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2024-01-18吴荔红余慧榕
吴荔红,余慧榕
一、引言
过去20年,国际上关于幼小衔接的“构念”(construct)随着研究者理论视角的变迁而发生着演变,[1]从一开始将幼小衔接视为一次性、一蹴而就的事件转向将其视为长期的、多层次的、更复杂的过程,[2]再到将其视为延续性实践(continuity practices)。[3]我国学者李召存认为,迈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幼小衔接,不仅要着眼于帮助学前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的近景价值旨趣,还应追求儿童后继可持续发展的远景价值旨趣。[4]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5]。《指导意见》在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也提到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培养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
在国际上,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也被称作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或普通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6]关键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跨领域的、跨学科的、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7]“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提出。梅腾斯认为,关键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一直贯穿到职前和伴随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和培训之中。[8]一般地,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它们由于其普遍适用性而不易因科学技术进步而过时或被淘汰。[9]关键能力所关注的并不是一系列特殊或专门的技能和知识,而是注重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和共同活动的能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也强调“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10]。“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各阶段教育也需在各方面贯彻终身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终身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11]
幼儿园和小学在物理环境、生活作息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12]幼小衔接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儿童顺利跨越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差异坡度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13]基于这一考虑,在进行儿童入学准备时必然有所侧重,《指导意见》下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14]基于幼小衔接的近景和远景价值旨趣,即基本目的与长远目标,“关键能力”在儿童入学准备中被赋予新的定义。在本研究中,“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是指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入学准备应涉及的学习与发展能力,以及应着重培养的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素质与能力,区别于“学科核心能力”。[15]本研究尝试构建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指标体系,以此引导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培养儿童终身发展和入学所需的核心能力和必备素养,为帮助儿童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提供更系统、更明确的参考和指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关于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概念和结构、儿童入学准备的相关量表和指导性文件等,从理论层面建构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
(二)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也称专家调查法,本质上是一种匿名反馈函询法。[16]其大致流程是:征得专家对所要咨询的问题的意见,然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17]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效度检验,邀请了49位专家参与咨询,包括8名高校教师、31名幼儿园园长和10名骨干教师,专家构成及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专家组成员构成基本信息表
通过专家自评的方式对参与咨询专家的权威程度进行调查(量化表见表2)。专家权威程度通常由两个因素决定,即专家对指标做出判断的依据(Ca)和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Cs),计算公式:Cr=(Ca+Cs)/2。[18]统计结果显示,Cr≥0.9有27位,Cr值在0.8~0.9之间有19位,Cr值在0.7~0.8之间有3位,49位专家权威程度均值为0.87。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 ≥ 0.7即可接受,本研究的专家团队符合德尔菲法的研究要求。
表2 专家问卷评价等级、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量化表[19]
采用自编的《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基本维度建构专家咨询问卷》和《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作为建构基本维度和建构完整指标体系两个阶段的专家验证工具。每阶段发放两轮问卷,第一轮咨询获得专家的初步意见,在此基础上对维度或指标进行修订;第二轮咨询发放修订后的问卷,获得并整理第二轮反馈意见,形成优化后的基本维度或指标体系。问卷第一部分是专家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各维度或指标按重要程度进行等级评分,采用5级量表,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依次记为1~5分,第三部分是开放性问题。
(三)访谈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对教师(幼儿园和小学)和儿童(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进行访谈,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通过Nvivo11质性软件进行汇总与处理,并基于扎根理论对资料编码展开定性研究分析。
三、研究过程
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是指我们对儿童在与入学准备有关的能力方面较为系统的期望,是对儿童终身发展和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具有重要作用的各项素质与能力发展目标,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教育者在入学准备工作中全面、客观地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进一步支持其关键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参考霍力岩教授的研究,[20]采取自上而下的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研究过程主要由关键能力基本维度、核心指标、指标含义说明3个部分的建构以及各维度、指标相对权重的计算组成。
