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链专题教学法”实施探析
2024-01-19王丽
王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课题组实施了“问题链专题教学法”,并对其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一、“问题链专题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链专题教学法”是“问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的结合体,但绝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首先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若干专题,其次根据专题重难点设置问题,最后将一个个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层层递进,形成问题链。以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在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铸魂育人。“专题教学是问题教学的载体,问题教学是专题教学的灵魂;缺少问题意识的专题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而没有专题整合的问题则缺少力度、深度和逻辑;专题教学与问题教学两者的优化组合,才能提高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益。”[2]
二、高校思政课“问题链专题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讲“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道理则不能拿文件念、按教材读。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就内容而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如果完全按照教材体系授课,学生会感到无聊甚至会觉得与中学阶段的历史是一样的。采用问题链专题教学法,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照本宣科、出现低头族的情况。问题链专题教学法坚持内容至上,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与教材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近而不同,离而不弃”。重难点来源于教材,结论与教材保持一致,但又做到了跳出教材章节目的制约,同时还能捕捉新鲜素材、注意到不同专业学生关注的历史及问题,并因地制宜地将其融入问题链中,以问过渡,以问启思。有利于将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二)有利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问题链专题教学法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课前,教师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任务,此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始体现;课中,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并把控课堂节奏,辅之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部分问题,此时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作用同时发挥;课后,教师根据课中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等布置相关作业,督促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等进一步解惑,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作用再次得到体现。问题链专题教学法就是要教师不仅教学生“学会”教材,更要“会学教材”,不仅向学生奉送真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真理的过程;学生不仅要参与课堂,而且要有效高质量参与,不仅获取书本知识,更要将这些知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三、高校思政课“问题链专题教学法”实施现状
(一)高校思政课“问题链专题教学法”运用成效
1.课堂有效互动得到改善
近年来对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相比过去传统课堂,如今思政课堂的形式丰富起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明显得到提升。课题组通过两轮的课堂实践、问卷调查等情况,发现课堂有效互动相较以往有明显改善。何为有效互动?课题组认为有效互动不仅仅是“动嘴”“动手”,更重要的是“动心”,高质量的互动才能启发学生心灵。一堂“热闹”的课堂不等于学生都在思考,同样,一堂“安静”的课堂不等于完全没思考。课题组认为,在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功效中,学生简单的回答“对”“是”“好”或者学生读读教材、划划教材就能参与的“互动”,意义有限。通过问题链专题教学,用一个个层层递进,由基础到提升的问题链,牢牢将学生的心“锁”在课堂里。课堂上愿意跟着教师一起思考,一起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与学生形成有效双向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2.考核方式出现多元化倾向
“问题链专题教学法”促使思政课程的考核方式向多元化倾斜,打破过去“末考过就行”“平时无所谓,末考冲一冲”的现象。毋庸置疑,改革考核方式是提升思政课效果的“辅助”手段。在“问题链专题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这就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成绩的积累。例如,在问题链专题教学法使用过程中,课前问题的设置需要学生参与其中、超星或雨课堂的资料需要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环环相扣的问题需要学生参与进去,课后的反思等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在平时”的思想,在成绩权重设置时,可以向这部分考核倾斜。一方面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各个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学在平时,收获在平时,收获感提升的同时也在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中实现了育人目的。
(二)高校思政课“问题链专题教学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践行问题链专题教学法,发现教学的整体性和层级性不突出,甚至出现断裂现象。首先表现在专题之间存在孤立现象。在思政课中实施该方法,专题是基础。使用专题不等于完全摆脱教材,尤其是教材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要有保障,专题之间应环环相扣。但在实施“问题链专题教学法”中发现,存在各个专题随时都可拿来授课,即不需要先学习了解前一个专题的内容。这实质上与教材体系相违背。如果将整本教材看作一道证明题,那么每个章节都是一个个“因”,最终得到“果”。专题亦如此,若各个专题之间彼此孤立,逻辑混乱,结论必然不是“顺理成章”,导致结论缺乏说服力。其次,“问题链”是核心。“问题链”应是一个个“真问题”构成的链条,而不是简单问题的堆积。真问题要求要敢于直面现实挑战,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敢于触碰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及焦点问题,学生思想中的疑惑问题,具备吸引力与启发性。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问题”很多,不能直接“拿来主义”。“一个好的‘问题链’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既能使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又能建构起合乎逻辑的整体知识框架;既能使整个课堂凸现重点,又能体现出严谨性和整体性”[4]
(三)高校思政课“问题链专题教学法”实施的着力点
首先,专题的选择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专题的设计不能随意性太强,脱离教材体系,不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问题链在选择设置时既要有明确的思想导向,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让问题链丧失政治属性,又要关注学生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阐释力度,使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价值;既要对专题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设置,讲清理论,历史事实及基本观点等内容,又要对问题链中的问题进行升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甄别力,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最后,问题的数量要适中,问题不易过多,链条不易太长。结合专题及学生兴趣,问题会非常多,导致链条冗长。思政课的课时都是有限的,若忽视这一点,链条可能出现营养价值不高、学生疲倦,教师疲乏等现象。因此在数量的设置上必须要符合学生、授课等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