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来源、逻辑及机制:基于唯物史观的思考

2024-01-20赵晓磊

中国西部 2023年6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实践创新

[摘要]对于创新与智慧的来源,唯物史观认为,创新与智慧的根本来源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文章认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及其经验的积累,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才是创新的不竭源泉;而且创新与智慧往往来源于对某个问题的“持续关注”,而“持续关注”的源泉,正是千百万普通人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科学评价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等建议。

[關键词]创新;实践;唯物史观;唯心史观;人民立场

[中图分类号]B038;G3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94(2023)06—0121-05

[作者]赵晓磊博士研究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 100089

一、创新的来源

一部分人以为,人类社会是依靠少数聪明人的奇思妙想,才得以改变和进步。这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在历史唯心主义看来,少数精英头脑里的奇思妙想完全不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因为它来源于“天赋”,是上天的赐予。至于上天为什么把奇思妙想赐予了少数精英,则是神秘莫测的事情。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教授(Robert Lucas Jr.)就曾撰写系列文章来讨论“创新来源”的问题。他认为,创新来源于上天,创新的想法在天上飘,聪明人的大脑捕获了这些想法,才产生了创新的智慧。因而,按照卢卡斯的说法,创新的想法不可能全部从物质世界中来,不可能全部从“生产实际”中来。

与这种说法截然不同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奇思妙想”的来源作出了“唯物”的,而且也是科学的回答。之所以如此,本文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立场和逻辑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在“中性”与“实证”已然成为经济学主流话语的背景下(2),我们这里暂且不谈唯物史观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原理,以主流话语所认可,1978年诺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①提出的观点为例,看看卢卡斯关于创新来源的观点为什么是不成立的。

奇思妙想的创新能力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西蒙的回答是:创新来源于在平凡活动中的“持续的关注”。对此,西蒙教授在实证的基础上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如关于牛顿的创新过程,牛顿自己解释为:一是坚持不懈地详细研究,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对于牛顿的自我总结,西蒙教授则做了这样的点评:“在这两种情形中,“富于灵感”的结果产生自一个平凡的活动。”(3)在我们看来,西蒙教授对“平凡活动”的认识,令人信服地批驳了“创新来源于天才”的观点。换言之,所谓“天才”之类的自诩,相当程度上不过是夸大其词的欺人之谈。

在西蒙教授看来,人的大脑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生物计算机,即大脑,用神经元取代电子元件来完成同样的符号处理,其行为可以用电子计算机程序做成详细的模型。有证据显示,二者均使用了极其近似的符号“软件”结构和过程。”()那么创造力是怎么在大脑中形成的呢?西蒙教授分析认为:“有创造力的人的大脑中,存储了大量有关创造力领域的信息,通过10年或更长时问的努力搜索,并且按照能够被创造过程中出现的情形识别的模式做了索引。”(5)西蒙教授的结论是:“因此牛顿的解释是正确的(即牛顿所说“坚持不懈地详细研究”—引者注)。有创造力的人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思考其所从事的科学或艺术领域。”(6)由此可见,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创新之母”。实践之所以是“创新之母”,道理就在于““富于灵感”的结果产生自一个平凡的活动”。

二、创新的底层逻辑

任何实践,都只能是继承前人成果的实践;任何创新,都只能是继承前人成果的创新。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既然前人的实践是创新的基础,那么“巨人肩膀”就不可或缺。问题是如何客观评价“巨人肩膀”?对于“巨人肩膀”,西蒙的评价很实在,甚至会令崇尚天才的人比较失望。他说:“这些肩膀是否属于巨人并不重要,半打侏儒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重要的是有创造力的人能够获取丰富、持续增长的材料。这些素材通常是众多人才的贡献,既有高个子也有矮个子。”(8)

西蒙所说的“平凡的活动”,正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日常活动;西蒙所说的“既有高个子也有矮个子”,正是“众多人才的贡献”的真实写照。在西蒙对“巨人肩膀”的评价中,精英与大众的关系得到了实事求是的展现和定位。我们有必要指出,西蒙教授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精英”并非是推动历史的主体,被唯心史观所不屑的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的主体;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才是创新的不竭源泉。为了证明创新来源于亿万人民群众“平凡的活动”,西蒙教授还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证依据:那些科学史上的伟大发现和发明,比如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怀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居里夫人发现的镭,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等等,就是展现“平凡的活动”的“不平凡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意外事件”成为链接“平凡活动”和“不平凡故事”的中介。西蒙教授用充分的事实说明,科学发现和发明与“平凡的活动”在逻辑上并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科学上的“奇思妙想”以及创新的智慧,不过是对巨大的问题空间进行经过精心选择后的搜寻而已。

