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2024-01-16魏旭张晴荆彦婷
魏旭 张晴 荆彦婷
摘 要:在数字新闻及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地,传统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随之变革,特别是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效能。《新闻学理论》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被视为课程思政路径创新的探索样本。对此,本文对《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存问题、《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和《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及保障体系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高校通过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将实习实践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及利用“翻转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方式,有助于创新《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同时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整体性与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持续推动教学改革,有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1-0131-04
一、引 言
《新闻学理论》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学时、学分占比较高,为《新闻评论》《融合新闻作品创作》等其他业务类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该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较强,能够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核心组成部分[1]。因此,《新闻学理论》课程非常适宜高校将其作为理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形成互补,逐步探索出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学理论创新型教学模式。
二、《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存问题
《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立足于培育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尽管该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同丰富的新闻界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分析新闻报道,使思政教育做到了“入脑入心”,但是该课程教学在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新闻学理论》或《新闻学概论》课程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和过程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流于表面,思政育人效果不佳。长此以往,学生还会逐渐萌生抵触情绪,比如,产生“学习新闻学理论用处不大,还不如多学习一些制作短视频、操作某款软件的技能”等负面想法。由此可见,教学方式单一问题是很多思政课程的通病,需要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新闻学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专业,特别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在《新闻学理论》或《新闻学概论》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要采用更加多元的教学手段,多讲解或者播放一些新闻实务案例,以此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要注重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主动了解新闻业界前沿动态,更好地把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把业界最新的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从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以及投身新闻事业的热情[2]。
(二)实习实践同课堂理论学习存在“两张皮”现象
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实习实践往往被安排在大三或大四进行,在培养方案中属于独立的板块,一般都是由学生自行接受媒体从业人员的实习指导,高校《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师不再跟进。媒体的具体情况比较多样,不同类型的媒体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落实程度不一,在缺乏高校教师指导的情形下,学生可能会减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践行意识,出现实习实践同课堂理论学习“两张皮”现象。这源于教师之间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联系,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未做到“无缝对接”。这就需要高校进行统筹安排,系统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不够强
由于部分大学生对专业必修课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未能与任课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重点在于基本理论方面的讲授,部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不高,而是更倾向于《新闻摄影实务》《纪录片创作》等课程。针对这一问题,部分高校在增强学生主体性、积极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比如,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通过引入话剧、组织网络活动等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学理论的热情,受到了众多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的肯定。
三、《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要增強《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就要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让课程思政真正与新闻传播教育实践融合起来。
(一)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不同城市的高校都有其所处区域的独特历史文化,《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多聚焦本地题材,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引入教学,使思政教育具有扎实的着力点。比如,大型纪录片《赶大营》讲述了晚清年间天津杨柳青镇(现属西青区)的祖辈们随左宗棠入疆这一历史事件,而坐落于西青区的天津工业大学以《赶大营》这部片子的拍摄过程为案例,引导大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中挖掘新闻点,并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由于天津工业大学与杨柳青古镇具有一定的地理接近性,大学生们都比较熟悉,因此,在分析这部纪录片时,任课教师将乡土文化的讲解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入,增强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曾号召大学生要“热爱自己求学的城市”,在其新书《天津文化地图》中也强调了在高等教育中应加强乡土文化的传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精选场景化个案,打造可感式课堂;挖掘在地化案例,培养历史的‘在场感’,对接现实关切”[3]等手段,增强《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文化魅力。
(二)将实习实践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新闻实习实践资源,比如校报、校广播站、校电视台、学生新闻传媒社团等,《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将其打造成课程实践平台,通过布置具有思政主题教育内涵的选题,让大学生们在实习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比如,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品牌项目“行走的新闻”,就是一个典范。在任课教师的辅导下,大学生们通过“行、访、叙、写”四个环节,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新闻写作、编辑实践中,创作了《我家人世间———浙江学子笔下的共富小家》《宁波:30个村庄的30年》等一系列作品。此外,《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还可以通过院系的各专业实验室,鼓励学生分组成立自己的工作坊。比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未来编辑部”工作坊,以其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实践课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性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哲学。实习实践同课堂新闻理论教学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引导大学生将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融会贯通的过程,它促使大学生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中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
