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赎与沉沦:《哈姆雷特》中“珍珠”的基督教阐释

2024-01-17李东军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迪斯先王克罗

李东军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创作于1601年前后,其故事原型可追溯到12世纪萨克索·格拉马迪克斯(Soxo Grammatiou)创作的《丹麦史》(Historiae Danicae)—后由法国作家贝勒福雷(Belleforest)收入《悲剧历史故事》(Histories Tragiques),1608年该书被译成英文出版,名为《哈姆雷特的历史》(The Hystorie of Hamblet)[1]。不过,莎士比亚参考的版本极有可能是已佚失的剧本《乌尔—哈姆雷特》[2]。

《哈姆雷特》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研究成果蔚为大观。由于历史语境、文化差异等因素导致世界各国对剧中的主题隐喻有不同理解,例如“俄狄普斯情结”、“存在主义”解读、“内在自我成长”等[3],不一而足。海伦·加德纳(Helen Gardner)将莎士比亚的悲剧称为“基督教悲剧”:“莎士比亚戏剧的确以最为优美动人的形式表现了显然是基督教的观念……它的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特点,都是与基督教的宗教感情和基督教的理解相联系的……”[4]

本文取基督教视角,透过“珍珠”意象尝试对《哈姆雷特》的主题思想进行重构。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伟大的代码》(The Great Code)中将圣经故事的叙事模式称为 U型结构,遵循“乐园—犯罪—惩罚—忏悔—得救”的叙事结构,“一系列的不幸和误会使情节发展到危难的低点,此后,情节中某种吉利的线索又使结局发展为一种大团圆”[5]。至于《哈姆雷特》是否也存在这种隐性的“U型结构”,关键在于国王克罗迪斯投入酒杯的“珍珠”(毒药)是否就是宗教隐喻,“珍珠”(pearl,古英语为unio)这个隐藏密码往往被研究者忽视。若能解开“珍珠”代表“圣餐礼”(union)(也暗指“与神同在”)的密码,那么该剧的“救赎”主题便会清晰显露出来,意味着哈姆雷特、葛忒露德、莱阿替斯等人通过“死亡”完成了自我救赎。例如,王后葛忒露德替哈姆雷特喝下毒酒,死前提醒王子酒中有毒;莱阿替斯临死前“忏悔”并说出真相,与哈姆雷特达成“和解”,灵魂得到净化;相反,克罗迪斯拒绝救赎,将毒药涂抹在比武用的剑尖,并用毒药冒充象征高贵神圣的“珍珠”,企图毒死王子,这是自甘“沉沦”,其用心何其险恶。最终他被王子用“毒剑”和“毒酒”杀死,得不到上帝的宽恕,他的灵魂只能堕入地狱。

一、“复仇”延宕

莎士比亚借助先王的亡魂显灵,将哈姆雷特的叔父克罗迪斯谋杀先王的犯罪事实交代清楚,叮嘱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第一幕第五场中,先王灵魂对王子说道:“我是你父亲的灵魂……你就替他报惨遭谋杀的冤仇。”哈姆雷特说道:“赶快告诉我,我要插起翅膀,快得象思想,象一往情深的怀念,马上去报仇。”[6]36-37虽然王子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是将信将疑的,随后他通过“剧中剧”的方式对克罗迪斯进行试探,从克罗迪斯的“脸色大变”“旋即离场”等反应得到了印证。但王子并没有马上实施复仇,反而是等待对方对自己下毒手,最终同归于尽。如果不从宗教视角解读,这种情节设定很不合常理,因为原型的王子(《丹麦史》)复仇时没有丝毫犹豫。因此,莎士比亚“复仇”延宕的叙事策略应该另有目的。

