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典型未负厚望 新征程面临挑战

2024-01-17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调研组

农民科技培训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广校高素质农民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调研组

根据工作安排,调研组一行先后两次赴福建省就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其中,2023年5月14-16日,先后到漳州市漳浦縣、龙海区和厦门市同安区、思明区、翔安区实地走访11所农民培训机构和农民田间学校,召开6次座谈会,与地方政府、教育培训机构、学员代表100余人集中交流,并根据档案资料随机抽取20名学员进行电话随访,刨根问底摸实情、追本溯源寻对策。期间,调研组意外了解到,习近平同志早在1997年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曾为《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英才谱》一书亲笔作序,对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殷切期望。此后,调研组如获至宝,千方百计找到序言原文,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中央农广校内部开展一系列深入学习,并于8月20—22日又专门到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和农广校建设老典型的三明市及尤溪县开展调研,考察实际情况。总的看,福建省积极贯彻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部署要求,大力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加大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三明市及尤溪县持之以恒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积累了极为难能可贵的经验。但就全省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农广校大量撤并,大多数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缺乏公益性机构支撑,培训项目主要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所反映的问题也很突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1997年习近平同志对福建省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的寄语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调研意外了解到,1997年,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曾为《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英才谱》撰写序言。获此信息,调研组紧追不放,终于找到到序言原文,经认真研究学习,深感序言中的寄语字字千金,虽然已经过去26年,但仍然具有极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建设的重要遵循。序言有五个方面的精髓要义值得我们深刻领悟和把握。

(一)深刻领悟和把握“一个重大规律性判断”。序言开篇即讲: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重要论述是严密逻辑思维所得出的规律性、真理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2022年底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明确强调,要着力培养一批乡村人才,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总书记后来的这些重要论述与当年的寄语一脉相承,也可以说,当年序言开篇所做的规律性判断,是这些重要论述的宝贵思想源头之一。

(二)深刻领悟和把握农广校“两面两为办学方针”。在序言的第二部分,总书记提出:农广校要坚持面向农村基层、面向农业生产,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方针。这一“两面两为”的重要要求思想内涵丰富,“两个面向”指引的是方向,“两为”明确的是目标,综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农广校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是农广校办学需要长期遵循的重要方针。

(三)深刻领悟和把握农广校“‘三结三多’教学格局”和“‘两个重要’的职能定位”。总书记在序言中指出,农广校把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经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精心耕耘,形成了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农村远距离教育新格局,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学科技、学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总书记当年对农广校教学格局的高度概括和所发挥作用的高度评价,在当前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任务更加艰巨,各级农广校的地位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四)深刻领悟和把握农广校“五大办学特色”。总书记在序言中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了农广校办学的五大特色,即初具规模,形成网络;设施先进,办学灵活;专业齐全,覆盖面广;学用结合,快出人才;英才辈出,实效明显。这五个特色是农广校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本质不同,也是根脉所系、生命力所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和巩固发展,不能动摇。

(五)深刻领悟和把握对农广校寄予的厚望。总书记在序言中认为,农广校面临新的任务与机遇,今后将更有作为。提出要不断总结经验,更加讲求办学质量和效益,为广大农村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力争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要求体现了总书记对农广校的殷切期望,在26年后的今天仍是对农广校的重要激励、鼓舞和鞭策。

二、福建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学历提升+农民培训+跟踪扶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做法值得借鉴

调研发现福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特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落实中央财政培训项目的基础上,省级财政投入真金白银,开展多层次的农民学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训后的跟踪扶持比较到位。

(一)坚持高位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连续6年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列入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九市一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农业农村系统绩效考核等考核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将农民素质提升行动作为“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些举措有力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设立专项工程提升农民学历层次。福建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工程,每年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四免一补”的补助政策(免学费、杂费、书本费、报名考试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主要依托农业职业院校每年招收农民大专学历教育学员2000名、中专学历教育学员1万名。截至2022年底,福建全省已培养中专学历以上高素质农民8.48万人,其中大专学历农民2万人。2023年,开展高素质农民本科学历教育试点,资助300名农民到福建农林大学接受本科学历教育。

