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2024-01-20何月华金汇滢

传承 2023年3期
关键词:政课大思第二课堂

□ 何月华,金汇滢

1.广西科技大学 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大思政课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发展,顺应时代新特点、把握育人新要求、聚焦学生新需求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因此,把握大思政课格局的理论逻辑和基本内涵,探究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是构建大思政课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是顺应时代之变、满足理论之需、切合实践之要的有效路径。

一、大思政课格局的内涵

目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多向维度深刻解析了大思政课格局,对大思政课格局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和核心要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宫长瑞等从教学内容、教学主体和教学模式三方面解析了大思政课格局的基本内涵,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教学限制,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融合了多样的思政元素;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主体协同力量,共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环境;教学模式上坚持守正创新,多种思政教育形式并存[2]。李济沅认为大思政课格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项融合创新,具体体现为拓展育人空间格局、实践协同格局及载体创新格局[3]。史宏波等总结了大思政课的三大核心要义,即大思政课是激发使命担当的时代大课,是呈现人民伟力的实践大课,是阐释中国之治理论大课[4]。学者们对大思政课进行了不同阐述,但基本的认识是一致的,即大思政课本质上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具有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是思政课衍生的新形态,且与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息息相关。其基本范畴仍然是思想教育理论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善用大思政课,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必须从历史与现实、整体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去深刻理解大思政课的“大任务”“大视野”“大格局”。

(一)大思政课之“大”在于立足“大任务”

大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大思政课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培养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目的是引导学生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守护者,做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怎样培养人”对大思政课守正创新具有方法论意义,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指导思政教学工作,聚焦培养对象,引导青少年自觉地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思想,增强思想政治定力;突出教师引导作用,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和亲和力;丰富培养方式,将思政课延伸至社会大课堂,在实践教学中更好地指引青少年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认清自身责任使命。

(二)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开阔“大视野”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具有贯穿古今中外的大视野。一方面,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必须具有贯通古今的大视野。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做“照本宣科”的“老夫子”,要做具有历史思维,能把历史与现实融合贯通的“大先生”,能够从历史中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时代大势,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思辨性,让学生在有温度的思政课学习中体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大思政课具有融汇中外的大视野。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思想政治教育课更应因势而新,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引导学生通过理性分析国际形势,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时”与“势”。

(三)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构建“大格局”

大思政课之“大”以整体思维为基础,坚持守正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其一,大思政课以整体思维为理论基础,是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协同的系统性教育。大思政课既要全面把握共性,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现实需求,统筹教育要素和资源,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内部要素联结互动,齐抓共管,增强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构建大思政课全员育人大格局。其二,大思政课坚持守正创新之路。守政治站位,创学理之新;守价值引领,创规律之新,守人本教育,创内容之新。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引前进方向,用教育初心感悟思政内涵,改革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守正创新的态度开拓大格局。其三,大思政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坚持用科学理论启智润心,引导学生把握好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实践。构建大思政课格局,要注重形成“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的育人耦合链,把思政课课堂教学更好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感受社会实践的“温度”,用鲜活的社会实践检验理论的真实性,引导学生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二、“大思政课”格局的理论逻辑

善用大思政课,把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从而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整体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共同构建了大思政课格局的理论逻辑。

(一)大思政课蕴含整体观的哲学思维

大思政课是具有广泛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系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整体观和系统论。以“全面性”和“整体性”理念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必须转变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彼此“分隔”的现状,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专”“德”融合。以整体观为哲学基础的大思政课格局必须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全领域立德树人、各维度良性互动的大思政课多元协同育人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一是大思政课注重全员育人。学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具有系统性优势;家庭教育是培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优质土壤,学生的价值观深受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教育作为学校和家庭的延伸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为广泛。二是大思政课注重全程育人,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各学段纵向深入,多学科横向融通,形成全领域、长时段、持续性的育人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三是大思政课注重全方位育人,旨在协同学校各部门的合力作用,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力军、专业课教师为辅动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各环节,实现“1+1>2”的育人效果。高校应善用大思政课,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多元协同发展,家校社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形成互促互进的强大育人合力,共同为青少年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二)大思政课彰显实践论的理论品质