表面上看,莎士比亚塑造了王子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人物性格。第三幕第一场中,尽管哈姆雷特还不能确定国王克罗迪斯是否有罪,但他那句著名的模棱两可的台词却使观众认定克罗迪斯有罪。“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卞之琳译为“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6]82,这句直译的台词使人费解,主语是王子哈姆雷特自己还是克罗迪斯?王子是因为怕死而不敢杀死国王复仇吗?我们对照一下日本的译本,1909年坪内逍遥译为“存(活)还是不存(活),这是一个疑问”(存ふるか、存へぬか、それが疑問ぢゃ),1933年他又改译为“(活)在世上,还是不(活)在世上,这是一个疑问”(世に在る、世に在らぬ、それが疑問ぢゃ);2003年河合祥一郎译为“应该活着,还是应该死,这是一个问题”(生きるべきか、死ぬべきか、それが問題だ)。[7]日本出版了20余种《哈姆雷特》译本,其中河合祥一郎的译法最为直白,但疑问仍然存在。如果这句话的主语是哈姆雷特,那么“活下去还是不活”便可以解释为是否复仇,王子想活下去便不复仇,弑君复仇等于求死。“复仇”是莎士比亚的叙事策略与观众们的理解;相反,将主语解释为国王克罗迪斯,则可以理解为“国王活着,还是国王死”。对于观众而言,两者并无太大区别,因为他们都急切地期待王子复仇。

本文认为,这句台词中隐藏了莎士比亚“延宕”叙事的真实意图,“复仇”只是讲故事的叙事策略需要,其真正目的在于宣扬基督教教义,恢复失序的道德伦理。因此,第三幕第三场中,当王子有机会杀死克罗迪斯时,因对方正在忏悔,王子的复仇出现延宕。“啊,我的罪恶是臭气熏天了……因为犯杀兄的罪行!我不能祷告……”[6]108克罗迪斯这几句忏悔暴露了他杀死国王的罪行。但哈姆雷特转念一想:“这需要算一算。一个恶汉杀死了我的父亲,我这个独生子把这个恶汉却送上天堂。噢,这倒是报德,不是报仇!……收起来,我的剑;等一个更凶的机会……那才砍倒他,叫他的两脚跟踢着天,叫他的灵魂象地狱一样的漆黑,直滚进地狱。”[6]110第三幕第四场中,因为误以为克罗迪斯躲在窗帘后面,王子将偷听他与王后谈话的波乐纽斯杀死,导致哈姆雷特的未婚妻莪菲丽亚精神失常、溺水而死,她的哥哥莱阿替斯由此也与哈姆雷特反目为仇。一方面,这样的情节安排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使剧情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毕竟波乐纽斯是一个小人与帮凶,如果哈姆雷特与其女儿结婚便是不合时宜的。莎士比亚要塑造的王子形象必须完美无缺,不能有任何道德上的瑕疵。即使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哈姆雷特也只是“消极”地等待复仇时机,他的复仇并非只是杀死克罗迪斯,而是要达到一种救赎的“效果”,这样才能让好人的灵魂上天堂,包括在地狱中受折磨的先王,更要让恶人受到惩罚,最终恢复“脱节了”的道德秩序。

所以,“复仇”的延宕并非是哈姆雷特惧怕死亡。第一幕第四场中,“我把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至于我的灵魂,既同它自己一样是不朽的……”[6]34中世纪的欧洲人相信灵魂不灭,好人上天堂、恶人下地狱。王子向亲叔叔克罗迪斯复仇,想让其灵魂下地狱并非易事,因为简单的“弑亲”反而会将其灵魂送上天堂,只有等他再次作恶时杀死他才能达到真正的复仇目的。从宗教意义上说,王子误杀大臣波乐纽斯、间接害死自己的未婚妻,克罗迪斯毒杀王兄、与王后(兄嫂)结婚(乱伦),他们都有“罪”,必须以“死”“赎罪”,尤其是哈姆雷特的“死”更具殉教性的“献祭”意义。不同之处在于是“忏悔”,还是“沉沦”。克罗迪斯虽有“忏悔”之意,但仅停留在口头,他接二连三地对王子下毒手,最后一次将“毒珍珠”投入酒杯,结果王后替王子喝下毒酒而死。那么,哈姆雷特杀死恶贯满盈的克罗迪斯,并诅咒他的灵魂下地狱,王子自己也被毒剑刺伤而死,他与恶人克罗迪斯同归于尽就是一种“献祭”,他为所有人,包括被毒死的父王而“受难”,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赎罪”。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这种赎罪观念为中世纪的欧洲民众所普遍接受。

