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笔谈(二)

2024-01-20郝立新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思想

郝立新

刘曙光

刘金波

侯松涛

黎海波

樊士博

田孟清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

郝立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它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进行了高度凝练和概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重要元素,这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发展规律认识上学理化、体系化的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掌握其主题、主线、核心理念、基本内容,有助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其一,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和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实践的观念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概括,是新时代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集中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信,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发扬,表现在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开放心态和批判性借鉴吸收的态度。作为一种文化态度,它对历史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呈现出对文化认同和文化批判的自信,以及对文化包容和文化借鉴的自信。

其二,秉持开放包容。“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开放包容意味着以世界眼光去观察当今时代,了解文化态势,在中外交流中尊重文明差异,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文明不分高下与优劣,要以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种文明,尊重其存在的独特价值,主动吸收其内在的有益成分,推动各国文化美美与共,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文明多样性成为人类进步的源泉。

其三,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指的是要坚持内在规律与本质要求,创新指的是拥有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文化的守正创新强调文化建设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文化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相互成就、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母体和重要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和丰厚资源,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发挥新的活力和时代魅力。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题是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实践,全面系统地回答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建设文化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和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任务,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强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线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线是基于当代中国实践,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在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整体布局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特定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相适应,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辉映,既适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客观实际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呼唤、培育和丰富了反映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统一的现代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建构,不仅仅要求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也要求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树立和落实“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新的巨大进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分别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文化领域,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文化思想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文化发展规律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遵循。

从本质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相适应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文化既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观念形态(如政治法律思想、文化艺术、思想道德、哲学观念和社会科学等),也渗透于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和文化性质所决定的,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反映了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是对我国文化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其一,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在于它能够作为行动指南同中国问题有效对接,化解中国之问与时代之问。“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使其具体化、本土化。“两个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绝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绝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中国马克思主义既是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又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凸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维度,拓展了文化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其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价值观的建设。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它是社会意识的体现并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深深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社会核心价值不仅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更是该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程中的实践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它从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层面上影响着我们怎么建设、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任。凝聚并确立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绕不开的关键环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精神内核,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发挥核心价值观念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其三,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创新是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和生命之所在,文化变革又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文化领域每一次认识上的突破,每一次体制上的革新,都给文化发展带来一次重大飞跃,进而为经济社会变迁注入强大动力。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面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西式民主政治、现代社会治理等新的冲击,必然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一方面,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仍有时代价值和意义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去掉消极的、陈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方面和环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努力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精神中对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创新完善,增添其新的活力和发展内容,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现代适应力。

其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它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在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延绵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华文明以其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明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方面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是现代文明的创造与发展。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中实现的,也是在充分借鉴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中达到的。

其五,坚持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尽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排外、闭关锁国,脱离世界文明的轨道孤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情势中,在交流、交锋、交融的复杂观念中,认真审视和鉴别精华和糟粕,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在强调中国特色的同时,不否认世界范围内现代化进程中包含一定的普遍性,不排斥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不拒绝借鉴国外一切进步的思想文化。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通过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传播,向世界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和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党一百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21STA010]资助)

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的典范

刘曙光

对于文化创造,不能仅仅研究一般的文化创造,更要研究我们所处的新时代的文化创造,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文化创造。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为什么建设”“要建设什么”“怎样建设”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结合”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结晶,也是践行“两个结合”的典范。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规律的运用与发展

人都是现实的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当中。在研究人和人性时,“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研究生产,不能只满足于研究一般生产(生产在一切时代的共同标志,共同规定),还要研究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特殊的、具体的生产。而且,研究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更为重要,“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就忘记了本质的区别。”对于文化生产也是如此。我们不仅要研究一般的文化生产,更要研究新时代的具体的文化生产,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一般的文化生产,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而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伴随着知识的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这里既有传承也有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对于文本和实践的分析必须考虑到生产这些文本与实践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化的方法论与其他“历史”视角截然不同,主要体现为其对“历史”这个概念持有一种独特的理解。伴随着某一特定生产方式发展起来的上层建筑,包括制度(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等)和由之产生的“社会意识的确切形态”(如政治、宗教、道德、哲学、美学、文化,等等)。马克思总结了文化生产的规律,文化生产以该国整个的历史传统为基础,以时代的需要为内容,即不能脱离本国以往的历史和时代的需要,不能离开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就是说,文化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时代性、民族性、国家主体性。他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

