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烟洲模式”何以被联合国授予“百佳”
2024-01-19康美权
文 康美权
■ 吉安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12月7日,千烟洲红壤丘陵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举行成立40周年暨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确定了千烟洲站下一步将搭建地球关键带生态系统立体化观测平台;以国家“双碳”目标为导向,研发碳汇人工林提质增效技术体系;打造新时代“千烟洲模式”升级版。一时间,“千烟洲模式”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千烟洲模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它为什么能够被编入高中地理教科书,并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在中科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建站(以下简称千烟洲试验站)40周年之际,请跟随笔者到昔日荒芜的千烟洲看那绵延不尽的“绿色长卷”。
向荒要“绿”
千烟洲,江西省泰和县灌溪镇的一个自然村落。村里口口相传,这里以前有上千户人家,户户炊烟,溪流潺潺,所以名叫千烟洲。如今,这个传说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由于无节制的乱采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就变成了红土裸露的荒山野岭。当地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晴天一块铜,下雨一包脓。远望黄蒙蒙,近看水土空。”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千户千烟只剩下孤零零的七户七烟了。
1982年底,荒山丘陵,来了一批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他们身背勘探仪器,手持测绘图纸,完成了对泰和县及周边吉泰盆地的科学考察。科考队“会诊”后提出,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当地普遍垦荒种粮,砍伐林木,在沟谷、缓坡搞单一粮食种植,必须立体开发,让丘上、丘间、沟谷的每一寸贫瘠土地都产出效益。而尽快恢复荒山植被,则是综合开发治理的首要之务。
千烟洲这片仅2平方公里的区域,分布着9条沟、81个山丘,是南方红壤丘陵山区的典型代表。为了更好地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经过6年的考察和筹备,中科院将千烟洲选定为南方丘陵生态恢复的试验基地,在这里设立千烟洲试验站。
1985 年与2005 年千烟洲同一地森林覆盖对比照
怎么让植被覆盖率4.3%的千烟洲变成真正的绿洲?千烟洲试验站提出了“发展立体农业”的治理思路。科研人员改良土壤,引进良种,与农户在山上种林,山下种粮,山腰种果,丘间建塘。科研人员潜心南方红壤地区综合治理研究,探索出著名的“千烟洲模式”——“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鱼粮”,在全省38处示范点推广,面积达40万亩。该项成果后来荣获多项国家奖励,并作为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发展的典型范例写入高中地理教科书,同时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称号。昔日红壤秃岭的千烟洲,重新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
在千烟洲试验站旁的一座山丘上,当年的荒坡早已郁郁葱葱。山丘上层,马尾松挺立,这里土层瘠薄,适合耐旱、易成活的马尾松生长;山丘阴坡,杉木环沟塘分布,这里土壤湿度大、土层厚,适合种杉木;山丘阳坡,一行行木荷迎着阳光生长……林间,10余个树种交错分布;林下,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错落有致。这片35亩的林地,针、阔叶林混交,植被多样性丰富。
为了改变单一树种人工纯林抗灾害、抗病害能力弱的情况,2012年10月,科研人员在千烟洲设了一块600亩的试验样地,按森林蓄积量30%的比例间伐针叶树,补种枫香、木荷等阔叶树,优化森林结构。这片被称为“近自然经营”的林地,模拟天然林生长环境,将森林结构优化调整为复层异龄混交,即不同树龄、树种的树木共生,乔灌草等植物高低错落生长。2013年以来,泰和县已通过该模式改造25万多亩人工纯林。“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江西省在20个县区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试点,示范带动全省森林质量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约600万亩。
40年过去,一批又一批中科院科研人员驻扎在此开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路。
向绿要“金”
单种粮食效益低;发展林产品周期长,短期看不到收益;发展水产品,仅靠丘间人工修塘,形不成规模——千烟洲开发初期,对丘陵缓坡的开发治理,让科研人员颇费心思。
科研人员调查后发现,千烟洲所在的丘陵山区,气候、土壤等适宜柑橘种植。种柑橘不仅能绿化山丘,还能创造生态价值,经济收益也可观。于是,1984年,科研人员和当地农技人员开始在丘陵缓坡示范种植柑橘,陆续吸引周边40多户村民到这里承包果树。
灌溪镇架竹村村民黄明柏家,是第一批来承包的村民之一。黄明柏回忆,当年他的父母在千烟洲承包了10亩橘园,几年后便在泰和县城买了房。“一斤柑橘卖5角钱,一亩产6000斤,刨除成本10亩橘园一年保守能赚1万多元,我们家成了村里第一批‘万元户’。”
种柑橘还有门道呢!那时,架竹村党支部书记钟方平家也种了6亩橘树。跟许多村民一样,种植的头几年,他按照科研人员的指导,在幼龄柑橘树的行间种花生、黄豆、西瓜,培肥了土壤,每年还有近2000元收益。这样的种植方式,被科研人员称为“以短养中,短中结合养长”:短期有套种经济作物收益,中期有柑橘收益,长远有林业生态效益。
在荒山荒坡治理中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将生态治理与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短短几年,千烟洲周边村民自发在丘陵缓坡种柑橘,一座座小山丘系上了绿腰带。这样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实践,一直持续至今。
