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理念下的群众体育发展策略与路径探索
2024-01-17谭顺骋
谭顺骋
摘要: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这一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战略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群众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将在全民健身理念下,针对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 发展 健康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1-013-3-ZQ
1、引言
新中国建立以后,竞技运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群众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如《关于发展体育运动的决议》、《关于加强全民健身运动的决议》、《关于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指示》等。《全民健身法》的颁布,有力地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政策文件。新时期,竞技运动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大众体育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最近几年里,曾数次提到过要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并把它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体育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78年平均每人只有0.55m?的运动场地;1990年,全国平均每人拥有1.34m?的运动场地;2002年,全国平均每人拥有的运动场地面积第一次超过了1m?;到2015年,全国平均每人拥有2m?以上的运动场地;到2020年,全国平均每人拥有2.12m?的运动场地。目前,全国平均每人拥有3.29m?的运动场地。除了数量上的增长外,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成效不断提升。自2014年起,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2018年以来全民健身活动更加频繁;2021年开始了《“十四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群众体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群众体育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广泛群众基础的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14年以来全民健身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为此,在全民健身理念下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成为新时代下一项重要任务。自2008年度开始,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2008年开始,全国平均每人拥有3.29m?;从2010年起,定期锻炼的人群已达12.3亿人次;2021年我们国家每年定期健身的人口比重已达33.5%;“十三五”期间群众参加各类赛事活动达到4010项次;2021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5.2%;2022年9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公布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众体育所取得的成绩。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在成绩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对群众体育工作缺乏有力保障;政府和社会组织缺乏有效合作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本文将在分析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并进行路径探索。
2、群众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
从2000年起,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把全民健身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来抓。2021年10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50%”。这一目标的提出明确了群众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即群众体育是推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健康中国”目标的实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1、群众体育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的影响,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在我国,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大众体育已逐步发展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拿《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来说,《计划》提出,要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作为重点,围绕着人们不断提高的身体素质来加强群众体育的发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强化科研引导,加大对体育的培训力度,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
2.2、群众体育是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健全的身心是健全人的根本,健全的身心既要有健全的生理,又要有健全的精神。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要在大自然中生活和发展,身体与精神上的协调是必不可少的。人们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通过运动,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文化活动形式,其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们的大脑思维活动和意识行为等;另一方面,体育锻炼可以提升人们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最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人们坚强意志、坚定信念等。所以,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條促进身心和谐的重要手段。
2.3、群众体育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举措
2018年9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8]13号)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结合。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它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卫生中国”提供了指导思想与实践指导。《关于加强新时代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以及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从国家层面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群众体育作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坚持“健康中国”战略和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这是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化解,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3、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群众体育设施和场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群众体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经费、场地和器材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短缺问题仍然突出;其次,从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来看,由于参与主体不明确、组织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仍然不够理想;最后,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群众健身意识不强、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
3.1、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短缺问题仍然突出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仍然存在不足问题。一是受经费制约,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时,往往忽视了对体育场地的建设,导致公共体育场地数量较少、质量不高;二是受场地和器材短缺影响,一些地方的公共体育设施存在着数量不足、种类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三是受城市规划限制,一些地方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往往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难以實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多元化和特色化;四是受场地和器材短缺影响,一些地方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不够理想。
3.2、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群众体育活动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衡量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当前,尽管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从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尽管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群众体育组织,但是由于组织体系不完善、活动开展形式单一、活动内容缺乏创新等问题影响,导致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另外,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参与主体不明确、组织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导致一些地方没有建立健全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体系和工作机制,使得部分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滞后。
3.3、群众健身意识不强、社会参与度低问题依然存在
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其中包括群众健身意识不强、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民素质普遍提高,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青少年青少年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体育人才,导致一些群众体育活动难以持续开展下去。此外,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进行严格管教,很少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针对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改善群众体育发展环境和条件。
4、发展对策
我国群众体育未来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群众体育发展的组织体系,为群众体育提供组织保障,在完善基层体育协会和老年体育协会等群众体育组织的基础上,推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其次建立群众体育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完善群众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群众体育工作队伍;然后加强科技支持。建立全民健身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对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宣传,从而激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完善政策法规,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条例》的修订工作,为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4.1、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进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以社区为单位,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对于城市和乡镇的大型体育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增加学校、公园、公共绿地、广场等场所的健身设施数量,提高场地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在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健身需求,在设计时要尽量满足他们的日常活动需求。例如,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在设计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区域时要设置方便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器材。同时还要重视健身场所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以便于群众进行体育锻炼。
4.2、完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
(1)应建立起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在市、区(县)、街道、社区等各级层面都应设立群众体育协会,并积极推动成立健身俱乐部;②在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成立相应的体育协会;③在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内部也应设立相应的体育协会;(2)要积极推进体育组织向基层延伸。①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公园、广场、步道等场地设施,广泛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等;②积极开展各类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③建立适合各年龄段居民参与的各级各类体育运动社团。社会体育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群众性体育团体和协会组织。只有形成健全的组织网络,才能更好地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需求。
4.3、重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人才是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没有人才的支撑,群众体育就难以取得长久的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健身教练的培养。健身教练是为群众提供专业健身指导和服务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群众健身的效果和安全性。可以通过开设健身教练培训班等方式,培养更多的优秀健身教练,为群众提供更加科学、规范、优质的健身服务;其次,必须加大对学校体育师资的培训力度。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中坚,其质量与能力对高校师生的体质、体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间的互访,可以使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最后,需要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的培养。全民健身志愿者是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为群众提供健身指导、组织健身活动等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4.4、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
全民健身活动是人们强身健体,过上健康生活的根本与保证。要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就必须加大体育活动的科学技术力度。科技创新可以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化的健身方式和服务,从而提升全民健身的参与度和效果。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健身科技创新的投入。这包括增加研究经费、奖励创新成果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对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积极投身于体育事业的研究与改革之中;其次,可以加强对健身科技的应用和推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全民健身领域。例如,智能健身器材、健身APP、可穿戴设备等,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健身服務。此外,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健身科技经验和成果,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推动全球健身科技的发展。
5、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体育健身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国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助力,而且可以为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全民健身理念下的群众体育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群众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体育设施、提高体育意识、发展体育产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多种途径,推动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健身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贡献。基于此,本文从当前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全民健身理念下群众体育发展的价值意义,提出了几点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策略和路径。通过这一系列研究工作,旨在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小娟,许慧敏,黄晓.基于文化资源观的民间传统体育开发与利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2).
[2]王凯,周国鑫.“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价值、落地模式与路径探索[J].体育学研究,2023,37(03).
[3]蒋云辰.皖西大别山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困境及治理路径[D].上海体育学院,2023.
[4]陈华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制度和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05).
[5]刘文莲.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0).
[6]赵素.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安全风险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23.
[7]彭国强,高庆勇.体育强国进程中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经验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04).
[8]王立军,张曙林.高校学生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3,31(08).
[9]李伟平,曹峰.基于DEA-Tobit模型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效率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23,42(04).
[10]葛小雨,黄谦,荀阳等.全民健身新发展目标下身体锻炼、锻炼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08).
[11]雷强,宋丹枫,卢志勇.郴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23,44(04).
[12]李会华,袁际学.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5).
[13]侯雪婷,段明会,蒋亚斌.组织变革理论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3,39(04).
[14]高梦真,邱丽,石振国.数字赋能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逻辑、短板与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