文化生产的内容和形式不仅由生产方式决定,也体现继承性。当然,在文化生产过程中,会根据时代的内容需要,对传统加以改造。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刚好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从性质上看,传统对于新的文化生产起着或积极推动或消极阻碍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指出:“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

恩格斯也指出,唯物史观不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制约文化生产的客观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我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在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传统是制约知识生产的精神因素,它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每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都会形成一定的习惯、风俗、观念、信仰、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等。它们不仅物化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中,而且还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尽管文化的文本和实践从来不是历史的‘原动力’,却在历史变迁和社会稳定中扮演了行动者的角色。”它们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文化生产和知识生产。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的结晶

在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运用到中国具体实际中,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文化创造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铸魂”,特别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视角;又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根”,充分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重对实践进行理论“升华”,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

在谈到传承历史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的主体性。他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是一种辩证的运动,现在应当包括过去的一切精华。只有通过与当下的实践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才会具有新的生命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社会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规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国崛起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文化。他多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第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行文化进步”,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任务,那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不仅如此,二十大报告还从五个方面作出了战略部署,具体来说,就是要:(1)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4)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第五、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 2035 年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第六、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七个着力”重要指示全面概括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与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建设的任务是一致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把“七个着力”落到实处,有利于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七个着力”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第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也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原理。中国哲学中,与“体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观念有“本用”“质用”。这里的“体”指“根本”“本体”,也就是“规律”或“根本原则”;“用”是“根本原则的运用”。张岱年先生认为,“本根是以树木的根为喻,万物就如枝叶花果,必有其根”。体用关系是相对的,因此,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用”问题,我们可以有多种阐释。如果科学理论是“体”,那么实践是“用”。“明体达用”,也就是知晓、掌握了理论和规律,才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理解为“用”。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这个“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可以理解为“用”。相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可以理解为“用”。相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可以理解为“用”。相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个“体”,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可以理解为“用”。如果说“明体”是弄清道理、哲理、学理,是用彻底性的理论“解释世界”,那么“达用”就是要躬身实践、真抓实干、改造世界。这八个字包括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又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丰富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与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准把握和创造性运用。其中,关于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关于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道路,关于新时代的世界观方法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同场合有过不同的表达。但是多次论述所表达的是相同的精神实质,其精髓是一样的,即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

第一,“两个结合”与“六个必须坚持”。这是党的二十大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的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继承的视角看,“两个结合”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文化创造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也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实践阐释。“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从继承的视角看,这是唯物辩证法(系统思维、整体与部分关系、内因与外因等)和唯物史观(群众路线、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的直接运用。

从发展的视角看,“两个结合”与“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创新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拓展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空间,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提供新视域、新途径和新动力。

第二,“五个善于”。如果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明体”,那么“五个善于”就是“达用”。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提出了“五个善于”的要求,即善于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善于运用这一思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运用这一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以及理论与实践关系原理的生动运用。

第三,“两个结合”与“三点着重强调”。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关于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道路,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穿、不断丰富发展。”如何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强调了三点:第一,坚定文化自信。第二,秉持开放包容。第三,坚持守正创新。

第四,四个根本遵循。如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做好文化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四个根本遵循:第一,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第二,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第三,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第四,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群众路线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革故鼎新思想的时代创新。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是“两个结合”的结晶,也是“两个结合”的典范。它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

(作者系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编审)

以元典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刘金波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根据刘勰《文心雕龙》“振叶以寻根”“观澜以溯源”的观点与方法,按照推进“第二个结合”深化发展必须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时代要求,依据“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内核,可以中华元典精神(以下简称为元典精神)的三重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中华元典;它们含蕴的精神内核即元典精神。元典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高度凝练,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精神特质。一方面,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和经典性内容,是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它们具有文化价值功能彰显、社会发展动能支撑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中华元典系统而独特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能够穿透时空且具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华和文化积淀,熔铸着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共同命运、共同叙事和集体记忆。元典精神的文化浸润从认识论、发展论和方法论层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以天道人文的理论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轴心时代的自然条件、物质状况和社会生活水平等为先民深入思考宇宙起源决定论提供了契机。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轴心时代产出了很多经典文献,他们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人类起源模式是迥异于西方的具有起源决定说的“天道”“人文”契合的“宇宙-人生”论。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人文精神与理论体系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念、价值追求和理论逻辑。

