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写兼具,空灵婉约

2024-01-18黄红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

摘 要:当前,我国的工笔花鸟画发展呈现繁荣多样的形式,众多艺术家都在各自寻找自己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他们或挖掘传统,或借鉴西方,或取材民间,在绘画技法、绘画材料、表现方式、色彩运用等方面推动了工笔花鸟画的改革与发展。在当前多元的绘画大环境中,徐芳和许多新锐画家一样,在新的创造语境中探索、研究,以一位女画家独特的观察视角、表现能力以及对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深刻理解,给我们展现了独特的花鸟画表现语言。通过对徐芳的工笔花鸟画的题材选择、线条特征、色彩表现方式、技法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解析,了解这位女性画家的绘画风格及精神世界,探寻这种花鸟画创作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徐芳;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桂林学院校级教育科学课题“桂北非遗资源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22年桂林学院新文科校级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多维融合、协同创新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取决于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社会和文化状况,以及本人的思想倾向、生活经历、艺术素养、个性气质等主观因素。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

工笔花鸟画自唐代发展以来,历经五代、两宋、元明清,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种绘画技法经过了发展、成熟、鼎盛和衰弱的时期。如今,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及人们生活方式、审美方式的改变,当代的工笔花鸟画呈现出繁荣多样、百家爭鸣的态势。众多艺术家或挖掘传统,或借鉴西方,或取材民间,在绘画技法、绘画材料、表现方式、色彩运用等方面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表现,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要想形成经典的艺术风格并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则需要时间的沉淀。

徐芳,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多年来致力于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及工笔花鸟画的研究,她深受学院派文化的滋养,有较强的写意花鸟画基础,其工笔画以传统为载体,注重写生创作,借鉴写意笔法,作品清新飘逸,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主要有《鸬鹚》《山花》《果熟来禽》《风暖鸟声碎》《馨香》《无言》《金莲》《日高花影重》《秋声不可闻》《幽独空林色》《日高花影重》等,其作品或为折枝小品,或为全景铺陈,皆形神兼备。她在作品中,真实地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表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写生对徐芳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横看古今,写生是绘画实践的来源之一,是画家创作的基础。中国绘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是以写生为实践基础。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对美术史的发展影响深远。“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艺术创作取材于自然,而自然的美要上升到艺术的美,需要经历人对自然美的转化过程,同时,需要融入画家的想法和构思。

画家通过写生可以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美,发现绘画的题材,熟悉物象的结构和特征。徐芳深知写生对花鸟画创作的重要性,在每一次写生的过程中,在物象与思想碰撞的时刻,其思想都会得到升华,并在写生中慢慢体悟自然的美感,领悟自然的生命力。当代花鸟画家江宏伟就曾指出写生的重要性,强调到大自然中写生是人为无法达到的真实。徐芳的工笔花鸟画中就体现出南方花鸟画的天然情趣,她长年带领学生到广西、广州、云南等地实地写生,为自己的花鸟画创作积累了大量有用的素材。她认为工笔花鸟画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写生过程即在面对自然中生动的物象、场景等内容之后,逐步完成观察、提炼、整合、夸张等环节。画家在写生的过程中,面对一个具体物象,并不是所看即所画,而是在观察时有取有舍,做出主观的判断组合,用传统绘画理论中的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来体验与观察物象。从徐芳的写生画稿中,可以感受到她对自然物象的细心观察、精致描画,以及她对物象的独到理解。在图1、图2中,徐芳笔下表现的是荷花的姿态,可以看出白描作品对现实中的荷花的叶子、花朵、花杆的姿态进行了必要的取舍和提炼,表现出画家当时的心境、对事物的理解。

二、徐芳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独特表现力

色彩是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也是区别不同绘画风格和绘画种类的重要元素。纵观古今的绘画,色彩在绘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工笔画也不例外。“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在“六法”中,“随类赋彩”提出了设色的方法。现代著名画家和教育家潘天寿曾经说过:“色凭目显,无目即无色;色为目赏,不为目赏,亦无色也。故盲子无色,色盲者无色,不为吾人眼目所着意者,亦无色。”潘天寿的观点表达了色彩的重要性,中国画中的色彩并不拘泥于物象本身的固有色和光线对物象的影响,而超越纯视觉的感受,达到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效果。

在徐芳的绘画作品中,她有意对个人主观情感化的色块进行安排,根据需要来赋彩,以客观的对象为基础,凭借自己多年的色彩经验积累,不满足于单纯的自然色彩的美,而是建立自己对色彩感受引发出来的“因情赋彩”。即使是同样的芭蕉题材,每一幅作品都被其赋予了不同的色彩,或粉绿,或粉红,抒写不同的意境,表达画家在当时不同的心理感受。这源于画家对物象特征与本质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以及娴熟的艺术技巧,从而出色地传达出事物本身的特征及内在精神。也正因如此,徐芳的作品展现了女性画家细致不失婉约的一面。

