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2024-01-17周正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育管理大学体育

周正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中的现实困境进行研究,通过提出优化对策。现实困境:俱乐部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多元资金渠道;俱乐部教练员水平不足,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俱乐部活动内容单一,俱乐部会员运动体验滞后;俱乐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混乱。优化路径: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升俱乐部自我生存能力;创新教练员招聘渠道,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重视开展多样化俱乐部活动,重视羽毛球竞赛活动;建立系统完善的俱乐部管理机制,推动俱乐部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羽毛球俱乐部  大学体育  体育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较为显著的下滑趋势,相关基础健康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提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5项可量化的目标。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将肩负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水平提高的重任。随着我国对于高校体育事业发展高度关注,高校体育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各类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得到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体育参与。从当前高校体育发展现状来看,羽毛球项目开展较好,学生普遍较为喜爱,绝大多数高校均开设羽毛球俱乐部。从高质量发展层面审视当下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建设,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作者利用参与某课题组调研机会,对部分高校俱乐部进行调研,探讨羽毛球俱乐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践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促进未来我国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更好更快发展。

1、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态势

1.1、俱乐部呈现多样化发展

随着学生对体育参与需求日益旺盛,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在新时期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传统的球类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依然是热门的俱乐部项目,吸引了大量高校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此外,近年来国内高校开设较多新兴体育项目俱乐部,如健身俱乐部、街舞俱乐部、攀岩俱乐部、拳击俱乐部等。相关非传统体育项目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同时丰富了高校体育发展内涵。多样化俱乐部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体育参与需求,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攀岩俱乐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煅炼其身体素质,促进健康水平提升。此外,多样化体育俱乐部无形中提升了学校体育影响力,通过组织更多体育活动,让学生不断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例如,部分高校俱乐部多达数十个,项目众多,可满足学生的体育参与需求。

1.2、俱乐部管理更加重视组织化

随着高校体育俱乐部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俱乐部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专业化发展。为保证俱乐部的顺利运行和提高俱乐部活动质量,当前高校俱乐部开始注重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作规范。针对俱乐部的日常管理、人员选拔、活动组织等方面,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俱乐部聘请专业的指导老师或教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此外,俱乐部还加强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了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推动俱乐部的发展。不同于专业化社会性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俱乐部具有自身独特发展模式,其立足于校园体育,在不断推动学生参与体育过程中发展自身规模。一方面,高校体育俱乐部当下更加重视组织化,设立多个下属部门,共同为俱乐部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俱乐部主要以推动相关运动项目普及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目标。

1.3、俱乐部已成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重要形式

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在当下以及今后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俱乐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參与体育运动的平台,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还为学校提供了展示和宣传的窗口。通过举办比赛、参与校际交流等形式,提高学校的体育影响力和声誉。同时,俱乐部也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俱乐部通过组织训练、比赛,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诸多高校,体育俱乐部已逐渐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部分学校体育俱乐部自行举办各类大型校园体育赛事,其专业化程度较高,赛事规模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工作压力。同时,通过承担一部分校园体育发展任务,俱乐部提升了自身管理能力,为其今后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2、我国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实困境

2.1、俱乐部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多元资金渠道

我国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多元化资金渠道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俱乐部的运营能力提升,使得俱乐部难以承担更多的活动费用,无法提供高质量服务。当前俱乐部主要依靠学校的拨款或会员的会费作为资金来源。然而,学校的拨款有限,并且往往优先考虑分配给综合性体育项目或其他优势项目俱乐部,使得羽毛球俱乐部的资金相对不足。会员的会费收入往往也无法满足俱乐部的全部需求,尤其是在赛事报名费、装备更新和场地租赁等方面。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导致俱乐部无法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弥补资金缺口。实践中有较多羽毛球俱乐部自身拥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具备会员训练与赛事组织能力。然而受限于其自身俱乐部经费紧张问题,在诸多方面难以有效展开。例如,承办俱乐部内部比赛,对于羽毛球装备损耗、赛事奖金等均难以有效承担。不同于社会性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俱乐部更多局限于校园这一相对较窄场域,自身资源吸纳能力不足。

2.2、俱乐部教练员水平不足,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俱乐部发展重要目标在于促进会员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提升,为学生交流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俱乐部教练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俱乐部能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继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校俱乐部羽毛球教练员水平相对不足,执教能力相对滞后,不仅影响了俱乐部会员的技术水平提升,也制约了俱乐部的整体发展。从教练员来源渠道来看,目前主要来自于本校羽毛球技术较好的校队成员亦或是体育学院学生。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其学校尚未开设体育学院,因此教练员依然以本校“非专业”学生为主。尽管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羽毛球技术,但在教学层面发展则相对滞后,尤其在会员教学组织、技术训练等方面较为欠缺。一方面,其欠缺专业羽毛球教练员培训,在专业教学方面不足;另一方面,自身更多专注于自身羽毛球训练,对于教学开展不足。作者在调研某羽毛球俱乐部内部教学中发现该俱乐部教练员为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羽毛球水平较高,但其在教学方面能力不足,例如教学示范面仅以正面示范为主,缺乏多角度示范,导致学生对于动作细节要领观察不仔细。