先王的灵魂对王子说:“我的时间快到了,我必须马上再回到琉璜的烈火里去受尽熬炼。”[6]3512世纪的天主教最初提出“炼狱”概念,它是净化人罪恶的地方。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95条论纲》中的第10条对其提出疑问,因为《圣经》中没有关于炼狱的记载,但他的新教改革不是否定“炼狱”本身,而是反对罗马教廷为敛财推出的“赎罪票”[8]。英国的安立甘宗属于新教,但它吸收了旧教(天主教)的某些教规,接受了“炼狱”和“涂膏”(施涂油礼)。先王灵魂告诉王子自己遭毒杀的经过,将克罗迪斯比喻成咬人的“毒蛇”,而且还是“乱伦通奸的禽兽”。然而,令先王最难以忍受的是他“来不及举行圣餐礼,忏悔,涂膏,来不及结一结清楚,就叫我算了帐,不管我满头是未清未净的红尘”[6]39。由于被克罗迪斯毒杀,先王的灵魂没有来得及接受“涂膏”,被迫在炼狱中洗清“罪孽”。按照天主教的说法,神父为临终的人祷告,求主赦免其罪,并接受其灵魂进入天堂,然后用油涂其前额,口中念道:我用油涂你,以圣父、圣子及圣灵之名,阿门。先王在炼狱中受的难不是简单的复仇就可以解决的。因此,王子先用毒剑刺克罗迪斯,再将毒酒灌入其口中,诅咒其下地狱。只有恶人彻底受到惩罚,恢复新的道德秩序,先王的灵魂方能得到拯救,这便是莎士比亚复仇延宕的叙事目的。

除了“炼狱”外,莎士比亚还让先王灵魂说出了一番奇怪的话。先王虽然对亲弟毒死自己一事表示愤怒,但又说道:“谋杀是最恶毒不过的,可是那一下更恶毒,更伤天害理。”[6]37王后改嫁小叔子的行为令他极度愤怒,甚至超过他对“谋杀”本身的愤怒程度。这种情节并不合理,当时的英国法律没有禁止女性再婚,民众对女性再婚的态度相对宽容。都铎王朝超过69%的贵族在丧偶后都会再婚,寻找第二任妻子或丈夫。[9]那么,唯一的解释是作者另有意图。先王灵魂继续说道:“那一个通奸乱伦的禽兽,就凭他诡计多端,花样百出……骗上了我那位最显得贞洁的王后……可是无论你怎样进行复仇,别玷污你的心灵,对你的母亲也不可有所不利。让她由天罚,让她受那些长到她内心的荆棘无情的刺痛吧。”[6]37-39在克罗迪斯弑兄篡位这件事上,王后葛忒露德即便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嫁给自己的小叔子,这在传统礼教看来就是“乱伦”。莎士比亚暗讽道德秩序“脱节了”。另外,先王告诫王子不要对母后不利,如果王子杀死王后,便是“弑母”。然而,王后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她挡下克罗迪斯给哈姆雷特的酒,替王子喝下“珍珠”毒酒。面对克罗迪斯的劝阻,她说:“我一定要喝,陛下;请陛下原谅。”[6]181王后为什么坚持要喝呢?其实是作者莎士比亚让她喝下毒酒,为其 “乱伦”行为“赎罪”。克罗迪斯两次催促王子饮酒,警觉的哈姆雷特都找借口推辞,并且也没有阻止王后喝酒。从剧本来看,的确没有写明王后知道酒中有毒,但她坚持喝下毒酒,且中毒而死,这就足够了。这正是哈姆雷特等待的机会,等到了克罗迪斯罪行的实施。

对克罗迪斯来说,“My crown, mine own ambition, and my queen”(王冠、野心、王后)是他最看重的三个利益。与王冠相比,王后不可能排在首位,他出于政治目的而与葛忒露德结婚—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他的即位名不正、言不顺。相反,哈姆雷特才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然而先王灵魂并没有提及此事,而且哈姆雷特对王位继承权被剥夺也没有提出过异议。这种情节同样不合常理,伊丽莎白王朝时代对于王位继承人的选择非常谨慎,想必当时的英国观众在观看《哈姆雷特》时也有同样的感觉。哈姆雷特对母后改嫁极其愤怒,难道他没有意识到这段婚姻含有政治目的吗?他当然懂得其中奥妙,他当不当国王无所谓,但母后改嫁王叔则是“乱伦”,这令他无法接受,甚至想要自杀。其实,莎翁有意忽视了王位该由谁继承这个问题,刻意强调“乱伦”,虽然当时的英国法律并不禁止叔嫂结婚,但违反了基督教教义才是关键所在。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影射了当时的英国社会。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鼓励海上贸易,对外开展殖民扩张,确立安立甘宗为英国国教,摆脱了罗马天主教的控制,实行政教一体的统治,这一时期被称为英国的“黄金时代”。英国国教与欧洲大陆的其他宗派相比,具有传统性、包容性和折中性,从而使其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特殊的宗教形势[10]。然而在伊丽莎白一世向詹姆士一世过渡的时期,社会矛盾重重,危机不断,物价飞涨。“伊丽莎白在1593年、1597年和1601年试图从议会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的时候,面对的却是一个难以驾驭的议会。”[11]政治斗争引发社会动荡,政府深受债务危机的困扰。14—15世纪英国社会物价基本稳定,16世纪初物价开始飞速上涨,到17世纪初上涨了5倍。[12]

