如上文提到的应 、余天锡、魏方直、许定等大儒,皆重视舟山文化和教育事业,或创办学校,或传道解惑,或著书立作,对传播宋代理学、启发民众心智、提升舟山的文化影响力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这些人物和事件作系统考证,能够真正把握舟山宋韵的精神之源。

(四)“海上丝绸之路”和海防重镇的历史遗存

基于海外贸易的开放精神是宋韵的特质之一。宋代海外贸易发达,造船业和航海技术世界领先。“海上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文明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宋代达至鼎盛。舟山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特殊地位,历史遗存丰富,是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资源。

北宋神宗即位后,鉴于舟山的重要地势和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于熙宁六年(1073)恢复被废300年的翁山县,并赐改县名为“昌国”。张津乾道《四明图经》说:“明之为州……乃海道辐辑之地。故南接闽、广,东则人,北则高句丽,商舶往来,物货丰衍。东出定海有蛟门虎蹲,天设之险,亦东南之要会也。”同时点出昌国贸易和海防之重要地位。

在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明州占有重要地位,昌国地区则是明州对外交流的交通要冲,海外交流十分活跃,“当时宋丽官方贸易发达,明州是当时北宋与高丽贸易的主要港口,而昌国地区南部的普陀山则是明州对外交往的重要中继站,特别是‘高丽道头’更是中朝两国交往的重要标志”[16]。高丽道头是宋代高丽贡舶、商船集合、停泊的专用埠头。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曾有记载:“补陀(今普陀)落伽山,自明州定海县招宝山泛海东南行,两潮至昌国县,自昌国县泛海到沈家门,过鹿狮山,亦两潮至山下,正南一山曰玩月岩,循山而东曰善财洞……自西登舟,有路曰高丽道头。”现在高丽道头变成了陆地,其遗址位于普济禅寺向西一条古路向西一千多米处,成为千年海丝之路的见证。

另,北宋宣和年间,徐兢随使团出访高丽,归国后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徐兢等赴高丽航线如下:“宣和五年五月十六日,自明州出发。十九日达定海县(今浙江镇海)招宝山。二十四日,自招宝山启航。二十五日,抵沈家门(今浙江舟山普陀沈家门)。二十六日,入梅岑(今普陀山)候风。二十八日过海驴礁、蓬莱山(今大衢山)、半洋礁(今黄龙山之半洋礁)。二十九日,过白水洋、黄水洋、黑水洋(今东海、黄海)。”舟山群岛扼中国东南沿海航路要冲,群岛岛礁众多,是一个天然的理想避风港和补给地,当时的沈家门和普陀山、岱山是明州港和高丽、日本等海外交通航线中一个重要的避风、侯风和补给的必经之地。

同时,舟山一众渡口也成为商船云集之地,海外交通和贸易极为发达。正如《乾道四明图经》所称“风帆海舶,夷商越贾,利原懋化,纷至沓来”。乌木、沉香、胡椒、象牙等舶来品堆积如山,充斥市肆。而今舟山群岛境内还有高丽道头、新罗礁、新罗屿、新罗山、新罗坊等地名,便是当时两国往来的纪念,也是当时海上文明繁荣的证据。

昌国不仅是对外贸易的重要交通要道,而且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通道。南宋定都临安,沿海海防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昌国地区又正好是东海海域中的重要前哨和堡垒,因此,无论在宋政府的“对内”海防和“对外”海防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6]南宋宝祐六年(1258),朝廷因虑蒙古窥伺海道,下令各处水军严密措置。时任沿海制置大使吴潜遂自招宝山(在浙江镇海)至石衕、壁下山置烽燧十二铺作为预警系统,互相应援。[17]其中除招宝山之外有11 处②位于舟山境内。海上烽燧十二铺,构建了中国最早的“海上长城”,写下了舟山军事史上的重要一页。值得一提的是,吴潜曾于宝祐六年(1258)作《西河·和旧韵》③一词,写其赴嵊泗壁下、花鸟诸岛巡海和水上阅兵的实况,为其作出海防战略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亦成为词史上第一首海防词。[18]考证这些史实和遗存,是描绘舟山宋韵画卷的重要依据。

三、挖掘舟山宋韵文化的独特内涵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意识使得舟山宋韵文化资源独具刚柔相济、陆海共鸣、海纳百川的内涵,为以江南文化为典型的宋韵注入了不可取代的海洋气息。

(一)刚柔相济的审美神韵

舟山宋韵具有隐逸、冲淡、超脱的一面。诚然宋代舟山因独特的地理区位,并非以孕育繁华的都市风情和雅致的生活美学著称,但大海和山林为宋代文人提供了非一般的心物合一的场域,成为文人们表达脱离世俗羁绊的精神故乡,如陆游、史浩、袁燮等的诗歌,谱写其生命美学之变奏;哀民生之多艰更催生了文人们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如《煮海歌》《收盐》《昌国偶成》《送冯判官之昌国》等体现了可贵的儒家民本主义思想。而在一些昌国士大夫身上,也集中体现了刚正不阿的风骨和归隐山海的姿态,儒释道文化并存,精神多面性和谐统一于一体,成就立体之人格。这种多元的审美取向使得舟山宋韵具有刚柔相济的审美神韵。

