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直播报道

2024-01-19◎王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5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突发事件受众

◎王 震

(安阳市融媒体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当前媒体大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相关电视媒体需要应对新的挑战,尽可能建设全媒体中心,优化发展路径,满足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指引电视媒体发展方向。当前为了满足突发事件直播报道的需求,相关电视媒体还需开发自己的媒介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还可采取滚动播报的方式进行直播报道,从而发挥出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无论是在结构方面,还是传播力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对于突发事件报道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基于此,电视媒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自身各个方面进行创新,以期增强电视媒体突发事件直播报道的有效性。

一、突发事件的特点

结合国际危机管理专家的分析,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全国或者部分地区出现的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秩序等易对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和损害的事件。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并且对于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快速制定应对策略[1]。突发事件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不可预测

突发事件可能是人为造成的,比如说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同时突发事件也有可能是自然环境造成的。比如,地震、泥石流等。此类事件一般都是突然发生,所以在其发生前不会出现任何征兆,更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恐慌,或者不实信息的流传。因此,突发事件具备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不可预测性。

(二)时间紧迫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决策部门需要快速采取应急措施,制定应急处理方案,保证处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联合多个部门进行联动处理,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处理,因为最佳时间可以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后果和损失。

(三)影响范围广

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大,可能会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除此之外,影响的时间与普通事件相比较长,事件在发生后的长时间内,人们的心理会因为突发事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在短期内不对其进行处理,还容易造成恐慌和后续信息失真的现象,因此影响范围广,尤其针对后期工作影响较大。

二、电视媒体突发事件直播报道的特点

(一)传播与观看的共时性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媒体素养逐步优化,受众对媒体信息内容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取与实时新闻相关内容并进行分析,还希望可以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结合趋势和结果予以零距离关注。因此,电视媒体报道的内容应该满足受众的需要,并且还需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因此,记者应该在电视直播中结合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采写,再对其进行编辑。在播出后,受众观看获取信息的时间可以与播出时间达成同步,以此缩短信息传输的时空距离,尽可能保证零距离。受众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观看不同时空的新闻内容,才可满足电视新闻直播的需求。

比如,我国在地震报道中,第一时间传输了新闻事件,新闻事件的传输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一线记者接到相关通知就应该立即开展一系列的调查和跟访,帮助受众第一时间掌握突发事件的具体事项和走向,后续在记者引导下对事件的过程进行明确,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保证受众可以对突发事件持续关注,同时电视媒体的作用也可得到有效发挥[2]。

(二)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内容需要保证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身为新闻记者需要在第一现场结合事件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其中还需要包括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此呈现最为原始的新闻内容,将新闻立体化地传输给受众。电视媒体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应该达成同步的需求,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尽可能让其保持完整性。电视新媒体直播应该站在全方位和立体化的角度对现场事件进行分析,结合受众看到的现场具体情况,播报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站在电视媒体直播突发事件的角度,还需对语言进行有效提炼,尽可能保证语言的精练,编辑方面也需对粗糙内容进行处理,使新闻更加真实,以原生态的状态呈现突发事件新闻事态,此过程需要坚持新闻信息内容的权威性,才可提升整体的可信度,保证受众可以对突发事件有客观性的掌握。

(三)过程和结果的不可预见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接收各类信息时,对于信息的完整性有期待感,所以特别关注突发事件,并且还会对完整性进行挖掘,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求知度较高,因此,对事物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更加期待事件的真实度。电视新媒体突发事件直播工作可以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新闻事件可能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可以直播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针对发展趋势、结果和各类具有不可预见性的内容进行分析。电视直播更能将突发事件的过程以完整的状态进行传输,但是过程和结果不可预估,因此具备不可预见性。针对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事件过程和结果的不可预知性是激发受众对其探索的关键,因此直播更能激发受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还可结合事态的发展变化,充分调动受众的情绪。

三、电视媒体突发事件直播报道的策略

(一)启动全媒体联动播报机制

在2015 年,我国某地区出现了强台风的正面袭击。当日电视媒体召开了全媒体中心会议,其中包括电视媒体多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有关部门负责人需要做好强台风报道的部署,明确突发事件应对措施。随后,电视媒体启动了全媒体联动播报机制,电视媒体的多名记者快速到达相关地点进行现场播报,现场播报使用了文字和图片实时播报的方式,并且还将各类信息直接输入全媒体中心,将其编辑成为播报内容逐一播报[3]。

在强台风影响下,第二天中午当地突然停水停电,更造成了网络信号的不稳定。在此状态下,电视媒体需要克服困难,对突发事件进行持续直播报道。对于一线记者而言,需要收集更多的图文和信息内容,针对台风路线进行实时播报,同时还需站在一线的角度报道自身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场场面、台风登陆后当地的灾情,后期抗风救灾等相关信息内容。在实时报道中,电视媒体将突发事件新闻内容投放到微信公众号,让全国人民了解此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后续在实时播报中,台风信息以滚动播报的形式进行播报,以此稳定人民群众的情绪。

