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的长春市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2024-01-15赵芷岑董姝娜杨唯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人文景观用字长春市

赵芷岑,董姝娜,杨唯祎

(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近年来,随着文化保护意识提高,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地名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该地区的地理要素、历史发展与文化演变[1],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文化特征,更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利用GIS技术进行地名文化研究,结合文化地理学的传统理论,利用GIS对地名景观进行解释,成为当今地名文化研究的新动向。一方面基于行政区范围进行研究。张海龙等[2]利用GIS探究宁武县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李建华等[3]利用GIS技术将宁夏中卫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建立专题地图,使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异可视化。陈晨等[4]利用GIS的核密度估计法,对北京市地名进行统计并制作核密度分布图,进而总结北京市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王彬等[5]利用GIS技术建立广东省地名数据库。另一方面,受自然或人文环境影响,多研究某一流域、坡向及老街巷等范围的地名。周亚等[6]利用GIS分析太行山区黎城县的地名分布与演变特征。周璟等[7]以阿克苏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GIS中的核密度和标准差椭圆分析各类别的地名分布特征。王涛等[8]利用GIS中核密度分析、象限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环滇池“涉水”地名进行可视化分析。王富雯等[9]以昆明主城核心区老街巷地名作为研究对象,用GIS的核密度估计法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探究其分布特征。王盼等[10]利用GIS技术将天山北坡点状化地名进行分类分层和核密度分析,对地名集聚和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

可以发现,学者们在地名文化研究中主要围绕地名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特征展开。地名文化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发掘地名命名规律,分析各个历史阶段的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这是提升地方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区域集中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或者华东及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对东北地区城市的研究甚少。地名文化研究尺度集中在县级尺度,很少以大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并缺乏对村级地名的收集整理。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位于东北地区腹地,处于农牧交错带。拥有与中原王朝文化不同的地方历史和伪满时期历史,具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新中国建设时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充分理解地名文化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以GIS为研究方法,对长春市地名文化进行研究,进而总结东北地区地名文化规律及发展趋势。

1 研究区概况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位于43°05′N~45°15′N,124°18′E~127°05′E,平均海拔在200~400 m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于七八月份,处于农牧交错带。因分布广泛的黑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

长春市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春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主要承担重工业的发展任务,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长春市地名为研究对象,地名数据来源于《吉林省统计年鉴(2019)》、中国国家地名网及长春市人民政府官网,通过对长春市地名的查询分析,剔除无准确坐标的地名点,统计出各级行政地名共2 812个。其中乡镇、街道级地名133个,村级地名2 058个。

2.2 研究方法

首先将中国国家地名网所录地名进行分类整理,再利用百度地图的坐标拾取系统找出所有地名的经纬度坐标,剔除部分不存在的地名。利用互联网动态在线网址(http:∥dycharts.com)绘制词频图,图中地名用字显示的面积越大,表示该用字出现次数越多。利用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法(KDE)的空间平滑法(spatial smoothing),得到长春市各类乡村地名的核密度分析图,从空间可视化与量化角度分析长春市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11]。

3 长春市地名文化景观统计分析

3.1 长春市地名用字与统计分类

长春市地名用字的出现次数如图1所示。本文将长春市地名分为两大类,自然景观类及人文景观类,其中,地形、水文、方位、动物、植物、时空变化、数字、颜色归类为自然景观类,姓氏、聚落、军事、交通、经济、建筑工程、寓意寄托归类为人文景观类。若遇到无法分类的字词,则将其归类为其他类。

图1 长春市地名用字出现次数统计图

长春市2 812个行政地名进行用字字频统计,在统计的471个地名用字中,主要高频字有“区、街、平、山”等字。这四个字在所有地名中共出现862次,占用字统计总频数的13.4%。由此看出,长春地名用字具有通用性特征。

根据长春市地名命名来源以及相关资料,各类文化景观类地名在长春市地名数据中出现的主要用字词频图如图2和图3所示。山、区分别是自然景观类与人文景观类地名出现最多的地名用字。

图2 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用字词频图

图3 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用字词频图

3.2 长春市地名分类分析

3.2.1 自然景观类地名

自然景观类地名共分为八种,分别是:地形、水文、方位、动物、植物、时空、数字、颜色。长春市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地名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地形类地名与方位类地名,如表1所示。