(一)确定基本维度
1.基本维度的理论构想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能力指“才能和办事的本领”。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21]有些心理学工作者把能力和智力看作同义词,我国林传鼎教授指出:“智力就是能力或智能。”[22]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20世纪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为每个人身上存在8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认识自然的智能。[23,24]关于关键能力的维度,梅腾斯提出关键能力包括基础能力、职业拓展性要素、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时代关联性要素;[25]我国《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4个关键能力;[26]《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和18个基本要点;[27]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提出了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五大关键领域,即身体与动作发展、社会与情绪发展、学习品质、语言发展、认知与基础知识。[28]
关于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维度,我国学者钱志亮和丁攀攀提出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与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品质、言语与语言能力是评估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最重要的8个方面,并由此制定《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量表》;[29]国外学者Niklas的两项研究调查了澳大利亚和德国教育工作者的看法,确定了对儿童入学准备起关键作用的17个儿童自身特征,[30]并与各国指导方针和官方文件中优先考虑的儿童入学准备特征相一致,[31]包括创造力和想象力(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精细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s)、动机(motivation)、语言技能(language skills)、基本识字和算术技能(basic literacy and numeracy skills)、自我认知能力(self-concept)、社会交往能力(social competence)、情绪管理及共情能力(emotional skills)、视觉/听觉感知(visual/auditory perception)、 独立性(independence)、 毅力(perseverance)、身体发育(physical development)、自信(self-confidence)、适应力(resilience)、大肌肉群运动技能(gross motor skills)、专注力/注意力(concentration/attention)。
国内外与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直接相关的文献较少,本研究在确定其基本维度方面还参考了与入学准备相关的综合性量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基于儿童发展或成熟理论视角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开始关注测量和筛查幼儿的入学准备技能或水平,形成了很多信效度良好的幼儿入学准备测评量表。[32]其中,最具代表性以及应用和改编较为广泛的综合性国际量表有早期发展量表(Early Development Instrument,EDI)[33]、国际发展和早期学习量表(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arly Learning Assessment,IDELA)[34]、早期技能和支持简明量表(Brief Early Skills and Support Index,BESSI)[35]等。EDI涵盖了身心健康、社会性、情绪成熟度、语言和认知发展、沟通技能和基本知识5个维度的入学准备评估,IDELA涵盖的维度包括动作发展、社会性与情绪发展、早期数学与问题解决、早期阅读与语言,BESSI涵盖日常生活技能、行为适应、语言和认知、家庭支持4个领域。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强调儿童在身体—动作准备、社会—情绪准备和学习准备中应涉及的基本学习与发展能力。“身体—动作准备”涉及运动能力,“社会—情绪准备”涉及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能力,“学习准备”涉及学习品质、早期数学能力、早期语言能力。据此,初步构建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基本维度,包括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能力、学习品质、早期数学能力、早期语言能力。基本维度的理论构想详见表3。
表3 基本维度的理论构想
2.基本维度的专家验证
本阶段采用《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基本维度建构专家咨询问卷》咨询专家对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基本维度的意见,第一轮共发放问卷49份,回收41份,回收率达83.7%,有效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为83.7%。
计算相关统计量显示(见表4),7项基本维度的重要性赋值均数M均大于4.50(5级量表的第90百分位数),满分率K均超过50%,差异系数CV基本在0.00~0.15之间,说明本轮专家组成员对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基本维度表示较一致的认同,因此,7项基本维度全部予以保留。
表4 第一轮专家意见结果——基本维度
此外,还有3位专家提出“自我评价能力在儿童入学准备中也很重要”。在开展第二轮专家问卷咨询中针对此建议,在基本维度中增加“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指儿童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能力、行为及表现的认识和判断。[45]在第二轮反馈中,有90.2%的专家同意增加“自我评价能力”维度,此维度M=4.51,K=56.1%,CV=0.131,故采纳专家组的意见,将“自我评价能力”纳入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基本维度中。
(二)建构核心指标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54名教师和182名儿童进行访谈,倾听教师和儿童对入学准备关键能力具体行为表现的描述,共收集到236份访谈记录及录音。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通过Nvivo11质性软件进行汇总与处理,并基于扎根理论对资料编码展开定性研究分析。据此,一方面归纳提炼出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核心指标和指标说明,另一方面佐证依据理论研究和专家验证共同确立的基本维度划分。
表5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表
借助Nvivo11质性软件,依据所获得的原始资料共建立了1056个代表教师和儿童观点的意义单元(参考点),再依据意义单元提炼出214个自由节点,将自由节点编码为 33个树状节点,并概括出8个核心类属。树状节点即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核心指标,核心类属即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的基本维度,核心类属的编码结果与基本维度的理论建构和专家验证结果吻合。例如,教师所描述的“要自己睡觉,独立睡觉”意义单元归结建立为“能够自主睡眠”自由节点,与“能够自主进食”等自由节点归纳概括为“基本自理”树状节点,并和“物品管理”“时间管理”等树状节点归类到“生活自理能力”核心类属。其他核心类属均遵循以上步骤进行提炼归纳,分析结果如下。