2.3、俱乐部活动内容单一,俱乐部会员运动体验滞后

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内部活动应更为多元,在开展常规羽毛球教学基础上尽可能融入多元活动,例如俱乐部竞赛、俱乐部集体观看赛事等,丰富会员体验。然而部分俱乐部的活动内容相对单调,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导致会员的运动体验滞后,不仅影响了俱乐部会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亦也限制了俱乐部自身影响力提升。学生会员有着不同的兴趣、水平和目标,俱乐部应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内容来满足不同会员的需求,包括技术训练、比赛交流等,有助于激发会员羽毛球参与兴趣,提高会员的参与度。然而实践中俱乐部往往只注重内部训练,使得俱乐部会员赛事经验不足。此外,缺乏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使得俱乐部难以吸引更多潜在会员。因此,俱乐部应该注重创新和多样化的活动策划,包括举办比赛、组织训练营、开展主题活动等,以提供更丰富和有趣的运动体验。

2.4、俱乐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混乱

俱乐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内部管理体系的混乱作为制约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俱乐部决策能力和管理运营水平,阻碍俱乐部的正常运转。现阶段许多高校羽毛球俱乐部的管理模式相对混乱,责任分工不明,决策机制不健全。首先,俱乐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管理职责和权限不清晰。在一些俱乐部中,缺乏明确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划分,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序进行。没有明确的管理层级和职责分工,会导致管理团队的混乱和决策的滞后。同时,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也使得会员学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出现问题,影响俱乐部活动顺利进行;其次,内部管理体系的混乱使得俱乐部的运营和资源调配不够高效。俱乐部在人员招募、活动安排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例如面临着人员流动性大、活动安排不合理等,继而给俱乐部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风险。作者曾深入参与某校羽毛球竞赛,该赛事由学校羽毛球俱乐部举办,在办赛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管理问题,例如裁判员人手紧张、赛事编排组织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俱乐部内部组织协调能力不足,协同合作能力欠缺。

3、我国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优化路径

3.1、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升俱乐部自我生存能力

俱乐部资金是否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俱乐部在活动组织以及自身发展上能否具有优势。针对当下羽毛球俱乐部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对于绝大多数俱乐部而言,其发展资金经费主要来源于俱乐部会员会费以及学校下拨的部分经费,相对而言资金来源單一。今后俱乐部要立足于自身发展定位,采取多种形式提升自身经费来源。例如,通过举办校园羽毛球比赛,收取一定报名费,同时可通过赛事广告、赞助等形式拓展俱乐部资金来源渠道。调研中发现某高校羽毛球俱乐部能够积极对接校外羽毛球品牌专卖店、运动服装店等,通过广告合作形式,既提升了赞助商在学校内部的知名度,同时亦促进了赛事收入的增加;(2)俱乐部要重视拓展其发展规模,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关键点在于采取多元途径招收校内学生会员,例如俱乐部可通过举办表演赛事以及相关羽毛球系列娱乐活动,提升自身受关注度,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俱乐部能够给予其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此外,开展校内羽毛球联赛亦是拓展俱乐部收入重要途径。校内联赛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使得各个级别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水平,也可以通过报名费以及赞助费增加俱乐部的活动经费,进一步提升俱乐部的影响力。通过联赛,俱乐部同时可以发现并培养有潜力的羽毛球爱好者,提升俱乐部实力。

3.2、创新教练员招聘渠道,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

(1)重视教练员培训工作。教练员水平决定着俱乐部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尤其对于以技能教学为主的高校羽毛球俱乐部而言,专业教练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针对基层体育教练员培养开展了较多培训班,有效助力我国教练员队伍发展。因此,对于教练员而言,要重视其培训工作,鼓励教练员参与相关羽毛球教练员培训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以及自身技能水平;(2)创新教练员招聘渠道。对于绝大多数俱乐部而言,其教练员均以本校体育教师亦或是校内学生群体为主。今后为不断满足俱乐部发展需求,需要不断创新教练员招聘渠道。例如,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校外社会羽毛球俱乐部教练员参与学校俱乐部教学工作。一方面,其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拥有丰富的教学经历,能够有效提升俱乐部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邀请校外教练员能够推动本俱乐部学生教练员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可不断向外聘教练员学习,包括其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组织等;(3)建立教练员导师制度。在招聘新晋教练员时,可以为教练员安排经验丰富的羽毛球老师担任导师,指导教练员教学和发展。导师制度可以帮助新教练员快速适应羽毛球教学工作,并通过与导师交流互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3、重视开展多样化俱乐部活动,重视羽毛球竞赛活动

