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四项行业标准解读、现实困境、路径优化研究

2024-01-14韩峰谭淼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3期
关键词:群众体育赛事困境

韩峰 谭淼

摘要: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四项行业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又迈上了一个台阶。新的政策指引下,群众体育也必将焕发活力,不断为体育行业助力。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解读四项行业标准的适用范围与主要作用,发现现阶段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现实困境:(1)群众体育赛事数量与质量均不达标准(2)部分群众体育项目参与门槛过高(3)政府对群众体育赛事的安全监督有待加强(4)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提出路径优化策略:(1)优化赛事供给结构,提升质量(2)开发多种类型群众体育赛事(3)完善赛事安全监控体系(4)发挥政府领导职能,提高赛事公共服务水平。以期为我国群众体育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群众体育;赛事;四项行业标准;困境;优化

1研究背景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群众体育活动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日常选择。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各级各类的群众体育赛事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群众体育的趣味性与激烈性得到显著增强。然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同于竞技体育赛事,其在举办条件、场地配置、组织形式、安全评估、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专业性与均无标准参考。2023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组织有关单位牵头研制相关行业标准并发布《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赛指南编制内容与评估指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参赛指引编制内容与评估指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为《办赛指南》、《参赛指引》、《安全评估技术导则》、《运营服务规范》)四项体育行业标准,并计划从2023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首次针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制定行业标准,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完善“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有了行业标准的参考,在组织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时就有了依据,进而更加促进群众体育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四项行业标准进行解读,并结合现实困境,提供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群众体育不断前进,早日达到全民健身的理想蓝图贡献力量。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知网、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等工具查阅群众体育赛事相关文献,下载并详读发布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四项行业标准,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2.2访谈法

采访部分负责群众体育赛事的领导人员,各部门管理人员、参赛者以及市级体育部门分管群众体育赛事的部分领导,把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

2.3实地调查法

通过参加不同种类的群众体育赛事,亲身体验群众体育赛事服务安排,记录赛事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部分赛事管理人员和参赛人员的心得。

2.4逻辑分析法

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与官方文件和访谈及实际调查获得的反馈内容,分析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发展现状,发现其掣肘之处并提出相应的纾解之法。

3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四项行业标准解读

3.1《办赛指南》解析

《办事指南》的主要适用范围是确立了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赛指南的编制总则,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提供了办赛指南的分类、要素、编制内容及评估指引并适用于指导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赛指南的编制与评估。其主要作用包括:提供指南模板、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编写要素、推动体系建设。

3.2《参赛指引》解析

《参赛指引》的适用范围是确立了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参赛指引的编制总则,提供了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参赛指引的分类、要素、编制内容及评估指引并适用于指导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参赛指引的编制与评估。这个标准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指引模板、提升项目认知、规范编写要素、降低参赛风险。

3.3《安全评估技术导则》解析

《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的内容范围包括:规定了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的评估流程、评估策划、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并适用于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评估。其主要作用是规范安全评估流程、强化赛前风险意识、明确安全评估内容、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3.4《运营服务规范》解析

《运营服务规范》标准主要与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服务有关,确立了基本要求、服务要求、管理要求和服务评价与改进并适用于引导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运营服务,进而明确办赛基础要求、强化保障管理内容、指出服务提升方向、促进分级分类发展。

3.5四项行业标准的主要作用

四项行业标准为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参赛体验和观赛需求,增强了百姓进行群众体育赛事的参与感、体验感、幸福感,并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断高质量有序发展。同时,为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协会等提供自我评价的对照标准,有助于提升群众体育赛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体育标准规范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的规范性,有助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提升赛事活动事前安全风险防控和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有助于促进赛事活动规范化发展,提高赛事活动运营服务整体水平,保障赛事活动服务质量[1]。

