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及其在浦东新区的应用实效分析

2024-01-17乔智俊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施肥机浦东新区秧苗

乔智俊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机技术推广站,上海 201202)

水稻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浦东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约为11 600 hm2。但是,随着农业生产从业人员的不断减少,为保障浦东新区粮食生产安全,浦东新区积极推广应用水稻种植新技术、新机械等,其中,在水稻收种两个环节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收获机械化率达100%,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95%),但水稻收种以外的其他生产环节(尤其是施肥环节)的机械化率仍较低。为提高浦东新区水稻施肥环节的机械化率,浦东新区于2019年引入并示范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已取得较好的技术示范效果,该技术也因此在浦东新区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据统计,2021年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浦东新区的应用面积已达733.33 hm2。

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在总结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机器构成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应用实效进行分析介绍,以期促进该技术在浦东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概述

该技术是将同步运转的精量施肥机“嫁接”在水稻直播机或插秧机(即组成水稻侧深施肥机)上,在播种(或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定量、精准地推送至秧苗侧深5 cm左右处,并通过刮板将肥料覆盖在泥土中。该技术既能实现精准施肥,又能保证肥料及时被水稻根系吸收,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吸收率,更能防止肥料直接接触秧苗根部而烧毁秧苗。

1.1 水稻侧深施肥机的结构组成

水稻侧深施肥机由于装配方式不同,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目前,浦东新区两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均有引入,经实践应用,一体式水稻侧深施肥机虽然是与水稻高速插秧机整机装配销售,单套机器的价格比普通插秧机贵3万元左右,但是机器的性能相对成熟稳定,且作业效率高,更适用于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然而无论是一体式水稻侧深施肥机还是分体式水稻侧深施肥机,其主要机器结构均由肥料存储模块、传动模块、施肥模块三部分组成。

1.1.1 肥料存储模块

肥料存储模块主要由肥料箱、肥料传感器、输送管构成。其中,肥料箱用于储存肥料,其外部结构可以做成方形或圆柱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肥料箱进行调整),以确保肥料可以通过输送管快速进入施肥装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水田作业中,肥料处在潮湿环境会变湿、变质,从而残留在肥料箱底部难以进入施肥装置,故肥料箱需设置卸肥口(要求开合方便,有密封垫圈,以确保关闭时严密可靠),以及时将剩余的肥料或变质的肥料排出。肥料传感器则是用于实时监控肥料状态,以在肥料湿度、温度发生变化或者肥料箱发生堵塞时发出预警。

1.1.2 传动模块

传动模块是水稻侧深施肥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电机、传动轴、联轴器组成,主要功能是为每个施肥部件提供动力。

1.1.3 施肥模块

施肥模块是水稻侧深施肥机的核心部分,主要功能是使肥料能够稳定一致地施入土层。根据施肥方式的不同,水稻侧深施肥机的施肥模块分为气吹式、机械式、电控螺杆式3种。其中,气吹式施肥方式是利用来自发动机的热空气,将肥料吹出排肥口,该施肥方式的缺点是肥料落点偏差较大;机械式施肥方式是依靠机械作用,带动螺旋滚筒将肥料施于土层;电控螺杆式施肥方式是通过电子智能控制装置调节螺杆设定并控制排肥量,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螺杆旋转强制排肥,该施肥方式具有平衡施肥、作业效率高的优点。

1.2 相关技术要求

1.2.1 种子要求

要求选用通过品种审定、适合浦东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且要求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和GB/T 17891的相关规定。

1.2.2 大田要求

在播种(移栽)前,大田需进行深翻整地,要求耕深达12 cm,且须确保土壤沉降状况良好。

1.2.3 肥料要求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要求选用氮磷钾配比合理、粒型整齐、硬度适宜的肥料,具体要求为:肥料呈圆粒形,粒径大小以2~5 mm为宜,颗粒均匀、密度一致,理化性状稳定,硬度宜大于20 N,手捏不易碎,不易吸湿,不黏,不结块。

1.2.4 施肥量要求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施肥量一般要求比常规施肥减少20%左右。

2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浦东新区的应用实效分析

现以2020年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水稻试验田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为例,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实效进行分析。

2.1 经济效益

与常规水稻生产进行比较,采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水稻生产中,化肥平均每667 m2用量由34.42 kg减少到22.41 kg,平均每667 m2施肥人工成本从46.57元减少到29.51元,水稻平均生长周期从103.87 d减少到99.21 d(水稻提前采收的市场价格高),平均每667 m2产量从515.21 kg增加到647.22 kg。以上结果表明,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2 生态效益

研究表明,由于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将肥料直接施在秧苗侧深5 cm左右处,提高了肥料的吸收率,故减少了肥料流失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生态效益较好。

3 结 语

水稻生产在浦东新区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稻生产技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稻生产上采用侧深施肥技术,不仅使种植与施肥同步实施,精简了生产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实现了水稻生产的高产、优质,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技术可在浦东新区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施肥机浦东新区秧苗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自走式果园气爆深松施肥机打穴机构运动学分析与试验
智能精准施肥机的应用初探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农民
变速秸秆还田带状播种施肥机作业技术应用及分析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浦东新区防台风避险人员转移安置的探讨
绿色技术在浦东新区世博配套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问题分析——兼与浦东新区和深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