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否定神权,民众的自我意识得到启蒙,但同时,人的私欲没有了宗教道德的约束越来越膨胀,引发了道德秩序的崩坏与罪恶的滋生。因此,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思想感到失望,他的早期创作以喜剧为主,充满人文主义思想,宗教神学观念被抛到脑后,作为成熟的人文主义者,他完成了对基督教观念的反叛;而他的后期创作则以悲剧为主,从反叛基督教又回归到了基督教。[13]

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哈姆雷特》使用了大量《圣经》语句以及基督教教义的词语,不仅深化了作品主题,而且也为我们的解读提供了线索。表面上看,《哈姆雷特》表现的是为父报仇的主题,哈姆雷特、莱阿替斯、小福丁布拉斯三人都要为父报仇,当然三人的结局各不相同。哈姆雷特与莱阿替斯临死前达成和解,化解了仇恨;小福丁布拉斯的杀父仇人是先王老哈姆雷特,他与哈姆雷特成为好友,哈姆雷特留下遗嘱,让小福丁布拉斯成为丹麦的新国王。尽管基督教宣扬“宽恕”思想,化解“仇恨”,但哈姆雷特并没有“宽恕”不知“忏悔”的克罗迪斯。因此,《哈姆雷特》的真正主题不是“复仇”,而是恢复丹麦社会“脱节了”的道德秩序。

二、珍珠与圣餐礼

哈姆雷特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同时也深受基督教思想的熏陶。他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对人类持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6]65此外,他对人际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代替注重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但父王惨遭毒杀与母后改嫁的变故使曾经无忧无虑的哈姆雷特变得忧郁起来,他的眼中充斥着当时的社会罪恶。

哈姆雷特不断追问自我,在他犹豫不决时,克罗迪斯却抢先下手,他假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却密信英王处死哈姆雷特。结果哈姆雷特拆开密信,改写了内容,让英王将两名信使处死。随后船只遇到海盗,而落入海盗手中的王子却又被送回了丹麦。国王克罗迪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让哈姆雷特与莱阿替斯比武,利用莱阿替斯急欲报杀父之仇的心理,命人在剑尖涂上剧毒,并在哈姆雷特的酒杯中放入有毒的珍珠。

第五幕第二场中,比武开始前,克罗迪斯宣称如果哈姆雷特先赢一局,“国王就干上一杯酒祝贺哈姆雷特,他还要在一杯酒里丢一颗珍珠,极端珍贵的,比一连四代的丹麦王嵌上王冕的还宝贵”[6]180。结果哈姆雷特在第一回合就击中了莱阿替斯,国王说道:“我干杯。哈姆雷特,给你放珍珠。”[6]181王后葛忒露德看破了国王的阴谋,便不顾国王的阻拦,替哈姆雷特喝下放有珍珠的毒酒。随后剧情进入高潮,没有防备的哈姆雷特被莱阿替斯的毒剑刺伤,打斗中两人的剑都脱手落地,王子抢过毒剑将莱阿替斯刺伤,这时,王后毒发倒地,哈姆雷特大喊:“把大门关严了!谁干的勾当,一定得查出来!”[6]183莱阿替斯在临死前揭发了国王克罗迪斯的阴谋,于是哈姆雷特彻底爆发,他先用毒剑刺中克罗迪斯,然而又将剩下的毒酒灌入其口中,喊道:“你这个乱伦的、血腥的丹麦的魔王,喝干这一杯毒药!收你的珍珠吧!追我的母亲去吧!”[6]183“收你的珍珠吧”英文原文为“Is thy union here?”①参见https://shakespeare-navigators.com/hamlet/H52.html。其实应该这样译:“就是你们(指与王后)的结合?”②文中所涉英文文献的中文翻译均为笔者自译。遗憾的是,许多中译本并没有重视这句话中“珍珠”(union)的喻义。