这一天道人文的“宇宙-人生”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历过万物有灵的神权至上崇拜阶段的自然崇拜以及在这种崇拜中所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存观。无论是《尚书》“格知天命”的“天命观”,还是《国语》的“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天帝观”,抑或是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之说,都从哲学思辨的高度提出了素朴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具有“循天道”的深刻意涵。从其发生发展学来看,“循天道”的理念,经历了“天命”“天道”和“天问”这三个意蕴不同而又连贯、渐进的阶段。春秋早期的中华元典,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有着天命至高无上的认识。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时代的中华元典,则逐步从“天命”转变为“天道”的认识论。“循天道”的理念在这一时期不只是表现在哲学层面、社会生活层面,更多地表现在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上。中华元典中的很多文学作品、文艺理论著作诠释了“循天道”进而“尚人文”的理念、价值和追求,并进而形成一种认识论的理论逻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当时社会矛盾的加深,人们对天的敬畏逐步变成了对天的质问、谴责。元典谱系表明,作为万物说的“天道”,有屈原“天问”概念,有《诗经·小雅》“昊天不惠”的谴责天的诗句。及至当代,“文学是人学”的论断,文艺理论的人学视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尚人文”的理念。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实践逐步深入而来的整体上的人的认识水平和生活水准的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也在逐渐进步,其观念也慢慢从“天”转变到“道”。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与天相对立而存在,而是“天道”(天地之秩序——礼之理)与“人道”(人世之规则——礼之制)相契合而互惠。

《周易》《尚书》《礼记》等人天化育、天人合一的“循天道”“尚人文”价值理念与理论逻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一直赓续与发展,不仅逐步形成中华民族极其早熟的、领先世界其他民族的生态意识,而且逐步形成中华民族“礼者理也”“礼者体也”“礼者履也”的自然与人文同在、规则与路径同构、家国一体的以礼理、礼制、礼文、礼义、礼仪、礼乐等为核心要义与理论逻辑的礼乐文明。这一逻辑中的礼乐为天下教化之本不仅在历史上促成了华夏一统,而且可以推而广之,将其应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用于当今世界治理格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二、以和合大同的历史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元典中的“和合”与“大同”是两个含蕴丰富、高度关联、极度重要的核心关键词。“和合大同”作为统一性与包容性、历史性与现实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及价值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与方法,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以元典精神的家国同构、和合大同共同叙事的历史逻辑。

“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周易集解·乾文言》说:“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合”与“和”,也就是合乎(礼义)之意。《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谓只有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和合,才能使百姓安身立命。从字源考察,“和合”经历了“和”“合”互文、合和与和合的演化,亦即合乎、融合、和谐的进路。不同于西方以斗争性为主要进路的基于过程的和谐论,中华民族是以同一性为主要进路的基于结果的和谐论,其和合思想与目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极富生命活力与话语张力的文化积淀、文化因子和文化密码,不仅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基本伦理关系,而且融汇生命与关系生命的天地及构成生命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动态的变化。概言之,和合是过程因、目标因、目的因和动力因。

“大同”概念最早见于《左传·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意谓天地万物融合为一,是说养心应当忘物。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为大同。”(《礼记·礼运》)“大同”社会是孔子社会政治理想的终极追求。其大同社会不仅有社会体制的设想,而且有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生活状况等具体描述,是具有为理想之光而奋斗的、带有方向感、目标感的充实而又温暖的一种理想社会。

“和合”与“大同”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从周天子制礼作乐建立“郁郁乎文哉”的周代礼制来看,它代表的是宗法礼制,是通过长幼有序的家族关系进而协调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家与国的建构,都要经历崇尚“和合”与谋求“大同”的互在、互助与互构,家的建构也就是国的建构,反映的是家国同构的历史、现实与逻辑。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根植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世思想,是儒家礼乐文明的大同社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的君子们修己安人(《论语·宪问》)、内圣外王(《庄子·天下》)的价值体系,诠释了儒家士大夫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对家的“和合”的伦理规范的强调,成为国的“大同”的“和天下”建构的坚实基础;对国的“大同”的共同体的建构,又成为家的“和合”的强大支撑与保障。

元典精神之“和合大同”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崇尚之目标,更是发展论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质、同在与同构的历史逻辑。这是因为,第一,“和合大同”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多民族建构的历史过程。第二,以大同社会为理念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和天下”的历史过程。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需的立足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和合大同的意义生成与话语建构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独特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对外解释话语体系。而从当代意义诠释“和合大同”的历史逻辑,则更需要着重注意三个面向——首先,需要标明一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其次,需要将和合大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最后,需要在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坚持和合大同、胸怀天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担当情怀。

