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疗效的影响

2024-01-17莫濡冰蔡兴俊石湘琳廖东琛黄琳惠朱轶轲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4期
关键词:阻塞性通气机械

莫濡冰,蔡兴俊,石湘琳,廖东琛,黄琳惠,朱轶轲

(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海南 海口 570311)

通过人工气道吸痰仅能够吸除患者气管、主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吸痰效果有限,有时可吸除右主支气管分泌物,无法有效解除2 级以下小气道阻塞的情况。是否能够将深部气道分泌物有效清除,是确保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够避免肌肉萎缩,改善肌力,在机械通气患者干预中的作用显著[1]。本文对2022 年12 月至2023 年8 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 年12 月至2023 年8 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存在机械通气治疗指征;结合X 线片、肺功能检查、临床症状等确诊;预计机械通气时间在48 h 以上;可耐受本研究相关药物治疗。排除合并肺部感染及肺纤维化、其他感染性疾病、交流沟通能力异常、患有精神疾病、其他慢性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55 ~76 岁,平均(62.67±2.89)岁,体质量指数17.55 ~23.86 kg/m2,平均(20.78±0.63)kg/m2,病程3 ~16 年,平均(8.67±1.22)年;研究组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年龄56 ~78 岁,平均(62.74±2.98)岁,体质量指数17.43 ~24.59 kg/m2,平 均(20.82±0.55)kg/m2, 病 程3 ~16 年, 平 均(8.58±1.17)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脏器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同时每2 h 为其翻身拍背1 次,采用徒手叩打肺部的方式帮助其排痰[2]。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方法如下: 使用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北京雅果科技有限公司,型号EDAP06)对患者实施治疗,于左右两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外缘下1/3 位置贴上膈神经刺激电极,参考电极分别贴在两侧胸大肌表面。将1 对刺激电极左右对称地粘贴在腹直肌的上部(即肋骨下缘中间的腹肌区域),将1 对参考电极左右对称地粘贴在腹直肌的下部(即耻骨联合上缘中间的腹肌区域)[3];另1 对刺激电极对称地放置在腹直肌两侧的外缘,与肚脐齐平,将1 对参考电极平行地放置在刺激电极外侧与腋中线交叉的位置。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吸气时间和呼吸频率根据患者的呼吸状态来调整,脉冲频率设置为40 Hz,进行30 min 的治疗[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1)生活质量评分:通过生活质量量 表(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4 个评分领域分别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共26 个条目,分值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5]。(2)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仪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FEV1/FVC)进行检测[6]。(3)疗效判定标准:无效:患者PO2<60 mmHg 或Sp02<90%,听诊呼吸音弱,有明显湿啰音,痰液量+ 黏滞度5 ~6 分;有效:患者PO2≥60 mmHg 或SpO2≥90%,听诊呼吸音基本正常,肺部无显著湿啰音,痰易咳出(痰液量+ 黏滞度3 ~4 分);显效:PO2≥80 mmHg 或Sp02≥93%,听诊呼吸音正常,肺部无湿啰音,排痰效果好(痰液量+ 黏滞度≤2 分)。(总例数- 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7]。(4)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压疮等[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年龄、体质量、病程、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 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干预后,研究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社会 躯体 环境 心理研究组 40 27.55±5.18 25.36±5.41 24.67±5.43 24.50±5.47对照组 40 18.20±4.26 17.25±4.11 17.28±4.14 17.26±4.91 t 值 8.817 7.549 6.844 6.229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干预后,研究组FEV1/FVC 和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FEV1/FVC FEV1研究组 40 67.54±4.03 63.42±5.79对照组 40 53.68±3.56 51.01±3.63 t 值 2.248 2.566 P 值 0.027 0.012

2.3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出现深静脉血栓1 例(2.50%),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4 例(10.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 例(7.50%)、压疮3 例(7.50%)。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1 例)] 低于对照组[25.00%(10 例)],χ² 值为8.537,P值为0.003,证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予以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 究 组 治 疗 后 无 效1 例(2.50%), 有 效10例(25.00%),显效29 例(72.50%),治疗总有效率97.50% ;对照组治疗后无效10 例(25.00%),有效12 例(30.00%),显效18 例(45.00%),治疗总有效率75.00%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² 值为8.537,P值为0.003,证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予以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治疗后,疗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当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已知和机体局部炎症反应、吸入有害气体、空气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前临床治疗时以去除病因、诱因,控制患者病情进展等为主,在应用支气管舒张药物、解痉药物、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治疗时需结合机械通气治疗,通过联合镇痛、镇静处理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机体耐受力,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机械通气即应用人工设备辅助患者呼吸的一种通气方式,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辅助呼吸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基础。但是,长时间机械通气极易造成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出现,这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引发多种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对患者机体功能康复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干预,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柳琴[9]报道指出,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主要借助低功率电脉冲传导, 避免肌肉萎缩,保障肌肉弹性和伸展性,其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干预, 有助于改善其肺部感染评分,提升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肌肉状态,提升临床疗效。另外,大多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机体会大量释放糖皮质激素、茶酚胺等,多存在神经调节中枢紊乱的现象, 代谢率及能量消耗增加, 且短时间内无法进食,极易造成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实施联合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经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干预后,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EV1/FVC和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此外,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经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干预后,出现深静脉血栓1 例(2.50%),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4 例(10.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 例(7.50%)、压疮3 例(7.50%)。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1 例)] 低于对照组[25.00%(10 例)]。研究组治疗后无效1 例(2.50%),有效10 例(25.00%),显效29 例(72.50%),治疗总有效率97.50% ;对照组治疗后无效10 例(25.00%),有效12 例(30.00%),显效18 例(45.00%),治疗总有效率75.00%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疗效,提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干预的安全性更高、有效性更好。这与赵慧玲[10]相关报道结果一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气流通过不顺畅,气管、支气管等气流通道存在闭塞或狭窄的情况,多数患者存在肌萎缩、运动功能、肌力及肌耐力下降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他们的年龄因素、身体素质等造成其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以往临床上多选择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等药物进行干预,尽管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肌力障碍。本研究中研究组应用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进行治疗,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将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神经或肌肉,安全无创,有助于改善呼吸神经肌肉功能,提升患者神经肌肉运动能力,因此其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中将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方式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干预,证实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可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提高呼吸肌肌力,分析原因可能是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方式能够在远期达到改善患者肺功能的目的,促进其疾病的快速康复。但本研究中所选样本量较少,观察的时间周期较短,还需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可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对疾病的疗效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在研究中对已经脱离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续使用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可降低再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阻塞性通气机械
调试机械臂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