表1 长春市地名用字统计表

地形类地名分布主要与聚居地附近的环境特征有关,与山地这一含义有关的用字有“山、岭、岗、咀、堆、洞”等字,而地形要素与水文要素相关,例如相关用字有“湾、洲、洼”等字。早期农业生产由于开垦条件有限,先民往往选择地形平坦,周围分布水源的区域生活。方位类地名集中利用字数较少,但是利用次数在所有类别中占比较大,其中“东”这一用字次数最多。由于冬天光照时间短,漫长而寒冷,房屋朝向尤为重要,在地名选择中经常出现“东”这一方位词。动物类地名用字中,整体出现次数较少,仅占所有用字次数的1.78%。其中,“龙”这一字使用次数最多,达48次。

植物类地名共使用32字,出现272次,“榆、树、松、柏、花”等字使用频率较高,多为亚寒带针叶林树种或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时空类地名共使用17字,出现285次。出现频次最高的字是“新”字,共出现143次,占据该类型频次的50%,例如:新月村,新阳村、新立村等村落名。数字类地名用字共使用20字,出现464次,出现数量最多的是“大”,共84次,例如自由大路社区,大屯村、大将村等。颜色类地名用字共使用13字,出现141次,使用次数最多的是“红”,共32次,其次为“青”字。

自然景观类地名直接受自然条件影响,其中地形和水文条件同时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在地形和水文条件共同作用下,影响植被与动物分布,最终影响地名分布。

3.2.2 人文景观类地名

人文景观类地名共分为七种,分别是:姓氏类、聚落类、军事类、经济类、交通类、建筑工程类和寓意寄托类。如表1所示,聚落类地名出现频率最高,姓氏类与寓意寄托类地名用字使用频率最高。

姓氏类地名,常采用多种姓氏为主要命名格式,用字多达67字,但是出现的频率仅有383次,很多姓氏仅出现一至两次。聚落类地名多以“城、坊、屯、区、镇”等字命名,该类地名出现频次有1 446次,占据所有地名出现次数的22.46%,出现频次最多,体现长春市地名的通用性特征。军事类地名用字共14个,占总用字比例的2.03%,出现次数为131次,占总出现频率的2.97%。其中,出现最多的是“堡”,意为带有军事色彩的建筑物。长春市位于少数民族与汉族聚居的地方,部分村落之间存在冲突,因此在村落四周建造带有军事色彩的建筑。

经济类地名使用48字,共出现288次,分别占比10.19%和4.47%,其中“店”这一字使用频率最高,代表当初经济业态为车马店。交通类地名使用19字,出现447次,分别占比4.03%和6.94%。建筑工程类地名,使用21字,共出现180次,多数用字与长春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有关,“井、门、架、房”等字表示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改造。寓意寄托类地名中,出现67字,829次,寓意内涵丰富,多表示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优良美德的追求。其中“兴”字出现次数多达96次,“长兴村、兴隆村”等村名都与寓意类用字有关。

4 长春市地名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分析

4.1 自然景观类

长春市的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与地形、水文等要素相关,在相似地名或相近地名中用方向表示区别,命名格式中存在对称分布情况,基本格式为“通名+专名”。自然景观类地名核分布如图4所示。

(a)地形类地名分布 (b)水文类地名分布

(c)方位类地名分布 (d)动物类地名分布

(e)植物类地名分布 (f)时空类地名分布

(g)数字类地名分布 (h)颜色类地名分布图4 不同类型自然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

地形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4(a)所示,此类地名集中分布于长春市主城区,并在下辖县级市有集中分布现象,形成多核心分布趋势。因长春市位于松辽台地,与四平市之间存在断裂构造,形成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并直接反映在地名命名中。地形类地名在北部及东部呈条带状分布,原因是该区域地形平坦,地名分布密集。历史发展中,居民对地形平坦条件重视程度高,地形条件是居民早期选择聚落点的原因。