(三)加大资金投入多形式开展培训。福建认真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等开展系统培训,每年培训农民约10万人。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培训农民约2万人。实施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培训农民100万人次以上。建立高素质农民学员学分账号和终身学习档案,对农民培训学时、技能等级证书、实践经历等成果进行认定,并转换为学历教育学分,推动农民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衔接。

(四)持续开展跟踪扶持提升培育效果。福建制定印发高素质农民认定和扶持办法,明确认定条件和程序,鼓励金融服务、項目支持、教育培训、技术指导、激励表彰等优惠政策向认定的高素质农民倾斜,实现“培训”到“培育”的转变。龙岩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连续10年每年补助7个县贴息资金10万元,引导各县实施高素质农民农业生产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累计3500余名农民获贴息补助2000余万元。建宁县农广校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建宁支行,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规模经营者给予10万元以下无担保贷款。上杭县对通过资格认证的高素质农民,可以申请享受贷款贴息补助等。

(五)大力开展典型选树营造良好氛围。福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良好氛围。2022年,福建省遴选105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典型案例,采用文字与视频方式进行宣传,出版《乡村振兴火炬手——福建省百名农村实用人才典型案例》。经过典型案例宣传,挖掘出了众多先进典型,如“三八红旗手”缪带弟,引导一群人“共圆一个梦”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典型。2020年以来,龙岩市评选初创之星、创业之星、农创标兵等各类高素质农民典型145名,市财政给予扶持补助资金共计达445万元,助力优秀典型发展壮大产业。

三、三明市及尤溪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成效尤为突出,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推广

据福建当地反映,三明市尤其是尤溪县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和农广校建设的老典型,近年来工作成效尤为突出。在福建基层农广校大幅撤并的背景下,尤溪县高度重视农广校建设工作,一直保持农广校独立设置,由县组织部长直接分管农广校工作,成立联合办学领导小组,由副县长兼任组长,组织部、妇联、发改委等作为联合办学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建设工作。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三明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每年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文件部署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招生工作,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尤溪县成立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由县领导担任组长,并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提升村主干学历层次,提出“报考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村主干必须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的硬要求,许多村主干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将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尤溪县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作用,将农民学历教育、培训任务及相关基础性工作直接交由农广校来承担。尤溪县农广校办学至今共开设了16个专业,每年招生数在100人左右,在校生约300人。农广校毕业生中已有14人成功入职县企事业单位,擦亮了农广校中职教育的金字招牌。2016年以来,尤溪县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全部委托农广校来承担,截至目前农广校共培育高素质农民近1万人,认定高素质农民447人。为确保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尤溪县农广校坚持自己办班,不搞外包,针对农民学员难以集中上课的情况,创新采取“送教下乡、流动办班”培训模式,将培训班办在家门口、办在田间地头,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培训模式成功入选中央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案例。

(三)围绕重点特色产业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三明市围绕沙县小吃、水稻制种、茶叶等重点特色产业,重点培育返乡创业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突出生产组织、经营管理、智慧农业、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等新型课程,助推重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把沙县小吃作为富民产业来抓,2021年以来,围绕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传承推广和经营理念提升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取得良好成效。尤溪县在全县13个乡镇38个村开展特色产业培训,切实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如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培训后,参训学员积极参与到制种活动中,全县制种面积从2020年9000亩拓展到2021年22735亩,亩产从150公斤到350公斤,亩产值从2500元提高到4000元。

(四)培育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带动。三明市加大高素质农民先进典型宣介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高素质农民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三明市高素质农民兰爱珍,创办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1300多户生产豆腐皮,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称号。尤溪县从高素质农民中遴选一批“土专家”,通过“土专家”带动当地农民更新理念、提升技术、发展生产,有力促进了当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尤溪县高素质农民林秀娟成立“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带动大批茶艺师等高技能人才,其中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有138人,有力推动当地茶产业提档升级。

四、全省一些地方基层农广校大幅撤并,社会机构承担培训比例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

虽然福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特色有亮点,但就全省而言,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一)一些地方对农民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够。调研地区,存在地方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重视等问题。中央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部署要求、国家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农民教育培训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调研了解,为避免审计风险,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到了县级基层,大多数都是以招投标的形式交给社会培训机构承担,行政部门只需负责前期招标和后期验收环节工作,虽然相对省时省力,但工作不深不细问题明显。有的分管农业的领导、科教部门负责人对农民教育培训日常工作不了解,对农广校等教育培训机构情况不了解,对现在承担培育任务的培训机构更是“一问三不知”。