三、以中庸通变的实践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元典精神的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均需落实到具体的实践逻辑之中,并成为具体的实践成果。元典精神之“允执其中”的中庸精神和“唯变所适”的变易精神,为其认识论、发展论提供了实践逻辑上的路径依赖和方法支撑。

中庸是不偏不倚,执允用中。“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论语·尧曰》)孔子高度强调“允执其中”的中庸精神——“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礼记·中庸》)强调其高度,认为它是思想、精神、处世的至境。“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还强调过、不及、过与不及之间的那个“中”。“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讲究如何允执其中——“扣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竭”之后才能真正地“获得”(亦即“执中”)。《中庸》最后由朱熹从《礼记》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四书之一,可见朱子的重视程度。从孔子和朱子的态度,已经足以说明其独特性与重要性。孟子还通过权变的思想对中庸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这里所谓的“一”(允执其中),概言之,就是守正。

先秦即有“维新”一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易》首次提出“通变”概念:“通变之谓事。”意即随时而动,要通晓变化。《易》还阐释刚柔相济相生,说明刚柔相济则生变化。“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宜,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里不仅强调了现实检验的重要性和致用的价值性,还强调了具体运用的情境性。此后,战国公孙龙作《通变》论及事物的名实问题,东汉崔骃《达旨》提出“君子通变”,讲究趋时,西晋陆机《演连珠》曰“通于变”,认为变是通的先决条件。及至六朝刘勰《文心雕龙》在文艺理论上提出“通变”概念,“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其通变观,论古与述今、通古与变今相统一;论文与质、继承创作传统、文法与变化辞采相统一。嗣后,唐代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对通变的创新,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对通变的新阐,清代叶燮《原诗》对通变的继承与创新,各具新见。实质上,通达而变、把握机会顺时而变、因势利导的核心要义是相同的。这里所谓的通变,概言之,就是创新。

近代以降,人们习惯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境下,则可充分使用元典资源,充分利用元典精神,以中学为体用,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元典精神之“唯变所适”的变易精神和“允执其中”的中庸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久弥新的以中学为体的明体达用的方法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坚持“唯变所适”和“允执其中”的守正与创新,反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泉和实践路径。首先,不迷失正确方向的守正可以确保不犯颠覆性错误,只有在把握时代基础上的创新才有可能引领时代。其次,“唯变所适”和“允执其中”的守正与创新,是守正、包容、平等、变易的价值逻辑、比较逻辑与历史逻辑。最后,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因与特质,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展开式与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具有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实践逻辑。“中庸”“通变”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也将在世界治理层面发挥元典精神方法论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古与今、中与西的交汇中,中华元典的丰富、宝贵资源,足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元典精神所含蕴的天道人文的理论逻辑、和合大同的历史逻辑和中庸通变的实践逻辑,足以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治理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系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22&ZD258]资助)

科学理解和把握文化强国的基本特质

侯松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家园的开拓,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之基;文明理念的建构,是一个民族的进步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代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正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的战略部署。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中,进一步强调“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标志着建设文化强国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建设的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价值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建设文化强国将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提供目标方向,也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新征程践行文化建设新使命的根本和关键。科学理解和把握文化强国的基本特质,才能使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成为在新的文化使命中落实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过程。

一、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深厚底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文化强国应该具有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深厚底蕴。

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历史长河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国家创造了自己璀璨辉煌的中华优秀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磨难中,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之所以愈挫愈强,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牢固的文化根基,这种文化根基所内具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次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不断将民族磨难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动力,不断使民族危难转化为民族奋起的契机。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前,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铸牢传统文化根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领导者和规划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为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滋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忠诚守护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关于国家治理,我们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文可载道,更可聚力;聚文化之力,方可铸强国之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守护,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既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特质,又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风范的执政党,这是文化强国的根本保障。

