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景观研究
——以山西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为例

2024-01-20刘丹丹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聚居区阿拉伯语语码

刘丹丹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我国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因此,除了少数民族自治区外,也有不少融合于汉族生活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山西地处中原,是沟通我国东西部回族的桥梁,而长治位于山西的东南端,其回族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山西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尽管如今回族已与汉族深度融合,但其在饮食习惯与宗教信仰上仍保持着鲜明特色。且阿拉伯语作为回族先民的语言,如今仍存在于饭店标牌、私人门匾、清真寺建筑以及宗教活动之中。

语言景观是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体现,是展现社区、城市乃至国家民族语言活力的重要载体。对于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语言景观现状的考察,不仅有助于了解与汉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聚居区独具特色的语言生态环境,同时由于语言景观与社会语言环境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语言景观研究也可以为当地城市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长治回族聚居区的饭店招牌和私人门匾,饭店招牌与私人门匾中的阿拉伯语使用最具有广泛性和典型性,且饭店招牌和私人门匾为私人标牌,与官方标牌相比,在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上受限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灵活度,能更为真实地反映该地区的语言生态环境。在区域选择上,长治潞州区是山西省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县区,据第7次人口普查(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潞州区常住人口89.5万人,共有26个少数民族群众2.4万人,其中回族2.2万人,多聚居于西街街道等地,是回族聚居区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将通过对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的饭店招牌与私人门匾的语言景观的分析,考察长治回族聚居区的语言生态特点。

研究小组于2021年12月对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对饭店标牌和私人门匾等原始语料进行数据收集,并按其语码组合、字刻特点、语码取向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利用Backhaus提出的“个体法”,即每一个语言实体无论其大小在统计时均作为一个语言标牌,将分析单元限定为“单个标牌”进行考察[1],共收集有效语言标牌样本284例,其中饭店招牌110例,私人门匾174例。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语言标牌中的语码选择与组合情况

该地区语言标牌呈现汉语(含汉字、汉语拼音)、阿拉伯语、英语三种语码类型。在语言景观研究中,对于汉语拼音的划定尚且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已成为国际标准,可将其视为英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汉语拼音是汉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也明确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因此,本文采取后者的划定标准,将汉语拼音视为汉语的一部分。当前学界对于语言景观标牌类型的划分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传统意义上按照标牌上的语码数量,将语言标牌划分为单语、双语和多语标牌;二是借用Backhaus(2006)对于语言标牌的划分标准,将包含本国法定语言以外的语言使用情况均看作多语现象[2]。本文参考后者对单语标牌与多语标牌进行划分,由规范汉字、汉语拼音、繁体字以及这三种文符自由组合的标牌均被视作单语标牌,出现除汉语外的语言,该标牌则被视为多语标牌。语言标牌的语码类型使用情况总结如下(表1)。

表1 标牌语码的语言组合形式(n=284)

如表1所示,在284个有效样本中,单语标牌共计177例,占比为62.32%;多语标牌为107例,占比为37.68%。考察发现,饭店标牌以多语标牌为主,其中“汉语+阿拉伯语”的语码组合模式占比最高,为总体标牌数量的29.23%;而在私人牌匾中标牌语言多以单语的形式呈现,其中“阿拉伯语”标牌的占比最高,为29.58%,其次为“汉语”标牌(25.70%)。

表2 多语标牌中各类语码的出现比例(n=107)

结合表2可以发现,该地区的多语标牌中,汉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不论是在饭店招牌还是在私人门匾中其出现比例为100%,阿拉伯语次之,英语的占比最低,仅存在于饭店标牌中。

综上所述,在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的语言生态体系中,语言标牌多以汉语和阿拉伯语两种语码共存于饭店私人标牌中,体现了回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的特有多语言景观。而在私人门匾中,无论是单语标牌还是多语标牌,“阿拉伯语标牌”及“汉语+阿拉伯语标牌(以阿拉伯语为中心)”都略多于“汉语标牌”及“汉语+阿拉伯语标牌(以汉语为中心)”。由此可见,尽管回族已经与汉族深度融合,但作为其宗教语言的阿拉伯语仍在其语言景观的构建上保持着较强语言活力。

(二)语言标牌中的字刻特点

字刻指的是标牌语言呈现方式的意义系统[3]。本文则关注字体的大小、粗细及颜色鲜明度,字体和材料不在研究范围。在明初“汉化”政策的推行下,明代中期以后,汉语成为回族的通用语言,阿拉伯语退居为次要地位,成为清真寺使用的宗教语言。在西街回族聚居区的多语标牌中,汉语与其他语言相比,往往通过加大字号、加粗字体来得以突显。语言标牌的字体颜色使用情况及语言标牌背景色的分布如下所示。

