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党建带团建 以“青春三带”赋能青年成长

2024-01-19团海宁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3年24期
关键词:海宁团组织

文 | 团海宁市委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团海宁市委坚持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以青年党员为核心,以团员青年为助手,凝聚青年力量守根护脉,有效提升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2023 年以来,海宁青年发展综合指数位列浙江省第七、嘉兴市第一,梨园社区被列入团中央“社区青春行动”实施社区名单,为嘉兴唯一,青年“汇智团”工作在浙江省共青团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承办省青联“科技之光青年讲堂”、青年志愿服务省级示范交流活动、新时代乡镇(街道)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论坛等省级活动,并分别在活动上作经验交流,党建带团建工作经验被列入《浙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和建设案例选编》。

思想领航“带”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诚信念

坚持“首课必学”,厚植初心之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党校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学习内容。实体化建设海宁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通过强化与市委党校及浙江财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链接联动,聘任一批专家学者担任青马导师。2023 年已分领域开展各类“青马工程”培训班10 场,轮训学员400 余人。

坚持“政治辅导”,传承理想之脉。探索建立直属团组织政治辅导员制度,由各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或分管团工作负责人担任团组织的政治辅导员,通过开展与学员谈心谈话、上团课、参加学习研讨、培养帮带青年宣讲志愿者等“九个一”活动,为广大青年和团干部教方法、教措施、教经验。2023 年以来,34 个直属团组织开展各类政治辅导活动56场次。同时,聘任青年讲师10 名,培育青年宣讲志愿者139 名,推动团员青年明责于心、知责于行。

坚持“全员参学”,锻铸信仰之魂。围绕全员学、全面学、全时学,建立“青年大学习”常态学习机制,积极推动团员及35 周岁以下的青年党员参与学习,全年累计参与学习50 余万人次,学习率位列嘉兴第一。组建青年学习小组,实施“潮青向党”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工程,联合开展“青享·学思荟”风采大赛等活动130 余场,覆盖青年17 万人次,形成“团干带头学、团员跟进学、青年广泛学”的良好局面。

改革创新“带”夯实“固基本、强基层”的组织根基

建立一体化育人新机制。建立党、团、队衔接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机制,实现党、团、队一体化育人。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建带团建的实施意见》,实现28 周岁以下青年100%经团组织推优入党。加强团教协作,提升团员先进性和政治性,实施积分入团,推出“红船团课”等特色课程,实现中学团校全覆盖,2023 年以来新发展团员1131 名。履行党赋予共青团“全团带队”的职责,2023 年新发展少先队员10972 名,着力增强少先队员的身份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图 | 组织青年学习小组活动

推动一体化覆盖新进展。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的原则,在加强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学校、镇(街道)等传统领域团组织覆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领域团组织密度。针对非公企业生产特性和青年职工的实际需求,组建涵盖传统工业企业、街舞工作室、动漫产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非公企业团组织634 家,近两年年均增长超过 100%,以青工技能比武、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岗等形式举行各类活动100 余场,2023年以来培育全国青年文明号1 个,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1 名,选树嘉兴青年工匠150 名、海宁青年工匠近500 名,引导企业青年在比学赶超中提能力、增干劲、促发展。

打造一体化阵地新支撑。积极推动基层党团组织阵地共建共享,实现镇级示范性“青年之家”全覆盖。深入实施“潮青领想圈”项目,打造枢纽型“青年之家”,以“月度轮值”机制探索区域化团建抱团模式。全力推进镇级青少年宫建设,2023年以来两个乡镇分宫招生6700 余人次,开设班级628 个,持续突出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各类培训项目收费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市场价格的60%以内,每年发放“共同富裕”校外教育券100 万元。

服务发展“带”彰显“育新人、创新业”的担当作为

打造青年引才先锋队。坚持为中心大局集聚人才、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舞台。探索高校毕业生村社联系机制,持续优化“青才共富”“引才大使”“爱心返乡月”等工作载体,创新实施“潮就业”青年人才就业双向促进项目,组建青年人才就业公益推介队。持续做好全国大学生“返家乡”试点工作,2023 年面向返乡大学生推出870 余个带薪实践岗位,大幅提升海宁籍在校大学生对海宁的了解度。联合多部门举办青年创业创新活动20 余场次,组织30 余家青创企业参会参赛,开展人才引荐220余人次、部门协调会19 场次,着力为“青企”聚“青才”牵线搭桥、为“青才”发挥作用提供舞台。

搭建青年服务新平台。建设“青爱的宁”海宁市青年交友联谊平台,在景点、商场、人才公寓等推进全域联谊阵地18 处,并结合红色教育、共同富裕、山海协作等元素,在嘉兴开辟首个单身青年职工“青春专线”,组织开展青年联谊活动60 余场,青年参与超4000 人次。创新开展“青年发展型社区”试点建设工作,在全市遴选10 个社区作为首批试点,引领潮城青年在社区生活中增强共建意识、发挥青年才智。扩面提质“青心系蓓蕾”服务,为16 所试点学校提供托管课程6450 节次,累计服务青少年7 万余人次,着力解决新居民子女等困难青年子女的课后托管难题。联合多部门开展“青心润潮童”青少年心理法治服务项目,开展服务活动3次,覆盖青少年3500 余人次,切实做好青年服务,提高青年贡献度,增强青年获得感。

培养青年干部生力军。创新出台《团干部目标管理实施方法》,细化任期目标,优化考评机制,实行团干部大局贡献度、工作完成度、青年满意度、社会认可度“四度”考评。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海宁市年轻干部争锋竞赛活动,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进一步培养锻炼青年人才。开展“青年汇智团”工作,汇聚青年智慧,分6 个专委会开展调研,以青年干部为主导,带动社会青年参与,每年形成调研报告12 篇,并同步开展青年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为海宁城市建设和青年发展建言献策。

猜你喜欢

海宁团组织
刘海宁作品(一)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探究通过基层团组织提升青工工作状态的方法
天下奇观海宁潮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海宁声音
海宁:“蝶变”经编新未来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