水文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4(b)所示,此类地名集中分布于长春市主城区,下辖县市的水文类地名分布均匀,未出现聚集现象,呈现团状聚集。原因是长春市位于东北平原,整体海拔较低,水系发达,且分布较为均匀。农安县西部边缘由于海拔较高,河流无法聚集,大小河流分布较少,是长春市水文类地名分布最稀疏的区域。由此可见,水源地的区位条件直接影响居民地分布。

方位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4(c)所示,此类地名主要集中于长春市城区、榆树市中部以及公主岭市东南部,呈现多核心分布特点。原因是长春市城区以方位类用字区分道路延伸方向与相对位置,例如“惠民路南社区”与“惠民路北社区”对称分布于同一条路,以“南、北”作为区分词。公主岭市东南部地势较高,山岭中的村落名需要方位词辨别基本方向。榆树市整体地形平坦,广袤的平原地区需要方位词确定相对方向,未分布方位类地名的地区海拔较低。方位类地名分布与地形类分布特点相似,部分地名存在重合现象。

动物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4(d)所示,此类地名分散分布于长春市,用字类型为三种,分别是畜牧养殖类动物种类用字、野生动物类用字和图腾崇拜类动物用字。主要原因,一是长春市位于农牧交错带;二是由于野生动物栖息地远离人类居住地,并且需要广大区域繁衍生息,因此未在市区集中分布;三是长春市为多民族聚集区,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存在图腾崇拜现象,例如,动物类地名中“龙”这一用字使用频率最高,表达对“龙”这一图腾的崇拜。

植物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4(e)所示,此类地名集中分布于长春市市区,并在榆树市和九台区呈线状分布,总体上呈现单核心分布趋势。原因是长春市平均海拔较低,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类地名密度较高。榆树、松树是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地名命名中“榆、松”二字出现频率高。

时空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4(f)所示,此类地名在长春市分布密集,呈单核心、其他区域均匀分布的特点。原因是长春市历史悠久,表示时空演化用词较多,其中“新”这一字出现次数最多,体现了地名命名过程中对“更新”这一含义的重视程度,例如“新月村”“新开村”等。

数字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4(g)所示,此类地名分布密度较高。在命名过程中,出现规则地按序列命名,例如,十二号村、十三号村都位于同一乡镇。主要原因,一是该地原为军队驻扎地区,按照部队编号命名乡村名;二是由于长春市是重工业城市,数字为车间或工厂编号,此类地名由工人居住区命名演化而来。

颜色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4(h)所示,此类地名在长春市的分布最多,在榆树市的分布最少,其他县市均有分布,呈现单核心分布特征。由于长春市四季分明,绿化率位居全国前列,在地名中存在含有色彩的词汇。

4.2 人文景观类

人文景观类地名是当地居民在依托自然要素的基础上,对现有条件改造后创造的类型多样的地名。与自然景观类地名相比,不仅受自然要素制约,还与历史演变、文化资源和多民族聚居相关。总体而言,人文景观类地名分布在人口集中的长春市区,这里经济活动频繁,地名中人文因素影响较多。人文景观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5所示。

(a)姓氏类地名分布 (b)聚落类地名分布

(c)军事类地名分布 (d)交通类地名分布

(e)经济类地名分布 (f)建筑工程类地名分布

(g)寓意寄托类地名分布图5 不同类型人文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

姓氏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5(a)所示,此类地名在长春市分布均匀,无集中分布现象。特别是在乡村聚落中,多以一姓或者两姓的居住方式为主。姓氏类常与聚落类或军事类用字联系紧密,通常由“姓氏+聚落类地名用字+村”构成,形成“专名+通名”的命名格式。例如:赵家村、赵家屯村、刘家村等。大姓出现的频率高于一般姓氏,原因是家族为村落构成的基本条件。清朝时期,由于清政府的封禁政策有所松动,大批中原居民前往东北进行屯田垦荒,最初以姓氏聚集,后经长久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以姓氏为主的命名方式,体现宗法制度和家族精神。

聚落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5(b)所示,此类地名呈分散分布趋势,在双阳区、公主岭市、农安县、榆树市均有分布,通常与姓氏类用字、军事类用字搭配命名。原因在于聚落是居民点分布的常见方式,受地形因素影响,地形越平坦,聚落数量越多,聚集程度越高。在农村地区聚落类地名分布更加密集,因为村落中亲戚关系复杂。“家”“屯”“镇”“乡”是常见的聚落形式。

