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创新发展的策略

2024-01-15黄志远

职业 2023年22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人才培养

黄志远

■摘 要: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新时代落实技能强国战略的改革举措,以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极为必要。本文从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必要性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应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上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

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课题的提出,是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技能人才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有益探索。党建引领和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基层治理和人才培养领域的创新举措,本身具有极强的改革探索和先行先试意义,将两者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更大效应,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必要性

党建引领和中国特色学徒制都是当前中国政治和经济生活极为重要的概念,其在各自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场域,发生新的“化学反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开展教育强国和技能强国战略的重要路径。作为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支撑战略,加强党的领导是其中应有之意。

(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需要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职业教育要增强适应性。突出职业(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指助力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从在校学习过渡到就业、岗位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针对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的人员,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这种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提高适应性,为教育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搭建了互通的桥梁。在这一概念出台之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就学徒制进行了有效探索。2014年8月和2015年7月,两部委分别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从此形成了我国学徒制改革的两种不同模式。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全日制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利义务关系明晰。” 这些都标志着我国两种学徒制基本模式的正式确立。

(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续奋斗。人才培养作为事关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些建设者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党委、政府、学校、共青团、家庭、社会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负有责任,并对各个责任主体提出了具体要求。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生力量,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企业入职的新型学徒,兼具企业员工身份和在职受教育的学徒身份,其思想政治素质同样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在满足其作为“经济人”的社会需求的同时,还要引导其作为“社会人”的身份认同和政治自觉。

(三)解决运行过程中的矛盾的需要

在实际运行中,即使具备党建基础的企业,也面临业务发展和人员教育过程中党建引领到位的问题。从内外两方面分析看,对内,有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企业的经济驱动力是其行为的第一逻辑。党建及由党建带来的正向因素,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度是难以直接统计的,主要通过企业文化、员工素养等方面表现出来。在以经济效率为指挥棒的企业考核评价体系中,强党建重引领的动能还不够足。对外,从纵向管理层面到横向交流层面,不少企业,尤其是“两新”企业,在这方面容易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党建体系不健全,难以形成合力,自然难以持续产生引领动能。

二、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

党建引领和中国特色学徒制都是当前政治学领域和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热点,但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尝试还不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第一,从理论基础、研究领域、研究主体等方面探讨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理论基础来看,追溯党建引领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理论源头。党建引领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政党的形成逻辑和发展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特色学徒制则要从其双重来源探讨。一是从教育学的角度,遵循知识传播的基本理论;二是从文化传承角度,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创造性结合、创新性发展问题,分析学徒制从古至今的发展,研究古代盛行的知识传播方式如何在新时代产生新的活力。从研究领域来看,要确定两者结合的场域。党建引领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引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基本方式,将其聚焦于学徒制人才培养,有必要确定其研究边界。从研究主体来看,校企双方是开展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主体,只不过主体对研究目标有不同的定位和需求。

第二,从实践基础、实践路径、经验提炼角度探讨两者结合的方法路径。从实践基础来看,无论是院校的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企业的学徒制培养,都是对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校企双方的培养对象是一致的,主要差异在于培养对象的成长阶段不同,知识接受方式不同等。如何认识并利用这种实践上的差异,找到结合点,是在实践中加强理论研究的重要目标。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看,校企双方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路径上,都需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用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因此,要探讨两者结合的基本方法,以及在实践结合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的理論依据。

(二)加强顶层设计

要着眼于探索党建引领在两种学徒制协同推进中的能力建设。强化党建引领的协调能力。一是利用两个主体的党组织平台,发挥党组织政治目标一致的先天优势,以共同的目标推动过程的统筹协调。二是利用合作双方的党员身份,以党员的基本义务和党性要求,着眼于工作需要和任务安排,以更加大公无私的人民立场推动问题协调解决。强化党建引领的整合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有着强大的组织功能,实践的探索要点,在于将双方的组织功能激发出来,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如何通过项目安排和制度约束,将两者的组织效能整合起来服务于项目本身,既是一种问题导向,也是一种目标导向。强化党建引领的监督能力。监督职能是各级党组织的基本职能,既有对事业发展的监督,也有对党员的监督。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列入党和国家重大发展规划中的重大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实践项目,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的监督。要在学徒制培养项目中明确划定监督的主体和工作职责,赋予双方党组织监督的基本职能和制度保障,并为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条件。

(三)推动模型化实践

要将党建活动的引领行为显性化,使其具有较强的辨识度和易操作性。党建引领的核心是通过党建等组织行为达到党的政治目标,从而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其政治意图是清晰的,然而具体举措是较为模糊的,建立一套简便可行的党建引领模型,使其先具备基本的行为规范,进而提升理论内涵,达到政治目标,是极为必要的。模型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主要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学模型这三种模型。由于党建引领属于政治学概念,基于工作需要和过程特征,其模型构建以概念模型为宜。需明确几个要素:为什么要建立模型?模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模型要呈现的内容是什么?模型如何完整体现应有的发展流程和运行机制?模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党建引领是一种引导带领行为,呈现为影响力的扩散状态,因此同心圆模型是较为适宜的模型框架。笔者认为,模型的构建应由内而外具有四个层级,分别是:第一层级核心层,第二层级紧密层,第三层级影响层,第四层级保障层。支撑核心层的主要是党建引领行为和中国特色学徒制项目本身。构成紧密层的是党建引领和中国特色学徒制项目密切相关的各项元素,包括校企双方主体、企业学徒和在校生等客体、行业和政府等支持和参与者。影响层则是受党建引领和中国特色学徒制项目影响的相关领域,在该项目的理念影响下,成为实际受益者,随之进行相应的资源匹配和运行方式改变。最外围的是保障层,要确保发展流程和运行机制等环境创设到位,才能保证模型运作有序。

(四)推动制度建设

一是为党建引领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制度支持。形成常态化运转需要制度保证。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推广是政府推动型项目,许多扶持政策是创新性的、探索式的。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创性的做法要形成常态化行为,就需要用制度将其固化下来,既有利于后续参与者按制度办事,又能够避免探索性改革长期得不到定型令人无所适从。二是做好制度内容建设,将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作为改革探索性项目,支持参与高校和企业先行先试,就是要将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将多次证明行之无效甚至是有害于项目本身的做法通过制度的框架予以避免。三是将经验做法形成模式予以推广示范。

三、结束语

中国特色学徒制项目是基于教育强国和技能强国战略背景的改革项目,党建的前置引领目的是保障党对人才培养的坚强领导。这一模式的形成是在探索世界各国学徒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学徒制特点和新时代政治优势产生的,最终实现以点带面、以面成片的集聚效应,从而为世界技能人才培养贡献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黄晓春.党建引领下的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21(6).

[2]布成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J].社会科学,2020(6).

[3]高芳.中国特色学徒制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5).

[4]刘武军,赵鹏飞.多元治理视域下中国特色学徒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9).

[5]林徐润,高军.组织生态学视角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逻辑解析、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3(13).

(作者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人才培养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