(三)利用“翻转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打破教与学之间的壁垒,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总而言之,《新闻学理论》课程必须体现出教学过程的延伸性和开放性[4]。“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师可以将专业知识点同思政教育相结合,并凝练成“任务选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组织学习小组,并把完成任务的情况在课堂上同大家进行交流。比如,结合课堂上所讲解的记者业务素质能力中“调查研究能力”这一条,要求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地理区域内完成一篇能够体现“调查性”的新闻报道,并附一则调查手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和对话者。”[5]新闻学理论是触及意识形态核心的课程,通过“翻转课堂”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接受任课教师的价值引领,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让师生之间同向同行、教学相长。
四、《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及保障体系建设路径
《新闻学理论》课程的讲授过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多方位地开发教学资源,形成对教学活动的纵深保障与支持。
(一)加大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力度
《新闻学理论》课程的高质量建设,特别是课程思政效果的提升,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只有任课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过硬的理论水平和广博的学科视野,才能打造出《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金课”。省市教育部门不仅要加大对《新闻学理论》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也要注重让教师到党报党刊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政治辨别力,进而改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此外,高校要大力支持教师进修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新闻思想的深入学习和领会。
(二)打造“课程组”联动协作机制
《新闻学理论》不仅同《中国新闻传播史》等其他专业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同实务类课程以及毕业实习相互衔接,因此,院系应建立起“课程组”,共享教学资源,形成联动,比如,可以把优秀学生的作品作为各课程共同的点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要重视在“课程组”内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活动,使教学研讨活动常态化,并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或者建立虚拟教研室;在教研活动中,“课程组”可以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校党委的教师参加,推动学科融合,拓宽教职工的视野。此外,任课教师还应关注校园内新闻、文学类社团的活动,寻找《新闻学理论》课程的延伸空间。比如,为了让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进一步深入了解新闻学理论知识,本文第一作者作为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社的活动指导教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方法论原则,指导学生开展社团实践活动,进行针对天津市蓟州区文旅融合工作的非虚构写作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在这些社团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得到了宝贵的锻炼,对中国新闻事业的价值与意义产生了发自心底的认同。由此可见,好的社团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助于高校开辟《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新场景。
(三)丰富教学资源供给渠道
在媒体融合时代,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空前增多,因此,《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充分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强国、中国大学MOOC等新媒体平台中汲取营养。比如,由中宣部、教育部指导,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提供了一线记者编辑主讲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视频课程,该视频课程每年邀请中央和地方媒体优秀新闻工作者讲述一线采编工作心得体会,运用案例教学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育,将新闻一线最生动的实践融入教学一线,以第一视角传达了新闻工作者的“真诚为民之心”,让专业课堂更加鲜活、更具张力、更有温度,打造了“最有实践力的中国金课”。该视频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举措,为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人才、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创了新的路径。在课堂上播放该系列视频,对《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大有裨益。此外,校友资源也可以被引入课程资源建设体系中。比如,任课教师可以向大学生介绍本专业毕业生进入新闻行业工作的情况,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学生们真切感受到新闻宣传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五、结 语
在新媒体时代,机构传播者和个人传播者(自媒体)同场竞技,受众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面对这种局面,壮大新型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舆论影响能力,是指通过信息选择、处理、提供以及分析、判断、见识等手段,影响新闻舆论的倾向、力度及构成,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场、群体舆论场,特别是人们的口头舆论场,从而实现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的能力。”[6]在整体结构设计上,《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突出“壮大新型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这一重点,还要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舆论、新闻、宣传等工作的重要论述相结合,并从信息观、舆论观、新闻观、媒体观、运作观、策略观等多个面向系统剖析新闻学理论的知识点,在延伸教材内容的同时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的现实指向性。总而言之,《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我国新闻事业的革命历史和当下实际,充分体现本门课程的实践性,让课堂教学有灵魂、有传承,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雷跃捷.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命题、资源、路径与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10):74.
[2] 陈媛媛.新闻学者何以不亲近传媒———新闻学界与业界良性互动关系建构[J].青年记者,2023(1):81-83.
[3] 阳美燕.基于马新观的新闻史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以“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为例[J].青年记者,2020(11):58-59.
[4] 王宏昌.地方院校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问题研究[J].大学教育,2014(3):13.
[5] 陈海波.大传播下新闻理论教学“翻转课堂”的建构———以《新闻学概论》为例[J].阴山学刊,2017(6):99.
[6] 陆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76.
[责任編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