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与思考

2024-01-18赵锦梅马瑞张玉珍卢嘉刘小娥

高教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

赵锦梅 马瑞 张玉珍 卢嘉 刘小娥

摘  要: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目的,分析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确立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与目标,探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建设环节与方式等,并提出对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期推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同时,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全面协同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土壤侵蚀原理;建设与思考;人才培养质量;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2-0033-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with the purpo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improvement, we analyze the val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Soil Erosion,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Soil Erosion, explore the content, construction links and way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Soil Erosion, and put forward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Soil Eros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Soil Eros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oil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rinciples of Soil Erosion;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课程思政旨在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对于实现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育,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推进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当前和今后高校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关键举措。

土壤侵蚀原理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课与核心课程,通常也可作为林学或其他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推荐选修课程。该课程是介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水土资源规划与利用等的重要理论与技术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2]。通过对土壤侵蚀原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土壤侵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3],培养学生具有将来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与能力等。但多年来在土壤侵蚀原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理论和原理与技术方面内容的培养重视度高,对课程与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关注的不够,甚至缺乏。长此以往,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质量受限,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下降,同时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转化角色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因此,转变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授课传统模式,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对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格局,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掌握,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和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土壤侵蚀原理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使学生具备土壤侵蚀的基本知识、认识土壤侵蚀基本规律,掌握水土资源及土壤侵蚀监测、调查和评价的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今后独立解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具体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4]。同时,土壤侵蚀原理还是一门技术应用课程。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对各种土壤侵蚀形式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能力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治理技术等[5]。对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及增强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  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与讲解,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但學习方式较为死板,学生以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为主,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随课程进行思政建设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在土壤侵蚀原理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让每个知识点与我国的社会、环境、文化和经济等相结合,利用事例来说明课程内容,让课堂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甚至有价值,使土壤侵蚀原理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纽带,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复兴、文化传承、创新及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的各内容、各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渊源的认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的重要途径。

(三)  加强国情、社会、经济与环境建设与发展需求教育,增强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美丽家园的“绊脚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认识土壤侵蚀原理开始。因此,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大学生明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并指引学生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一)  建设原则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有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人才培养各环节、各体系,发挥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核心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原则。

(二)  建设目标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要紧密联系当前形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和培养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旨,围绕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和价值观树立等内容,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课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三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高度、深度和温度

(一)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高度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要有高度。土壤侵蚀原理课程只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地方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等背景下来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保障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的科学导向,拓宽学生正确的理论视野,明晰课程学习对国家、民族及学生自身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中,不能局限于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应从国际和国内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及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中的国家战略、重大决议和重要工程等出发,以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比如,课程可以将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与课程中水力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及如何防治水力侵蚀的技术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树立“黄河宁、天下平”的理念,理解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的思想与国家战略,同时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从而使学生增加学习课程的信心与动力。

(二)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要有深厚的学术涵养。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不仅是给学生传授课程土壤侵蚀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课程能否具有深厚的学术涵养,直接关系到育人的实质成效,关系到能否给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土壤侵蚀原理课程必须自觉把课程思政的深度建设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要求,全面提升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挖掘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次,要分析课程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价值。最后,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将在课程中挖掘和分析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等理念在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中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温度

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此背景下,土壤侵蚀原理课程必须建设成为能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的一门有温度的课程[6]。一方面,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中传授概念、讲清理论、明晰问题,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思政元素为抓手,用心、用情去解决学生思想迷茫、理论困惑、情感冲突等问题,助力学生成长与发展。同时,土壤侵蚀原理课堂也要尊重学生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前提下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土壤侵蚀原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让土壤侵蚀原理思政课成为有温度的课程。

四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  教学设计环节的建设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和决策,也是实施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因此,做好课程教学设计环节的课程思政设计与规划,是建设好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课程的第一步。首先根据课程的性质,梳理课程内容和体系,确定课程的思政主题,搜集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的知识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诸要素有机结合并合理有序安排,最终确定最优的教学方法。其次,土壤侵蚀原理作为一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环节还要充分考虑专业课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设计要以学科专业为依托,在课程中融入专业、产业及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需求,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投身产业、行业工作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二)  教学实施环节的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设计的最终落脚点是在课堂教学,课程思政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所以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实施环节的课程思政如何设计、如何实现及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课程思政设计上,要结合课程内容和专业与学生谈时政、说素养、讲历史,同时思政内容不要用过多的专业或理论术语,要用学生听得懂、理得清、想得明白的方式表述思政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对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教学手段,积极采用案例式、探究式、翻转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知识生成和情感共鸣。

五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一)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元素关系的思考

一直以来,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在于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尤其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侧重于课本知识的真理、惯例和规律等,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要求实现“真、善、美”的统一。那么将土壤侵蚀原理课程知识的真理、惯例和规律如何与“真、善、美”相融入是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课程思政不是将课程和思政元素简单地拼凑,在课程教学中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也不是每节土壤侵蚀原理课堂上抽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思想政治,更不是把土壤侵蚀原理课程完全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讲授。而是要用课程知识支撑政治、以课程理论承载价值,做到既旗帜鲜明又理直气壮,以透彻的思政理论回应学生和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在严谨的学术训练中坚定理想信念。可见,建设一门优秀的专业课程思政课程是要打破课程思政元素仅是以简单的形式嵌入课程内容的授课模式与方法,改变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分别以独立、相互不融合的“两张皮”式的授课误区。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课程建设中要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必须做到专业内容中有思政,思政元素中有专业。

(二)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关系的思考

土壤侵蚀原理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骨干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还要着力解决课程内容、理论与现实和专业脱节的问题[7]。课程建设不能紧紧围绕课程内容“就事论事”,轻视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8],忽视课程知识对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忽略国情和国家发展对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与要求。这样的建设的课程思政课程是“没有灵魂”、没有“价值的”。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做到思政元素的收集和选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时政性,课程建设要关注现实和聚焦热点,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直面学生思想实际,运用好思政元素,利用好授课模式,才能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并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三)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思政素养关系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做到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师要胸怀家国和民族,立志扎根人民,具有奉献国家的正确认知和思政素养[9-10]。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自觉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思政情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树立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志向。最后,“师者,人之模范也”。课程思政最终要通过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9]。教师的思政素养、治学精神、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决定着学生的成才和成长,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该做到的,教师必须要具备。那么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就显得非常必须和必要了。在教师思政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过程中,要坚守系统化、保持常态化,要求教师时刻关注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要以建党百年为重大契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不断更新和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和师德水平,具备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又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专业课程建设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任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中不仅有利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明确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来说,其骨干课程土壤侵蚀原理的课程思政建设,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升和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火明,刘娟.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29):189-192.

[2] 赵龙山,侯瑞,戴全厚,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6):343-346.

[3] 王健,田鹏,吴发启,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9):51-53.

[4] 何淑勤,宫渊波,李贤伟,等.《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61-64.

[5] 史东梅,龙太会.基于KAQ的《土壤侵蚀原理》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151-154.

[6] 冯华,王赞丽,付淑凤.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参赛体会——以高职院校“课程育人”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2(3):63-64.

[7] 龙蔚,王静,陈蕊.新农科人才培养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30):76-78.

[8] 贺景霖.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建设路径探究——以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1):85-89.

[9] 万玲.融思政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课程内容的挖掘与拓展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21(7):62-66.

[10] 冯晖.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思考——基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维度审视[J].当代教师教育,2022,15(1):69-7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