4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发展现状

4.1群众体育赛事数量与质量均不达标准

在我国,群众体育赛事的开展在时间上具有显著的特征,大多数赛事的举办一般集中于每年春秋两季的节假日期间[2]。虽然春秋的天气条件较适宜开展体育运动,但这也导致错失了部分体育项目的开展,如:适合夏季开展的水上运动项目、冬天适宜的冰雪项目等。每年所进行的体育项目也就大概几类,无法充分满足大部分群众对于体育文化生活的需要,最终导致群众体育赛事的数量与种类均达不到群众的需求。伴随着群众体育赛事审批制度的取消,政府对于群众体育赛事的举办大多数采用外包的形式,部分政府也以满足政绩为主,打造“面子”工程,政府关于群众体育赛事的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导致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难以有效推进[3]。管办分离虽然可以更好地区分权责,但政府的过多干预也导致了社会体育组织在执行上唯唯诺诺,无法发挥全部能力与资源承办赛事,最终导致赛事质量过低。

4.2部分群众体育项目参与门槛过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民群众对于体育赛事的需求会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呈现出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态势[4]。群众体育的内涵要求对于参与人员的门槛要具有普适性,而现阶段所开展的群众体育赛事还是以足球、篮球等竞技性较高的运动为主,无法满足各个年龄层级的群众参与。尤其是对于中老年等运动能力水平较低的人员来说,激烈的运动会在一开始就阻止他们参与赛事之中。同时,在参与者的筛选上也存在着“关系户”、摇号参与、标准不一等不公平的现象,进一步抹黑群众体育赛事的口碑,最终导致只举行一次就不再举办,不具有延续性。

4.3政府对群众体育赛事的安全监督有待加强

赛事安全是举办群众体育赛事首要考虑因素,对于赛事的安全监督是赛事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的问题。政府的监管力度与手段明显不足,对于资源的配置也无法做到协调统一,赛事质量也不受赛事管理者的重视[5]。社会组织的操作空间大,不受政府控制则更容易产生管理不规范行为,从而出现了环境污染、办赛主体纠纷、赛事扰民等问题[6]。特别是像马拉松这样时间长,参与人数众多,需要多方协调的群众体育赛事更需要安全监督。比如:2021年甘肃山地马拉松事件让我们敲响警钟,事件是一起由于局部地区天气突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公共安全事件。多名选手因此气候异常,温差较大,造成“失温”而不幸遇难。而赛事举办方明显没有对极端天气的风险做好足够的判断和预警。更重要的是,没有在遭遇特殊天气的情况下及时暂停或中断比赛。这表明赛事监督不只是赛前研判这么简单,在危险来临时,快速处理以及有效的应对方法也是要重点考虑的。

4.4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

群众体育赛事的服务外包内容包括赛事管理的服务外包以及赛事运营的服务外包等[7]。外包业务虽然可以减轻政府组织举办群众体育赛事的压力,但也会导致社会组织争先恐后地抢占知名赛事IP,缺忽略了对赛事服务质量优化,影响群众体育赛事效果。企业作为主体承办的群众体育赛事过于商业化,同时行业的跨域特征使赛事承办与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专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在承办徒步大会、马拉松、自行车赛等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时,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赛事承办的服务质量[8]。服务意识不足、服务质量差是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的重要表现,这导致比赛服务供应难以满足人们的健身休闲需求,赛事举办效果差最终导致群众体育赛事参与度降低。

5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优化策略

5.1优化赛事供给结构,提升质量

首先,在取消群众体育赛事审批的政策支持下,政府应通過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加群众体育赛事赞助服务。转变观念,增加比赛种类,根据季节等条件优势开发不同项目的体育赛事,鼓励各行各业的群众参与其中。严格按照《办赛指南》要求,通过设置不同组别使各个年龄段的人员都可以参与到群众体育赛事中。同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政府要从只关注市场收益与政绩表现专向关注社会体育组织的计划方案上,关注比赛质量是否符合预期。优化赛事供给结构,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政府要转变职能,给予体育基层组织一定的权力,使他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一齐为提高群众体育赛事质量助力[9]。

