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研究
2024-01-18肖小燕
肖小燕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的需求,而社会养老服務体系还不完善。为了解决农村养老困境,文章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参与和互助合作的农村“互助养老”策略,分析了该策略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农村“互助养老”策略能够有效地调动社区资源,增强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和社会支持网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该策略在制度保障、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实现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养老;互助养老;社区参与;信阳市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1-0139-04 中国图书分类号:D669.6 文章标识码:A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0亿,占总人口的19.8%。预计到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6亿,占总人口的25%,其中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7亿,占总人口的12%。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城镇化进程和外出务工潮的影响,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这些老人缺乏家庭照料和经济来源,生活贫困和内心孤独,身心健康状况堪忧。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制度薄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专业养老机构稀缺等原因,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2]。
1 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内涵和特点
农村“互助养老”策略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社区组织的引导和协调,促进农村老年人之间、老年人与其他社区成员之间、不同社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服务,形成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的养老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互助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1.1 以社区为基础
社区是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主要载体和平台,是农村老年人生活的最小单元和最直接的环境。社区组织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活动,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监督等服务,促进社区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增强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1.2 以互助为原则
互助是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农村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互助体现了一种平等、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既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又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通过互助,农村老年人可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相互支持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1.3 以参与为手段
参与是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是实现农村老年人主体地位和权利的有效方式。参与包括农村老年人对自己养老问题的认识、表达、决策、执行、评估等各个环节,也包括他们对社区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参与、贡献等各个方面。通过参与,农村老年人可以增强自己的养老能力和责任感,也可以促进社区民主化和公民化[3]。
2 信阳市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做法和效果
信阳市是河南省南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下辖2个区、8个县和羊山新区,总面积1.89万km2,截至2022年末,信阳市常住人口616.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456.5万人,占总人口的74%。信阳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大市。根据信阳市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6.6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9.1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97.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6%,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0‰;死亡人口5.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30‰;自然减少人口1.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60‰。这些数据说明,信阳市农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农村养老问题十分突出。
2.1 “互助养老”策略做法
为了应对农村养老问题,信阳市在2019年开始实施了一项名为“互助养老·幸福家园”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策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和社会支持网络,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1.1 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组织
在推动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实践中,信阳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组织是该策略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信阳市倡导和支持农村老年人在社区内组织起各种形式的“互助养老”组织,如互助小组、互助协会、互助基金会等,以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为基本原则。“互助养老”组织的创建,起始于农村老年人的自愿参与和社区的支持。这些组织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章程,通过选举产生了领导,设立了账户,征收了会费,并且开展了各种活动。信阳市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组织和参与的平台,使得他们能够在养老过程中得到相互的帮助和支持。随着互助养老组织的逐渐成立和发展,信阳市的农村社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社区为基础,以互助为原则的养老服务体系[5]。目前,信阳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3 000多个农村“互助养老”组织,覆盖了10万多名农村老年人。这不仅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社会环境,也为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组织,信阳市成功地整合了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同时,这种以社区为基础,以互助为原则的养老服务模式,也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参与社区事务、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1.2 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活动
在信阳市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过程中,開展农村“互助养老”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此项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组织和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信阳市通过引导和支持农村“互助养老”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互助养老”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文体娱乐、健康保健、生活照料、法律援助、心理辅导和志愿服务等。文体娱乐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同时也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健康保健活动则旨在增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通过各种健康讲座和体检活动,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生活照料活动则关注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通过提供生活照料和家庭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法律援助和心理辅导活动则旨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心理支持。法律援助活动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帮助他们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心理辅导活动则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弘扬了互助合作的社区文化,同时也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参与社区事务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农村“互助养老”活动不仅仅限于线下的组织和服务,也包括线上的交流和学习。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农村老年人能够参与到更广泛、更多元化的社交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突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选择。信阳市已经成功地开展了5 000多项农村“互助养老”活动,惠及了20万多名农村老年人。这些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社区资源,增强了农村老年人的互助合作精神和社区参与意识,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有力的社会支持。同时,这种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增进相互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互助养老”活动,也为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实践经验,为农村老年人创造了一个更加幸福、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6]。
2.1.3 加强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
