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2022-05-13闵媛李婷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汉简简牍建军

闵媛 李婷

“简牍上的这个‘偷’字,可不是偷盗的意思,应通‘愈’,表痊愈之意……”

“官牛一、黑、犗(jiè)、齿八岁、夬(guài)鼻。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一枚木简上,详细记载了一头官牛的毛色、齿龄等特征,这是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悬泉置管理的第一手材料。”

这是兰州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学专业的学生正在跟着老师读简识简,带领学生读简的是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

“简牍是原生态的文献资料,展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最真实的面貌。”肖从礼说道,“敦煌莫高窟静立千年,一代代人守护着莫高窟,传承着敦煌文化。在西北地区,还有很多值得弘扬传承的文化,简牍就是其中之一。”

这十几年,许多研究简牍的专家学者不遗余力地推进着甘肃简牍的研究工作。随着《肩水金关汉简》《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居延新简集释》《悬泉汉简》(第一二卷)等书的出版,甘肃简牍上的珍贵古文字得以重现于世人面前。

简牍学是“冷门绝学”。在肖从礼看来,学会释读简牍上的每一个字,是研究简牍要练的基本功。

“简牍上的文字需要通过释字、断读、缀合等多个环节的缜密考订和反复推敲后,才能确定其意思,有时候一个字需要推敲很久。”肖从礼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为了求解一枚汉简上的古字,他曾经查遍了手头的文献典籍,仍百思不得其解。大约一年后的某一天,他才突然悟出了其中的意思。欣喜万分之余,也让他对简牍的释解又多了几分认识和感悟。

一枚枚古老的简牍,通过镌写在上面的文字无声地向世人诉说着不同的历史故事:有政治经济、丝路贸易,有当时的诏书律令、交通往来,还有一封封边塞书信。简牍将现在与过去勾连,古人在那头,今人在这头。

常燕娜是甘肃简牍博物馆科技保护部副主任,每天她都会跟两名工作人员去存放简牍文物的保管库里巡检。

“这里一共存放了4万余枚出土于西北地区的简牍。”常燕娜介绍说,“由于地域原因,在甘肃出土的简牍材质绝大多数为红柳木、胡杨木、松木,竹简极少,但在天水放马滩地区出土的简则为竹简。”

一枚枚木简被密封在长条形的玻璃管中,还有几枚被密封在有机玻璃片里,然后被有序地排放在专门定制的盒子当中。管内的木简长短不一,木纹黄底上镌写着黑字,清晰可见。

经过地下千年的埋藏,很多木简已经损坏,墨迹脱落,编连成册的绳子也大都腐朽无存,这给出土后的简牍整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在出土時,考古发掘人员会在每一枚简牍后面都写上编号。这一个个特有的编号如同我们的身份证号码,随着每一枚简牍的出土而记录入册。”常燕娜和文物保管员们对这上万枚简牍可谓如数家珍。

“这一枚枚简牍,如同阅尽沧桑的老者,它们带着感情、带着温度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每每谈到这些馆藏的简牍,常燕娜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在她看来,跟这些文物在一起,让她学会了用心去倾听它们的“声音”,从而感知“历史的温度”。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简牍,让甘肃简牍“活”起来,让“藏在深闺”的甘肃简牍走出去,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不断探索、实践。

“文物本身不会说话,需要我们通过整理研究,挖掘出文物背后的故事,再借助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让其真正‘活’起来。”朱建军说。

朱建军一直在寻“路”,寻找一条简牍与人们之间的“路”。他笑着说:“一枚枚尘封的甘肃简牍,将带着历史的印记铺陈在世人面前。那里如同时空隧道,可以开启人们对历史的探知之门。”

猜你喜欢

汉简简牍建军
秦代地方行政文书的形态
——以里耶秦简为中心
庆祝建军95周年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古建军
无论等多久
甘肃建简牍博物馆:大量“深闺”珍贵文物将被唤醒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地不爱宝
图说书法(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