表3 语言标牌的字体颜色分布情况

如表3所示,饭店语言标牌中汉语的颜色以白色、红色、金色及绿色为主;阿拉伯语的字体颜色则集中在绿色、白色和金色三种颜色。在穆斯林眼中,白色象征着纯洁与高尚;黑色象征着素雅庄重,禁忌与束缚;红色象征着火焰,富足美满与幸福;金色象征着沙漠与财富。此外,如表4所示,绿色也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语言标牌的背景色之中。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沙漠地区,绿色是植被的颜色,象征着生命。同时,“伊斯兰”一词本身具有“和平”之意,而绿色象征和平与生命,所以绿色作为伊斯兰教的信仰色被广泛应用到回族饭店语言标牌的背景色和清真标示的设计中。与色彩相对多样化的饭店招牌不同,该地区私人门匾的字体颜色,不论是汉语还是阿拉伯语均主要集中在金色与黑色,并且标牌语言背景色的设置也主要集中在低调内敛的黑色与灰色。

表4 语言标牌的背景色分布(n=284)

(三)语码取向

语码取向是指多语标牌中语码排列的优先关系,一般以语码位置的显著性来判断孰为优先语码和非优先语码。当文字横向排版时,优先语码位于顶端,非优先语码位于底部;纵向排版时,优先语码处于左侧,非优先语码处于右侧;包围式布局时,优先语码处于中心位置,非优先语码处于边缘位置。如图1、图2和图4中的标牌为包围式布局,汉语作为优先语码分布在标牌的中心位置,而英语与阿拉伯语作为非优先语码分布于标牌的边缘位置。

图1 (包围式)

图2 (包围式)

图3 (横向式)

图4 (包围式)

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饭店标牌的多语标牌中,汉语无论是其所处位置、空间布局、书写方向,还是其字体大小与颜色醒目度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见汉语在该地区语言景观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语言景观中阿拉伯语的使用也体现出阿拉伯语在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具有一定的生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该族群语言的维持。虽然长治属于内陆地区的四线城市,国际化程度较低,但语言标牌中仍然有英语的呈现,说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逐渐渗透到我国中小城市,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具有一定的认同度。而在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私人牌匾语言景观中,从收集到的多语标牌的样本来看,以汉语为中心的多语标牌(如图4)和以阿拉伯语为中心的多语标牌(如图3)数量相差不大。这体现了我国“主体多样”的语言政策,在坚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四)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语言标牌的功能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长治地区语言景观中阿拉伯语元素的使用比例较高,占总体标牌数量的66.9%,但其象征功能远大于信息功能。通过对店铺老板和当地居民的采访可知,回族居民的阿拉伯语识别和书写能力均十分有限,带有阿拉伯语元素的标牌对于当地回族人民来说,比起提供信息更具有伊斯兰文化的象征意义。

此外,该地区的饭店招牌同样也具有商业功能等衍生功能。汉阿双语标牌并非考虑目标客户是否能识别阿拉伯语,而是体现该店铺的伊斯兰文化,吸引回族居民及回族饮食爱好者进店消费,实现语言景观的经济效能。同时,店铺招牌中英文的使用也多是为了传递“酷而时尚”的感觉,吸引消费者。

(五)语言景观与身份认同

语言景观中的语言选择可以建立起主体对公共空间的控制,保持某种意识形态和某种语言的地位,进而影响“民族语言群体的积极社会身份认同”。无论是饭店招牌还是私人门匾,对于回族民众而言,公共空间中阿拉伯语的使用有助于民族身份的构建和集体认同。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的回族群体日常用语早已发生汉化,基本使用汉语和当地方言,虽然阿拉伯语作为回族先民的语言形式之一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其作为伊斯兰文化的象征,仍然被用于语言景观建设中。在饭店标牌中阿拉伯语及“清真”字样的使用,可以表明经营者的民族身份,拉近同回族顾客的心理距离。同样,私人门匾中阿拉伯语元素的运用、对“真主”的信仰可以表明该住户的民族身份,明确回族群体的地理边界。阿拉伯语私人门匾中的阿拉伯语多表示的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阿拉的使者”和“以最仁慈的安拉之名”;汉语私人门匾主要集中为“真主至大”和“感赞真主”。无论是阿拉伯语门匾还是汉语门匾,在意识形态层面,都体现了穆斯林对于安拉的绝对信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团结回族同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同时,这种身份认同还表现在语言标牌的多模态使用(文字模态、图像模态和色彩模态)层面。如上文所述,该区域的饭店标牌背景色主要偏向红绿色,私人门匾的背景色主要集中在黑色和灰色,字体色彩也多采用白色、金色、红色和黑色。这种颜色选择背后也映射着伊斯兰文化以及穆斯林的色彩偏好。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的顶部大多数由绿色、白色和金黄色的月亮组成。同时,红色也表达出人们对幸福的期盼,黑色象征着素雅庄重、禁忌与束缚。这些色彩组合反映了其民族的色彩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进民族认同感。此外,将回族民众独特色彩偏好运用到饭店招牌的构建中,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语言弱势群体(老人及儿童等)的识别。

