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无锡市新吴区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4-01-17徐亚军王桂春王敏鑫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无锡市葡萄发展

徐亚军 王桂春 王敏鑫

(1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无锡 214145;2无锡市新吴区农业服务中心,无锡 214028)

新吴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南部,地处长三角中部,该区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适宜葡萄生长。作为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起,为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新吴区开始发展葡萄种植,经过近40年的努力,新吴区葡萄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截至2021年底,新吴区葡萄种植面积约为166.67 hm2,年产量约为2 200 t,年产值为5 000余万元,约占新吴区农业总产值的1/3。为进一步促进新吴区葡萄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笔者拟对新吴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并针对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新吴区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 新吴区葡萄产业发展特点

1.1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鸿山街道是新吴区主要的葡萄种植区域,尤其是七房桥村和大坊桥村两个葡萄集中种植区,其葡萄种植面积为146.67 hm2,约占全区葡萄种植总面积的88%。鸿山街道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宅前屋后等地种植葡萄,最初以‘巨峰’‘夏黑’等高产品种为主,然后逐渐引入‘藤稔’‘醉金香’‘阳光玫瑰’‘浪漫红颜’‘妮娜女王’等30个经济效益较高的优新品种。

1.2 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以鸿山街道为例,鸿山葡萄专业合作社牵头制定了《鸿山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葡萄生产管理;同时,积极引进并种植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广应用大棚避雨栽培技术和果实套袋技术,示范推广喷滴灌技术和高产丰产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广泛使用商品有机肥,进一步提升了鸿山街道的葡萄种植水平。

1.3 品牌效益不断增强

近年来,“鸿山葡萄”等品牌荣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多项荣誉,进一步推动了新吴区葡萄产业品牌化发展。例如,2019年“鸿山葡萄”荣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2020年“鸿山葡萄”荣获国家级集体商标证明;2020年“泰伯鸿声”葡萄入选2020年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2019年至2021年,“老末兔”“鸿山葡萄”连续3年蝉联江苏省优质葡萄评比活动金奖;2021年,“鸿山葡萄”成功入选第二届无锡市十大农产品品牌。

1.4 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年来,新吴区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通过文化提档,进一步打响葡萄品牌。例如,自2010年起,鸿山街道连续10余年开展“鸿山葡萄”文化旅游惠民月系列活动,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的报道和关注,单次参与人数累计破百万,累计销售葡萄1 000 t以上。

1.5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无锡市积极探索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示范。例如,2019年无锡市实施首个5G智慧农业示范项目,该项目以5G+VR技术为亮点,结合农业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利用5G高速率、低延时的特点,结合VR全景技术,可远程、实时、720°全方位查看葡萄园内的实际情况,农户不用走进葡萄园,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直接观测葡萄的实时生长动态,以及获取阳光、温度、虫害等关键数据,从而为葡萄的科学种植提供依据。

2 新吴区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搭配不尽合理

据调查,目前新吴区种植的葡萄品种以‘夏黑’‘醉金香’等早、中熟品种为主,而‘阳光玫瑰’‘妮娜女王’等晚熟品种种植较少,采摘期相对集中,不利于拉开葡萄上市时间差。同时,由于葡萄大量集中上市,容易产生滞销等情况,短期内销售压力较大,部分种植户甚至低价抛售,导致恶性竞争。

2.2 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据统计,目前新吴区葡萄种植总面积约为166.67 hm2,但种植规模在1.33 hm2以上的大户只有10余户,绝大多数为散户,其种植方式以人工操作为主,管理粗放,费工、费时、费力,特色农机的应用水平较低,无法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的需求。

2.3 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

少数具有自有品牌且葡萄品质优良的种植户,虽然葡萄售价高、销售渠道畅通,但是由于土地流转受限,难以实现规模化种植。

2.4 忽视葡萄产品质量

部分葡萄种植户观念较为滞后,一味追求产量,不重视品质的提升,导致有的种植户每667 m2葡萄产量达2 000 kg以上,但经济效益反而不如每667 m2葡萄产量为1 000 kg的种植户,出现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2.5 品牌竞争力不强

以“鸿山葡萄”为例,虽然其在本地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区域外的市场竞争力不高,同时由于品牌建设投入不够,无法对都市旅游农业形成有力的发展支撑,导致“鸿山葡萄”的发展后劲不足。

2.6 种苗繁育基地尚未形成

新吴区虽然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但是至今仍未有一家正规的葡萄苗木繁育基地,无法为当地的葡萄种植提供优质的苗木,而外地引进苗木不仅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容易买到假苗,易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 关于推进新吴区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策和技术扶持力度,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新吴区相关生产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动与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尤其要对符合本区都市葡萄发展需要的选种、育种等加大研究力度,力求按照早熟品种占50%、中熟品种占30%、晚熟品种占20%的比例优化种植品种结构,以解决葡萄集中上市而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同时,要加大对相关技术人员和果农的培训力度,每年组织省级葡萄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并积极开展区域内关于优质葡萄的评比活动,从而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人员和果农的技术管理水平。

3.2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通过规范化建设、集约化经营,促进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同时,实现农资统购统销,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增加合作社社员收入。此外,通过强化信息沟通、技术交流、行业监管、对外宣传,不断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体系,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推动葡萄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

3.3 提高标准化生产园创建力度,提升品牌效应

为适应葡萄市场飞速发展的要求,新吴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实行标准化生产,着力开展省级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推进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点的应用推广,确保果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大葡萄品牌的推广力度,争创国家级、省级名优产品品牌,以提升新吴区的葡萄知名度,拓宽葡萄市场,增加果农收入。

3.4 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围绕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通过利用现代农业发展扶持资金、土地出让金和社会融资等,多方筹集资金,提升葡萄产业附加值。同时通过小棚升连栋、人工升智能等形式,全方位提升葡萄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葡萄产业的休闲、采摘、文化体验等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无锡市葡萄发展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