在千烟洲试验站办公楼不远处,昔日单一的橘园,在2020年初经专家精心设计,被改造成面积为100亩的“四季果园”:种有蜜橘、樱桃、枇杷等多个品种,保证四季有果,且多栽种特早熟品种,有利于赢得市场先机。据现任也是第七任执行站长王景升介绍,基于泰和县现有约6万亩果园面临品种老化需要更新换代的问题,试验站正在着手打造“‘千烟洲模式’升级版”。所谓“‘千烟洲模式’升级版”是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人工林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林下经济的试验示范,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创建‘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协调发展途径”。
千烟洲果农正在采摘丰收的柑橘
除了种植,试验站还向养殖要效益。泰和乌鸡是当地特有禽类种质资源,过去多是规模化圈养,附加值不高。为此,试验站建立了一片百亩构树试验田,田里生长着几万株杂交构树苗,分别使用了32种不同的处理模式,用于挑选蛋白质含量最高、抗旱耐寒性能最强、产量最高的杂交构树种植模式。
2022年,千烟洲附近一家合作社在了解到试验站引进培育的抗旱、高蛋白的构树不仅每亩收入能达2000多元,而且利用它做乌鸡饲料效益更高,便在站里的指导下,利用构树养殖泰和乌鸡,仅饲料成本就节约了10多万元。2023年,站里又建议合作社实施林下养鸡模式,提高泰和乌鸡品质,打造高端产品。
掩映在绿树下的千烟洲试验站新办公楼
目前,由王景升领衔开展的“亚热带泰和乌鸡林下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已结题,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得到推广;建立了市级泰和乌鸡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正在开展乌鸡专门化品系研究和乌鸡专用饲料研究,新的乌鸡原种场和乌鸡产业化研究实验室也在规划建设中。近年来,泰和县与千烟洲试验站合作组建泰和乌鸡产业技术战略联盟,通过“合作社+农户”,林下乌鸡养殖规模已达61.8万只。2020年1月,“江西泰和乌鸡林下养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向美而行
千烟洲试验站大门左侧,有一块相对崭新的牌匾格外醒目——千烟洲红壤丘陵地球关键带与地表通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王景升说,站名改变颇有深意。“老站名中的‘红壤丘陵综合开发’侧重以小流域为单元,立足一座山丘的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新站名中的‘地球关键带’‘地表通量’,着眼的是生态治理的大局观、全局观,致力于丘陵山区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不同区域协同发展。”
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千烟洲,为何要在丘间修20座塘库?走近一处水塘,周边林木茂密,不远处是成片的果园、稻田,水塘已蓄了七八成水。“千烟洲模式不是简单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而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将‘丘上—缓坡—谷地—塘库’作为一个整体,立足一座丘陵的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施策,构建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据王景升介绍,这里每年4—6月降雨丰沛,约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过去却存不住水,下半年作物生长时常缺水灌溉。1984年,当地因地就势,修建、加高了20座水塘,使区域蓄水量由5.7万立方米迅速增至13.5万立方米。更重要的是,以治水为突破口催生出连锁反应。水塘存住了水,农田、果园得到及时灌溉,也解决了造林种草的用水问题;造林种草绿化荒坡,涵养了水源,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随着水土流失的减少,又能保护农田、果园免受山洪泥沙冲积,避免水塘淤积。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8年11月,江西出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启动吉安(泰和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程,形成平原丘陵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经验和模式”。2019年9月,吉安市规划建设泰和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围绕赣江二级支流雁门水流域,示范探索全流域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整体提升。打开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规划布局图,一条雁门水全流域联动发展轴清晰可见:上游生态涵养区发展生态康养,中游产业提升区发展特色种植,下游依托千烟洲试验站搞科普研学。
人养山水,山水养人。昔日红壤秃岭的千烟洲,如今变得山清水秀、佳木繁荫,秀穗拔节、绿肥红瘦。随着环境的改善,搬出去的村民又陆续迁回了千烟洲。千烟洲所在的灌溪镇,干部群众发展特色林果,实行水面立体开发,形成了以柑橘、蔬菜、油茶、葡萄为主导的特色种植带,村民们以地定种、需肥定养、种养结合,通过“生猪养殖—有机肥生产—生化处理—农、林、牧、果等种植”形成生态循环链,实现新农村“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近五年来,泰和县投入资金达两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全面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83万亩,一批镇、村被评为全省森林乡镇、森林村庄。
2017年5月,以千烟洲为依托的“泰和千烟洲院士工作站”成立大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的智力优势,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泰和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篇章。
如今的千烟洲,柴火早被清洁能源所替代,“暮色罩大地,炊烟袅袅升起”已成为过去的回忆,留下的是青山耸翠和绿荫环绕。每天,这里都能见到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或潜心研学,或体验采摘,或醉心垂钓,或乐享民宿……
远眺千烟洲,山青水碧,树木繁盛,白墙红瓦,美轮美奂。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千烟洲显现出别样的安宁、和谐、温馨,这是一种宁静之美、一种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