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融合研究
2024-01-14
摘要:文章先概述了高校体育文化的载体内容和形式,然后从构筑高校体育课程育人新体系和丰富高校体育文化元素新需求两方面论述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文化的时代意蕴,最后从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阐述高校体育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融合路径,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文化;中华体育精神;高校;载体;融合
中华体育精神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在新修的《体育法》中明确要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1],反映了我国体育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文化追求。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其独特的健身、教育、娱乐等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性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聚焦高校体育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融合研究,旨在构筑高校体育课程育人新体系,进一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的载体表现
1.1高校体育文化的载体内容
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丰富,既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亦包括意识形态的体育精神文化,丰富多彩的体育行为文化,以及体育制度文化[2],将抽象的高校体育文化在高校空间内具体呈现,可教授,可学习,便于操作和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离不开载体的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可以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优秀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文化站位,唤醒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自覺的内在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心,践行文化育人、文化兴国的神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强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3] 而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铸就,需要各种文化的凝结和汇聚,其中体育文化的内容更为独特。因此,高校体育文化的载体内容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为第一要义,包括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各民族历史积淀和民俗风情息息相关,契合各民族价值认同和人文性格;包括红色资源,经过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浴血奋战、艰苦奋斗逐步发展而成,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理念和崇高的精神内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新时期的中国力量,为高校体育文化铸魂培根后置了时代元素。
1.2高校体育文化的载体形式
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前沿阵地,将优秀的体育文化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品格、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可以通过体育课堂、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多种载体形式。
体育课堂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主要载体,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体育技战术的掌握离不开体育课,体育课应打破单一的以体质提升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回归到育人的角度上,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课外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运动环境宽松,内容丰富专业的空间,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将一群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聚在一起,在平等自由的气氛下,在自主自觉行为支配下,熏陶心理品质、道德素养、文明行为;运动训练不仅改善身体各项机能,提升体质,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课余增强心里应急能力,改善情绪状态,而长期往复的训练,可以磨炼意志,培养坚韧、果断、独立的品质;体育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真实的情境中增进运动技能,发挥以赛促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2.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文化的时代意蕴
2.1构筑高校体育课程育人新体系
推动高校体育课程育人作用,发挥体育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功效,需要精准设计和完善体育课程的育人体系,明晰体育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得体育课程体系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内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育人体系规范性仍然欠缺,部分高校体育文化仍然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缺乏对体育文化的长远规划和建设,这于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并不相符,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高质量的体育课程,需要完整的、系统的体系来保障。从高校体育课程育人的整体分析,对于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组织方式之间,彼此衔接。中华体育精神对于国家担当、社会责任、个人修养三个层次的逻辑结构,对于优化和完善体育课程育人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从体育课程目标分析,高校体育课程育人根本任务时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最终是培养“人”的价值取向,肩负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把体育提升到关乎“强国”的政治高度。中华体育精神以为国争光为己任,把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精神外化于行动,以此提振民族精神,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改革。从体育课程内容分析,中华体育精神在体育的不同领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现,“马拉松精神”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永不放弃的生动体现;“女排精神”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北京冬奥会上有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的领军人物徐梦桃20年坚守的矢志不渝,还有武大靖因体力不支碰手提示任子威的大局观念,等等,不仅映射了体育作为一种运动的存在,更指明了一种培育健全人格的思想方向。从体育课程组织方式分析,中华体育精神可以融入到体育课堂的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指导中,融入到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多种载体形式中,通过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分析,凸显独特价值,明确体育课程育人体系与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目标指向想吻合。
2.2丰富高校体育文化元素新需求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彰显有价值的体育文化元素,达到价值引领和课程育人的协调发展,因此,储备丰富的、与时俱进的体育文化元素是保障体育课程育人时效的重要前提。最新高等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普通高校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且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 ,对于三年级以上开设体育选修课。因此,作为高校课程体育开设时间较长的课程,在持续推进体育课程育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彰显体育本身内在独特的育人特性,还要充分挖掘体育外在的育人元素。中华体育精神可以丰富高校体育文化元素的新需求[4]。
“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围绕体育强国之梦,在中国体坛表现的明显而强烈,不仅在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国旗中,在缓缓奏响的国歌中,在荣誉的领奖台上,更是在承担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树立民族形象,引领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永葆奋斗底色,将青春献给体育竞技事业。“科学求实”的创新精神,不盲从权威,不迷信西方,根据国情,从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和总结自己的独特经验,走中国特色的体育之路,自尊、自信、自强。“遵纪守法”的公平竞争精神,体育竞技高度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今天,保证体育竞技处于标准规范、井然有序的公平竞争环境中,每个参与运动员、裁判员均应遵守。“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与西方体育相比,更突出团队,各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应承担的职责,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同时团队又多样性的不同个体组成。“顽强拼搏”精神,在运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在竞技场上不怕困难、敢打敢拼,以坚忍不拔之势战到最后。