5.2开发多种类型群众体育赛事

不同的体育比赛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要求不一,通过开发不同类型的群众体育赛事,可以充分唤醒社会公众的参与力度。将视线从竞技性较强的项目群转向普适性高的体育项目,降低赛事的难度,增加赛事的种类与赛事之间的关联性,丰富赛事的项目安排。同时,降低参与门槛,对参与机制进行改善,促进比赛公平公正。打造特色品牌赛事,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还可以使社会资源进驻比赛,缓解资金压力,进而提高赛事影响力,最终使赛赛事能够连年举办。积极地了解人民群众对赛事活动的需求和提出的宝贵意见,重点考虑他们的参赛体验与感受,以便于后续开发不同类型赛事活动[10]。

5.3完善赛事安全监控体系

政府自身的特点和擅长的领域都是不同的,任何一个政府都无法仅仅凭自身的能力去满足多元化的需求[11]。对于政府来说,压力是来自于民生各个方面的,不仅只来自于体育赛事,所以仅仅依靠政府本身来进行安全监管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建立群众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模式来减轻政府压力,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各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等主体保障赛事运作。同时,改进安全监管范围,在赛前,有关部门应当对承接方资质、财力等情况进行有效的筛选与监查,同时对赛事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监督制定预防赛事风险方案以及发生意外的补救方案;在赛中,设立相关部分进行动态安全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尽早处理;在赛后,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赛事整体进行进行评价,以发现管理、安全等问题,进而促进下次大赛补足漏洞,使赛事一届比一届进步[12]。

5.4发挥政府领导职能,提高赛事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要充分发挥积极的领导职能,促使赛事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只有服务水平提高了人民群众才会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中来。在群众体育赛事可以考虑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机制,积极倾听人们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容纳进赛事中。在不违背上下级的政策指令和直线式领导的原则下,适当防宽政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管能动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培养与引进专业人才,充分做好岗位与技能培训,通过提高服务人员的水平来间接提高赛事服务水平。同时,政府要甄选相关单位,对赛事各个部门进行回访,深入群众中去挖掘公共服务不足之处。在政府的领导下,赛事各个部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群众体育赛事运营服务水平。

6结语

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赛事活动四项标准的发布,群众体育赛事的水平就有了保证。在有关政策的促进下,一些潜在的问题隐患也暴露了出来,通过对政策的解读,应用创新之法解决问题,使得群众体育赛事不断进步。赛事的发展也必定会带动群众体育的开展,并通过群众体育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对于业余体育参与感。立足于当今时代,人民群众必定是发展的原动力,以群众体育的顺利开展,也必定会积极带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为建设体育强国不断助力。

参考文献

[1] 林剑.《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四项行业标准发布》[N].中国体育报,2023-09-08(01).

[2] 王亚坤,武传玺,彭响.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赛事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3-4.

[3] 杨光,南尚杰,李松洋.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治理困境与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9(08):59-64.

[4] 薛鹏,曲晨,南尚杰.协同治理模式下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治理模式改革的策略选择[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26):94-97.

[5] 周彪,李燕燕.我国群众体育赛事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7):565-568.

[6] 杨立妃.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赛事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3):126-129.

[7] 王凯.我国公共体育赛事的服务外包研究[J].体育学刊,2017,24(3):61-66.

[8] 王彬,张高华.我国群众体育赛事跨组织治理:演进、价值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23(03):61-68.

[9] 陈云豪,董芹芹,沈克印.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群众体育赛事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J].四川体育科学,2022,41(05):96-101.

[10] 陈芳芳.健康中国背景下群众体育赛事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04):103-106.

[11] 杨志安,邱国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碎片化与协同治理——以辽宁省为例[J].长白学刊,2016(1):68.

[12] 张佳辉,闻兰.群众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主体建模分析法[J].湖北体育科技,2021,40(12):1064-1068.

作者简介:韩峰(2000—),男,硕士在读,无职称;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普通作者:谭淼(1981—),男,博士在读,副高级-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群众体育赛事困境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困境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