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地方史课程的开发应用
2024-01-19付萍
作者简介:付萍,葫芦岛市绥中县利伟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葫芦岛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新考改下的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绥中县地方史”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50322。
摘要:在新高考选科要求下,历史学科作为“2选1”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备受重视。地方史课程的开发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研究地方史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并将其纳入到校本课程当中,能够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有助于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进一步实现。
关键词:地方史;核心素养;校本课程;课程开发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科作为“2选1”中的一个重要选择,被许多学生和家长所关注,历史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和开发校本课程的角度出发,以保护地方文化历史遗产为重点,立足于展现家乡美的地方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地方史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是历史学科本土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打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特色的地方史校本课程,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可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历史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地方史课程开发的意义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上,即学生不再局限于文、理学科方面的单一选择。作为备选科目的历史学科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其对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的记录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深入探究。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将其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地方的历史沿革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理念与知识体系。笔者认为,地方史课程的开发应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首先,地方史课程的开发过程会引发师生之间的角色变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角色不再像过去那样刻板鲜明,而是能够打成一片,互帮互助,教学相长,让教师能够站在更多新的角度去开展教学。当教师进行地方史课程開发工作时,他们需要离开讲台,和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此刻,他们的角色正在慢慢地从一个传递知识的人转向一个推动学生成长的人。教师从过去的简单传授知识转变为现在的关心学生综合成长,能够以欣赏的视角来理解学生,致力于在日常教学中形成一种全新的、公正的、公平的师生关系。
其次,通过地方史课程的开发,教师能够成为继续教育的学习者。在进行地方史的讲解与研究时,部分教师开始意识到自身知识结构与教学技巧的欠缺,并且将这种压力转化为驱动力,激起了教师持续深造、提升个人素质的欲望。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获取与地方史课程相关的信息;同时,广泛阅读各种历史专业图书、杂志,进一步夯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提升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从地方史中挖掘历史材料,教师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再次,通过对地方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教师的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意识逐步提升。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单独承担一个主题的授课任务,与其他教师交流较少。然而,在进行地方史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时,课题研究的主题可能包含其他学科的知识,需要历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通力合作。
在信息化时代,想要进步就要做到资源共享与吸收借鉴。在历史教学中,地方史课程的应用可以被广泛推广到其他学科,例如物理、化学、地理、音乐、美术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靠一位教师很难完成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因此,地方史课程的开发不仅将各个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也会把各种专业的教师联系在一起,能够增进同事间的关系,让教师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最后,地方史的研究不仅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积极作用,也会带动地方城区的发展,对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地方史课程开发的内容
地方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它体现着某一地域古往今来人们的活动轨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受到课程容量的限制,教师要有选择地、适当选取部分内容融入校本教材中。
首先,教师可以开发研究地方史的民间元素和生活化的内容,以及新高考背景下地方史融入校本教材的实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筛选出能选入教材的地方史内容,以丰富历史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研究地方史的历史遗存,由近及远地探究本地区人类活动的轨迹,了解当地的人文、经济发展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可以研究地方历史文化、了解名人轶事,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丰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认识、宣传、弘扬和传承。
三、地方史课程开发的原则
教师需要明晰,历史的研究“深”是基石,“新”是生命,不妄下定论是基本原则。在调查研究学习中,教师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笔者关注到一个问题:在《汉书·地理志》当中提到的“碣石”是否与“掲石”是同一处?如果是,为何写法不同?如不是,其中究竟有什么玄机?
笔者请教了相关的专家,亲自考察了相关遗址,查阅了相关的史料古籍,发现书中的“碣石”和“掲石”并不是一处,“掲石”的“掲”是举的意思,其景观巨石是托举在山顶的;“碣石”则离渤海有段距离,是指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教师在地方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时刻尊重客观的历史事实,不妄下定论,每一个成果都力求小心求证。
地方史课程开发应用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以及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因而研究内容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
在了解绥中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感受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绥中地区位于雄关之外,渤海之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丰富的历史遗迹记录着前辈们的生活、文化和历史。根据绥中地区出土的遗址显示,它们都体现了红山文明的独有风貌,是红山文明的标志性部分。
绥中地区位于辽西走廊的西南部,文化风格独特,这里汇聚了众多的民族,他们相互交融、共同进步,共同塑造了辉煌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评价能力。
研究地方史也是为了弘扬地方文化,保护地方文物及历史遗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里的居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富有本土特色的习俗,这些习俗世代相传。教师应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的发展需求,从教育教学角度积极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史是历史的一部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地方史课程的研究目标就是推广本地区文化,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育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地方史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
地方史课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要根据参与教师和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协作,其具体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课题的准备和资料收集
教师要组成科研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可以面向社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工作,了解当地居民、学生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情况;同时也可以采访部分学生对历史文化中哪些部分比较感兴趣;可以借鉴以往其他地区地方史课程的科研经验,还可前往当地历史博物馆收集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组建科研小组的方式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小组成员共享资料,从政治、地理、经济、文化、旅游等多个角度出发,将传统手段与网络信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多途径多角度地收集第一手资料。
(二)提炼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地方史内容
在这一阶段,教师带领学生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大会交流等形式,明确研究的内容中哪些是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哪些研究成果对学生具有启发和教育作用。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历史名胜古迹、历史名人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建立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培养家国情怀,可以通过这部内容的学习与掌握有效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地方史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在进行研究时,需要积极地尝试、沟通、反思,这样才能保证历史研究的科学性、有序性与全面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遵循以史实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强调历史观点与史实之间的关联,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保证历史观点是根据特定的史实推导出来的。在研究结论阶段,教师需要注意课堂评估的公平与合理,指导学生正确解读历史,站在科学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及其角色进行评估。
(四)总结研究成果
教師应把在研究过程中的实际收获和心得体会融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之间要通过互相听课、评课来实现科研成果的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自觉运用、自觉体验。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学习和研讨交流,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提升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方史课程的开发应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方军.校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3(12).
[2]郑宁.历史教学和地方史资源的结合:校本课程设计之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5).
[3]王强.利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
[4]张琨.哈尔滨地方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5]刘文莲.地方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J].中学时代,2014(22).
(责任编辑:赵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