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
2024-01-16郭梓欣孙朱琪
郭梓欣 孙朱琪
关键词:几何画板;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融合
根据新课改的内容,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分别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当代初中生相比较小学生而言,有夯实的基础与更强的能力去接受新的知识。在仅有的课堂时间里,提高课堂效率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教师更要从这六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优化。科技在不断进步,就课程实施而言,教师可通过提高对科技教学的掌握能力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而几何画板作为基础科技数学教学工具是当代教师的最好选择。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几何知识方面,借助几何画板使所学几何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
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对于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来说不是一件简单技能,它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此要求上升到教师对几何画板的深度应用,能够在几何画板上熟练制作好上课所需的源文件。同时,它也要求教师对几何画板在课堂中的灵活运用。当课堂中出现几何画板突发性问题,教师应通过自身熟练运用几何画板的能力来解决突发性问题。通过几何画板的运用与教学呈现,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养[1]。
新课改下,教材的变化让学生们较难接受数学学科的多样性与变化性,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再适用于解决当前的几何教学。因此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学生对数学学科接受性较低的问题。所谓几何画板,其所呈现的几何问题不是一个静态的图像,而是通过图形的运动直观地感受图形。对于从未接触过新知识的学生们而言,通过自行观察图像运动过程,自主发现结论,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同时,此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2],提前感受数学建模的有趣之处,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接受性,为接下来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埋下有力的种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都是最常见且难以直接理解的基础几何问题,掌握平面几何的知识要点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解决几何问题教师通常以使用粉笔、直尺等教具在黑板上作画的教学方式进行直接教学,灌输给学生边和边相等、角和角相等等相关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逐渐降低对模型建构及变化过程的想象能力,而使用几何画板通过平移、旋转等更直观的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几何图形中线与线、角与角的关系特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知识。例如,“手拉手模型”[3],建立如图1、图2所示的几何画板模型。
此题要求通过“边角边”来证明△BCE与△ACD全等,教师可通过使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图形的运动过程。将△BCE以点C为中心进行旋转,让学生在图形多次旋转与重合中发现“BC=AC、CE=CD,∠BCE=∠ACD”的结论,最终得出两三角形全等。演示图形运动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回顾了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也证明了此题的结论。
通过以上操作,借助几何画板模拟图形的运动过程,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式高效率地解决了此平面几何问题,极大程度地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此类型较复杂的平面几何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立体几何问题对于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每个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有差异的,而“言语描述、黑板作画”教学模式无法做到使全体学生都能深刻理解问题,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难以掌握并运用基础空间几何知识,从而对空间几何问题产生恐惧的心理。而几何画板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空间几何问题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来,更直观地观察到立体几何的图形特征。例如,认识直棱柱,教师通过制作几何画板,建立如图3、图4所示的几何模型。该模型将直棱柱展开,学生在此运动过程中观察出“直棱柱由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所构成”。
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是一种培养学生模型想象的一个有利的过程,同时动态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对初中数学教学将书本与信息科技充分融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通过熟练掌握运用几何画板以及充分发挥几何画板的优势,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力。同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学习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养,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晓莉.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3(17):96-99.
[2]邱艳红.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0):175.
[3]赵雨,付粉娟.旋转变换“手拉手”几何构造显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32):34-37.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