二、以开放包容为特点的宽宏气度

开放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能性基因。纵观中华传统文化延续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融通中外、兼收并蓄,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民族的形成,其本身就是各民族互相开放包容、长期融合互通的产物。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延续中,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虽间有矛盾冲突,但总体上一直趋于互敬互爱、互融互补、互学互鉴。于此间,既有“洛阳家家学胡乐”,也有“万里羌人尽汉歌”。对中原民族而言,典型的有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效西北戎狄将胡服骑射以教中原华夏百姓,从而使中原军队的军装军备设计从不利于作战的宽袖长衣和徒步射箭得以逐步改进,演变为后来衣短袖窄、马上骑射的利于作战的军装军备;对边疆民族而言,典型的有北魏孝文帝的革俗汉化改革,孝文帝以开放包容之态,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推动本民族的汉化,正因为孝文帝的开放包容之举,使北魏一度快速强盛,成就了孝文帝中兴之局,更是有效促进了边疆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互通。在历史上的对外世界交往方面,在盛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讲学,在宣读佛学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先进的医学、建筑和雕塑等方面的中华先进文化;历史上的佛教东传,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佛教,更有艺术、特产、科技甚至思想等异域优秀文化,此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因佛教文化的融入而更加丰富多彩,佛教文化传承也在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中淬砺出中国特色的支流。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就是一部开放包容特点的生成史。开放包容的价值所在,是在吸纳兼容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成就集成各种文化精华元素的文化生命力,彰显文化强国的宽宏气度。

开放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格和优良作风。一方面,开放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源性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本源上就是吸纳融合多种理论元素的结果,就是开放包容的理论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创设的理论同样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可以说,开放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理论品格。正是开放包容的理论品格所在,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汲取人类文明成果精华,从而成为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伟大理论。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性对接融通的结果。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百余年来,虽经雄关漫道但亦有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由最初一个仅50名党员的微弱小党,成长为今日拥有近亿党员规模的执政大党,并引领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本质上就是开放包容所赋予的政党生命力的体现。“两个结合”实际上也是开放包容性的逻辑体现。在新时代开放包容的文化实践中,“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与“以人民为中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容互通,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融合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文化之,乃成其大。文化强国具有以开放包容为特点的宽宏气度。“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卓越品质

文化与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同生共进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也是国家制度的集中体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制度渊源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内含于一定的文化结构而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制度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所显现的就是文化效力。另一方面,制度是文化品质的政治基石和效力源泉。作为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映,文化体制机制内含于一定的制度架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效力来源于制度所赋予的属性特征和品格特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用一整套较为完备和稳定的制度体系为文化建设强基固本,文化强国应该具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卓越品质。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已经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科学结论。一方面,在我们近代以来的国运忧患和民族危亡中,在国人救亡图存的各种尝试中,最终为中华民族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只有马克思主义;为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提供意识形态指引和保障的,也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强国建设,要切实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有效管理,由此举旗帜、聚民心,为文化强国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要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制度相关的组织体系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努力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筑牢法治基础,保证文化领域制度建设的实效性,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具体包括:秉承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以深入普遍的调研研究了解群众文化诉求,以针对性的立法监督工作保障群众文化权益;针对当前文物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修改和完善文物保护法,为赓续中华文脉提供更坚定的制度保障;针对文化产业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完善文化产业促进法案,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提供制度保障;针对语言文字使用出现的问题,不断修订和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使之能够在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等等。这些具体性文化制度建设工作,将综合作用共同发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形成锻造文化强国卓越品质的强大合力。

四、以文化自信为奠基的高远格局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有文化自信才能成就文化自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文化强国应该具有以文化自信为奠基的高远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在古代文明发展史上基本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在科技方面,以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在内的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以孔孟儒家学派为代表的各类思想流派,他们不仅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凝心聚力的文化力量;在文化方面,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中华文明史上的文学大家群星璀璨,各类文学流派百花争艳,这些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文化自信的坚定实践者。“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文化自信,自主创造了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之成为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在这样的文化自信中,我们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样的文化自信中,我们坦然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积极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致力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这样的文化自信中,文化自信将在培根铸魂育新人的过程中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我们的民族将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文化强国心态;在这样的文化自信中,文化强国的高远格局将得以奠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项目资助)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发展

黎海波

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可从标志性(独特度)、体系性(成熟度)和首创性(贡献度)三个维度来进行探讨和阐释。其中,体系性尤为关键。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来看,它本身就显示出不断丰富拓展、开放整合与系统集成的体系化学理化发展与特征。

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一般都会经历一个概念、范畴、命题和原理的丰富拓展、开放整合和系统集成的发展过程。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微观概念(范畴)层面、中观内涵层面以及宏观结构层面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经历了一个体系化、学理化的发展过程,从而具备了体系化、学理化特征。