表6 核心类属与树状节点占参考点的百分比统计表
为了使幼儿园教师能够理解每个核心指标的具体所指,研究者仔细审阅了各指标下的多条行为表现(自由节点)并主要参考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46]、《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47]和《早期发展量表》(Early Development Instrument,EDI)[48]、《3~5岁发展连续表评价系统》(Developmental Continuum Assessment System for Ages 3 to 5)[49]等与儿童入学准备相关的国内外政策文本和评价工具,参考侯佳、郭燕[50]的评价内涵整理方法,梳理出对每个核心指标的概括性解释性说明文字即指标含义说明,最终形成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初步的指标体系,包括8个基本维度共33项核心指标及指标含义说明。下面以“学习品质”维度为例介绍核心指标与指标含义说明(见表7)。
表7 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学习品质
(三)修正验证指标体系
1.第一轮专家意见咨询
采用《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一)》咨询专家对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的意见,第一轮共发放问卷49份,回收49份,回收率达100%,有效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
计算相关统计量显示(见表8),33项核心指标中26项核心指标的M值大于4.50,5项核心指标的M值为4.47,只有“心理自我评价”和“社会自我评价”两项指标的M值为4.31和4.20。除上述两项指标,K值均超过50%,CV值均在0.00~0.20之间,说明本轮专家组成员对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表示较一致的认同,因此,33项核心指标全部予以保留,但仍需对某些指标及其含义说明做进一步修改。
表8 第一轮专家意见结果——指标体系
有15位专家对指标体系提出修改意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1)是否能独立学习也是学习品质的重要部分;(2)是否可以增加“抗挫折能力”;(3)“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的涵义并不相同,“情绪能力”维度中是否能增加“情绪表达”;(4)在“时间管理”指标的含义说明中能否增加儿童规划或安排个人时间的内容;(5)“心理自我评价”和“社会自我评价”两项指标的含义说明是否能聚焦或明晰一些词语的外显表现。
基于专家意见,进行如下修订:(1)在“学习品质”维度中增加“独立性”和“抗挫折能力”两项核心指标。(2)在“情绪能力”维度中增加“情绪表达”指标。(3)将“时间管理”的指标含义说明由原来“有初步的时间观念,能够按时作息,做事守时、不拖沓”修改为“有初步的时间观念,能够按时作息,做事守时、不拖沓;能够计划、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并有一定的执行能力”。(4)将“心理自我评价”的指标含义说明由原来“能够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特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修改为“能够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己的性格、智力、动机、需要、情绪等心理过程、状态和特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能相信自己的能力”;将“社会自我评价”的指标含义说明由原来“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角色、义务等自我社会属性,并做出相应的行动或改变”修改为“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角色(如小组长)、义务(如当值日生或应该做些什么)等自我社会属性以及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并做出相应的行动或改变”。
2.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
采用《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二)》咨询专家对修改后的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的意见,第二轮共发放问卷49份,回收44份,回收率达89.8%,有效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为89.8%。
第二轮反馈中,有93.2%的专家同意增加“独立性”指标,此指标M=4.70,K=72.7%,CV=0.107,故采纳专家组的意见,将“独立性”纳入“学习品质”维度中。有90.9%的专家同意增加“抗挫折能力”指标,此指标M=4.68,K=70.5%,CV=0.109,故采纳专家组的意见,将“抗挫折能力”纳入“学习品质”维度中。有86.4%的专家同意增加“情绪表达”指标,此指标M=4.57,K=65.9%,CV=0.143, 故采纳专家组的意见,将“情绪表达”纳入“情绪能力”维度中。“时间管理”指标M=4.64,K=70.5%,CV=0.131;“心理自我评价” 指标M=4.55,K=59.1%,CV=0.128;“社会自我评价”指标M=4.50,K=54.5%,CV=0.130,说明本轮专家组成员对以上3项指标表示更加一致和更高的认同,对此3项指标含义说明的修改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经过对专家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对专家意见的整合,第二轮专家问卷结果显示,36项核心指标的M值均大于或等于4.50,K值均超过50%,CV值均在0.00~0.20之间,说明专家组成员对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的意见趋于一致,故本研究无需进行更多轮次的专家问卷。
(四)确定指标权重
本研究经过2个阶段共4轮的专家意见征集,形成8个基本维度共36项核心指标及指标含义说明。这些维度和指标在儿童入学准备中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分析各维度和指标的重要程度实质就是分析各维度和指标的相对权重。[51]根据最后一轮44位专家组成员对指标重要程度的评分,参考李晓巍等人计算指标权重的公式,[52]分别计算各基本维度和核心指标的权重(计算步骤及公式详见图1),最终形成的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及权重见表9。
图1 指标权重计算步骤及公式图
表9 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四、结语
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以给学前教育实践者和一线教师提供更为明确、系统的儿童观察、评价和指导的依据,同时有助于家园共同对照相关指标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另一方面强调在入学准备中应关注能够使儿童终身受益的综合素养,而非单纯着眼于幼小衔接的近景价值旨趣,只片面关注或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今后应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与这一指标体系相匹配的各项关键能力的诊断性测评工具和适合教师使用的观察评定表,以更好地为儿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服务。
此外,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采用的德尔菲法自身存在局限性,如专家之间缺少相互联系与交流、研究者采纳意见的主观选择性等可能导致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且49位专家对同一指标体系进行了多轮判断与选择,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可能会影响其判断。第二,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邀请49位专家参与问卷咨询,54名教师和182名儿童参与访谈,虽对专家的权威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但是也无法避免非随机抽样带来的不可推广性,且专家中没有小学教师,可能缺乏多角度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