(二)陆海共鸣的文化格局

舟山宋韵兼具陆地文明和海洋文化的因子。舟山并未因孤悬海外而被阻隔于宋代儒学发展之大潮,这得益于应 、余天锡、王阮、袁燮父子等知识分子或还乡、或为官、或从教于舟山,而其自身又精于儒学。他们在此兴办书院,提倡新儒学,确立以儒家士人为主体的道统论,使程朱理学在舟山得以发扬光大,与大陆主流思潮形成对话。舟山又独立潮头,得风气之先,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古代中国海洋文明的进程。前者提倡义理,以儒治世,后者重视经济,开洋裕国;前者强调统一和规范,后者充满开放和变化。这两者又互为支持和推动,共同成就经济发展和思想繁荣。同时,宋代在舟山建立了严密的海防体系,既保障陆地安全,也维护海上正常秩序。由此形成了舟山宋韵陆海互动、山海互依的文化格局。

(三)海纳百川的精神内蕴

宋朝由于政治因素在地理版图上缩小了,但在中华文明的版图上却比汉唐等朝有了更大扩展,主要表现在其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思想领域的影响力辐射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这同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拓展海丝之路密不可分。宋朝航海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其繁荣程度都远胜于盛唐,是中国古代航海历史上的鼎盛时期。[19]舟山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舟山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资源和遗存:是南宋发展海外贸易的桥头堡,是通达东北亚、东南亚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参与了拓展海上丝路在内的一系列历史大事件,促成了东亚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因此,舟山宋韵文化洋溢着开放包容、激流勇进、同舟共济的时代精神。

四、舟山宋韵文化的价值传承

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并非简单复刻,需要精准定位其核心要素,见其形更凝其神,通过价值转化和传承让舟山宋韵文化穿越时光,焕发生机。

第一,解码宋韵基因,提取最能体现舟山宋韵文化的标志性物件、符号、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习俗、器物等方面全景式展现宋韵画卷,并通过景观恢复、史迹陈列、文化交流、建立资源库等方式让舟山宋韵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如建设柳永文化广场、构建舟山宋代诗词长廊、复原“海丝”之路和海上长城等重要路线,促进舟山宋韵的活态传承,从而提升舟山宋韵的影响力。

第二,加强舟山宋韵文化研究推广的系统谋划,全面融入公共文化体系,在景观设计、旅游策划、地方丛书、城市介绍中“植入”宋韵文化主题元素(包括各类遗迹、出土文物、诗词作品等),把人文典故、时代特色、文化场景等加以串联重塑,使宋韵走向民间,融入生活,真正提升舟山的文化生活品质。

在历史这个坐标上,宋朝称得上是舟山的高光时刻。舟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得到重视和发挥,经济、文化、军事开始走上复兴之路。舟山宋韵,离不开兼具出世和入世情怀的文学创作,离不开尊师重教的精神文脉,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也离不开放眼天下的海外贸易。对宋韵文化的梳理和挖掘,实则全面审视那个时代的舟山概貌。拂去历史尘埃,重现舟山这个独立潮头、被海风吹拂之地的宋韵魅力,以此激活文脉,重塑舟山在当代的城市格调和魅力,意义重大。当然,笔者在梳理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有待有识之士发现更多的史料,作进一步挖掘和梳理。

注释:

①笔者对宋代舟山诗歌的梳理根据如下文献:舟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山诗粹》,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年版;尤晨光:《昌国诗词》,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年版;(清)朱绪曾著,凌金祚点校注释:《昌国典咏》,四明丛书张氏约园刊本;(元)冯复京,郭荐:《昌国州图志》,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等。

②海上烽燧十二铺除招宝山外,11 处分别为烈港山、五屿山、宜山、三姑山(即今大洋山)、下干山(即今薄刀嘴山)、徐公山、鸡鸣山(即今金鸡山)、北砂山、络华山、石衕山、壁下山。

③《西河·和旧韵》作于宝祐六年(1258)八月,收录于开庆《四明续志》卷第十二《诗余下》。全文如下:都会地,东南盛府堪记。蓬莱缥缈十洲中,雉城拥起。凭高一盼大江横,遥连沧海无际。壁衕众山翠倚,赤龙、白鹞争系。风帆指顾便青齐,势雄万垒。越栖吴沼古难凭,兴亡都付流水。 画堂绮屋锦绣市,是洛阳、耆旧州里。富贵荣华当世,问昔年、贺老疏狂,何事轻寄平生、烟波里。据考证,其中“壁衕”一词为“壁下”“石衕山”两个地名的简称组合。见刘霏霏,孙峰:《吴潜〈西河·和旧韵〉词与南宋嵊泗列岛海防历史之探讨(上)》,《舟山日报》2023 年1 月8 日,第2 版。

猜你喜欢

宋韵书院文化
宋韵如水 浸润千年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寻诗入画
寻诗入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朵云书院黄岩店
谁远谁近?
白鹿洞书院记
书院讲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