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五步工作法” 培强“好青年”队伍 全面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
2024-01-15团莱阳市委
文 | 团莱阳市委
团莱阳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带团建为主线,抢抓入选“山东省乡村好青年选培计划整县提升试点”和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重大机遇,选树培强一支扎根农村沃土、示范作用突出的“乡村好青年”队伍,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建功立业,在助力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莱阳样板”中奏响青春时代强音。
坚持以“优选”为前提 激发“乡村好青年”源头活水
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开展“乡村好青年”选引,为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印发《关于开展“乡村好青年”选树工作的通知》,坚持“立足群众广泛选”“从群众中选”“让群众自己选”三原则,在选树工作中重视社会面和普遍性;依托组织严格选,以组织化推荐为基本途径,畅通“村级提名、镇级推荐、市级选树”三级推选模式,将组织要求贯穿始终;扎根本土充分选,真正将注意力转向本家“自留地”,培养选树本土青年乡贤,健全递补、退出机制,高标准选树“乡村好青年”784 人,实现“乡村好青年”村庄覆盖率100%。优中选优推选山东省级“乡村好青年”8 人、烟台市级“乡村好青年”20人、莱阳市级“乡村好青年”78 人,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坚持以“培强”为基础 打造“乡村好青年”赋能课堂
聚焦赋能提质,针对“乡村好青年”群体多样化发展需求,定制培训课程,靶向提升青年乡贤投身乡村振兴硬实力。
重引领,开办“鸿雁赋能·思想提升班”。以“乡村振兴青年学院”为载体,通过体悟实训、对标精训等方式,开展党的理论宣讲12 次,把党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明白理”,引导青年明大局、提认识、树远志。
重培养,开办“青春建功·能力拓展班”。根据村、镇、市三级青年特点,汇聚青年志愿服务、青少年事务服务、青年应急救援、青年文明号单位等团属力量,开展“乡村好青年”专题金融税费知识培训、应急救援技能培训、涉农领域技能培训等20 余次赋能提升课程,覆盖“乡村好青年”群体1000 余人次,建立起不同层级各有侧重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重提升,开办“青春建功·导师领航班”。组建40 余人的“乡村好青年导师团”队伍,立足乡村青年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涉农知识实操应用、名企HR“面对面”座谈等活动20 余场,有效提升青年核心技能,打通青年就业创业的服务链条。
图| 团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举行“医路阳光”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队成立仪式
坚持以“活用”为重点 搭建“乡村好青年”实践平台
聚力载体创设,集成资源优势,全方位探索“乡村好青年”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方向。
立足全市农村实际,搭建“好青年”助农联络平台。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辐射东西南北四个示范区的“一核四区”格局,实现镇镇都有联络站、村村都有联络点。探索成立“乡村好青年联盟”,打造2 处乡村振兴青年学院,开展“桑梓创客座谈”等活动20 余次,覆盖青年1000 余人次,有效强化“好青年”社交拓扑。
充分挖掘优势资源,搭建“好青年”产业成长平台。通过组织“好青年”进校园、进社区、遍访等活动,实地调研“好青年”产业47 次,将产业类别、发展需求同全市“好青年”产业资源有机融合,有力促进“好青年”产业横向联动、纵向深入。
探索挂职锻炼模式,搭建“好青年”参政干事平台。择优推荐“好青年”党团员进村级团组织班子,选拔市级及以上“好青年”进入镇街团(工)委班子,各镇街至少配备1 名“好青年”为兼职团委副书记、1 名“好青年”为青工委副主任,推动人才资源、团内资源有机结合,为村级班子储备青春力量。
坚持以“厚爱”为保障 完善“乡村好青年”帮扶体系
聚力推进政策落地见效,精准施策确保“乡村好青年”干事创业无后顾之忧。
突出结对帮扶。建立镇街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年轻干部与“乡村好青年”结对帮带制度,选取36 名有经验的乡镇干部担任“乡村好青年”的“成长顾问”和“工作导师”,帮助他们熟悉农村政策,提高发展本地农村经济、开展群众工作本领。
突出政策帮扶。积极争取同级组织、农业、财政等单位共同参与,整合人社、商务、科技、住建、医疗、交通等部门政策资源,形成涉及11 个部门的17 条惠青政策,为“乡村好青年”群体解决“税学医房”等关键小事,让他们“爱在莱阳,难以离开”。
突出资金帮扶。协调建行、农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推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简易审批模式,打通“乡村好青年”融资贷款绿色通道,扶持18 个创业项目,协调各类资金800 余万元,做好“乡村好青年”创业融资纾难解困工作。
突出成长帮扶。建立成长帮扶跟进体系,将已进入村“两委”班子的140 余名“乡村好青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跟踪培养,对已经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表现优秀且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参加乡镇事业编招聘,择优推荐参加“五方面人员”选拔进乡镇班子,实现干部人才培养和基层力量配强。
坚持以“实干”为导向 彰显“乡村好青年”青春风采
聚力发挥各行业“乡村好青年”示范作用,打造独具梨乡特色的“产研销服”体系。
在生产方面赋能。推动“乡村好青年”投身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通过“好青年”领办、参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培育助农益农合作社、家庭农场20 余家,带动流转土地、规模种植近3000 亩,助力集体增收300 余万元、农民增收150 余万元。
在研发方面助力。对接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向“好青年”提供技术支持,邀请涉农领域专家教授30 余人,到18 个镇街开展现场指导67 次,实现“科技助农”。
在销售方面做优。引入“十镇百村千人”青年电商力量,打造“青年惠农助商电商培训学院”,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数商兴农”行动,对接京东、顺丰小当家等电商平台,助农销售各类果蔬200 余吨,提升销售额30 余万元。
在服务方面做强。组建“乡村好青年讲师团”,围绕传播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开展百姓宣讲、道德实践等活动43 次,覆盖乡村人群2300 余人次,助力乡村文明蔚然成风。发动“乡村好青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联户走访等志愿服务,实现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长50 小时以上,走访65 岁以上老人400 人,结对帮扶困境儿童200 人,实现“微心愿”清单40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