对于高校学生群体而言,俱乐部高质量发展需要契合学生身心特点,尽可能开展多样化俱乐部活动,例如定期开展户外运动、俱乐部内部体育赛事等,丰富学生体验。一方面,对于俱乐部而言,既要关注羽毛球教学与训练工作,确保自身核心教学活动高质量开展;另一方面,又要开展多样化俱乐部活动,不断提升俱乐部内部凝聚力。羽毛球竞赛作为提升学生技战术水平,检验俱乐部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今后要重视发展羽毛球赛事。首先,建立长期赛事举办规划。长远来看,俱乐部赛事发展主要以其内部小型赛事为主,包括多种形式竞赛活动,例如可每月举办一次内部赛事,对比赛前三名进行一定物质奖励,同时可获得俱乐部赛事积分,以求不断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性;其次,积极参与社会性羽毛球比赛。目前社会上羽毛球赛事活动较多,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羽毛球系列赛事已成为推动当地羽毛球事业发展重要力量。针对于此,俱乐部可选拔优秀选手参与相关社会性羽毛球公开赛,既能够促进俱乐部成员比赛水平,同时又能够提升俱乐部知名度。此外,俱乐部可以定期举办羽毛球技术交流讲座,邀请业内专家或优秀选手分享经验,也可与其他俱乐部进行交流学习,对比学习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加强羽毛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俱乐部应吸引和保留高水平的教练员,提供职业培训,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帮助教练员持续改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4、建立系统完善的俱乐部管理机制,推动俱乐部专业化发展

(1)建立俱乐部管理章程。明确具体可执行的俱乐部管理章程是优化俱乐部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为推动俱乐部平稳运行,需要重视俱乐部管理章程,让所有会员学生遵循管理规章制度。从管理规章内容层面来看,包括考勤情况、专业技能考核、奖惩等方面。例如,对于明确多次缺席俱乐部集体教学与训练活动的给予其俱乐部内部警告,情况严重的予以劝退。对于在各类羽毛球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以及获得相关羽毛球职业资格证书的进行一定物质奖励,包括羽毛球装备器械以及现金奖励等,鼓励俱乐部会员积极参与各类赛事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羽毛球技术水平;(2)细分俱乐部管理岗位权责。对于教练员来说,其主要任务在于制定训练计划、组织训练课程等。竞赛组主要负责参与组织外部比赛和内部选拔赛的筹备工作,包括报名、安排赛程、协调比赛事宜等。宣传组则负责俱乐部的宣传推广工作,包括制作宣传材料、管理社交媒体账号、组织宣传活动等。通过明确各个管理岗位职能,建立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俱乐部管理;(3)积极开展与其他俱乐部的交流合作。无论是同类项目的俱乐部还是其他类型的社团,都可以是俱乐部学习和借鉴的对象。通过友谊赛、联赛等形式,可以增强俱乐部成员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羽毛球在高校的影响力。

4、结语

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重要支撑,其有力推动了学生体育参与,活跃了校园体育氛围,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新时期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俱乐部发展,明确其价值定位。羽毛球项目作为我国优势运动项目,在我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同时亦是学生普遍喜爱运动项目。研究对羽毛球俱乐部在高校价值进行研究,同时探究其发展困境,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促进新时期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文保,马杨阳,张晨等.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时代意蕴、现实困境与多维路径[J].辽宁体育科技,2022,44(06).

[2]武勇亮.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成因及疏解之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03).

[3]陆泉,彭雪莹,陈静.健康中国战略视角下重大慢性病预防知识服务体系构建[J].情报科学,2023(06).

[4]付玉楠.基于全民健身视角的高校体育社团及俱乐部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20).

[5]张学少,吴小丽.新教改下高校体育俱乐部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优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8).

[6]朱大清.新時代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16).

[7]章翔.“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与践行路径[J].体育学刊,2022,29(01).

[8]徐健.高职院校羽毛球裁判员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

[9]南海.陕西省羽毛球裁判员培养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22.

[10]刘文境,杨旭东.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探析——以羽毛球教学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11]陈传浈,周威.高校羽毛球“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体育学刊,2017,24(05).

猜你喜欢

体育管理大学体育
高校体育管理风险因素研究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信息技术在体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ESP理论中教学方法对中法联合办学法语教学方法优化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