三、徐芳工笔花鸟画中多种技法的娴熟使用

现代的工笔画家从构图到设色,都在进行各种尝试和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以体现画家的个性和作品的独创性。传统的工笔画背景几乎不处理背景,构图简约留白,留白与画面内容相呼应,彰显画面的空灵和简约。在现代的工笔绘画中,画家们已不满足于留白的处理,随着构图的复杂化,表达物象的增多使他们思考背景的处理,通过让背景成为展现画面效果的一部分,使背景与主体能有效融合在一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画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材料和技法,例如积水法、积墨法、积色法、洗色法、水冲法、没骨法、贴金银法、喷法、拓印法、干擦法、撒盐法等。这对丰富画面、创造意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绘画的肌理效果一般是画家经过反复试验得出来的,这种画法强调的是一气呵成,寻求制作过程中意外和偶然的效果,所以往往能取得酣畅淋漓、自由舒畅的表达效果,同时,即使画同样的作品,也很难制作出相同的肌理效果。这就是当代许多画家痴迷和不断探索肌理效果的重要原因。

徐芳在工笔花鸟画作品中,大量使用积水积色等技法,用笔蘸大面积的水色和石色,趁画面未干时冲入需要表现的颜色,让色和水自然渗透,获得一种斑驳的肌理效果。这种方法对水的要求很严格:水不能太多,否则色彩就会全化开;水太少,色和水又不能相互融合,影响画面效果。有时也用石色表现树干、果实、石头,与分染细腻的画面部分形成一种反差,以丰富整个画面的效果。徐芳在《惜花惆怅对东风》《悄花无语》《伴侣》《秋色》等作品中,都大量运用了积水法、积色法。尤其是在《惜花惆怅对东风》作品的背景中,运用了积水法,产生了斑驳的肌理效果,使之与花卉的娇艳形成鲜明对比。

四、工笔与写意两种画法的完美融合

徐芳的花鸟画达到了工笔与写意技法的高度和谐统一,她的作品不仅继承花鸟画的写意精神,还实现了现代意识与当代文化观念的有效衔接。

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论,这就与西方古典绘画以摹写自然为目标的路线分道扬镳,推动中国绘画开始沿着“写意”的方向延伸。工笔画中的“写意性”指的是画家通过观察自然中的物象,在感知、理解物体的特征之后进行创作,不囿于自然物象的完全真实,而是融合了画家对物象的理解和体悟,表达画家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徐芳的工笔花鸟画以纯水墨出之,撞入重彩,构图简练清拔,在笔法和用色上,不满足于传统工笔花鸟细细描摹、三矾九染的绘画方式,而是另辟蹊径,给背景铺陈设色,主体绘画过程也大胆采用撞墨、撞色、积水、积色法,使作品在工整中又不缺乏写意的灵秀和洒脱,带有细腻灵动和铺陈设色的畅快感,这与她个人的绘画生涯有密切关系。她在读大学期间深受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滋养,工作后有很长的时间在研究写意花鸟画,对笔墨和书法有较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因机缘巧合专攻工笔花鸟画,因经验和个人成长的关系,其工笔花鸟画中不免带有写意的情感和气息。徐芳的工笔花鸟画呈现了写意画的自由和洒脱,不脱离于物象本身的严谨性,又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象的简单模仿,是在原有造型基础上的创作,并融入她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取向,从而做到在整体意境上的协调统一。

五、徐芳花鸟画带来的启示

徐芳的工笔花鸟画在题材、线条、色彩、技法方面展示了其独到的艺术语言,她的作品以水墨出之,撞入重彩,清致而有骨气,工笔与写意达到高度和谐。她的作品构图简练,设色典雅清新,有清幽、静谧、恬淡的意境,实现了文人画的诗意追求和院体画的精工雅致,达到融合和统一,展现了独特的表现方式。她对于传统的理解不拘泥于表面,注重精神的体悟与沟通,形成了具有传统意义又不失现代性的绘画风格。徐芳作为一位深受学院派背景滋养的画家,深受传统的依托力,然而又不拘泥于传统的现状,大胆地尝试和创新,不断寻找进一步的超越与突破,这种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当前,工笔花鸟画历经千年的发展,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局势,工笔画家们在题材内容、表现方式、工具材料等方面不断地革新,都在试图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徐芳的撞水撞墨法为当代工笔花鸟画,丰富和充实了技法内容,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传统花鸟画如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走向繁荣,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在汲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我个性,值得我们去思考。

参考文献:

[1]丁明.随类赋彩的情感诉求:工笔画艺术创作中色彩感知论析[J].艺术百家,2015(增刊1):168-169.

[2]周可.文学符号性初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86-89,92.

[3]王瑞强,梁至淳.当代南方花鸟画造境实现之我见[J].美与时代(中),2014(7):32-34.

[4]陈冲.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31.

[5]崔洪铭.境由心生:江宏伟工笔花鸟艺术探微[J].美术教育研究,2013(5):24-25.

[6]江宏伟.花径漫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7]徐芳.心境[M].沈陽: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黄红韩,硕士,桂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浅论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浅析工笔花鸟画教学
浅析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