(二)全省农广校体系支离破碎。受多轮机构改革影响,虽然福建省级农广校还是独立法人单位,但市县级农广校大量撤并。目前,全省仅有莆田市农广校1所地市级农广校独立办学;有27所县级农广校,其中仅9所独立办学,与机构改革前相比,撤并超过50%。保留牌子的农广校大多是和农技推广机构等部门合署,这些农广校承担的农民培训任务也以农技推广改革项目的短期技术培训为主,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长期培训无力承担。农广校撤并后,农民教育培训职能严重缺失,各地主要通过职业院校、企业等开展教育培训,质量效果难以保障。

(三)社会培训机构承担政策性农民培训任务比例过高。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以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机构承担的情况相当普遍。2022年,福建省社会机构承担培育任务比例高达74%。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公益性培训,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跟踪服务不到位。财政项目大量抛向市场,行政部门只要验收通过就算任务完成。社会培训机构大多是应付式培训,前期需求调研委托第三方开展,课程设置不合理,为了培训而培训,质量效果难以保障。电话追访的农民也普遍表示,“培训结束了就结束了”。二是师资结构不合理。从座谈及调研时翻阅的培育机构培训班档案资料看,聘请的培训师资多是培训机构老师、大学教授等,理论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比例不合理,很难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三是教材使用混乱。调研中,所有的社会培训机构在组织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中,使用的教材都是从书商上门推荐的书单中选择,没有见到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教材。

(四)机构改革后政策调整问题亟待解决。从调研情况看,发达地区的农民中职学历教育需求逐渐减弱,对高职甚至本科的需求愈发旺盛。农广校的非全日制农民中职教育由于缺少教育部门要求全日制院校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和培养标准,许多地方的非全日制农民中职教育并未纳入财政免学费范畴,还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对农广校的农民中职教育不予承认。地方农广校提出,农民对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还有很大需求,但因为机构改革等政策性调整问题,各级农广校不能办理农民中等职业教育证书。有些地方教育部门对农广校工作不了解、不予承认。目前,全省有343名农民学员完成农民中专教育全部课程,教育部门不颁发毕业证书。

五、有关建议

针对福建省的典型经验做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调研组提出四点建议。

(一)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由福建省委省政府啟动省内大学习大培训,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国大轮训,面向各省农业农村部门、各级农广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中央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部署要求等,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上来,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编印报纸、杂志专刊专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体进行持续深入宣传,尤其是各地落实精神的经验和成效。注重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围绕相关专题,在主流媒体进行深入报道,扩大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和农广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强化教育培训公益职能,加强农广校等公益性机构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由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抓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建立财政、教育等多部门参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将农民教育培训纳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统一考核。健全农广校体系。健全完善各级农广校体系,有独立农广校的进一步建大建强,有农广校牌子的进一步夯实教育培训职能,没有农广校的争取挂牌恢复职能。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化农广校等公益性培训机构统筹社会力量作用,强化对农民教育培训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撑。提升条件能力。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财政资金为主导、社会资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争取把农广校办学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条件能力建设。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加强项目统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高素质农民培育、“头雁”项目、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等由不同部门管理,但基层实施机构相同。建议加强农民教育培训项目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计划,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聚合优质资源力量,分层分类、长短结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建立培育机构库。目前,社会培训机构承担任务量大,但效果层次不齐,建议制定社会培训机构评价标准,确保社会机构资质、教学能力和办学效果。建立培育机构库,以三年为周期滚动管理,明确项目实施可从入库培训机构中选择。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管理,明确通用教材使用清单。强化贯通培养。推动创设非全日制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畅通农民成长成才渠道。统筹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民学历教育相衔接,探索将农广校教育培训纳入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体系,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加快高素质农民培训—中职—高职贯通培养。

(四)注重典型选树,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搭建多元化农民发展平台,支持各地举办形式多样面向农民的技术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典型案例遴选,选树表彰一批优秀农民学员、优秀教师和优秀管理人员,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宣传和引导,及时总结挖掘各地好经验、好模式,示范带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农广校高素质农民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