由于《哈姆雷特》版本众多,这句台词中的“珍珠”一词有的是“pearl”,有的是“union”。罗马人描述珍珠大而美时用单词“unio”表示独特的意思。而“union”是指“大珍珠”,具有“与神结合”的语义。也许这句话中的“union”可以解释为克罗迪斯与王后的“夫妻关系”“感情纽带”,当然这是一种反讽,因此作者故意将大珍珠“unio”说成“union”,再加上后半句“Follow my mother”,意思是“追我的母亲去(地狱)吧”,将上述内容串联起来,这句台词中的“pearl”写成“union”便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另外,莎士比亚在戏剧中经常使用“珍珠”,它是测试人物高低贵贱的“试金石”。[14]而且“珍珠”在基督教语境中又可指“圣餐礼”,其寓意是“救赎”。

按照《牛津英语大辞典》的解释,“珍珠”(pearl)指僧侣们参加的圣餐礼[15]。关于“圣餐(The Lord’s Supper或Holy Communion),亦译‘神交圣礼’。……天主教称圣体圣事,对其礼仪称弥撒;东正教称圣体血;新教称之为圣餐”[16]。14世纪的《珍珠》《清洁》《坚忍》及《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四首长诗只有手抄本传世,学界习惯将该抄本称为“《珍珠》手稿”[17]。《珍珠》以第一人称叙事,“我”在夏日花园中追寻一颗失落的“珍珠”时进入梦乡,在“人间天堂”(Earthly Paradise)邂逅化身少女的珍珠,与珍珠少女隔河展开神学论辩,并在她的指引下见证了新耶路撒冷的辉煌异象,甚至还见到了以羔羊形象现身的耶稣基督。《珍珠》描绘了个体灵魂自救所必经的“朝圣之路”,“珍珠”象征凡人蒙垢的灵魂或圣餐礼[18]。

因此,国王克罗迪斯在酒杯里下毒,谎称投入一颗宝贵的珍珠,这其实是亵渎神灵的举动,哈姆雷特应该预料到了对手的阴谋。中世纪的欧洲,在对手酒杯中投毒是非常老套的刺杀手段,王子早有防备,听说国王安排他与莱阿替斯的比武赌局后,他对好友霍拉旭说:“我们用不着怕什么预兆。一只麻雀,没有天意,也不会随便掉下来。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随它去吧。”[6]177-178哈姆雷特已经作好了赴死的准备。克罗迪斯借“珍珠”之名往酒里投毒,这是十恶不赦的罪行,也是王子苦苦等待的绝佳复仇机会,虽然复仇的代价太大,但这是莎士比亚想要的结果,哈姆雷特必须像背负十字架的耶稣一样“献祭”,为所有的丹麦人“赎罪”,从而恢复社会的道德(宗教)秩序。

三、沉默与献祭

圣经故事的叙事模式遵循“乐园—犯罪—惩罚—忏悔—得救”的“U型结构”,表现人类的犯罪以及神对世人的拯救。莫德·博德金(Maud Bodkin)认为,悲剧冲突的真正本质是“一种从古代宗教的净化和赎罪观念产生的神秘因素”[19]。净化的途径就是“献祭”。乔治·威尔逊·奈特(George Wilson Knight)说“莎士比亚把人类的悲剧主要看作是一场牺牲”,悲剧英雄总是“死在舞台上,通常还占据舞台中心位置,架在高处,象安放在祭坛上似的”。[20]这样来说,哈姆雷特明知克罗迪斯要除掉自己,却仍然接受与莱阿替斯的比武,他心中已经作好了“献祭”的准备。