(六)语言使用的规范问题

私人门匾中的语言文字表达较为单一,集中表现为汉语的“感赞真主”“真主至大”,以及阿拉伯语书写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阿拉的使者”和“以最仁慈的安拉之名”,书写较为单一规范,因此这里对于语言使用是否规范的考察对象主要集中在饭店招牌层面。以下将从简体字与繁体字的混用、外语译写问题两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1.简体字与繁体字的混用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繁体字在语言景观中时有出现。但是,盲目使用繁体字,不仅不利于汉字简化方案和国家通用文字的推广,同时也影响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城市形象的塑造。长治西街回族聚居区饭店语言标牌中也存在同一语言标牌内简体字和繁体字的混用问题。如下图所展示的“清香園老号铜火锅”(图5)、“復兴成全羊汤”(图6)等语言标牌,均存在简繁混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明确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及广告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同时也规定了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虽然繁体字的使用更容易塑造饭店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背景,但此处语言标牌上所印刷的繁体字并不符合我国语言文字法规定,这样既不符合我国的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也不利于我国规范汉字的推广。

图5

图6

2.外语译写问题

城市街道店铺招牌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语言景观中的外语翻译问题不容忽视。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中国首个关于外语规范使用的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该标准为公共服务领域内的英文译写提供了权威、规范且准确的参照标准,使得标牌设立者在多语对译时有据可依。分析发现,该地区有部分标牌存在英文拼写错误、翻译不规范以及英文大小写混用问题。例如:将“美食城”(图7)直译为“GOURMET CITY”,将“清真饭店”(图8)误写为“ISIamic Restaurant”。而此类翻译均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中,分别被翻译为“Food Court或Food Plaza”和“Halal Restaurant/Food或者Muslim Restaurant/Food”。可见,政府相关部门要关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共空间语言文字使用规范,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

图7

图8

三、对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其表现在语言生活领域,则是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态环境。本文着眼于民族特色和语言规范化角度,结合研究结果从政府和公民两方面提出建议。

政府方面:(一)政府作为市场主体的“监管者”,对语言标牌“简繁混用”“外语拼写错误”及“外语翻译不当”等语言不规范问题要进行有效监督,有关行政部门要责令改正。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建立并完善相关举报投诉机制,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对语言标牌的监督作用,有效遏制不规范标牌的产生。(二)北京、上海、西安、太原等城市均设置了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并且公民可在网站上自由浏览。而长治市的牌匾管理办法在网上尚不可查询,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管理办法的宣传。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协同新闻媒体机构、工商管理等相关部门,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进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的宣传活动。(三)政府应该重视少数民族特色语言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通过相关立法为民族语言文化提供制度保证,并引导标牌设立者将民族语言、民族色彩、民族图形等民族符号融入到语言景观建设中去,彰显民族文化地域风情。另一方面,引导协助回族民众宣传本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开展回族语言学习班等帮助回族同胞了解和掌握民族语言文字。

公民方面:(一)社会公民自觉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对于标牌用语进行有效监督,积极参与到语言景观建设中去。(二)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一种民族符号,体现着民族文化,象征着民族情结。面对回族先民语言丧失情况日益严峻的情况,社会公民尤其是回族同胞应该认识到保护与传承先民语言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积极参与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去,为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助力。

猜你喜欢

聚居区阿拉伯语语码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云南省“直过民族”聚居区教育扶贫问题对策研究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农民工家长投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聚居区的样本为例
阿拉伯语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探析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育适用模式探讨——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应用研究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会工作介入途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