一、微观层面概念(范畴)的体系化、学理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文化、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软实力、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的主体性、文化领导权、“两个结合”和体用等概念和范畴。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石之一,文化自信这一概念的体系化、学理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兴盛的不竭源泉。文化自信是一个开放式、发展性的概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也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首次完整地提出“四个自信”的概念。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进一步强调了“四个自信”的概念,并诠释了文化自信的特点和地位。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则将文化自信提升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中,即“坚定文化自信”。这些论述系统解答了何为“文化”、何以“自信”、“文化自信”何为、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这就使文化自信的概念和理论更加完备系统,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立场、原则和基点更为体系化、学理化。

二、中观层面内涵的体系化、学理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表述本身就意味着它是一种体系化、学理化的发展,只有体系化、学理化的概念、观点和论断的有机融合,才能命名为思想。

文化是思想的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主持召开或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持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涵盖文艺、新闻舆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和文化传承发展等领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学理化、体系化成果。

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关涉思想防线和心魂的工作。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命题。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首次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任务。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名称上增加了“文化”二字,提出了“三个原则”(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和“七个着力”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建设上的部署要求,既构建了文化建设的“体”,也突出了文化建设的“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构成了一个包括文化价值观、文化使命观、文化功能观、文化发展观、文化实践观和文化格局观等在内的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实践,也必将随着实践的推进和深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宏观层面结构的体系化、学理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篇,是继五大思想(强军、经济、外交、生态文明和法治)之后的又一次的丰富拓展、开放整合和系统集成,突出了文化在党的理论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总体和结构与时俱进、开放发展、不断体系化和学理化的理论品格。

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于新时代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初是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来表述的。这就将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停留在道理的层面。其次,对于新时代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表述,这就把道理上升到学理的层面。再次,对于新时代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大首次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来概括其基本观点和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的首次概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又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概括,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最后,对于新时代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二十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三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系统化、学理化的阐发,从而形成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集中体现为“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坚持”。这就将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上升到哲理的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两个结合”的产物。“两个结合”更为抽象地从基本规律的角度揭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六个必须坚持”本身也是“两个结合”的产物,更为具体地从理论创新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遵循。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方慕课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18YJC710074]资助)

以党的自我革命厚植文化建设的政治基础

樊士博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概念,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历史新高度。“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巩固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的领导权,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的自我革命。翻阅史册,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奋斗中围绕自我革命的理论旨趣进行了深刻阐述,揭示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核心密码。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思想逻辑

自我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永葆青春的锐利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增强文化领导权的政治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表现在阶级基础、指导思想等方面。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的党在这个十九世纪由于它的纯洁无瑕而出类拔萃。”尽管岁月更易,中国共产党仍能通过自我革命保持纯洁性,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政党。时代的车轮发展至今,影响党的先进性因素更加复杂。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自我革命化解消极因素。在思想文化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产生了严重危害,扰乱了社会秩序尤其是网络秩序,受此影响,部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化解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这一问题,必须不断推动党的自我革命。

推动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对执政能力有极高要求。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能力的关键。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使命十分艰巨,完成每一项具体任务都需以执政能力为基础。党的执政能力事关长期执政,决定事业成败,体现制度优势。从主体性角度看,增强执政能力必须依靠自我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间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就必须摒弃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和尚撞钟的现象。克服这种现象,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历史地看,自我革命也是以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的。能不能长期执政本质上就是能不能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将自我革命视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答案,本质要义就在于自我革命能够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升执政所需的各种能力。

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把握历史大势也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体现。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当前,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把握的历史大势主要表现在“两个大局”深度演化上。无论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应对世界百年之变,都需要将党自身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彰显着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变局中开新局的根本原因,从政党本身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理所当然包含着推动自我革命的任务。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自我革命的时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讲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凝心铸魂的必要途径。

(一)理论层面:统筹“两个伟大革命”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文化发展是社会革命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对人而言,因细菌、病毒导致的组织坏死,必须尽快切除。否则,便会引发感染、危及生命,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政党更是如此,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也会在组织间传播,最终摧毁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推动社会革命、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经由自我革命形成的政党文化,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两个革命”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论述,回应了两个伟大革命相互促进的内在关联及其未来路向。通过论述二者关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凸显了勇于自我革命的现实旨要与实践价值。

