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医疗教学对医学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
2024-01-18董莉妮张湘瑜
叶 玲,曾 胜,董莉妮,张湘瑜,张 慧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长沙 410011)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生命终末期患者的医疗照护备受关注。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1]。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4.8%的老年人处于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2]。缓和医疗是通过镇痛、控制各种症状,减轻精神、心理、灵性痛苦,给予终末期患者及家属全面的综合治疗和照护[3]。缓和医疗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还为其家属提供各种支持[4]。缓和医疗在很多欧美国家被广为接受。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我国缓和医疗工作得以迅速发展,但是也面临一些困难,譬如缺乏专业的从业人员。医学生是未来缓和医疗的实践者,如何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缓和医疗教育,值得深入探索。一项调查显示,84%的医学院校不支持开展专门的缓和医疗课程,而更愿意将缓和医疗教学融入已有课程[5]。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老年医学课程中设置了缓和医疗教学。本研究探讨了缓和医疗教学对医学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选修老年医学的本科生60名,其中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20名,2018级精神卫生医学专业6名,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34名。所有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
1.2方法 在老年医学课程中设置缓和医疗课程,共1课时,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讲授,主要介绍缓和医疗的定义及原则、临终患者常见症状及管理、与临终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帮助患者制定生前遗嘱等。
采用问卷星将一般情况调查表与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B量表(FATCOD-B)[6-7]整合制成网络问卷。(1)一般情况调查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独生子女、自愿选择医学专业、宗教信仰、近1年内丧失亲人经历、接受临终关怀教育经历等。(2)FATCOD-B:该量表主要用于测量所有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共有29项(汉化过程中根据结构效度删除原文中第10项),按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总分29~145分。其中,1、2、4、12、16、18、20~27、30项为正向计分,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计1、2、3、4、5分,其余项均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对待终末期患者态度越积极。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9,具有良好信效度。在缓和医疗课前1周及课后1周将问卷发放给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回收问卷。教学前收到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为93.3%;教学后收到有效问卷49份,有效回收率为81.7%。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授课前后,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独生子女、自愿选择医学专业、宗教信仰、愿意照顾临终患者、照护终末期患者及家属经历、近1年内丧失亲人经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临终关怀教育经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比较(n=56)
2.2FATCOD-B评分比较 在所有项目中,得分最高的为第1项,得分最低的为第17项。授课前后第22、25、27项得分及FATCOD-B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FATCOD-B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3.1国内外缓和医疗教育现状 目前,缓和医疗被欧美多国的医学专业委员会认证为医学亚专业[8],其在本科3~4年级设有缓和医疗课程,在研究生阶段设置缓和医疗专业。此外,在医学生实习阶段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也纳入了该项内容[9-10]。我国台湾地区在缓和医疗方面走在前列,在20余年前就开始培养缓和医疗专科医生[11]。2014-2015年对参加北京协和医院夏令营的医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仅21.9%接受过缓和医疗相关教育[12]。近年来,在政府积极倡导与重视下,我国在缓和医疗教育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北京协和医学院在2014年开展舒缓医学课程,该课程在2019年成为临床专科硕士必修课[13]。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专门临终课程”的医学生占7.14%,“没有学习专门课程,但有涉及相关内容”的医学生占76.79%。提示近年来国内缓和医疗教育受到重视,很多医学院校即使没有开设专门的缓和医疗课程,也在现有的课程中整合了缓和医疗教育理念。《2021年全球死亡质量专家评估的跨国比较》系统地对全球81个国家或地区(代表世界人口的81%)的生命终末期照护质量进行了评估,我国大陆排名相较于2015年的71名,提升至53名[14]。但是,我国缓和医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2临终关怀态度 缓和医疗是全人、全家、全程的支持系统,需要由包括医生、护士在内的专业团队来完成。在照护临终患者或面对患者死亡时,医护人员可能会出现悲伤、自责、恐惧、无助等不良情绪。研究显示,积极的临终关怀态度能帮助医护人员有效进行心理调节和适应,从而促进缓和医疗工作高质量地完成[15]。FATCOD-B在实际使用中有2点事项需要注意:(1)该量表有正向和反向计分,若全部按正向条目计分,势必影响研究结果;(2)国内有多个FATCOD-B版本,王丽萍等[7]引入的汉化版根据结构效度删除了原文中的第10项,只有29项。因此,如果采用不同版本的量表,研究结果不能直接横向比较。本研究结果显示,授课前FATCOD-B总分为(103.27±7.92)分,高于其他研究结果[16],其原因可能与调查对象的人文关怀意识、既往曾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相关。授课后FATCOD-B总分为(106.51±8.71)分,与授课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即使之前接受过相关课程,但相关概念和核心技术的介绍仍能使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更积极。本研究中有些项目改善较明显,如第22、25和27项,授课后医学生的态度较之前积极很多。
综上所述,在老年医学课程中开展缓和医疗教学可使医学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更积极。目前,人们对缓和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缓和医疗教育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17]。但是,如何面对死亡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特点,国外的理论、做法不可照搬。如何进行缓和医疗教学,需要进行大量探索和完善。未来,希望在老年医学课程中探索更有效的缓和医疗教学模式,以期帮助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为临终患者制定更合适的医疗决策。本研究在实施阶段取消了缓和医疗的临床实践课,采用的教学模式仅是课堂教师讲授缓和医疗的核心理念。虽然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但是缓和医疗教育的内涵远大于此。增加课时、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如对临床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演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