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心智”教育蓝图 赋能师生生命成长
2024-01-17张艳萍曾偲偲
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创建于2011年8月,是江汉区第一所以“实验”命名的现代化教育集团校。学校现有一校三址——新华家园校区、金色雅园校区与福星校区。学校锚定“让心智成长,让生命绽放”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构建心智教育模式,培养心智完整的学生。学校秉承“守淳 精湛”的校训,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求进。不断积淀学校文化,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社会声誉,擦亮办学品牌,成为一所在市、区产生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
筑梦基石,绘就未来学校生态蓝图
空间重塑与拓展,打造多元学习场域。学校对传统图书馆进行了大胆改革,打破了封闭与单一功能的局限,通过透明的落地窗设计、舒适的豆袋椅替代传统阅览桌,以及木质楼梯的多功能改造,图书馆成为一个集“藏、借、阅、研、休”功能于一体的场馆式学习社区。这个新型的学习空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探索天地,也成了教师开展学术研讨的温馨场所,更是连接家校共育的重要桥梁。为了满足不同学习方式的需求,学校精心设计了多维度的建筑空间。从开放式到半封闭式的空间布局,从各式各样的桌椅配置到台阶式可席地而坐的学习区域,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场景,激发了师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区特色,因地制宜地建设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基地。在新华校区,一座“农耕文化”微型博物馆和一片生态菜园应运而生。科学课上,学生在这里认识种子、学习种植方法;劳动课上,他们参与种植全过程,从拔草、播种到浇水、施肥,每一步都充满了成长的喜悦。在数学课上,学生则通过实践加深了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在另一校区,一块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也被精心打造成了“心智园”,成为学生的“植物工场大课堂”。在这里,学生参与播种、收获,还进行了市场调查、定价和宣传等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见识,还锻炼了胆量和团队协作能力。
大兴第一实验学校成功打造了一个个多元、开放、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场域。面对有限的校园空间,学校让每一处空间都充满教育的活力与可能。
技术革新与应用,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育实验设备,图书室藏书和电子图书资源丰富,总量超过14万册,并增设了电子阅读终端,建立了智慧图书室和借阅机,为师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同时,学校还引入了AI作文批改和平板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积极推进构建了“信息化+心智教育”融合模式,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活动参与情况、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信息,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给每位学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数字画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字画像,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平台创设与延展,助力学生绽放精彩。新华校区与金雅校区携手搭建 “心智工程剧场” 与 “创意梦工坊” 两大特色平台,致力于让每个学生绽放光彩。有的以深情朗诵触动心灵,有的借戏剧表演诠释百态人生,还有的凭激情演讲畅谈未来,独特思想与自信表达在此尽显。绘画爱好者绘出梦幻天地,科技迷将灵感化作奇妙发明,手工小能手把材料变为精美艺术品,学生的才华与创意熠熠生辉。近百名学生代表率先登台,成为闪耀之星,激励更多孩子勇敢逐梦。在这里,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掌声与荣耀,更是自我认知与成长。他们学会挖掘潜力,突破自我,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也将带着这份自信与勇气,坚定前行。
启迪心智,点亮生命成长心灵灯塔
文化引领,擦亮“心智”品牌。“十四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心智教育这一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心智教育模式”。学校将育人目标设定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未来世界的工程师”,通过传承守淳文化,发挥教师团队合作和专业精湛的优势,学校不断擦亮心智教育品牌。同时,学校践行心智文化,倡导知行合一,将文化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德育、管理等各个方面,努力将学校办成一所以研究儿童学习规律、促进师生高水平学习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集团校。
加强党建,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党组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从严治党,加强清廉学校建设。集团三校区建立党支部,创新搭建多维度教育平台。一方面,借助红领巾广播站每日定时传播红色故事,以学生视角讲述党史,提升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特殊纪念日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强化情感表达。同时,重视家校联动,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精心准备红色主题课程,点燃学生爱国热情,让学生在家庭中持续接受红色教育熏陶。此外,班级内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读报、辩论、制作手抄报和诵读诗词等,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学校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起全方位育人体系,成功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学生心田。
心育润心,护航成长之路。严格按照标准开设课程,内容全面,通过微课、团体辅导等多元形式,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认知与自助能力。学校组建了一支专业且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明确每位教师的责任,并通过完善的研修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学校还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心理功能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与解压的舒适环境。从心理委员培训、建立“一生一档”到构建危机应对机制,学校全方位守护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学校进一步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立德树人,涵养心智之美。学校不断完善“德润生活、智启思维、体健身心、美育鉴赏、劳动实践”的“五育”并举实践育人的SMART(Think善思考、Read慧阅读、Art爱健美、Make愿探究、Share乐分享)评价体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创造性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培养学生完整心智,学校倡导“反思性德育”——基于校园问题的解决,捕捉学生的亮点与问题,引导关注,加以讨论、辨析,形成共识,促进好习惯的养成。将理性的德育方式与感性的活动体验相融合,不仅帮助学生获得真善美的熏陶,更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
“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SMART课程以五维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三级课程内容,全面记录并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紧密贴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积极推动校本课程向综合性、实践性、项目化学习转变,围绕“三种心智、九种能力”的培养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特色课程。从“哲思阅读”中汲取智慧,到“植物工场大课堂”里探索自然奥秘,再到“理财小能手”活动中学习财务管理,学生在多样化的课程中收获满满。
在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动起来”了。学校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理念,通过“教会、勤练、常赛”模式,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课堂、晨练、大课间及课余训练多管齐下,体质达标运动会、田径赛、足球篮球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以赛促练,成效显著。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逐年攀升,体质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重视美育课程建设,着力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不仅推进戏曲进校园、艺术品牌项目等,还搭建多元化平台,成立民乐队、管弦乐队等专业艺术社团,依托校内师资与校外专业力量,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内外比赛与展示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武汉市农科院是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专门为学校开设了“心智劳动实践园”。融入“5+N”课程圈理念,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市农科院聆听专家讲解、参与动手实践。学校构建劳动课程体系,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重视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劳动态度、技能和合作精神。同时,学校还为学生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举办主题活动和赛事,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功,培养良好习惯和品质,真正让劳动教育获得实效。
在这里,“心智教育”不仅关注每个人的心智成长,更聚焦于生命本身,努力推动教育回归原生态,回归到其最本质的目的。展望未来,大兴第一实验学校将继续秉承“守淳 精湛”的校训,坚守“让心智成长,让生命绽放”的办学理念,不断积淀学校文化,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社会声誉,打造更加闪亮的办学品牌。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