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吴 走马楼木牍

2024-01-14

中国书法 2023年10期
关键词:篆隶走马简牍

二十多年前,十万余枚三国孙吴简牍在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街的平和堂商厦建筑工地出土,其数量超过全国各地已出土简牍的总和,被誉为二十世纪继甲骨卜辞、敦煌文书之后,在古文献资料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录事掾潘琬考实吏许迪割用余米事》是长沙吴简出土后最早受到关注的一枚木牍,其中所谓“许迪割米案”被学界认为是一桩盗用军粮的大案,后在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与长沙简牍博物館合作整理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捌) 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据披露,许迪原为下隽县民,年少时父亲许逊即已离世,与母妾、兄八(一作别)、弟冰、妻小、子让、让弟、八妻营(一作荣)、冰妻足等,一起居住在下隽南乡某丘,佃作为业。许迪以建安廿一年(二一六)中给吏,先给县吏,后给郡吏,黄龙三年(二三一)为临湘淕口典盐掾。嘉禾二年(二三三)发生割米案,经过多方审讯,最终判决情况是:迪按科当斩,特于都市行军法。迪妻小、子让、让弟,按科条均被没为生口。许迪母妾年八十五,按科条犯臧应没为生口者,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可以不坐,免被没为生口。迪兄八、弟冰、八妻营、冰妻足,别门异居,科文不载,从宽未连坐。可见其案牵连之广。此简尾字多有争议,胡平生释作“曹”,认为是长沙郡有关曹府收到本木牍之后所批,意义不明;王素、宋少华释作“若”,认为就是长沙郡太守所画之“诺”,最终成为定论。

吴走马楼竹木牍处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多种书体混杂并处的阶段,往往一枚竹木牍中多种书体并存,甚至一个字中就同时具备多种书体特征。此处所选三国吴木牍,隶书连续摆动的波状形态与楷书顿按形态并存,线条趋于平直,大部分字形偏于长、方,许多笔画强调了端部和折点的书写动作,间杂少量篆书笔画。书写意趣自由质朴、简单直接,其结构体势不同于今楷构形规律,却也初具我们熟悉的今楷风貌,相对直观地展现着书体演进的过渡形态,呈现了社会实用书写发展,特别是早期新体(楷、行、今草)日益成熟、普及的实况,有益于字形和书体演变的考察研究,于书史而言是重要的早期墨迹研究材料。

走马楼木牍展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日常书写”样式,体现了不同时期汉字演变的形态,显得轻松自然,古意盎然,印证了我们对古代书法风格与年代、地域、写手等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解,适应于时人对古法的探求。对照傅山所言“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搁置傅氏为己书张目的意图不论,此简虽在实用书写范畴之中,却具有莫名的艺术感染力,关联篆隶确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于有东)

猜你喜欢

篆隶走马简牍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傅山《杂记》
走马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举行
走马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简牍文献中秦及汉初奴婢制度的特征
清·傅山论书句
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