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创业基础教学设计
2024-01-15王如石芸慧牛新环檀柏梅高宝红
王如,石芸慧,牛新环,檀柏梅,高宝红
(河北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130)
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者和创业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截至2021年底,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超过 3 万门,其中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核心必修课程,已被广泛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1]。一般高校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创业与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组建创业团队、整合创业资源、开展创业活动、构建商业模式和撰写创业计划等[2-3]。然而,传统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往往过度强调知识的通识性,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但限于课时往往只能浅尝辄止。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哪部分课程内容应该作为教学重点?是着重讲授创业思维、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还是着重讲授创业技巧、培养合格的创业者?是应该让学生先学习知识然后开展创业活动,还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创业活动?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教师。本文试图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剖析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构建侧重提升学生面对不确定性的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能力、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为我国“双创”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1 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属于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利用个体原有经验背景(旧知)与特定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新提供的信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建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对新信息进行建构;二是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也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原有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结构的重组[5]。学生个体的相关经验不同,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进而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6],所以,教学活动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从零开始,而应该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构建出新的知识经验[7]。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个体可以形成团队共同体,开展合作,分享彼此的观点,可以有效促进学习的进行。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四大要素。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使用情境、协作、对话等环境要素,开展以问题导向和项目教学为主的探究式教学[8-10]。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创业项目为引领,创设创业情境,以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建构新知识;引导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明确团队的价值,由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还要引导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及时对话、回顾和总结,反思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应用中加深体验。
2 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
创业基础是一门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基本创业技能而专门开发的创业教育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掌握创新创业思维,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不确定的情境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其教学目标可以确定,创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以及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和基本方法。作为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应该与传统的管理学学术范畴的创新创业教学有所区分。管理学范畴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是围绕创业机会、资本和项目进行决策和管理,把创新创业活动作为过程导向的线性模式,这样的管理学模式更注重整个创业过程的领导、控制、预测、计划与评估,使用的底层逻辑更偏重于以目标为导向的因果逻辑和商业逻辑。图1 是管理学的创新创业活动线性模式。
图1 管理学的创新创业活动线性模式
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性情境的行动与实践能力。创业目标是在不断试验、迭代和反思过程中逐步确立并实现的,创业教育更应该强调确立目标过程中的资源导向和不确定性控制,应该使用边学边做的效果逻辑作为底层逻辑,以设计思维和精益创业的实践内容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笔者认为,面向所有专业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探索精神,学生在创业活动中受到自身知识不完备性和可行性的限制,决策结果无法实现最优解,只能追求满意解,更适用于效果逻辑。图2 为效果逻辑下的创业活动模式。由图2 可见,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不确定情境下创业机会的识别、利用和开发方面,主要包括效果逻辑、设计思维和精益创业三方面;而企业管理侧重的过程预测、优化与控制,不宜作为面向所有专业教学的重点。
图2 效果逻辑下的创业活动模式
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
情境具有动态演进性,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之一。建构主义理论学者认为:创业机会的识别来源于创业情境发生的变化引起的创业者认知的改变——例如政策、服务、技术、专利等的变化或转变;创业机会的选择是创业者对创业机会意义和要素加工和整理的过程;而创业机会的开发是机会的意义向创业行为转化的过程[11]。
3.1 模拟创业情境,实行项目制学习
建构主义的项目式教学设计的重点是使用问题引导学生[12]。教学内容的项目可以从典型的实际工程需求挖掘,主要来源包括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实际产品需求,甚至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依据项目任务过程构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基于旧知(与创造力相关的已有知识、技能和信念)发现问题,比让他们顺利找到答案(教师给定的创业启示)更重要。学生在不确定情境下在对任务的实践过程中完成新知识及技能的获取。因为学生搜集创业机会信息的时间和信息分析能力有限,无法准确预测自己行动的结果,他们只能依据现有创业的知识和资源,与利益相关者(投资人、政府、员工、孵化器等)互动、结成联盟,通过一系列创业实践来创造机会,这些创业实践包括建立创业团队、组建利益相关者的战略联盟、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技术的测试和研发、创业能力培训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打破传统课堂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根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整合[13];以讲授创新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新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将教室营造成创业的模拟生态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供机会来重新构建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现有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建立行动导向思维逻辑,利用现有资源小成本试错和迭代,及时复盘和反思,以应对创业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和资源的高度束缚性。
3.2 团队协作,识别创业机会
团队协作是创业实践的主要形式,学生成立小组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将创新与创业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种协作式学习可使学生向小组其他成员展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收获,观测同伴的学习进展情况及阶段性成就,及时反思,提高学习动机。课前预习阶段,组织学生学习概念和认知性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用户调查、案例搜集、课前测验等活动的完成情况,训练学生提前思考、制定目标,指导教师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程教学的开始阶段,针对“团队”这一概念,启发学生思考,激活旧知,关注信息、建立信息连接部分,让学生回忆过往学习、生活中自己组建或参与过的团队,引导学生明确团队的定义和价值,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14]。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自然地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建构。引导学生采用共情的方法进入问题情境,定义问题,讨论创业的机会。使用设计思维,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发现和明确用户原有方案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组织引导小组内成员进行团队合作,识别创业机会,探讨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果基本问题解决了,但有些关键点仍需突破,指导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不同的观点,与其他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比较,让各个小组探索创意。
3.3 学会精益创业方法,开展创业项目
识别创业机会后,教学重点应该是创业机会的利用与开发。指导教师要及时传授新知——创业的五大原则:“手中鸟”原则,利用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可承担损失原则,明确自己的底线,即自己可能承受的损失和自己愿意承受的最大损失,而不是空想自己的项目回报;“柠檬水”原则,积极利用偶发事件,将不确定性情景转化为创业的机会;“疯狂被子”原则,给团队成员赋能,挖掘项目可能的利益相关者,让项目小组与利益相关者形成战略同盟;“飞行员”原则,学会循序渐进,自己掌舵,积极主动地创造。教师要带领学生全面盘点项目团队现有的创业资源,帮助学生按照创新项目转化为创业项目这一逻辑顺序展开,学习使用商业画布或者精益画布,设计本组项目的商业模式,优化创业项目;使用精益创业的方法,“小步快跑”,迭代改进;课后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效果,及时复盘和反思,形成闭环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拓展教学的时间、空间;及时组织专业教师、创业导师和领域专家参与指导与评价创业项目,通过任务的逐层推进完成阶段性成果,申报专利、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培育种子团队和优质项目,形成创业项目的标志性成果。
4 结语
面对不确定性情境,创业者需要依靠团队协作识别创业机会,进行创业机会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断试验、迭代和反思。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不确定情境下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和利用方面,主要包括效果逻辑、设计思维和精益创业三方面。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需要教师模拟不确定的创业情境,讲授创新创业知识,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用情境、协作、对话等环境要素,引导学生开展以问题导向和项目教学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