实践是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来源,也是目的,只有立足于实践大思政课才能落地生根、有据可依。其一,大思政课突出实践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应致力于现实性活动,植根现实沃土,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需求,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受启发、明大德、担大任。其二,大思政课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坚持思政课的核心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讲授融入社会大课堂,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好思政道理,提高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其三,用好百年党史的生动素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以现实“大问题”为抓手,回答好现实大问题,推动大思政课不断守正创新。

(三)大思政课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思政教育的主客体都是现实的人,都离不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思政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要义,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释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深刻释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更要培养其坚定的信仰和坚强的体魄。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核心要义,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为原则,构建多学段、多主体、多学科协同育人机制,汇聚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大思政课育人合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构建大思政课格局面临的挑战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顺应了时代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有利于培育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者。近年来,基于大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育人渠道有待拓展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关键。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以“课程+实践”“主课程+多辅助”的教育模式推动跨课程、跨学科交叉融合,搭建起各学段、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的“疏通链”,使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育人全领域。但目前部分学校仍将思政课教学作为单一阵地,其他渠道参与性不够、所占比重不高。部分学生思想观念的启蒙多源于课堂中的理论教学,树立正确价值观则必须立足实践。受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影响,部分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模式,部分大学生对于“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等基础价值问题尚在浅显阶段,缺乏实践检验价值认知。同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存在“两层皮”的现象,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常态化,融入多学科常规化,实现“通专”融合,是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关键之一。新媒体时代如何改革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协调教与学的转化,提高学生“抬头率”和课堂参与率,是构建大思政课格局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育人元素尚需挖掘

第二课堂是开展大思政课的重要载体,建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思政课教学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辅助,是学生成长的助力器,有利于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普遍的共识。但从实践教学中,第二课堂育人理念有待深化,部分高校的第二课堂未进行系统管理,仍然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状态。部分高校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第二课堂育人机制和体系规划。一是在空间利用方面,第二课堂局限于学术氛围浓郁的图书馆、实验楼等代表性场所,通过宣传横幅、活动打卡等单一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充分考虑学生个性需要,合理利用和拓展其他场域。二是在文化育人方面,第二课堂多为学校布置任务,学生执行任务,有的学校把第二课堂列为考研经验讲座、就业创业指导等实用型教育,校园文化、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的融入方式生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佳。由于部分学校对第二课堂重视不足,导致部分学生未能认识到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真实效用,将第二课堂的效用片面看成“加分”“劳动学时”“奖学金”等,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协同育人合力不足

社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基于大思政课格局构建,整合校内外资源,将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但当前部分高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合力不足,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社会实践是某个部门的工作,对学生指导热情不高。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行动力不强,出现了“泛实践性”现象。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不高,教学针对性差,流于形式,不能引发学生共鸣与思考,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实践育人体系和育人场地受限,侧重口头宣传,实践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完整的实践育人体系支撑。社会实践大课堂的关键在于“大”,实践形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践育人的效果。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实践基地建设较难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实践活动无计划、无特定场所,实践内容挖掘深度不够,影响了实践育人的效果。还有部分专业类学校建设实践基地,重技能、轻思政,社会实践场域延伸和拓展有限,难以达到思想政治育人的目的。

(四)育人平台机制有待完善

互联网教学可以增强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主体,既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接收者。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互联网+大思政”的教育模式可以为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资源。新媒体时代给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困难和挑战也悄然而至。相对于传统教学,通过互联网关注时事热点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手段。同时,网络环境复杂多样,新媒体语境中充斥着各种“自由言论”,如恶意诋毁引起社会恐慌、为个人利益偏离价值取向、为获取流量制造扭曲事实等各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信息繁杂、真伪难辨,学生获取优质信息和进行甄别能力也参差不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学校对网络平台缺乏体系建设和有力管控,校内新媒体平台之间沟通不足,融合度不够,内容同质化频率较高,网络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四、联动“四个课堂”,构建“大思政课”格局

将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四个课堂”融合联动,架起课堂、课后、校外一体化育人桥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思政新形态,切实提升大思政课的高度、深度、广度。

(一)创新思政课堂育人渠道,构建“全课堂”大思政课格局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构建大思政课格局,不仅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还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课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水乳交融,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课“全课堂”。

