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中生高阶思维养成的高中化学“问题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4-01-20刘群
刘群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深入,高阶思维培养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高阶思维是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具有一定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以往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文章从转变教学模式,设计教学问题、实验问题、生活问题等方面,探究了高中生高阶思维养成的高中化学“问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阶思维;高中化学;“问题化”教学
一、“问题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发展化学高阶思维的作用
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由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质疑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构成,包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其中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级处于低思维水平,被认定为低阶思维,而分析、评价、创造处于思维的高水平,被认定为高阶思维。
经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竞争、国际竞争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高阶思维培养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发展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感悟相关内容,运用思维灵活、自然地解决问题,避免刻板地记忆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化”是随着新课标改革而被教师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是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类型丰富的高质量教学问题,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重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是能够实现学生深度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问题化”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化学高阶思维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创造精神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照本宣科为主要教学模式,多运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这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活跃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形成质疑精神,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阶思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深入和社会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创新能力是高阶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要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提问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现象提出质疑或问题,培养学生提出假设的勇气,发散学生的化学思维,促使学生形成高阶思维。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一课将有机化合物碳原子成键特点、烷胺结构等内容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勇敢提出假设和疑问。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看到课题后有什么疑问,学生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发散思维,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如下问题:“有机化合物是什么?有機化合物会产生什么?有机化合物可以做什么?有机化合物与有机肥具有什么联系?对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学生活跃了化学思维,调动了对后续学习的好奇心,愿意主动探究和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如分析烷胺的作用等,从而在质疑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创新精神,达成高阶思维的培养目标。
(二)设疑开展实验,培养创造能力
化学实验是开展化学教学的基础,是验证化学理论和化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验证设定猜想的有效途径。在化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性,衍生出多种实验方法,如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趣味实验等。教师在开展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阶思维。
1. 运用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趣味实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的小实验,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主要用于验证学生的假设和想法,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趣味性实验不受课堂的时间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调整、延长实验时间,这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利用探究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性实验活动是指学生在不知道结果的前提下,自主实验、分析、探究,总结出结论的实验方式,对学生化学思维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化学创造能力具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探究性实验融入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要放任学生的自由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设置实验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提供导向,使学生在实验中明确实验方向,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创造能力,使学生形成高阶思维,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实验活动,以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实验目的。在确定实验目标后,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导向性的教学问题:“加入2mL CuSO4后,放入铁丝会产生什么反应?加入3mL FeCl3,放入铜块会产生什么现象?”这在确保实验向实验目标推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分析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形成高阶思维。
3. 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实验方式,虽然学生难以参与演示实验,但它是化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演示实验多用于实验过程较为危险的实验,以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步骤、反应等。教师在开展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提出设想和猜测,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为学生后续发展创新能力、高阶思维奠定基础。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二的“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一课主要围绕乙醇和乙酸的性质为目的展开实验,实验涉及了酒精灯、乙醇、碎瓷片等物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勇敢表达对实验的观点和设想,如对实验顺序、实验现象的设想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的化学思维,加强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高阶思维。
(三)设计教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问题是推动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方法,是增加师生互动频率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分析能力。高中化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理论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学生而言,独立解决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这不利于发散的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化学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降低教学难度。通过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教学问题,形成高阶思维。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必修二的“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一课围绕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等内容展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原子结构。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课堂,帮助学生回忆原子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学生依据就近原则分为四人一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小组沟通、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原子向原子性质相关知识推导的过程。这可以降低化学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四)设计历史问题,分析化学来源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高中化学中融入化学史教学,有利于将学生已掌握的化学理论进行延伸拓展,使学生突破已有理论的静态局限性,进而能够分析化学理论的来源和演变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思维和态度,能够让学生在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向高阶思维过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一“物质的分類及转化”一课介绍了丁达尔效应发展史,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深入了解、分析丁达尔效应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如“丁达尔效应是什么?丁达尔效应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怎样观察丁达尔效应?”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分析、探究丁达尔效应背后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感悟丁达尔先生假设、推测、实验得出结论的思维历程,加深对丁达尔效应的认知和感悟,最终形成化学的高阶思维。
(五)设计生活问题,评价生活现象
化学学科发源于生活,经过化学家的推测、实验、推导得到化学结论,并应用于生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化学课堂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利用生活元素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降低化学知识难度,促使学生将化学相关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生解决问题的全面性和多面性,将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化学思维由低阶思维转化为高阶思维。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选择性必修三“糖类”一课围绕糖类水解反应、葡萄糖反应、葡萄糖检验等相关知识展开。糖类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但大部分学生对糖类缺乏深入了解,对此教师可以围绕学生身边的糖类创设问题情境,以趣味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葡萄糖与生活中的糖果有什么区别?蔗糖、白糖、葡萄糖三者具有什么关系?蔗糖与白糖的成分是什么?”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评价生活物品。教师也可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生活中哪些食物含有葡萄糖?哪些食物含有蔗糖?”让学生的低阶思维实现向高阶思维的过渡。
(六)运用多元评价,形成正确认知
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通过评价,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不足,并针对性地完善自我,发展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而教师通过评价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及时调整化学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以成绩为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程度。而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要积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二“基本营养物质”一课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分析并解决问题。在小组充分沟通、分析问题后,小组成员可以自愿就教学问题的探究成果进行汇报,教师则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通过多组的汇报对比,教师可以选择小组成员评价自己或所在的小组,明确小组和自己的学习优势与劣势,并在后续学习中展开针对性的学习,促使学生形成高阶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领域的改革,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教育界更加重视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倡导“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重视高阶思维对学生学习化学发挥的作用,将“问题式”教学融入化学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沈梦霞,赵焱,邓年伟,等.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教育[J]. 云南化工,2021,48(12):186-188.
[2]孙卓,陆国志.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 云南化工,2021,48(12):195-197.
[3]郭贞贞.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J]. 亚太教育,2021(24):131-133.
[4]杨晓龙. 高中化学课堂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J]. 化工管理,2021(35):59-60.
[5]张志睿.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项目学习的应用[J]. 化工管理,2021(35):63-64.
(责任编辑:廖 艺)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高中生高阶思维养成的高中化学‘问题化教学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24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