(二)制度层面:形成一套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

在政党政治时代,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厚植政党力量。党的二十大要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兴党强党,制度为要。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实践中,构建起一套系统科学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从坚持和发展党的全面领导出发,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所形成的各项制度都与自我革命存在紧密联系。第一,在确保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构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党史学习,在正确党史观的滋养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第二,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上,要求从政治高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在坚定历史自信中把握历史主动。第三,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致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经过新时代十年的革命性锻造,中国共产党驾驭风险挑战的能力显著增强,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实现了质的飞跃。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了领导力量。

(三)组织层面:强化党的自我革命的组织机构保证

自我革命,组织为要。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必须不断增强组织保障。对组织而言,推进自我革命就必须遵循集体行动逻辑,这就要求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予以协调。否则,自我革命不仅无法实现既定目标,还会折损党的形象。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尤其注重党和国家机构的协同调整,着力在机构调整上彰显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邓小平曾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进而言之,精简机构不仅是革命,还是自我革命。推动文化发展,也要不断优化文化管理机构。随发展形势变化,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日益成为提升政治效率的关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了系统谋划与战略安排。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从顶层设计上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整优化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能与职权。监察机构的调整变革,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精准定位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将问题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为推动文化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破解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这些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具体举措,也为持续推动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谱写自我革命崭新篇章的实践进路

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必须不断加强和巩固党的全面领导。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厚植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一)思想立场上,坚定理想信念

党的二十大要求:“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思想基石,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抓手。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并将其视为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与内在任务。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面向未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前,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对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要看到,在多元思潮冲击下,影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因素仍在不断变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要持之以恒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补充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要把好思想关,筑牢信仰堤,始终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强化自我革命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在实践中增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建功新时代。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前开展自我革命的应有之义。

(二)问题指向上,狠抓作风建设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反应迟钝。”发现问题是自我革命的前提基础,瞄准表象、找出成因,才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效能。自我革命就是奔着问题去的,党内存在的问题往往表现在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上。作风无小事,作风建设是深化自我革命必须扭住的“牛鼻子”。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织密作风建设的监督网,实现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的全过程监督,建构起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制定出台八项规定、整治“四风”到反对基层实践中的形式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在自我革命中推进作风建设。永葆党员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优良作风为人民服务是落实党的信仰宗旨的永恒课题,也是推进自我革命的理论旨意。作风状况反映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助于提升党的形象,获取政治认同。面向未来,影响党员干部作风的因素将会更加复杂,风险挑战也会增多。在此种情势下,中国共产党理应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拿起自我革命的制胜武器,建设成一支始终作风优良、敢于胜利的领导力量。

(三)方式方法上,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推动自我革命的方法途径。无产阶级政党一贯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将其视为规范政党组织生活的方法。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锤炼党员干部的自我革命精神。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开世界政党风气之先。敢于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揭示出来,敢于直面人民群众的批评,这是世界其他任何政治实体不曾有过的政治勇气,也是其他政党无法付诸实践的创举。通过公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少数党员干部身上反映出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止。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十分强调规范党员干部的组织生活,并在常态化组织生活中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回顾来时,中国共产党总能借助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认识。展望前路,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变化,中国共产党也能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始终成为“压不垮、打不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关键抓手上,推进反腐败斗争

党的二十大强调:“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腐败与廉洁是政治社会中的永恒矛盾,腐败是古往今来政治实体无法逃避、致力解决的难题,是政治过程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从古代的例子看,封建科层官员的腐败与怠政,往往成为压倒统治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近代中国的例子看,国民党吏治腐败而又束手无策,遂而民心尽丧,以致国本崩塌。从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例子看,苏联亡党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党员干部中间充斥的特权思想,腐败成为社会常态,苏共陷入“反腐亡党,不反亡国”的尴尬境地。从当今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实践来看,他们所标榜的政党轮替和三权分立,也没有降低腐败发生率。上述事例表明:政治实体一旦输掉反腐败这场战役,就会动摇执政根基。人类历史上的这些教训警示中国共产党必须将反腐败置于突出位置,时刻加以强调,绝不能掉以轻心。自我革命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制胜法宝,反腐败本身也是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但也要看到,一些干部在反腐重拳下,虽心有敬畏,但仍存侥幸,腐败行为逐渐变异隐蔽。为了克服这些潜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在自我革命中对腐败问题常抓不懈,坚持去存量、遏增量。简言之,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在自我革命中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不断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自我革命上迈出了铿锵步伐,开辟了百年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宝,也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答案。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使命不是容易的事,党员干部应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干在实处。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自我革命的话语创新研究”[2022EDS003]资助)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中华民族意蕴

