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rt2 长期主义也会翻车?

2024-01-17

女友 2024年1期
关键词:巴菲特亏损主义

基金亏损20万后,阿韭最终下定决心“出坑”,但坚持了一千多天的小习惯还没从她的生活里彻底淡去。下午两点半,闹钟已不再震动,但阿韭仍摸起手机,打开支付宝的“理财”界面,点击“基金”菜单,过去三年,这几乎是她每天下午的必做动作。

除此之外,她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看财经博主的视频、时政财经类新闻和基金分析的文章,并在“基友”群里交流讨论、在电脑里做图表和数据分析,还购买了一堆诸如《穷查理宝典》《小狗钱钱》等畅销书来阅读,每天花费在基金上的时间至少两小时。听人说买基金要坚持长期主义,她勤奋地坚持了三年,从大赚奋斗到大亏,直至损失掉本职工作一整年的收入。

在理财界,“长期主义”是基金经理和各大财经博主对基民提及最频繁的一个词。很多像阿韭一样的小散户,在面临亏损、行情下行、想要撤出时,都是用“坚持长期主义才能赚到钱”做心理支持,从而继续持有甚至加仓,直到再也赔不起。

从基金大坑里爬出来后,复盘审视自己的基金“翻车”教训,阿韭发现,从她片面理解“长期主义”开始,血亏的局面就已经悄然注定。

那是2020年上半年,阿韭入市正好赶上整个基金市场上涨的一个小阳春。赚了第一笔钱的阿韭充满兴奋,她想:我什么都不懂就能赚到钱,如果再研究研究,岂不是能大赚?她开始买畅销书、加群、看各种自媒体,并且不断加大投入,年收益曾经达到50%,当时她感觉自己比巴菲特还牛,巴菲特的投资年收益才20%。

她也记得,那段时间身边的朋友都在讨论基金,她说,“大家沉浸在大赚的喜悦中,仿佛没想过基金也会大跌一样,那会儿感觉吃喝玩乐买衣服全都不香了,最大的消费就是买基金,群里还有人从某APP借款出来买。其实,当所有人都涌进来的时候,危机已经开始了,只是我们当时都被短暂的高收益冲昏了头。”

第一次大的亏损在2021年初出现。阿韭之前大半年累积赚到的20%全亏完,还倒赔10%。她考虑止损,但又不甘心,在怀疑和坚信、想减仓和坚持持有中反复横跳。每次被亏损搞到焦虑时,她就默念“长期主义”,反复告诉自己不要短视,长期才能挣钱。伴随着整个市场下行,小赚一点,大亏一阵,窟窿越来越大,终于难以坚持,咬牙清仓止损。

阿韭的故事并非孤例。在小红书、知乎等社交软件上,搜索“基金亏损”或者“千万别买基金”等关键词,相关帖子的数量超过百万条。

有一位网友花4万买了一支新成立的口碑很好的基金,假装“遗忘”账户,持有3年不操作,没赚一分钱,还亏损1万多。评论区有人回复他:“我就不同了,我一开始亏损40%,幸好我不放弃,坚持两年,现在已经全部亏完了。”还有一位网友晒出自己累积收益负30万+的账户,自嘲分享道:“我亏得连某知名杂志都来采访我了。”

当我们把视线移到股票、债券、保险理财等投资领域,在同样的哀鸿遍野中,会发现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我坚持了“长期主义”,还是不断亏钱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痛定思痛后的阿韭终于认识到:“长期主义”的核心其实是头脑里先得有自己的“主义”,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自以为是地坚持长期。

她说:“常看财经内容的人都知道,长期投资、集中持仓,是巴菲特的做法。但巴菲特是全球頂级专家,他对商业和股票的了解少有人及,甚至很多时候他可以成为规则制定者,所以他才能无视短期波动,直指目标。”

投资无疑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在圈子里,即使是享誉业内的“金牛”基金经理,也难逃一个冠军无法连续超过两年的“魔咒”,他们挣到钱的最大因素,也是赶上了行业风口,当行业下行时,个体的专业也常常会力不从心。人很难挣到自己认知水平和能力范围以外的钱,凭运气挣的钱,最终都会凭实力还回去。

现在,阿韭已经出坑“上岸”。虽然亏钱的隐痛还没有彻底痊愈,但至少一段试错结束了,她接受了教训,并决定向前看。经历过这场“翻车”,她说:“老老实实工作,挣实在钱,好好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就是身为普通人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网络上、现实中,还有无数人继续挣扎在“长期主义暴富”的幻梦中。或许,他们中会有一些人,在未来某一天赶上某个风口,迎来翻身时刻,用账户里漂亮的收益数字来反证自己之前坚持的正确性;也会有一些人,在漫长的寒夜中经历更严峻的考验,承受更大的损失,直至彻底崩溃。

阿韭说:“未来无论有没有可能重新投资,我还是会认可‘长期主义’。专注、坚持、韧性,都是很好的品质,只不过,要先建立自己的理性框架,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然后长期坚持。”

不只理财,人生中的很多事,工作、学习、人际关系,都是如此。

90后女生,坚持买基金三年,倒赔钱后对长期主义有了新的理解。

长期主义反思心得:长期坚持的前提是,有专业知识和理性认知,能看得到未来想要抵达的目标。如果缺了这个前提,只是盲从的话,越坚持“长期主义”亏得越多。人永远挣不到自己认知水平以外的钱,人生中其他事情也同理。

猜你喜欢

巴菲特亏损主义
新写意主义
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是什么味道
近光灯主义
无印良品:从亏损10亿到营收1410亿 4年内起死回生就靠这7招
Dorel及其Cycling Sports Group报告2016年亏损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大幅亏损的氮肥企业该何去何从
冬日 新碰撞主义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