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研究
2024-01-20曾国初
曾国初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其以大概念为抓手,基于议题式教学统整大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文章从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大概念教学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时代必要性,进而探究了大概念教学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新样态。
关键词:大概念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双新”背景下,议题式教学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常态。通过议题引入、引导和讨论,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的参与,学生在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形成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从而推动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落实。然而,议题教学中的议题情境创设、议题内容建构、议题活动设计、议题支架搭建等复杂性;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传统性;教师教学专业素质和教学实力的层次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在课程结构和学分要求上的多样性;新授课、复习课与讲评课等不同课型呈现的差异性,都对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产生了影响。文章以大概念统领的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新样态展开论述,以期推动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让教师从议题式教学的“本手”向“妙手”华丽转身。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专业性不足
教师对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和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认知模糊,没有重视议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时,教师对教材并未进行深度学习与备课,以至议题的创设脱离了教学重点和社会生活实际,围绕议题而设计的情境问题也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环境单调乏味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接受知识;加之教学活动单一、枯燥,导致学生缺乏耐心和兴趣,师生之间存在交流隔阂,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缺乏和谐的氛围环境,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我展示。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教学议题创设缺乏时效性
在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议题是决定议题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议题选择的过程中,教师未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学习的侧重点和学习方式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没有关注到社会生活中最新、最热的时政焦点。
(四)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标准单一,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重教师评价轻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重量化评价轻质化评价。大概念主导下的议题式教学,致力于“教—学—评”的有机结合,因此,建构新的多元评价逻辑与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大评价观”是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大概念教学视域下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改)》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议题式教学,统整大概念,单元—主题—专题—议题教学模式以议题为载体,以大概念为抓手,创设教学总议题,派生出若干子议题,优化内容结构,通过议题系列化和议学活动序列化,统筹规划好“议题线—情境线—活动线—任务链”层层递进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将“学科大概念—關键概念—分解概念—事实性知识”串成一条主线,从碎片化学习、浅层性理解向高阶思维、深度学习转变,发挥了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的最终价值。
总而言之,大概念教学视域下的议题式教学就是立足思想政治学科,以核心素养为指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梳理知识点形成教学单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从具有社会争议意义的话题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意识,健全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践行了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大概念教学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深度研读教材,提高专业素养
作为灵活度、自由度较高的教学方式,大概念教学视域下的议题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大概念教学视域下的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所有课程的开发都要符合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教科书是静态的,时代是快速发展的,因此,基于课本的针对性教学在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例,本节课的核心大概念就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本节课以“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为总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本节课,以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必备知识。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视频导入,播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带领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讲述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意义,然后向学生阐明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为什么我国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子议题,借此引出改革开放的背景、内容。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了解21世纪之后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引导学生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和发展。随后,穿插关于加入世贸组织意义的讲解,以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接着,教师请学生根据材料选择感兴趣的改革先锋,围绕贡献探究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原因。最后,教师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以此“围绕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个议题,进行探究分析。
(二)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主题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具有引导性、系统性、活动性和德育性的活动型学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素质和情感价值等方面制订新的标准,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例如,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发展。以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例,本节课的核心大概念就是市场和政府。因此,本节课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宏观调控”为总议题,探究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意义、做法。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把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的优点及局限性。随后,教师根据议题,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分别设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好在哪里,政府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政府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这四个子议题,层层递进。如第一个子议题探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优势,对此教师提供了养殖户的生产资料,将放弃到恢复养殖放置在一起形成对比,让学生根据资料说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基本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通过问题的讨论达成共识,并选派代表分享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优化,师生最终达成共识,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三)结合实际学情,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议题式教学模式灵活多变,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课堂节奏把控能力,要从学生的性格、心理和兴趣爱好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知识的学习。
例如,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为例,本节课的核心大概念就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因此,本课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发展中国”为总议题,探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教师通过章节前言引导学生从性质以及指导思想两方面进行探究。具体而言,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中共一大纪念物的位置,讲述背后的故事,要求学生查找资料,探寻与党史有关的公共纪念物,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保持和践行初心的,并联系实际谈一谈为什么要保持。教师通过展示焦裕禄、张思德等人的生平事迹,结合党的性质宗旨,请学生阐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增强学生对党的认同感。这种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没有必要提供所谓的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分享十八洞村变化的资料,请学生谈论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教师讲述党的指导思想的变化,并结合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列举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以此证明党的先进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现行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人教版高二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为例,本课以“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为学科大概念,核心概念就是联系、发展和矛盾。因此,本节课以“怎样正确认识世界”为议题,探究“怎样认识世界?世界是怎样的?有何规律?这些规律要求我们怎样生活?”鉴于哲学课抽象的理论,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师讲述唇亡齿寒的故事,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深化,让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引出联系,讲述对联系的理解。接着,教师以人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为例,引导学生总结联系的性质——联系具有普遍性,并让学生结合实例进行说明。随后,教师以广东的橘子和东北的居民为例,“表面上看这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那么假如将广东的橘子运到东北售卖,二者之间就产生了联系”,让学生探究原因,得出结论,联系是有条件的。以此类推,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小见大,层层类推,帮助学生将议题层层分解,呼应联系的核心概念。
(五)完善教学评价,指引发展方向
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性格特征能力和不同性格的个体,而传统的评价标准单一、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测试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水平。
例如,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核心概念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本节课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议题,教师可请学生结合实例,谈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探究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结合教材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教师将议题划分为“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如何当选人大代表、如何当好人民代言人、人大基本知识的联系与比较、走访人大代表”五个子议题,通过知情识趣、提供相关的人物事迹资料,带领学生逐步完成议学。而后,教师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再予以补充。具体而言,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按不同的标准予以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学生评价和生生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充分发挥公平、公正评价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小峰. 高中思想政治課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名师在线,2023(02):17-19.
[2]王海艳.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J]. 新课程,2022(42):149-151.
[3]刘茹. 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与议题式教学的融合对策[J]. 求知导刊,2022(31):50-52.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