突出主体性,坚持整体性和针对性并重,根据教学要求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思维差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所在。如中小学侧重基础教育,小学讲故事,中学讲精神,使其“知其然”;大学侧重理论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逻辑思考与深度挖掘,使其“知其所以然”。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全方位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结合时政热点,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解学生思想之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有选择性地教授,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调创新性,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学科协同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某一部门、某一类教师的责任,是全体教师都应树立的共同意识,充分认识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专业课教师为辅助,鼓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互助互学,思政课教师归纳整合思政教育元素,为专业课堂提供学理支撑;专业课教师可为思政教学提供专业案例,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铸魂育人。在科研项目研究中共同参与,充分挖掘整合各类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形成“全课堂”大思政课格局。

(二)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构建“全链条”大思政课格局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之外、在校内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学生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实现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是构建“全链条”大思政课的有效途径。

思政课教师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体,要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对第二课堂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师生“教”与“学”的角色转换是彰显第二课堂育人价值的关键。一方面,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活动,此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非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多是一种朋辈关系,共同合作有助于消弭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之间的代沟,共创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树立创新思维,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思政课教师应发挥本学科优势,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第二课堂,围绕当今社会热点话题和前沿问题,指导学生设计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研究项目,以科研练思维,以项目促创新。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隐性因素,它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校纪、大学精神等软环境,对学生可以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各职能部门、各专业教育工作者,将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统筹规划,共同营造大思政“一盘棋”文化氛围。例如,高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思政课,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教学育人的阵地之一,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广泛性、丰富性、生活化的特点,开展学生讲思政课、党史知识竞答、榜样进课堂、网络教育等方式,细化第二课堂,发挥好第二课堂思政育人的作用。

(三)聚焦实践课堂育人模式,构建“全方位”大思政课格局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试金石,也是引领青少年筑梦成才的活教材。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结互通,是提升大思政课全方位育人效果的有效举措。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高校应与相关单位加强协作,联合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好基地的实践教育功能,着力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优质平台。一方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组织学生“走出去”,深入社会,走入红色文化博物馆、廉政教育基地、新农村示范区等,在实地体验中有所思、有所悟,知行合一。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等“走进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沙龙、讲座、读书会等活动,在互动中增进学生对社会现状和自身价值的理解,启迪智慧。

坚持“项目化+常态化”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激发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利用好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理论宣讲、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研等活动,把实践成果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坚持“家校社”有机协作,全员共同参与实践教学。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家庭、社会分工合作,形成有机协作的实践育人体系。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在教育工作中各有所长,全员协同育人重在联动,要发挥学校教育的教导作用,落实家庭教育的培养作用,串联社会教育的管理功能。如加强家校互动,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打造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大课堂。

(四)拓展网络课堂育人平台,构建“全天候”大思政课格局

互联网是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探索新媒体时代大思政课新模式、新方法是创新育人载体的关键。在网络教学中准确把握“教”与“学”两个维度,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打破时空局限,构建“全天候”大思政课格局。

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与时俱进等属性与新媒体的及时性、复杂性、资源丰富等特性相吻合。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整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的能力,实现思政教学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化。另一方面,建立新媒体学生团队,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支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意见队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发展。以学生的角色去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将以往教师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同辈的“交流式”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效果。另外,高校要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正向引导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社会正能量,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高校应坚持效果导向,着力打造网络“金课”。高校应着力构建网络思政矩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例如教师要利用云课堂、慕课、易班等网络平台,创新多维度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打造线上“思政金课”。要把握当代学生群体的思想实际,统筹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善用青年话语体系,以新颖生动的形式设计主题和栏目,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建设“有温度”“有厚度”“有态度”的网络育人体系。

高校应突出创新性需求,探索跨时空沉浸式教学。把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推进VR思政入课堂,借助虚拟仿真教学手段,建立“面对面”的“空中课堂”,以“情景重现”方式增强思政课跨时空、互动性、沉浸式体验效果。例如,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开展同一系列线上活动,共享学习感悟,切实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结语

大思政课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校教师应立足“大任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开阔“大视野”,辩证看待我国发展的“时”与“势”;构建“大格局”,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大思政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遵循,彰显马克思主义整体观、实践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的时代价值。高校在联动思政课堂、第二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等四个课堂的基础上,构建起“全课堂”“全链条”“全方位”“全天候”的大思政课格局,切实提高大思政课的高度、深度、厚度,增强大思政课育人铸魂的实效。

猜你喜欢

政课大思第二课堂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第二课堂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