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乡村建设:重要意义与发展路径

2024-01-18李哨清潘九恒

村委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数字乡村乡村建设数字技术

李哨清 潘九恒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数字乡村则是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依托。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为进一步释放数字化红利,还需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加快数字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改善外部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基于此,文章拟从宏观视角下研究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发展路径,把握数字乡村建设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数字技术;乡村振兴;数字乡村;乡村建设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1-003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F49       文章标识码:A

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新起点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乡村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举措。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中国由“大国”向“强国”的关键转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学界对数字乡村的内涵、数字乡村建设问题、数字乡村建设路径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实证和政策三个层面。理论层面研究主要围绕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层逻辑、功能价值和分析框架等展开论述。具体而言:一是从技术进步、深化改革和利益均衡三个层面探讨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层逻辑构成[1];二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价值取向更强调“应用”和“包容”[2];三是在明确内涵和对象目标的基础上,构建总体性分析框架[3]。实证层面研究主要包括对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水平进行测评[4]、探讨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效应[5]等方面。政策层面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比较分析发达国家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6];二是指出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梗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7]。

2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数字技术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数字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经济效率,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今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数字化潮流席卷全球,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变革带来了巨大机遇。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1   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数字乡村建设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全新的手段。一是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兴旺。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将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乡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全方位数字化,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技术赋能生态宜居。将数字技术运用到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村民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有效避免乡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营造出宜产宜业宜居的乡村环境。三是数字技术赋能乡风文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一方面可以向本地村民宣传农业技术知识、依法治国理念等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AR等数字技术向外界宣传一些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四是数字技术赋能治理有效。乡村人口分散、流动人口数量多一直以来都是乡村治理的难题,而随着智能手机在乡村的普及,利用数字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实现乡村治理主体、治理要素的整合,大数据的强大分析能力可以有效预测乡村发展中可能的风险。五是数字技术赋能生活富裕。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将数字技术融入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可以帮助农民有效掌握农产品供需变化,避免农产品生产短缺或过剩的问题。利用直播电商的营销方式,拓宽消费宽度,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让农产品要卖得出、卖得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打破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荣。一是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搭建城乡“数字桥梁”,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和红利释放。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地区仍一定程度存在交通不便、位置荒僻、设施陈旧以及居民散居等困局,加强数字乡村、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使得两者流动的边界逐渐模糊,促进城乡关键信息要素的交互共享,从而破除城乡要素流动障碍,促进城乡要素合理双向流动和要素红利释放。二是数字乡村建设可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创新力。数字科技赋能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够通过要素的集聚、技术的渗透、机制的创新等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农村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动能,提升城乡产业布局的平衡性、协调性和生态化水平。三是数字乡村建设可以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布局,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最突出表现,要在汇聚城乡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将公众参与行为纳入匹配技术应用与居民需求的空间中,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全面、优质、高效、多样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2.3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数字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论述,为数字中国建设把舵定向、擘畫未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数字中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8]。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9]当前,数字中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短板不容忽视。我国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农业产业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仍然较低。整体而言,数字乡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继续将数字中国战略向纵深推进离不开在数字乡村建设上下功夫。《规划》指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将为数字中国建设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支撑。

3   数字乡村建设的困境和挑战

一是城乡“数字鸿沟”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传输速度和数据获取能力都低于城市地区,无法满足新一代数字技术的需求,城乡数字鸿沟的问题仍然严峻不容小觑。同时,由于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信息服务平台和运营维护供给滞后。

二是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不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和农民职业群体数字素养缺乏的问题尤为突出。从城乡居民数字素养得分来看,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平均得分仅有35.1分(满分100分),比城市居民低了37.5%[10]。此外,由于留守乡村的多为老人、小孩等当地村民,这一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难以达到数字技术的使用门槛,很容易出现数字乡村建设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三是基础技术研究待加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数字农业领域方面的基础技术研究还比较落后。具体而言,首先,我国面向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发展尚未成熟。其次,我国在数字农业领域的科研成果数量逐年提高,然而当中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则较少。最后,农业领域数据采集机制欠缺,对数据的深加工处理不足。

4   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8]。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數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和挑战,应当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加快数字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改善外部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4.1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环境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根基所在,它承载着数据的流动,决定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效果。为此,要夯实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数字环境。一是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数字化的发展需要高速、稳定的宽带网络覆盖。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的投入,包括5G 基站、物联网、千兆光网等。同时还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通过政策补贴等方式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分担政府财政压力。二是开发“软件平台”,完善数字信息服务供给。针对农村居民的具体需求和问题,搭建“软件平台”,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例如,教育和医疗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地区的短板,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建立远程教育平台,提供在线教育资源和课程,农村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三是搭建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可以集成乡村各个领域的数据资源,包括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等。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流动,避免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

4.2   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激发主体建设动力

随着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改善,城乡“硬件”方面存在的“数字鸿沟”正在逐步缩小,新时代数字素养差距将逐渐成为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的主要矛盾。因此,要注重加强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培训,提高其数字乡村建设参与度。一是普及数字技能,培养“数字农民”。一方面,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在数字乡村使用主体中处于弱势地位薄弱环节,要进行基础性的培训;另一方面,针对生产经营的主体,要重点开展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专业型数字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基层干部数字技能培训。数字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基层干部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推动和引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三是构建农民数字社区,利用数字技术交往增强居民间的交流互鉴。通过创建在线平台或社交媒体群组的方式,鼓励农民在数字领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成就和创新,共同学习和成长。

4.3   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供给,提升乡村建设效率

技术创新是乡村产业和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必须加强涉农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着力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效率。一是加强数字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加大对数字技术的研究投入,重点突破农业农村领域的关键技术,如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二是完善数字技术的支撑平台。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高数据的获取、分析、利用效率。三是培育数字技术的创新主体。支持和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参与乡村数字技术创新供给,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形成多元化、协同化的创新生态。同时,激励和培养农民成为乡村数字技术创新供给的主体,提高农民的数字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增收致富。

5   结束语

乡村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在乡村。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乡村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沐浴数字化发展的春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变得越来越清晰。不过,数字乡村建设的未来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技术使用和技术效应上还会呈现其独特的问题和难点。因此,要善于将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与我国乡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数字技术造福广大群众,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李丽莉,曾亿武,郭红东.数字乡村建设:底层逻辑、实践误区与优化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23,457(01):77-92.

[2]霍鹏,肖荣美,马九杰.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层逻辑、功能价值与路径选择[J].改革,2022,346(12):57-65.

[3]武小龙.数字乡村治理何以可能:一个总体性的分析框架[J].电子政务,2022,234(06):37-48.

[4]朱红根,陈晖.中国数字乡村发展的水平测度、时空演变及推进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3(03):21-33.

[5]李本庆,周清香,岳宏志.数字乡村建设对产业兴旺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2,38(17):5-10.

[6]梅燕,鹿雨慧,毛丹灵.典型发达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总结与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03):58-68.

[7]文丰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现代化:重要性、梗阻及发展进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5):134-141+173.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9]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EB/OL].(2023-02-27)[2023-02-27].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7/content_5743484.htm.

[10]中国青年报.社科院报告:城乡居民数字素养差距达37.5%[EB/OL].(2021-03-12)[2023-03-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009235360794137&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数字乡村乡村建设数字技术
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析
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逻辑
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探究
以“数字乡村”战略统筹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