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双修促成长 思政育人谋新篇
——以《承南水北调精神做时代工匠楷模》党史教育为例
2024-01-19朱连华
朱连华
南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本文以《承南水北调精神 做时代工匠楷模》党史学习教育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技能教育”为发展目标,分析如何把生动、有趣、鲜活又感人肺腑的“南水北调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探索思政课的“源”“术”“效”育人新格局。
2021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移民安置情况,14 日在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时间“南水北调工程”也成为一个网络热词,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热议。而南阳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有着特殊的地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们南阳人骄傲!我们有很多同学又来自库区,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因此借此时机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从伟大构想到千里清渠留下了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的红色印记,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引导学生传承南水北调精神,发扬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争做新时代的工匠楷模。
一、讲好“南水北调故事”:挖掘思政课的素材之“源”
讲好“南水北调故事”,必须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挖掘、收集、整理“南水北调故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源泉。这是讲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对思政课上讲什么的一种探索。
(一)时代背景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凝聚思想共识、汇聚行动合力、积聚治党智慧、蓄聚发展势能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是先行者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党史,能在党史中吸取养份和力量有助于成长。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治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还是新时代,党领导下的水利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服务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使命,攻坚克难以治水成效,支撑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而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
(二)教育价值
作为生动、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思政课作为技工院校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党史教育的极佳阵地。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重要节点,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技工院校的学生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这一阶段我们给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给学生多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学生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三)学习价值
本次学习任务从南水北调工程入手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融入专业元素,通过活动内化,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引领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学子的重任,立足本专业刻苦钻研、奋勇向前、努力成为能满足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实现技能报国。学习过程完整,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贯穿始终,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二、讲好“南水北调故事”:探寻思政课的教学之“术”
(一)探索专题式教学之“术”
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并不是脱离教材大纲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体系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师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拓宽领域、挖掘深度,重新整合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把有情怀、有温度的“南水北调渠首故事”放在每一个环节的知识点中,以点带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拓展,可以不断更新教材中没有而又需要与时俱进的内容。
(二)探索体验式教学之“术”
要落实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在“南水北调故事”+体验式的教学课堂中,第一个课堂活动,让我们通过手机扫一扫查看南水北调工程AR360 度全景影像,观看视频《南水北调-美丽中线》再次感受南水北调中线的魅力和雄伟。小组思考讨论:为什么南水北调工程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教师巡回加入同学们的讨论总结:因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师生参与让思政课“活”起来。
(三)探索互动式教学之“术”
一堂课教学效果好不好,关键看教师能否带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互动教学、紧跟时事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来实现以趣激思、以实证思和以疑引思。如探索“南水北调故事”+互动式教学之“术”,即在课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歌词改写环节将所学所感外化,实现“南水北调故事”“进课堂、进头脑”。
三、讲好“南水北调故事”:评价思政课的成果之“效”
在思政课上,通过讲出味来,悟出道来,最后才能提升思政课的效果。通过本次学习任务的完成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一)内容典型、立德树人
本课采取了真实的学生是见证者和亲历者的工程建设为任务载体,营造了贴近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兴趣大大增加。通过真实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很好,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知行结合、重构流程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任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推动。以学生能力为本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了学生间的交流,拓展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三)情景结合、可知可感
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认识到要传承南水北调精神,发扬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争做新时代的工匠楷模。要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使自己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要勤学苦练,积极践行大国工匠精神立足本专业刻苦钻研、奋勇向前、努力成为能满足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实现技能报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使职业素养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在专业操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使德育课堂课更具特色。
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少数学习“贫困生”效果不佳,小组间的能力及进度存在差异。学生表达能力欠缺。语言表达用词不准确,逻辑思维混乱。今后要针对这种情况注意制定帮扶计划,精准“扶贫”,从个人学习,同学互助、教师指导三方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多表扬鼓励,帮助树立自信心。多组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总之,思政元素能否深入挖掘并巧妙融入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中去,考验着思政课教师对“立德树人”的认识水平和育人能力。作为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勤勉的学习态度,与时俱进的思维视野。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才能在日常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中润物无声地实现育人育心。
本文的探索实践还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不断融合、创新与改进。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挖掘,勇担铸魂育人重任,为培育未来的大国工匠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