在台风突发事件播报中,电视媒体在微信公众号中针对这一事件安排了17 000 字和70 张图片,同时安排了5 个视频,在滚动播报中,使群众对此突发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稳定了群众的心理。台风属于突发事件的一种,同时具有一定的灾害性,因此需要进行实时播报,才可稳定社会。

(二)反应迅速,抢占报道先机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友可以利用手机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拍照或拍摄,这也是一种记录事件发展的过程,更对其进行传播。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方面,新闻资讯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因此需要发挥出权威性,才可保证抢占先机,让电视媒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4]。

比如,某地区的一个乡镇医院中发生了斗殴事件。在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记者需要结合信息资料进行采访,相关部门还需对此类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核实,后续对某地区乡镇医院中出现的现场斗殴事件视频进行收集,并且将各类稿件和视频加以分析,将其传送至全媒体中心,在全媒体中心进行素材剪辑和编辑。在完成编辑工作后,安排在APP 中发布今天的突发事件。该报道在发出后群众不仅了解了其具体发展过程,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转发。当晚,全媒体编辑在稿件被发送至微信公众号后,稿件阅读量又开始持续增加,在朋友圈中也出现了关于突发事件的各类新闻视频和信息内容。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两个小时,电视媒体对其进行独家报道,在报道后,几个小时内阅读量可以达到几十万,第二天上午阅读量则可以突破前一天的两倍,评论也在逐渐上涨。后续在相关媒体中,信息内容也被多个省级媒体大量使用,不仅抢占了第一落脚点,更成为了第一发声人,突发事件需要保证话语权,还需牢牢把握先机,推进相关报道的落实。

(三)及时辟谣,掌握舆论主导权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所接收的信息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无论是任何新闻还是舆论信息,其传播速度都在逐渐加快,从而为谣言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谣言的传播速度也在加快。我们所能看到的无论是微信群还是电视媒体,偶尔会出现一些与儿童丢失和自然灾害有关的信息,但是由于此类事件很多不是第一手资源,因此在后期容易出现出真假混杂的情况,在经新媒体、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酵后,各类不属实信息都可以影响网友的视听,在信息不断混淆后很多消息的真假更不能有效被证实。因此,电视媒体需要站在全媒体的角度,对各类信息的真伪进行分析,同时记者还需核实信息内容,尽可能规避虚假信息,以此体现出电视媒体的责任感,让电视媒体呈现出自身的权威性,掌握舆论的主导权。

比如,在某地区的一家宾馆突发意外事件,微博和微信上传播视频和信息内容容易引发不适。此信息被传播后,被网友广泛关注,电视媒体记者应该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核实视频信息的准确性,分析出信息的真假。在警方对视频信息进行核实后,发现某地区宾馆发生的杀人事件存在不属实的情况,网友在传播视频过程中还出现了旧视频与突发事件视频拼凑的情况。因此,电视媒体需要对网络传播的杀人视频进行辟谣,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规避社会舆论对群众造成的恐慌,最终正确引导舆论。

为了提高辟谣的有效性,电视媒体需联合其他多家媒体进行辟谣。因此,电视媒体还需整合自身的社会资源,结合社会资源推进多个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动,在结合新媒体的支持,保证全媒体之间的联动,结合社会重点信息内容,发出具有权威性的声音,保证有效辟谣。对于谣言处置机制方面也需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发生不良舆论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发声,杜绝网络谣言扩散,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心理学者认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的思想和感情会产生变化,甚至还会出现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情感,最终形成情绪化的现象,使集体出现不良情绪,最终导致社会人群出现失去自控力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很多信息对群众具有暗示性作用,并且群众也接受了暗示性信息。基于此,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电视媒体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群众施加影响,保证可以向群众传播正确的信息内容,使用有效的传播方法对信息内容进行搜集,在不断搜集后针对群众的意见和需求进行整合处理。信息内容需要保证深入,才可为后续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后续还需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对各个部门所采取的行动进行解释,为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做好媒体形象塑造及公众心理抚慰工作

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只有做好媒体形象塑造和公众心理抚慰,民心才可稳定,社会秩序才可得恢复。对于新媒体时代而言,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才可发挥出新媒体的功能,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可以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正确的思想和有效的行为才可对信息作出充分分析,宣传部门也需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大解决措施的影响力度,推进总结工作,对人民群众进行心理抚慰。除此之外,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心理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可能产生恐惧或者焦虑的心理,因此,电视媒体也需做好公众心理抚慰工作。社会需要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促使媒体对其进行有效传播,站在群众接受角度分析突发事件,利用自身职责推进公众工作,将公众从恐惧中解脱出来,才可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5]。

四、结语

综上所述,重大突发事件在发生后,形成了覆盖面大、影响力广、关注度高的特点,因此各类媒体都需重视抢占先机,站在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对其进行报道。在报道过程中需要保证突发事件呈现出客观性,以此对来龙去脉进行阐述,才可保证突发事件的有效报道。此外,也需预防非主流的媒体进行虚假、不实报道,保证突发事件的有效传播。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报道也应该发挥出喉舌作用,重视群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尊重群众的感受,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多个环节的互动,才可发挥出新媒体的作用。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突发事件受众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创新与完善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