田孟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直面问题、深入分析研判、果断决策,对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针对性地提出诸多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他多次奔赴民族地区调研,先后在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安排中央政治局集体专题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在其他场合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与中华民族相关的文化问题,由此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中华民族文化论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中华民族意蕴,主要包括“中华文明”“民族文化”“文化关系”“文化认同”“文化互尊互鉴”“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文明教育”“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党的民族、文化理论与政策,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一、各民族共创中华文明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指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他多次肯定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回顾历史,讲述事实、“故事”,得出“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的结论,指出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吸引力,是因为各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它已深深融入每个人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在与非遗传承人交谈时指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这些论述充分说明,在中华文明宝库中,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民族都对中华文明的经久不息和灿烂辉煌贡献了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二、各民族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文化非兼容是产生民族隔阂、分歧的深层原因,拥有共同文化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他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他多次要求,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文化符号,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边疆文化建设,要求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2022年7月,他在新疆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和中华文化特点。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展现中华文化共性、新疆与内地各民族“三交”的历史事实,通过实物实景实事,让中华文化得到充分展示、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五观”,增进“五个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共同体理念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指出它既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需要。要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民族地区各项工作要围绕这一主线谋划实施,“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和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这是基本而重要的宣传思想工作,是新闻宣传、舆论媒体和民族工作等部门的重要任务。各部门应积极担当作为、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

四、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问题。他在2014年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9年7月,在考察内蒙古、接见非遗传承人代表时,他指出,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7月,他在新疆考察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后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一贯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而且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对其加以筛选,转化要有创造性,发展要有创新性。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由于时代变迁,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面临传承接续的困境,因此必须给予保护,但保护应是积极的,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迁,保留精华,发展创新,在扶持与奋斗中再现青春与活力。

五、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创造基础和条件,首要的就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统主导、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多元一体”的,它犹如一棵文化大树,有干有枝,主干是中华文化和现代文明,枝叶是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动力和源泉。只有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才有相同的理想信念、精神文化,有相同的价值观,有坚强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语言,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汇聚起磅礴力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是一项战略任务,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有爱我中华的种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2019年9月,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23年10月,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要义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齐心协力、团结向上的强大精神纽带,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手足情深、守望相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之一,要求在各族群众中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五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华民族成为有骨有魂的强大共同体。

六、强调文化互尊互鉴,正确处理文化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有其独特内涵和价值,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文化互尊互鉴是民族团结和睦的前提。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互尊”就是不以本民族文化“唯正”而排斥、歧视其他民族的文化,要理解、善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互鉴”就是彼此学习借鉴对方文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各民族才能共同发展进步。互尊是前提,互鉴是途径,发展是目的。 正确处理文化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民族和文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组成,“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彼此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七、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思想教育

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思想教育、现代文明教育,是增强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鉴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四观”,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五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视察新疆时,他告诫,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他格外关注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八、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础,没有通用语言文字,就难以形成共同文化。通用语言文字在各民族发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彼此联系的工具,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桥梁。“共同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构件”,是维系中华共同精神文化的纽带。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的大背景下,掌握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重要又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除了搞好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统编教材编写、抓好青少年学校教育外,还要适应旅游业发展、群众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对外交流扩大的需要,加强成人汉语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九、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是对它的意义、内容、实施、事例等进行宣传介绍。通过思想教育,让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知晓其要求和各自职责,树立共同体理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把言行统一到国家意愿上来。鉴于这个主题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大力宣传”、三个“讲清楚”,概括了宣介主旨;为了保证宣介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成效,他要求构建宣传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干部、党员、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中华民族故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建设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养成的具体体现和反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共拓疆域、共写历史、共创文化、共育精神、共反分裂、共抗外敌入侵、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历史故事和现实鲜活事例,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理应发扬光大。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重温并牢记这些故事,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中华民族意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论述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对指导、开展新时期的民族文化宣传工作有重要价值。无论是新闻宣传部门,还是思想文化、民族工作部门,都应主动担当作为、高度重视,发挥各自职能优长,将其纳入各自职责范围和议事日程,做好谋划设计和配合协调,共同推动民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思想与“剑”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