莱阿替斯急切地想为父报仇,他用毒剑刺伤哈姆雷特,结果他自己也被王子用同一把毒剑刺伤。莱阿替斯说道:“这一着毒手反过来也害了我自己:我这样倒下了再不会起来了。”[6]183《圣经·旧约》“箴言”第十一章讲道:“The righteousness of the blameless makes a straight way for them, but the wicked are brought down by their own wickedness.”(完全人的义必指引他的路,但恶人必因自己的恶跌倒)[21]今天的观众也许会对此情节表示疑问,莱阿替斯为什么要在死前揭发克罗迪斯呢?是他用毒剑偷袭哈姆雷特在先,这才导致自己也被毒剑所伤,这不是咎由自取吗?然而,四百多年前的观众可不这么想。中世纪的欧洲,临终的人要进行告解忏悔,如果对神隐瞒罪行将得不到救赎。当时的人们相信死后灵魂是否得到救赎,取决于死亡前的瞬间是否忏悔。[8]

莱阿替斯对哈姆雷特说:“我们互相宽恕吧。你杀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不来咒你,我杀你,也不要咒我吧。”哈姆雷特说道:“天赦了你的罪过吧!我就跟你去。”接着哈姆雷特又对好友霍拉旭说道:“我死了;你还在;请把我的行品和道义好好对不明真相的讲讲吧。”当哈姆雷特交代好后事,将王位传给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最后又说了一句话:“另外就只有沉默。”[6]184-185然后平静地死去。不过,这句台词(the rest is silence)很让人费解。当然我们可以解释为“该说的话已经说完”或“接下来的事情无法预料”。但如果将这句话置于基督教语境下,则完全可以有另一种解释。马丁·路德在《关于死前觉悟的布道》(A Sermon on Preparing to Die)中有一段话:“基督对于这些话、眼前令人颤抖的景象,完全沉默不语,好像根本没有听见,这些景象丝毫没有进入过眼帘一般。……犹太人强加在身上的死与罪,以及地狱等都被他遗忘,为了他们(犹太人),为了他们的死、罪、地狱而进行祈祷。”[22]耶稣被犹太人出卖,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只是默默地忍受这一切,为世间的人们承担所有的罪。

由此可以推断,莎士比亚一定想到了耶稣受难的这一幕,将哈姆雷特的“死”描写成一种“献祭”。当好友霍拉旭说:“我是丹麦人,倒更象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剩了一点酒。”[6]184他的意思是喝下毒酒,陪王子一同去死,古代罗马人宁死也不屈服。哈姆雷特当然要阻止他:“霍拉旭,这样子不说明真相,我会留下个受多大伤害的名字!……现在你就慢一点自己去寻舒服,忍痛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留口气讲我的故事。”[6]184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对于自己的死早有心理准备,他的复仇尽管“延宕”,但终究实现了。正如前文所写的,先王被亲弟弟克罗迪斯毒死,更有甚者,克罗迪斯与嫂子葛忒露德的结婚是背叛与乱伦—虽然在当时不被英国法律禁止,但被世俗社会所禁忌。正所谓上行下效,莎士比亚用这件事来喻示“时代整个儿脱节了”[6]45,社会风气败坏了,堪称“礼崩乐坏”,只有依靠宗教道德的力量才能匡扶正义。

四、结语

以上通过对“珍珠”与“圣餐礼”等内容的基督教阐释,《哈姆雷特》的叙事结构暗含的“U型模式”便显露出来,相比“复仇”主题,“恢复秩序”才是莎士比亚的真正目的。自先王遇害、王后改嫁,王宫的花园变成一片荒芜,“快乐王子”也成了“忧郁王子”;国王的“亡魂”显灵,叮嘱王子“复仇”,恢复“秩序”;哈姆雷特“将计就计”杀死叔父克罗迪斯,“惩罚”了作恶之人;最后,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命令士兵,“把哈姆雷特当军人扛到台上去,他如果有机会临朝当政,干一下,一定是一位极端英明的君王”[6]187。如此这般,哈姆雷特通过自身的“献祭”,为整个丹麦王国“赎罪”,恢复道德秩序,并为他们找到了一位新国王—小福丁布拉斯。从这个意义上说,表面上《哈姆雷特》是一出悲剧,但实际也可以说是一场宗教意义上的“大团圆”。

猜你喜欢

迪斯先王克罗
得到的都是笑脸
Eight O’Clock/by Sara Teasdale八点钟
迟到大王
试论荀子的“先王观”
梧桐树的回忆
克罗历险记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分析及其对老年合唱教学的启示
荀子“圣王”的三种解读
泰民众愿行善报答先王
楚人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