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答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满意卷”

2024-01-17何义稳王珊珊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12期
关键词:郧西县管校郧西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纵观近年来郧西县教育发展历程,改革一直在路上,风正劲足,成效初显。

转变育人方式,让每个孩子“笑”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近年来,郧西县中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改变“重分数,轻素质”现象,坚持德育引领、“五育”并举,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文化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掘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每一名孩子的出彩人生奠定基础。

为展示学生艺术风采,赋能学生全面成长,郧西县各学校常态化举办“健康大课间操”比赛、中小学生绘画大赛等活动,创立剪纸、编程、创客等特色社团,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各学校因地制宜,创新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这些只是郧西县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

郧西县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出发,把“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付诸实践,持之以恒地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开展全县体音美教师技能大赛,建立了全县中小学田径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常赛机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要求,真正让校园灵动起来,让家校社育人协同起来,让校园内充满欢声笑语。

如今在郧西,“五育”并举已结出累累硕果,不仅基础教育走在全市前列,职业教育也迈入全省第一方阵。2024年,郧西职校技能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再创新高,在全省中职学校中排名居前列。近年来,郧西职校围绕打造“鄂陕区域名校”目标,以“双优”学校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以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技能高考为着力点,积极践行“德以修身、技以立业”校训,狠抓师生技能培训和综合素养提升,实现办学质量全面提升。2024年,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优化办学模式,让城乡教育“联”起来

2023年8月24日,郧西县实验小学红庙校区、寺沟校区、佘家湾校区,城关镇中心小学秦家校区,东方小学四堰坪校区等相继揭牌,郧西县教联体建设进入扩面提质阶段。2024年春季,郧西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与陕西省白河县城关镇河街小学建立省际教共体,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常态化推进教育交流和结对共建工作。

教联体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强县工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举措。2023年以来,郧西县按照“城乡一体、重在城镇”“就近连片、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规划先行、共谋共建”的原则,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全面普及”到“全面提质”的转变,让最偏远学校的孩子通过网络课堂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截至目前,郧西县已创建2个省级教联体、3个市级教联体,郧西一中与十堰市一中、郧西三中与郧阳区一中分别建立协作共建关系。同时,该县采取共建或融合发展的模式,计划到2025年年底分批次打造35个教联体,辐射带动101所中小学,参与学校占比将超过95%。

郧西县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和“三个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建设,逐步实现中小学教师、学生数字终端配比分别达到1:1、8:1,全县16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均已完成同步网络教室建设,信息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效逐渐显现。

改革管理体制,让教师队伍“活”起来

2020年5月,郧西县“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全面铺开,教师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由学校根据需求聘用上岗。“县管校聘”改革,激活了教师队伍“一池春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师职业倦怠等难题逐一解决。

作为郧西县城两所公办初中之一,郧西县城关中学一度教师编制超员。2020年8月,学校在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的过程中,通过重新调整岗位、核定工作量和双向选择的方式,19名教师调入城关镇其他学校。2023年8月,57岁的县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金汉甫主动申请回曾经担任校长的马安中学,担任两个毕业班的化学课教师。“老校长又回来了”一度在马安镇传为佳话。当年,县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李凤也主动去马安镇中心小学带课。“县管校聘”改革之后,一大批乡村教师主动扎根一线,热心从教,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自2019年省教育厅将郧西县定为“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试点改革作为政治任务,列入年度全面深化改革项目清单,作为重要民生实事予以推进,重新核定教育系统编制数,确保教师总量“只增不减”。

试点改革以来,郧西县紧紧抓住全省“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的黄金机遇,列出时间表,绘制路线图,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县3900余名教师全员参与“县管校聘”,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同样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郧西县以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和困境学生关爱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学校安全管理新格局,以高标准安全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留守、单亲、突发变故等特殊家庭学生关爱工作,包联教师用心用情,陪护陪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希望。2024年春季学期,全县共有3700余名学生纳入关爱体系,占全县学生总数的5.6%。

健全保障机制,让所有学校“美”起来

2024年8月,“湖北希望工程·郧西教育公益基金”捐赠仪式暨2024年普通高考(技能高考)奖学金、助学金发放仪式在郧西职校举行。现场,25位爱心企业家共捐款632万元。当日,“湖北希望工程·郧西教育公益基金”共为628名参加2024年普通高考(技能高考)的郧西籍优秀学生、困难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共计330余万元。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郧西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对教育怎么投入都不为过!”这是县委书记查宏和县长王兵时常强调的一句话。郧西县自筹资金4.35亿元建成一流职教园区,投资1.5亿元新建郧西县二中,投资1亿元新建观音镇初级中学,投资8500万元迁建店子镇初级中学,投入4500余万元改造学生宿舍800余间……仅2023年,全县教育总支出超过10亿元,占全县全口径财政支出比重达22%。

硬件完善了,软件也要跟上,郧西县努力做到“软硬兼优”。2021年以来,郧西县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699名,引进高层次人才51名,从城区学校选派120名骨干教师到边远乡镇学校任教,招募29名“银龄讲学计划”教师充实农村学校,依托长江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申报“优师计划”64名,实施“雁归天河”计划,引回35名县外在编教师回到郧西乡村学校任教;已授牌成立10个县级名校(园)长工作室、30个县级名师工作室,遴选出486名中青年优秀教师进入市县名校长、名师工作室;推荐培养十堰市名校长3人、名师13人、名师工作室2个、学科带头人7人、湖北名师1人,六郎乡兵营铺村教学点陈敦珍老师获得2023年度“荆楚好老师”荣誉称号,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实施“双培养”机制,致力于把优秀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教研、管理干部;在职和退休教师待遇全员全额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目标顺利实现;落实家庭困难教师资助政策,通过“励耕计划”、郧西教育公益基金救助等途径,共资助特别困难教师236人次、252万元;用好用足职称评审、岗位晋级优惠政策,全县200余名农村老教师不占岗位指标直接晋级,152名农村教师通过定向评审获评高级职称。

改革强教,久久为功。郧西县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埋没每一名天才,不放弃每一名孩子”理念,努力提升每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增强每一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郧西县管校郧西县
满庭芳·郧西行
桂林:稳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
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郧西县生猪复产增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贵港覃塘区:启动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及“县管校聘”改革
桂林荔浦: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郧西县城区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及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不忘初心 奉献为民——记湖北十堰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
帮扶路上花满园——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对口帮扶民族村工作纪实
浅议“绿满郧西”行动中的造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