军事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5(c)所示,此类地名分布密度较低,在农安县、九台区、公主岭市分布集中,由于这三个地区地势平缓,是台地或丘陵构造,相比山地,更需要驻军和构建军事设施。农安又叫黄龙府,是辽金的名城。九台区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设吉林省治,汉蒙分界处修筑柳条边,设有二十八台,九台是其中第九台。公主岭市为乾隆年间重要蒙古贵族驻地,军事实力雄厚。总之,这三个县市是多民族聚居区和边界地带,军事色彩浓厚,军事类地名分布较多。

交通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5(d)所示,此类地名集中分布在长春市区,其余区域分布较少,属于单核心分布。原因是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交通越发达,经济活动越频繁,交通类地名分布越密集。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道路密度大。交通类地名的主要用字有“街、路、通”等,一类是表示城市道路附近社区的位置,例如“光复南路社区、上海路社区”等,另一类表示交通的通畅程度,例如“通、远、达”等字。

经济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5(e)所示,在长春市区分布集中,其余县市分布稀疏,经济活动越频繁的地方,经济类地名分布越密集。经济类地名与交通类地名分布特点相同,即均呈单核心分布。由于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贸易频繁,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由工厂形成的社区居多,例如职工新村社区、开工社区等。

建筑工程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5(f)所示,此类地名在长春市区分布较密集,呈单核心分布模式。这类地名分布原因是长春市区建筑密度大,基础设施与市政工程分布广泛。建筑工程类地名包括两层含义:一种表示信仰寄托,庙就是常见的一种表示信仰的建筑类型,例如财神庙社区、文庙社区等。另一种表示工程,门、井等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例如土门村、三门徐村等,同时也体现了居民对长春市生活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宜居住,经过历史演变,这些地名得以保存下来。

寓意寄托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如图5(g)所示,此类地名在长春市区分布较为密集,公主岭市和榆树市分布密度高,呈单核心小聚集的分布特点。因为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或者是对优秀品质的追求,将这些词汇添加至地名中,例如“丰乐村、仁和村、勤劳村”等。

5 结论

地名作为重要的文化景观载体,蕴藏着地形、水文、土壤等信息。本文以长春市的地名为研究对象,利用GIS中的核密度分析法,对长春市的地名进行分类,并总结归纳,分析其空间布局和组成特征。

(1)长春市地名分为两个大类,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类地名。其中,自然景观类地名共分为8类,即地形、水文,方位、动物、植物、时空、数字、颜色;人文景观类地名分为7类,包括姓氏、聚落、军事、交通、经济、建筑工程以及寓意寄托。

(2)自然景观类地名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作为文化景观之一的地名景观,通常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12]。长春市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受地形和水文要素影响。方位类地名常呈对称分布,以方位词加以区别。动物类和植物类地名反映出主要植被类型,体现长春市生态环境的优越性。时空类地名反映居民对于时间及空间的把握。

(3)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受历史、文化影响,集中分布于长春市区,人类活动频繁,人文要素影响较大。姓氏类地名命名有固定模式,即“专名+通名”,与聚落类地名搭配使用。军事类地名体现出在长春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发生过冲突。交通类地名集中分布在长春市区,交通越发达,城市的经济活动越频繁。经济类与交通类地名存在部分重合的现象。建筑工程类地名反映长春市的改造,主要包括整体建筑和生活用品。寓意类地名没有明显的聚集区域,但是分布频率较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所有居民的共同心愿[13]。

综上,长春市地名的空间分布与类型特点表明,地名文化景观根植于当地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共同影响地名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当地的历史环境变迁,见证了人类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4]。就文学与史学角度而言,研究现有地名可对诸多历史问题进行印证,有助于研究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古地名的位置进行考证,可对当时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进行推测,分析区域的开发历史和地理环境演变过程。

猜你喜欢

人文景观用字长春市
登泰山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城市公共空间人文景观设计
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元素的作用探析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姑苏水城旅游人文景观整合规划研究
辽代避讳用字“元”
民建工程要加强人文景观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