值得深思的是,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科学史上的发明和发现。比如,有一种叫BACON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归纳的基础上从数据中推演出开普勒第三定理。具体过程是:首先,将数据输入该程序,当然它并不知道这些数据代表什么,也没有预测这些数据的理论基础。然后,BACON会产生出一个可能的定律。在这之后,BACON会利用所提出的定律与数据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形成并提出一个新的定律。计算过程还发现,如果输入开普勒本人的数据,当然是未识别性质的数据,BACON程序在运行两次后便发现了开普勒第一定律,运行三次后就发现了开普勒第三定律。令人惊讶的是,同样是这个计算机程序,不需做出任何修改,它居然重新发现了19世纪所有物理与化学的重要定律,而且只需要运行儿次在它发现正确模式之前,运行次数几乎没有超过12次()。在这个模拟实验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与“平凡的活动”完全一致的“平凡的逻辑”:对问题空间的启发式搜寻与对熟悉模式的识别相结合,构成了创新活动的底层逻辑。

总而言之,西蒙教授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创新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获得大量有正确指向的知识;另一个条件是,获得选择性地、启发式地研究专门知识领域的技巧,以及细致考察通过此类研究所揭示的新现象的技巧。西蒙教授由此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要评价创造力,无须引入天才的概念。创造力的产物在质的方面与其他思维的产物并无截然不同之处。”(103

三、创新的机制

从西蒙教授关于创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其一,创造力来源于对某个问题的“持续关注”。所谓“持续关注”,其基本内涵就是“实践”。“持续关注”的源泉,正是而且总是千百万普通民众的实践活动。其二,从本质上看,所谓“天才精英”解决问题的机制,其实与普通大众并没有什么不同。若有不同,那也是关注的问题不同以及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同而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认不认真”或“上不上心”。这里所说的“持续关注”和“上不上心”,其实就是贯穿于创新过程的内在机制。

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指责我们对“精英”的智商缺乏“敬畏之心”。我们当然不否认人和人之间在智商、情商上的确存在差别,但是,除了生理障碍,正常人的这类差别其实并非是“天壤之别”,甚至是非常微小的。对此,马克思就曾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里我们顺便补充一点,根据新近的科学研究,人与人的智力差异存在着一个“向平均值回归”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人与人的智商差异总体上其实并不大。智商“向平均值回归”的规律尽管听上去会令相信天才的人感到失望,然而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人类进化的自然规律,人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而不是无视它的存在,甚至否定它的存在。

我们并不否认人和人之间在智商和情商上存在着差别,我们否认的是把这种差别夸大到几近神话的谎言。比如,唯心史观就曾宣称历史是精英创造和推动的,与人民群众的日常活动全然无关。我们尤其要强调的是,在阶级社会,人与人的身份地位差别、财富占有差别,甚至文化教育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与所谓的“智商”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至于阶级社会的分工是如何掘成人与人之问巨大鸿沟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有过深刻的分析,比如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

值得进一步追问的足,既然人的大脑及其创新机制大致相仿,那么,人们在创新过程中的路径和问题导向是否就完全一样了呢?当然不是。我们认为,就创新过程而言,人们之所以在创新的路径和问题导向上存在巨大差别,其症结并不在于创新者的智商存在高低之分,而在于创新者的境界有着高下不同。换言之,正是因为人们關注的问题不同,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不同,导致人们的境界有了所谓的“高下”之分。什么是“境界”?境界就是格局,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就是思维方式,就是价值取向。境界跟智商有关系吗?没有必然联系。人们的格局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即“境界不同”,并不等于智商的不同。比如,一个犯人,他的智商未必就一定比一个沉浸在书本里的书生的智商低。反过来也一样,一个酷爱读书的书生的智商,未必就一定比一个罪犯的智商高。境界源于兴趣和修养,比如,有的人兴趣在于种花养草,有的人兴趣在于创业,有的人嗜好网络游戏,等等。总之,不同的兴趣和关注点把人们的境界区别开来。那么在创新过程中,境界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比较不同境界的意义就在于,境界的高下并不等于智商的高低,但不同的境界决定了创新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因而,人们常说某某“智商为零”,如果用唯物史观来分析,所谓“为零”,其实指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境界。

四、几点建议

第一,切实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

第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的智慧,大量的智慧,最可靠的智慧,就蕴藏在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之中。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科学评价标准。学历固然是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但是,学历越高不等于智慧越多,头衔越大不等于越是智者,也不等于创新能力越强。创新与否,并不能简单以单一的评价标准确定,尤其是不能以纯粹中性的判断标准加以确定。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创新的产生和形成来源于社会实践,离开了鲜活的社会实践,象牙塔里的智慧离“清谈”也就不远了。必须直面新时代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必须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必须提出真问题并解决真问题。

第五,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要求,讲究“德才兼备”。为什么推动创新要强调这个要求?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的内涵很丰富,对于专家学者来说,首要的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立场,进而才能研究提出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赵磊,赵晓磊,马克思的实证何以如此特别?—计量分析与《资本论》研究方法的比较[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04).

[2]赵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何以“实证”[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01).

[3][4][5][6][8][9][10](美)赫伯特·西蒙,杜文鹃,程钢.艺术与科学中的创造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4,(0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0.

(责任编辑肖华堂)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实践创新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