在信阳市的农村“互助养老”策略实施过程中,加强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主要关注于通过协调和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完善和优化各种类型的“互助养老”设施,以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环境。为了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养老服务需求,信阳市着重于统筹推进了一系列“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包括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室、医疗室、餐厅和洗浴室等,旨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便利、温馨的生活和社交环境。在活动室中,老年人可以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和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打牌、下棋等,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7]。在图书室中,他们可以阅读各种书籍和杂志,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和阅读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在健身室中,他们可以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和健康保健活动,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在医疗室中,他们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以提升自己的健康知晓度,获得及时便捷的医疗救治服务。在餐厅和洗浴室中,他们可以享受到便利和舒适的餐饮和卫生服务,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些“互助养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不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也包括社区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信阳市通过公共或私人、免费或收费、自营或合作等多种模式,运营和管理这些设施,以确保他们能够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持续、高质量、多元化的服务。同时,信阳市也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和推广活动,提升了“互助养老”设施使用率,增强了社区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信阳市已经成功地建设和改造了1 000多个农村“互助养老”设施,服务了30万多名农村老年人。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有效地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和社区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1.4 提供农村“互助养老”培训
在信阳市的农村“互助养老”策略实施中,提供农村“互助养老”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该环节主要侧重于通过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互助养老”培训,提高农村老年人和社区组织的养老服务能力和素质,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领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信阳市定期组织和开展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互助养老”培训。这些培训涵盖了组织管理、活动策划、服务技能、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农村老年人和社区组织能够得到系统、全面、实用的知识和技能[8]。通过这些培训,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也可以提高他们对自身养老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增强他们对社区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这些培训的组织和实施,采取了集中或分散、理论或实践、线上或线下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对象和内容的需求。信阳市通过充分利用社区组织的资源和网络,发挥社区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这些培训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和推广,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信阳市也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和评估活动,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和社区组织对“互助养老”培训的认识和满意度,增强了他们的培训意愿和培训效果。通过努力,信阳市已经成功地提供了2 000多场农村“互助养老”培训,培养了40万多名农村“互助养老”人才。这些培训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不仅为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和保障。同时,这些培训的成功举办,也为其他地区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示范,为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作出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
2.2 “互助养老”策略效果
信阳市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根据信阳市社会科学院在2022年对全市范围内的3 000名农村老年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明显高于未参与的老年人。具体来说,参与者的生活满意度为82.3%,高于未参与者的68.5%;参与者的社会支持度为79.6%,高于未参与者的65.4%;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度为76.8%,高于未参与者的62.3%;参与者的自我养老能力为74.2%,高于未参与者的59.1%。这些数据说明,信阳市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策略,有效地调动了社区资源,增强了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和社会支持网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信阳市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策略启示与思考
3.1 健全“互助养老”制度保障
目前,信阳市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导致该策略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同时,信阳市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导致该策略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因此,建议信阳市尽快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目标、原则、内容、标准、责任等方面,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3.2 加大“互助养老”资金投入
资金在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策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直接影响了信阳市农村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限制了服务范围和深度。首先,资金短缺导致养老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面临困难。例如,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室等关键设施的建设和升级需要稳定的资金输入,而资金不足可能导致这些设施的缺失或功能不全。其次,资金限制也影响了老年人培训和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发展。有效的培训项目需要资金支持,用于支付讲师费用、购买教学材料和设备。资金短缺意味着无法提供足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进而影响了养老服务质量。此外,资金不足还限制了社区活动的多样性和频率。社区活动,如健康讲座、文化娱乐活动和心理辅导,不仅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还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然而,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3.3 加强“互助养老”培训体系建设
在信阳市推行的农村“互助养老”策略中,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成了一个显著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和训练有素的人员。缺乏专业人才意味着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可能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包括健康照护、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支持等。专业养老服務人员的培养需要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支持。然而,在信阳市,这样的培训体系不够健全、覆盖范围有限。这导致了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9]。另一个问题是,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缺乏全面系统的培训。养老服务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还涉及心理健康支持、急救技能、疾病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没有经过充分培训的服务人员难以应对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此外,对于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而言,也需要参加养老业务培训,他们在提供养老服务时同样需要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养老服务领域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更新,培训体系需要不断调整升级,以期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互助养老”资源。
4 结束语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农村养老困境,文章提出并探索了农村“互助养老”这一策略,以信阳市为例分析了该策略的实施效果。这一策略有效调动社区资源,增强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和社会支持网络。展望未来,这一策略需要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拓宽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以更好地适应农村养老需求,实现农村养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未来可考虑将“互助养老”与信息技术、社区文化等结合,创新农村养老模式,推动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2-28)[2023-02-28].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28_1919011.html?eqid=a33d23500000415c00000003642fe3df.
[2]霍玉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04):79-81.
[3]张舒影,李明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研究现状及展望[J].河南农业,2022,(27):49-50+54.
[4]信阳统计信息网.2022年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4-12)[2023-04-12].http://tjj.xinyang.gov.cn/www/tjzl/tjgb/2023/0412/27046.html.
[5]杨鑫馨,陈汝佳,袁嘉颖.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2):228-229.
[6]李娟,马彐威.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及其优化研究[J].甘肃农业,2022,(12):73-77.
[7]武钊锐.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地区互助养老模式的路径探究[J].村委主任,2022,(08):133-135.
[8]安雅梦,邸腾森,王妍妍,等.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21,36(11):94-98.
[9]钟丽红.对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问题的思考[J].西部财会,2022,(0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