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两诏权量铭
2024-01-14
秦权量诏铭是秦始皇“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具体体现。权量是落实“法度衡石丈尺”的器物。《汉书·律历志》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权者,铢、两、斤、钧、石也,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诏铭是古代皇帝颁发诏书的一种形式。秦权量诏铭是秦代为了统一度量衡而在权量上颁布的诏书。权量上的铭文有凿刻而成的,有浇铸而成的,也有制成铜诏版嵌入的。秦权量诏铭分为秦始皇诏铭和秦二世诏铭两种。其中,以秦始皇诏铭最具代表性。秦始皇诏铭文内容记录秦始皇二十六年(前二二一)秦始皇兼并天下统一度量衡的背景,秦二世诏铭强调秦始皇诏铭的意义。
秦权量诏铭的发现与探究有一个过程。对秦权量诏铭最早的著录可以追溯到隋,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曰:“开皇二年五月,长安民掘得秦时铁称权,旁有铜涂镌铭二所曰,语丞相状、绾……其书兼为古隶。”此后,宋代文献亦多有记载。到了清代,尤其是到了清代晚期,随着金石学的兴盛,对“秦权量诏铭”的鉴藏研究逐渐丰富起来。端方请黄牧甫刻“陶斋藏秦权量二十品之一”印,陈介祺撰有《秦权量诏版诗文集》,罗振玉《秦金石刻辞》收秦诏版十八件,王国维《东山杂记·存世秦权量》说:“今世所存秦权,浭阳端氏一家所藏多至数十,合之宇内,数几及百。至于铜量,亦尚有之。”新中国成立后,秦权量诏铭亦有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如:一九五六年山西左云县出土的秦大铁权,一九六四年陕西秦阿房宫遗址出土的秦高奴权,一九六三年在内蒙古赤峰秦古城址出土的秦陶量,一九八二年陕西省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出土的秦两诏铜椭量等。
秦权量诏铭的书法风格通过比较得以呈现。秦权量诏铭与李斯所书石刻因材质、用笔、结体、布局之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书法风格。刻石平面规整,书丹后镌刻;权量凹凸不平,刀刻或铸造。刻石用笔均匀圆润,中锋运行;权量诏铭用笔粗细变化,中侧互换。刻石结体竖长罗列,纵横有序;权量诏铭结体奇正相生,随字赋形。刻石布局字字整齐,行行对应;权量诏铭布局因地制宜,左右错落。吴昌硕“聋缶”印边款:“秦诏权量,用笔险劲,奇气横溢。”齐白石《白石印草·自序》曰:“秦权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如果把不同的秦始皇权量诏铭或秦二世权量诏铭进行比较就会发现,秦权量诏铭的风格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这种多样性和多变性一方面因器物本身材质与形制所致,另一方面则因书写者不同与刻工工拙所致。关于秦权量诏铭书体的认定,多参考《颜氏家训·书证篇》“古隶”说,并人云亦云,不敢苟同。
存世的秦权量有很多,传世的秦权量诏铭拓片亦不少,但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遗存。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內容完好、字体清晰、可作为书家临习范本的秦权量诏铭不好寻得。一九八二年九月,陕西省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秦两诏铜椭量,一器刻两铭,其中,秦始皇诏铭刻于椭量两侧,秦二世诏铭刻于椭量底部。秦始皇诏铭线条圆润、结体端庄、布局疏朗。秦二世诏铭线条多变、结体修长、布局紧密,是非常好的法书临本。(薛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