3.高校体育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融合路径
3.1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新课标将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部分,围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进行设计,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到高校体育文化,实现体育课程育人新体系,应用统筹性的思维对固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再组重构,优化教学目标范式[5]。以篮球教学为例,对中华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融合的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一是明确知识目标,如在讲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融入“为国争光”体育精神,在篮球基本规则裁判法中,融入“遵纪守法”的公平竞争精神。二是明确能力目标,如在篮球技战术教学中,融入“科学求实”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技战术运用能力和竞赛编排、组织比赛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分析动作和纠错的能力。三是明确情感目标,如通过介绍中国篮球面临的种种困难和篮球体系的一系列改革,进而对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的影响,将学生的价值引领升华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站位,建立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中华體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融入过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要明确清晰,新时期,体育课程的本质不仅在于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在于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价值的培育。
3.2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文化承载着体育丰富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元素,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到体育文化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要精准萃取中华体育精神中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元素,在该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一是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华体育精神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丰富。在 2023年福冈游泳世锦赛上,中国队斩获20金、8银、12铜,高居金牌榜第一位;在2023年5月 举行的德班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一举包揽5个单项金牌,继续领跑世界乒坛;2023年5月 的苏迪曼杯赛场,中国羽毛球队先是在半决赛上演史诗级大逆转淘汰日本队,又在决赛中力克状态正佳的韩国队,实现苏迪曼杯三连冠;在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上,中国女排克服重重困难夺得亚军,取得该项赛事改制后的历史最好成绩[6]。中国体育精神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拼搏奋斗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文化”、“精神”的意识形态,应与体育课堂、体育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联系起来,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近学生,贴地气,落地落实。同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构建相匹配的实践支撑系统,明确可融合的教学目标,可操作化的融合路径。
3.3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到高校体育文化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高校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避免生搬硬套,硬性嵌入的现象。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利用课堂提问、分组研讨、虚拟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将中华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合理地融入道体育课程中,将“虚拟的”“不可见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可视化、形象化。二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不同,选择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可以选择游戏法比赛法,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注重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战术,提升运动水平的同时,培养竞争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以跨栏跑为例,课堂的前半部分,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进行比赛的乐趣,随后转入跨栏跑教学阶段,让学生自定目标,体验运动的乐趣,课堂的后半部分,组织小组比赛,小组内自定比赛策略,互帮互助。
3.4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和保障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校体育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融合的过程中,为实现体育育人的目标,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制订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文化融合的过程,是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标准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实现学校和教师互相评价,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学生之间互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将体育课程育人评价融入到评价教师的“教”与“学”中,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进行评价,关注体质健康、运动水平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深层次的人格养成、文化自信和道德涵养。三是评价方法多元化,将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口头与书面等相结合。体育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师体育课程育人水平的手段,也是检验体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融合落地的有效途径。根据教学评价的反馈,体育教师可以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向调整,保障体育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融合过程的顺利实施。
4.总结
综上,中华体育精神具有凝神聚气的感召力,是体育领域各个健儿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宝贵品质,其融入到高校体育文化中,以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竞技比赛等丰富的载体形式,落实体育课程育人的价值功效,然而,在该过程中,体育教师是关键。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高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培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思源.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总则解读[N].中国体育报,2022-06-27,01版.
[2]刘青.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21:59.
[3]王頔.(二十大受权发布)习近平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EB/OL].2022-10-16[2023-09-01]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16/c_1129066869.htm.
[4]廖奕暄.文化强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J].体育视野,2023(14):25-27.
[5]辛利梅,赵玉婷.精神赓续: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探赜[J].中华武术,2023(07):109-111.
[6]夏康宁.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路径研究[J].体育风尚,2023(08):101-103.
作者简介:席月亮(1990—),女,硕士研究生,初级-助教;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